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检测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的第18外显子(exon18)突变及多态。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分析16个WD家系54例个体和18例正常人ATP7B基因exon18分子结构改变。结果:在WD家系中发现有3种单链构象,其中1种为正常构象,1种为突变,另1种可能为正常DNA多态;17例WD患者及其37例一级亲属中分别检出突变者10例和11例,突变率分别为29.4%和14.9%。其中一级亲属检出的突变者中有3例经血清铜氧化酶及眼科K-F环检查证实为WD症状前患者。结论:exon18是中国人WD基因突变热点之一,大多数WD患者为复合杂合子;应用PCR-SSCP技术分析ex-on18是一种有效的WD基因筛选方法,也可为无家族史的WD可疑者提供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2.
Wilson病是铜转运障碍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铜蓄积引起对肝、脑的毒性。其基因(WD)已定位于染色体13q14.3。在这一区域的建的人工酵母染色体中,我们识别出一段序列,与Menkes病缺陷的ATP酶基因(MNK)编码的铜结合区相似。我们证明该序列构成一P型ATP酶基因的一部分,即Wcl。与原核生物的重金属转运酶非常相似,亦具有6个金属结合区。该基因在肝和肾中表达,位于包含WD基因座在内的约  相似文献   

3.
PCR直接测序在Wilson病基因第8外显子检出一个突变热点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寻找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突变热点。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30例Wilson病患者WD基因第8外显子进行了突变筛查。结果在14例患者中发现同一种错义突变Arg778Leu,其中4例为这一突变的纯合,其余为杂合,突变率为30%。结论WD基因第8外显子778位密码子(CGG→CTG)系中国人的突变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Wilson's病基因诊断的研究天津市儿童医院儿研所(300074)陈悦Wilson's病(Wilson'sdiscase,WD),又称肝豆状核变性(hepay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是一种较常见的以铜代谢障碍为特...  相似文献   

5.
染色体单体型分析及突变检测在Wilson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染色体单体型分析法与突变检测相结合的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的基因诊断方法。方法以8个汉族WD家系为对象,用D13S316、D13S133和D13S3143个[CA]n重复遗传标记构建染色体单体型,进行WD家系内的诊断研究;对先证者的致病突变已明确的5个家系,同时用PCR-SSCP检测法检测突变以完善诊断。结果找到了1例无症状期WD患者,5例杂合子。结论通过分析D13S316、D13S133、D13S314构成的染色体单体型,基本可为先证者同胞兄妹明确诊断;对致病突变已确定的家系,突变检测能为诊断提供直接而肯定的依据。两种方法的联合使用可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Wilson's病8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中国人WD基因8号外显子进行突变分析。方法对中国人Wilson's病(Wilson'sdisease,WD)45例患者以及20例正常人的ATP7B基因8号外显子进行SSCP分析,对有异常者进行测序,根据突变点序列设计合适的内切酶对所有患者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正常组未见异常。患者组发现ex-on8有泳动异常,序列分析证实G2273T置换,即Arg778Leu突变。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对45例患者以及20例正常对照进行该位点酶切分析,表明正常组未见异常,患者组有2例突变纯合子,占患者总数4.4%,11例杂合子,占12.2%。外显子8的Arg778Leu突变率占WD突变基因的16.67%。检测了2个突变家系。结论8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是中国人WD发病的较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中国人群Wilson病(WD)基因(WND)侧翼微卫星DNA(STR)位点AFM238vc3的基因多态性及在WD基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分析89名无血缘关系中国人AFM238vc3的片段长度多态性;并对19个WD家系进行STR连锁分析。结果:AFM238vc3有21个等位片段,长度范围为291~345bp,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938。共检出8例症状前患者,8例基因携带者及14例正常人,6例未能确定,基因诊断率达83%。结论:AFM238vc3在中国人群是优秀的多态性标记,对WD基因诊断有较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Menkes病(Menkesdisease)是一种严重X连锁隐性铜代谢疾病,主要症状为神经变性、结缔组织异常和发育停滞。各种铜依赖性酶因铜吸收不良和铜的利用率降低而缺乏。该病通常可导致婴儿期及幼儿期死亡。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和羊水细胞的铜掺入试验已被用于产前及产后Menkes病的诊断。在1993年该缺陷基因被发现以后,通过Menkes基因ATP7A突变分析的诊断也成为可能,然而由于突变范围太广而且80%的突变为微小的碱基对改变,所以生化学诊断仍然是证实临床怀疑的必要方法。而且铜掺入实验需要特殊的专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国人早发性帕金森病(praecox Parkinson disease,PPD)中parkin基因第1~6外显子是否存在突变,及其与该病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 用PPD患者外周血液提取DNA,通过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21中层得中发现有2例第1外显子缺失,2例第4外显子缺失,1例第6外显子缺失;发生基因缺失突变的病例年龄为  相似文献   

10.
自Gusella于1983年用G8探针对Huntington(HD)家系进行连锁分析,将HD基因定位于人4号染色体后,经过美国和英国共6个研究组努力,历时10年,于1993年初将HD基因克隆。这不但为HD的诊断、治疗带来了希望,其特殊的基因突变机制也为一种新的突变─━动态突变(dynamicmutation)又增加了一典型例子。这种突变机制在人类遗传病变中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1.
Wilson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lson病诊断的研究进展乐俊河综述朱锡华审阅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又称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是一种由于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是引起儿童慢性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12.
应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y,DMD)基因的cDNAs作为探针,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为策略,采用Southern分子杂交方法,成功地对1例可疑DMD的男性胎儿及1例DMD患儿进行基因诊断。结果显示该胎儿DMD基因正常,而患儿存在DMD基因缺失(缺失2.15kb)。在基因分析前,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鉴定胎儿性别为男性。胎儿出生后检查结果与与产前基因诊断相吻合。为了获得高灵敏度探针,本文采用地高辛配基标记DNA探针的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使分子杂交的DNA检测带出现颜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基因组单拷贝DNA顺序的检测,具有快速、安全等优越性,可以替代同位素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3个中国婴儿型黑蒙性痴呆(Tay-Sachsdisease,TSD)家庭中鉴定了3种突变等位基因,这3家无血缘关系,也无亲近婚配。其中两种突变等位基因是新的,第三种则为曾报道过的突变(G1444A)。家庭1,DNA经PCR体外扩增后直接测序,发现为HEXA基因第5外显子的第547核苷酸处插入一个腺嘌呤所造成的移码突变,导致插入部位下游6bP处提前出现终止密码。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ASO)杂交证明先证者为突变基因纯合子。家庭2,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将扩增的第13外显子直接测序,发现为第1453核苷酸T转换为C,造成第485位色氨酸为精氨酸取代,以T1453C(excon13)/W485R表示之(W代表色氨酸,R代表精氨酸)。此突变造成了一个Fnu4H1酶切位点。患儿则为此等位基因的纯合子。当T1453C定向致突变的αcDNA在COS-1细胞中表达时,未能测出氨基已糖苷酶(Hex)S的活性。家庭3的突变为第13外显子的1444核苷酸G转换为A,造成第482位谷氨酸为赖氨酸取代,以G1444A(exonl3)/E482K表示之(E代表谷氨酸,K代表赖氨酸)。此突变发生于一个GpG二核苷酸,以  相似文献   

14.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化性疾病,在ALS所有的病例中有5%~10%是家族性ALS(FALS),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21号染色体上的SOD-1基因(编码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突变有关,但突变的Cu/Zn-SOD酶功能障碍并不能直接损伤神经元而导致ALS的发生。因为正常野生型Cu/Z  相似文献   

15.
与线粒体基因组点突变有关的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Oshima-T,etal.Laryngoscope.1996;106(1ptl):43~48与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有关的线粒体DWA〔mtDNA)突变在MELAS(线粒体肌病,脑病,扎成血症和中风样...  相似文献   

16.
应用微卫星DNA单体型检测Wilson病症状前患者及杂合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有效的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患者早期诊断及杂合子检测的基因诊断技术。方法应用D13S301、D13S316、D13S296、AFM238vc3、AFM084xc5等5个微卫星DNA(shorttandemrepeat,STR),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FLP-PAGE),对23个WD家系120名成员的DNA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2例拟诊患者得到确诊。在31例WD同胞中,检出肯定症状前患者4例、杂合子8例、正常人17例、可疑患者2例。结论STR单体型可提供高信息量的遗传诊断信息,为WD基因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TGGE)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快速突变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一定的温度梯度,可以筛选出发生单个或多个碱基突变的双链DNA分子,为更加快速、准确地查找突变基因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我们利用TGGE对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milialhypercholesterlemia,FH)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LDLR)基因进行遗传学分析,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此技术…  相似文献   

18.
PCR-酶切法检测Wilson病935密码子基因突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应用PCR酶切法对中国人WD患者ATP7B基因的高频突变点进行检测,企图建立一种能应用于临床的中国人WD快速基因诊断方法。方法:用限制性内切酶MaeⅡ对48例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ATP7B基因第12外显子935密码子PCR扩增生进行酶切分析。结论:ATP7B基因第12外显子935密码子为中国人WD患者的高频突变点之一:PCR酶切法可作为WD常用的基因诊断方法应用于症状前期患者的筛选及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组中与HIV-1感染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及其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CCR5、CCR2和SDF1等位基因的突变和多态性特点,评估不同人群对HIV-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作者收集近年来国际上报道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基因相关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作者检测的中国人基因组的CCR5、CCR2和SDF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世界上不同人群的HIV-1相关基因的突变和我态性有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WD基因第14和18号外显子的错义突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disease,WD)基因第14和18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与国外报道的这两个外显子的高突变频率进行比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像多态(PCR-SSCP)结合DNA测序技术,对44例无亲缘关系的WD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进行突变检测。结果一例患者在14号外显子发生了Arg1041Pro(3121G→C)纯合错义突变,另一例患者在18号外显子发生了Asn1270Ser(3809A→G)杂合错义突变。结论Arg1041Pro为未报道过的新型错义突变,Asn1270Ser突变与国外报道一致。但均未呈热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