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溃疡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溃疡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小肠溃疡的病人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行镜下描述,与其病理诊断对照分析,从而论证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在小肠溃疡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果 小肠克罗恩病9例(47.3%),小肠结核4例(21.0%),小肠非特异性溃疡2例(10.5%),小肠肿瘤1例(5.3%),非何杰金淋巴瘤1例(5.3%),过敏性紫癜1例(5.3%),不明原因的溃疡1例(5.3%).结论 小肠溃疡以克罗恩氏病为多见,其次为肠结核.而结合其他部位的病变有助于对病因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青少年小肠疾病诊断中应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2015年3月就诊我院并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青少年患者共计59例,按年龄划分为少年组和青年组。结果:青少年小肠疾病多以黑便、便血、腹痛、呕吐等症状而就诊,症状均不具有特异性(P>0.05)。青少年小肠疾病以小肠克罗恩病、小肠畸形等疾病多见。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青少年小肠疾病有较高确诊率,少年组、青年组、总确诊率分别为94.44%、82.93%、86.44%(均P<0.05),其对青少年各类小肠疾病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中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诊断青少年小肠疾病有效的检查手段,其诊断率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陈青 《当代医学》2014,(28):58-59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江西省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肠疾病患者60例进行分析,均给予双气囊小肠镜和CT小肠造影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诊断的阳性率。结果小肠镜检查(克罗恩病阳性率为90.0%、小肠肿瘤阳性率为100.0%、小肠梗阻阳性率为100.0%、小肠血管畸形阳性率为80.0%、小肠非特异性炎症阳性率为91.7%),均显著高于小肠造影检查(克罗恩病阳性率为80.0%、小肠肿瘤阳性率为46.7%、小肠梗阻阳性率为50.0%、小肠血管畸形阳性率为20.0%、小肠非特异性炎症阳性率为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完成对整个小肠的检查,是小肠疾病检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从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院33例经多项常规检查阴性、疑为小肠出血的患者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分别以经口或经肛方式检查完小肠,检查所用平均时间为(50.5±13.4)min;绝大部分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良好。结果检查阳性率87.9%,其中多发性小肠溃疡5例,克罗恩病3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2例,小肠间质肿瘤4例。高分化腺癌1例,钩虫病2例,小肠血管瘤出血2例。其他小肠血管畸形出血4例,美克尔憩室2例,十二指肠憩室2例,十二指肠溃疡1例,十二指肠腺癌1例,无明显异常4例。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可直视检查全小肠病变,是一种直观、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和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采用新近引用的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技术对临床怀疑有小肠疾病的15例患者进行检查,经口进镜8例,经肛门进镜6例,1例两端同时进镜。结果15例中13例有小肠疾病阳性发现,疾病检出率为86.7%,其中小肠腺癌2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小肠血管畸形3例,糜烂出血性回肠炎1例,小肠间质瘤1例,空肠息肉1例,胃溃疡1例,回肠吻合口溃疡1例,空肠柿石1例。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检查小肠疾病的一个可靠手段,疾病检出率高(86.7%,13/15),其观察范围大,图像清晰,视野控制自如,既能发现微小病变,又能同时进行活检。  相似文献   

6.
王艳  李宁  于洋  郝建宇 《中国医刊》2021,(7):736-738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与磁共振小肠成像在小肠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与磁共振成像对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42例小肠出血性疾病患者中,小肠肿瘤性疾病19例(4...  相似文献   

7.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6月-2013年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患者116例,回顾性分析其小肠镜检查结果。结果 116例患者在异丙酚麻醉/镇静状态下共进行127例次小肠镜检查,包括经口检查68例,经肛门检查37例,双向入镜检查11例,检查成功率为99.2%(126/127)。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为87.9%(102/116),位居前5位分别为克罗恩病(35例,30.2%)、小肠恶性肿瘤(23例,19.8%)、小肠糜烂溃疡性炎症(16例,13.8%)、小肠良性肿瘤(9例,7.8%)和小肠血管畸形(5例,4.3%)。少数患者于检查结束完全清醒后诉轻微的咽喉部不适、肛周不适或腹胀,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成功率高,对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高,相对安全可靠,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邓银田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877-1878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与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效果,为小肠肿瘤的合理诊断提供方法参考。方法: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的患者120例分别进行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CT诊断,观察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经过病理观察、120例临床怀疑为小肠肿瘤患者中最终经病理证实110例为小肠肿瘤,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的敏感性为91.3%(105/115),特异性为100%(5/5)。CT诊断的敏感性为97.3%(109/1 12),特异性87.5%(7/8)。结论:双气囊小肠镜与CT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都比较好,但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以后的诊断中需要两者互补结合诊断,以促进小肠肿瘤的合理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9.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35例拟诊或需排除小肠疾病的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155次小肠镜检查。92例单纯经口进镜,23例单纯经肛门进镜,20例经口和肛门两次进镜。 结果小肠疾病的整体检出阳性率为78.52%(106/135)。其中良恶性肿瘤45例,克罗恩病26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14例,小肠淋巴管扩张7例,小肠毛细血管畸形6例,过敏性紫癜2例,小肠气囊肿症、肠套叠、回肠憩室、双回肠畸形、小肠息肉和小肠蛔虫症各1例。对小肠出血的检出阳性率为86.84%(33/38)。经口及肛门进镜耗时分别约30和50分钟。 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最有效和最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双气囊小肠镜与小肠钡灌诊断小肠疾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43例经多项常规检查阴性、疑为小肠疾病患者分别行双气囊小肠镜和小肠钡灌检查,结合手术和病理所见,对照两者的病因诊断率,就其整体检出率和对小肠基本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 小肠镜发现36例病灶,整体检查阳性率83.7%;小肠钡灌发现22例病变,整体检查阳性率51.2%。小肠镜检出小肠肿瘤13例,炎性、溃疡性病变20例,血管畸形3例;小肠钡灌分别检出7例、15例、0例。结论 在小肠疾病的整体检出率和病因诊断率方面,双气囊小肠镜要优于小肠钡灌。  相似文献   

11.
麻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麻醉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0例疑有小肠疾病者,根据需要分成观察组45例。麻醉下进行小肠镜检查;对照组25例,无麻醉下进行检查。结果 观察组均能安全的完成检查,无任何并发症;对照组有7例不能按要求完成检查,仅完成72%。结论 麻醉下行电子小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耐受性评价。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有34例怀疑小肠疾病患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34例患者中有30例发现小肠病变,总体诊断率88.2%。其中克罗恩病2例,小肠恶性肿瘤3例,小肠间质瘤2例,脂肪瘤2例,多发性溃疡3例,非特异性炎症6例,小肠息肉3例,小肠憩室2例,静脉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2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2例,肠结核2例,4例未发现明显病变。未发生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未出现全身麻醉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可靠,阳性率高。是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2月至2010年7月间245例有消化道症状,经胃镜、结肠镜等检查为阴性者,采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根据病情选择进镜方式.结果 244例完成预定检查,1例患者因回盲瓣严重变形,检查失败,小肠镜未能进入回肠.在244例完成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双气囊小肠镜在胶囊内镜检查阴性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疾病的诊断,探讨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病变的诊断作用。 方法对156例疑诊为小肠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随后对87例阴性患者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结果156例患者中69例胶囊内镜检查阳性,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2例,有警报症状和体征17例,总体阳性诊断率44.2%(69/156),检出的主要病变有:小肠炎症(粘膜糜烂、溃疡)32例,小肠肿瘤24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9例,小肠憩室1例,白塞病2例,小肠结核钙化灶1例。87例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额外检出小肠病变12例,对于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率为13.8%(12/87),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9例,有警报症状和体征3例,检出病变有:小肠憩室5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4例,小肠溃疡1例,小肠肿瘤2例。 结论胶囊内镜对于表现为隆起性、浸润性、溃疡和多发性病灶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的诊断能力,但对小肠憩室和病变局限病灶较小的小肠血管发育异常者诊断能力有限,与双气囊小肠镜有效结合运用能大为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把患者随机分为单气囊小肠镜A组38例、小肠钡餐B组74例、麻醉肠镜C组24例。单气囊小肠镜组采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余两组采用结肠镜检查,对比分析3组小肠疾病检查检出失败率、完成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及安全性的情况。结果 A、B、C三组小肠疾病检查失败率分别为2.7%、5.4%、4.2%,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时间方面,A组、B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具有成功率高、安全舒适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医院小肠疾病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4月241例怀疑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1例患者中,105例首选经口进镜,85例首先经肛门进镜,另外50例行双侧进镜,1例中途退出。检出病变者204例,检出率约为85%。结论:DBE的应用提高了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X-ray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radionuclide examination could not accurately detect disease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has been used to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se diseases in addition to endoscopic biopsy and therap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Methods A total of 258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ies via the mouth and/or anus were performed in 208 patients. If no lesion was detected on one side (mouth or anus), examination on the other side (anus or mouth) was made. If active small intestinal bleeding was detected, endoscopic hemostasis was done to treat the bleeding. Results In the 208 patients, 50 were subjected to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via both mouth and anus. Lesions were detected in 151 patients, giving a rate of 72.6% (151/208). The detection rates for obscure digestive tract bleeding, diarrhea, abdominal pain and weight loss were 90.2% (92/102), 64.9% (24/37), 48.5% (16/33) and 43.3% (13/30), respectively. Lesions of the 151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endoscopic biopsy, surgery, clinical studies, and follow-up. In the 102 patients with bleeding of the digestive tract, active bleeding was detected in 27 patients. Endoscopic hemostasis was successful in 25 of them (92.6%, 25/27).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all the patients, the average time for the procedure was 100 minutes. Conclusions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s safe, effective in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s of the small intestine in addition to endoscopic therap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