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瘤(PICA)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1997年5月到2005年5月收治的19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小脑后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者有15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内出血3例,脑室内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室内出血4例。占位为首发症状者4例。19例患者均经全脑数控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证实诊断,其中囊状动脉瘤17例,梭状2例,发生于第1段5例,第3段1例,第4段2例,第5段11例,其中有5例合并其他血管发育异常。手术入路采用后正中开颅15例,远外侧开颅4例;采用动脉瘤夹闭术8例,动脉瘤夹闭切除术9例,动脉瘤夹闭并动静脉畸形切除术1例,动脉瘤夹闭切除并动静脉瘘切除术1例。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较轻的并发症。结论PICA动脉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为出血和占位,脑内出血及脑室内出血发生率高,多为囊状动脉瘤。动脉瘤部位以PICA第1段和第5段多见,易并发其他血管发育异常。开颅方式与动脉瘤所在区段有关,手术方式与动脉瘤形态及蒂宽有关,应尽量同时处理并发的其他血管发育异常,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0.5%~3.0%,是后循环常见的动脉瘤之一[1-2]。PICA与脑干、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手术难度和风险比较高,术后常发生严重的并发症。2003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21例PICA动脉瘤,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反复头痛3d余”,于2013年4月26日收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患者3d前突发头痛,于当地医院治疗,颅脑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行颅脑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示:“右侧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瘤,小脑后下动脉(PICA)自动脉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个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38个,闭塞95%以上7个,闭塞90%以上4个,栓塞失败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微小破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技术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3月共收治的10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性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血管内治疗病例,其中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椎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行单纯可脱性微弹簧圈动脉瘤囊内栓塞8例,对其中的宽颈动脉瘤辅以血管支架、球囊辅助的瘤颈成形技术完成治疗2例.结果 9例行可脱性微弹簧圈动脉瘤囊内栓塞病例,达完全致密栓塞8例,1例患者瘤颈有很小的部分残留为95%栓塞,在随访期间保持稳定;其中1例置入支架的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术后半年复查,未发现支架移位;本组病例无1例死亡.结论 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瘤是可行和有效的,是外科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机制,评价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技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对10例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血管内治疗经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10例患者中有1例单纯球囊闭塞载瘤动脉,7例直接闭塞动脉瘤和载瘤动脉,2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10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8倒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没有再出血,1例患者术后出现明显的脊髓动脉缺血症状,在经应用抗凝及扩管治疗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因原出血后呼吸循环衰竭死亡,10例患者中1例死亡。结论:血管内治疗出血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可将载瘤动脉连同动脉瘤完全闭塞,如果动脉瘤位于优势推动脉,或对侧椎动脉发育不良甚至闭塞。或动脉瘤瘤体发出优势小脑后下动脉,应该使用支架血管成形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颅内动脉瘤和动脉狭窄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例椎动脉颅内段梭形动脉瘤及45例宽颈动脉瘤,首先将冠脉支架跨动脉瘤颈放置,通过支架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填入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39例颅内动脉狭窄采用球囊扩张型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血管内支架均成功植入。42例动脉瘤致密填塞,7例大部填塞,3例疏松填塞;39例颅内狭窄患中36例血管直径恢复80%以上,3例残余狭窄20%以上,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有患临床恢复良好,影像学随访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无支架内狭窄和血栓形成。结论:联合使用支架及微弹簧圈可能成为治疗颅内梭形及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头痛2年余,加重1天入院;查体:神志清楚,颈部明显抵抗,克氏征阳性,余无明显明显异常;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右侧外侧裂池为主;腰穿示:血性脑脊液,压力稍高,220mmH2O;予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后为查找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在局麻下行右侧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先行右侧颈内动脉造影见:右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左侧颈内造影时见: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后部可见一直径为1mm左右的异常血管分支,向后颅窝走行,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及水解可脱铂金弹簧圈(DC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注意事项。方法采用GDC及DCS对2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包括前交通动脉瘤5个,后交通动脉瘤6个,颈内动脉瘤7个,大脑中动脉瘤3个,椎基底动脉瘤2个;其中1例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栓塞2次,3例宽瘤颈动脉瘤采用血管内球囊辅助技术(Remodeling technique)或血管内支架(Neuroform)置入后行介入栓塞治疗。结果23例动脉瘤均成功栓塞,按动脉瘤的填塞程度分为:完全填塞20例,不完全填塞3例;2例巨大动脉瘤行载瘤动脉栓塞;术后无血栓形成及血栓性栓塞并发症,亦无神经功能障碍、瘫痪和死亡等永久性并发症;1例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在栓塞后24个月行造影随访发现局部复发,再次行动脉瘤栓塞治疗。随访2-42个月,全组术后均无出血或再出血。结论GDC及DCS栓塞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瘤病情联合运用多种栓塞技术有助于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载瘤动脉闭塞治疗椎动脉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用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治疗椎动脉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10例椎动脉动脉瘤患者,年龄12 ̄52岁,平均41岁,以头痛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均在清醒、系统抗凝状态下接受手术,可脱乳胶球囊位于小脑后下动脉近端,闭塞患侧椎动脉后行双侧颈动脉2及对侧椎动脉造影,证实后交通动脉及对侧椎动脉代偿情况,并观察患者神经功能30min,证实患者能耐受椎动脉闭塞后解脱球囊,求后给予增容及扩血管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脑前下动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神经外科提供显微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15个成人新鲜头颅标本,颈内动脉及椎动脉灌注朱红乳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小脑前下动脉出现率为100%,其中分支迷路动脉、回返穿通动脉、弓状下动脉的出现率分别为100%、90.0%、13.3%。小脑前下动脉在面神经根附近形成小脑前下动脉袢,出现率为83.3%。结论:小脑前下动脉的显微解剖有助于神经外科医生在桥小脑角区手术,避免损伤这些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目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手段仍有争议。本研究通过对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的分析,评估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14年7月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动脉瘤位置,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意义。结果:将过去7年内,在本中心治疗的48例夹层动脉瘤纳入研究对象,其中17人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48例患者中12例采用血管孤立术,2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技术,4例单纯采用支架技术,7例患者进行假腔栓塞。结果:夹层动脉瘤发生在右椎28例,左椎20例。串珠征是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常见的表现,见于23例患者。部分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栓塞后再次出血。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良好率(100%)好于破裂组(85.7%)。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后循环情况以及术者的经验进行选择。各项技术目前仍存有不足之处,需要今后的技术发展及材料的升级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Li YX  Liu AH  Lü M  Jiang CH  Zhang YP  Yang XJ  Zhang JB  Jiang P  Wu ZX  Wang ZC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9):2033-2036
目的总结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血管内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治疗21例大脑后动脉动脉瘤病人(2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1例病人中P1段动脉瘤3例,P2段动脉瘤15例(16个),累及P2-3段的蛇型动脉瘤3例。放弃治疗1例。弹簧圈动脉瘤囊内填塞6例(7个),载瘤动脉闭塞术14例。结果5例(6个)完全囊内填塞。1例部分填塞术后第2天动脉瘤破裂,病人死亡;14例动脉瘤载瘤动脉闭塞术均获得成功,其中3例出现缺血症状(对侧肢体麻木),2例完全恢复。结论大脑后动脉动脉瘤以巨大及夹层动脉瘤多见,血管内治疗是其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支架重建性治疗未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38例采用弹簧圈+双支架重叠/三支架重叠进行血流重建治疗的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随访资料,评估多支架重建性治疗未破裂动脉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多支架血流重建性治疗,支架释放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栓塞结果:8例完全栓塞,7例次全栓塞,23例部分栓塞;术中无血栓形成.影像学随访结果:38例患者中1例(2.6%,1/38)术后发生缺血事件;8例完全栓塞和7例次全栓塞复查结果为影像学治愈;23例部分栓塞患者中,9例影像学治愈.6例改善,8例稳定.临床随访结果:术后随访19个月(4~12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预后,mRS评分为0或1.结论 应用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行,但仍有待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陈荣华  宣井岗  彭亚  王穗暖 《当代医学》2010,16(35):666-667
目的探讨破裂后交通动脉瘤(PComA)致动眼神经麻痹(OMNP)血管内治疗疗效。方法对9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方式及神经功能恢复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动眼神经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7例,部分恢复2例。恢复程度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结论血管内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瘤能更快、更有效恢复动眼神经功能,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大脑中脑动脉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Hunt-Hess分级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血破入脑室的比例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手术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17.
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最佳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开颅手术夹闭一直是治疗MCA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但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进步和器具的改进,血管内治疗MCA动脉瘤的安全性和疗效也有进一步改善,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本文对MCA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新技术及其安全性与疗效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MCA动脉瘤治疗方式选择提供更多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