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鼠溶栓模型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3):283-284
  相似文献   

2.
腔内超声溶栓治疗犬外周血管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辉  王岭  陈江浩  杨华  李青  张静 《医学争鸣》2003,24(10):870-872
腔内超声溶栓的基础研究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临床应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主要用于心血管及外周动脉血栓的消融.深静脉超声消融理论最早在1998年提出,国内黑龙江省医院于1998年率先将超声溶栓应用于临床下肢静脉血栓治疗.目前的实验已证实超声在体内及体外均有良好的溶  相似文献   

3.
犬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动脉内溶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犬脑缺血模型,通过比较溶栓前后数字减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来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超早期脑缺血的疗效,进一步探讨MR弥散及灌注成像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对24只家犬通过股动脉插管将自体凝血块导入大脑中动脉制作成脑栓塞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只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9只使用生理盐水,溶栓前后不同时间进行DSA、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 模型建立简便,DSA及MRA能直观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及再通,溶栓前后PWI能定量显示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动脉内溶栓改善脑缺血、恢复脑血流再灌注的程度,并且与DSA检查一致,溶栓治疗组溶栓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WI显示缺血区早期表现扩散系数比率(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tio,ADCR)值下降,并出现异常高信号,溶栓治疗组ADCR上升时间提前,异常高信号轻微缩小或保持不变,对照组ADCR值升高明显滞后,异常高信号范围增大,与治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在犬超早期脑缺血模型中疗效肯定,能完全或部分恢复脑血管再通、减少脑梗塞面积,PWI和DWI可追踪观察治疗过程中缺血脑组织的演变过程,预测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大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脂肪肝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方法:用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的饲料喂养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并进一步研究门静脉压、肝重/体重比以及肝脏病理结构的变化。 结果:大鼠肝脏第14天出现较多的脂滴积累,第21天超过2/3以上的细胞内均出现脂滴,肝细胞形态不规则,肝窦变窄,不规则;门脉压较正常大鼠升高。体重和肝重均小于正常大鼠。 结论:用缺乏蛋氨酸和胆碱的饲料喂养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喂养时间短,价格低廉,是一种较好的脂肪肝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提高,而造成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血栓的形成,因此攻克血栓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攻关课题.而血栓机制的研究、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溶栓性药物的研制和开发,都需要有一个可靠的动物模型的支持,因此建立动物血栓模型是必要的前提.血栓形成需要3个条件,即心血管内膜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黏滞性的改变,而最重要的是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因此,血栓模型的建立主要是要造成心血管内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给药组(B),2组按给药位置(闩上部、闩左下方约2 mm处、闩左下方约4~5 mm处)又各分为3个亚组(各6只);埋管后B组注射青霉素G-K(300×103I U/mL,每次10μL),A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潜伏期与发作次数。结果B组在闩左下方约2 mm蛛网膜下腔处给药,给药后(80.17±9.37)s发生尖叫、甩头、左后肢抓同侧面部等反应,30 min内累计平均发作次数达(111.67±10.25)次,A组及B组其他给药位置未见上述反应。结论成功建立大鼠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为探索三叉神经痛中枢发病机制及针对病因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兔脑静脉窦血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ao XY  Li BM  Li S  W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1):745-748
目的研究经颈动脉溶栓治疗对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的局部脑血流量及脑含水量的影响。方法39只新西兰兔通过结扎法建立兔脑静脉窦血栓模型,分为溶栓组(12只,经颈动脉泵入尿激酶0·4万U·kg-1·d-1,共5d)、抗凝组(12只,颈外静脉泵入肝素2mg·kg-1·d-1,共5d)、对照组(15只,颈动脉泵入生理盐水)。应用激光多普勒仪检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量的变化,同时测定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局部脑血流量较模型建立前基线的百分率,溶栓组(94·8%±0·3%)明显高于抗凝组(88·6%±0·3%)和对照组(80·9%±0·3%,均P<0·01),抗凝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溶栓组脑含水量(78·9%±0·3%)低于抗凝组(81·8%±0·7%)和对照组(82·1%±1·0%,均P<0·05)。结论应用颈动脉注射尿激酶栓治疗静脉窦血栓效果肯定,即使治疗不能开通静脉窦,局部脑血流量及脑含水量仍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大鼠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大鼠模型.方法 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VTE-A组和VTE-B组,每组72只,分别采用单纯阻滞左股静脉血流和阻滞血流+注入凝血酶0.06 U/kg的方法制备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模型,观察大鼠患肢肿胀发生率和股静脉血栓阳性率.DVT建模后第1、4、7天,处死2组大鼠各6只,行左股静脉病理学检查;另取2组大鼠各18只,取出左股静脉血栓,注入右股静脉,制备DVT-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观察大鼠表现和存活情况.DVT-PTE建模后第1、4、7天分别处死2组大鼠各6只[VTE-A-DnPn和VTE-B-DnPn组],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计算建模成功率.结果 (1)DVT建模:建模后第1天,VTE-A和VTE-B组大鼠建模成功率均为100%;VTE-B组患肢肿胀发生率[37.5%(27/72)]明显高于VTE-A组[16.7%(12/72),P=0.005].建模后第7天,VTE-B组股静脉血栓阳性率[83.3%(20/24)]明显高于VTE-A组[41.7%(10/24),p=0.003].光镜观察显示建模后第1、4、7天2组大鼠股静脉内分别有红色血栓、混合血栓和机化血栓.(2)DVT-PTE建模:建模后即刻,2组大鼠均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持续30~60 min后自行缓解.VTE-B-D1P1组大鼠建模后12 h死亡1只,解剖证实为大面积PTE.建模成功率VTE-A-D1PnD4Pn、D7Pn组分别为100%(18/18)、83.3%(15/18)和44.4%(8/18),VTE-B-D1Pn、D4Pn、D7Pn组分别为94.4%(17/18)、100%(18/18)和83.3%(15/18),VTE-B-D7Pn组建模成功率明显高于VTE-A-D7Pn组(P=0.015).光镜观察显示以DVT建模后第4、7天的栓子栓塞肺动脉,血栓溶解性降低.结论 成功建立了制备VTE(DVT-PTE)动物模型的方法.制备DVT模型时从阻滞静脉远端缓慢注入凝血酶可提高VTE建模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动物模型(CM)的建立及其稳定性。方法:8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别采用复合因素法、四氯化碳(CCl4)加乙醇法及玉米面、胆固醇加乙醇法建立大鼠肝硬化的模型(假小叶形成为判定CM成功的唯一标准)。复合因素法:40只大鼠,饲料为80%的玉米面、20%的动物油、0.5%胆固醇,饮料仅为15%的酒精,首次皮下注射40% CCl4-橄榄油溶液 5 mL·kg-1(以下浓度相同),以后每3 d皮下注射CCl4 3 mL·kg-1。第6周末随机处死6只大鼠做肝脏病理,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将余下存活的26只(逃逸2只、死亡6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3只均正常饲养,其中一组每7 d皮下注射 3 mL·kg-1 CCl4,观察第7、8周末的病理变化。CCl4加乙醇法:20只大鼠,以正常饲料喂养,余条件同复合因素法前6周。玉米面、胆固醇加乙醇法:20只大鼠,不用CCl4,余条件同复合因素法前6周。 结果:复合因素法6周末处死6只大鼠均形成CM,成模后正常饲养,2周后假小叶均消失,而继续应用CCl4 2周后,大鼠假小叶基本存在。其余2种方法大鼠均未见典型肝硬化改变。结论:采用复合因素法建立的CM形成率高,成模后CCl4的应用能够保持CM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0.
大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建立一种能简单而又客观反映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及评价药效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卵白蛋白对大鼠的全身致射和局部攻击的方式制作过敏性鼻炎模型,通过PCA反应测定IgE抗体效价,证实是否被致敏。结果:过敏性鼻炎的打喷嚏数、搔鼻次数在抗原致敏第14d开始明显增加,同时血中IgE抗体效价明显上升。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可分别浓度依赖,并显著地减少由抗原攻击引起的打喷嚏数和搔鼻次数。证明酮替芬和阿司咪唑均可明显抑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结论:该模型适合于评价和筛选治疗I型过敏性鼻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采用药物液化和机械液化相结合的方法 ,将 2 0只Albino兔的玻璃体快速液化 ,然后用高速液流将视网膜冲破形成视网膜裂孔。结果 :37只眼成功的建立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模型。结论 :此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建立视网膜脱离模型 ,有助于临床研究视网膜脱离的发病机理、影响因素、治疗方法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15)。两组动物均给以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ig高脂、高糖、高蛋白乳剂,剂量递增。实验持续6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C、TG、HDL-C、LDL-C及肝脏TC、TG,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HDL-C、LDL-C及肝脏TC、TG均显著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伴肝小叶炎症坏死。结论利用改良乳剂灌胃的方法,成功复制出大鼠NASH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鼠电针镇痛模型,在不同品系小鼠上观察各种电针参数引起的电针镇痛效果。方法:应用LH型HANS刺激仪,采用辐射热甩尾测痛法,比较了6种品系小鼠的电针镇痛效应。结果:(1)品系的差异:100Hz电针时DBA/2品系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其它品系,2Hz电针时DBA/2品系和BALB/c品系显著优于ICR品系;(2)性别差异:2Hz电针DBA/2、C57、BALB/c3种品系的雌鼠优于雄鼠,100Hz电针仅BALB/c品系的雌鼠优于雄鼠;(3)刺激强度方面:122mA组针效显著优于0.51.52.5mA组或11.52mA组;(4)DBA/2和C57品系小鼠的电针镇痛与吗啡镇痛呈正相关性;(5)纳洛酮翻转:剂量为1mg·kg-1的纳络酮能翻转2Hz电针效果;而翻转100Hz电针效果,则需剂量为25mg·kg-1的纳络酮。结论:小鼠电针镇痛存在品系(遗传背景)和性别差异。阿片受体参与了小鼠电针镇痛,低频和高频电针镇痛分别由不同亚型的阿片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用DMBA(二甲基苯并蒽)/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动物模型测定肺组织β受体含量,同时观察其病理变化,并选用几种药物进行阻断治疗研究。结果:RDS组β受体明显减少,病理损害严重,激素组其病理改变减轻,β受体含量接近正常组。本实验提示:RDS发病过程中存在病理损害程度与受体数目减少呈正相关的变化。肾上腺皮质激素有预防RDS和保护β受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稳定可靠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电解损毁法,主要损伤大鼠第10胸椎节段脊髓双侧皮质脊髓束纤维,在术后不同时间观察受损脊髓组织学变化及大鼠运动功能改变,并用HRP逆行标记技术,以大脑运动皮层标记神经元计数来反映皮质脊髓束受损情况。结果:1mA,210s的损伤电流,可在脊髓后索造成神经组织坏死,形成空腔,使双侧皮质脊髓束纤维受损;术后1周、2周、3周观察,电损毁组大鼠运动功能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表现为后肢运动评分下降,Ashworth肌张力评分增大,斜板实验角度下降;电损毁组运动皮质标记神经元计数也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结论:电解损毁在适宜参数下能损伤双侧脊髓皮质脊髓束,引起双后肢的不完全性截瘫,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为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汪峰  何玉  刘宓  常啸  任智晶  潘卫  李兴 《重庆医学》2015,(16):2234-2236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观察随着病程发展,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通过对SD大鼠腹腔注射高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在正常条件下饲养,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第6、9、12周糖尿病大鼠的认知功能,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了解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形成的时间,确定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结果大鼠从发病后第6~12周,其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加重,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深染,细胞开始凋亡;发病后第12周,海马组织切片 H E染色后光镜观察,可见其海马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异常。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大鼠可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至发病第12周,其大脑海马神经元在形态学上发生了明显变化,并出现了相应的行为学改变,因此可以将该时间段作为糖尿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建立成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Wang WM  Jin DD  Lu JM  Wang BJ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9):622-626
目的制备双后足大鼠增龄颈椎间退变的动物模型并研究颈椎间盘自然老化及退变过程中髓核中软骨样细胞的来源及其规律。方法4周龄SD大鼠76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只大鼠通过截除前肢制备双后肢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的动物模型,按术后3、6、9、12个月4个时间段分组,每组10只;对照组36只大鼠未予处置,按实验开始后4、8、12、16个月分4组,每组9只。每组大鼠处死后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并制备C4~5、C5~6和C6~7椎间盘中矢状面组织学切片,行HE、番红.0染色,研究观察颈椎间盘退变情况及终板软骨细胞向髓核迁移的规律。结果截除双前肢后,双后肢大鼠全部存活,实验组大鼠术后9、12个月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均出现颈椎间盘退变的典型征象。颈椎间盘老化的过程中,终板的软骨细胞向髓核不断迁移,在髓核、终板与内纤维环的交界区,软骨细胞沿胶原纤维排列的方向向髓核边缘迁移;在髓核的中央区域,软骨细胞平行或垂直于终板向髓核迁移,脊索性髓核向心性皱缩并最终完全被纤维软骨性髓核取代。在颈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完成得更快、更早。结论双后足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不损伤动物靶器官正常的解剖结构,成功率高、重复性好,符合人类颈椎间盘退变规律;髓核中的软骨样细胞由终板软骨细胞迁移而来,在髓核的不同部位及椎间盘老化和退变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9.
某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基因表达,促使mRNA降解,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称为RNA干扰(RNAi).RNAi同时也是体内抵御外在感染的一种重要保护机制.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RNAi将大大加速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被Science评为2002年最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RNAi导致的基因沉默发生在转录后,所以被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