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320例唇腭裂患者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唇腭裂的最新流行病学情况,寻找与唇腭裂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为唇腭裂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0例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920例(69.70%),女性400例(30.30%);唇裂410(31.06%)、唇裂伴腭裂782例(59.24%)、单纯腭裂128例(9.70%) ;全部病例中合并牙槽突裂895例,占67.80%;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明显多于双侧者,两者之比为3.26:1,其中左侧多于右侧(1.71:1);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4.47%,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病例总数的3.86%,单纯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单纯腭裂病例总数的10.16%;唇腭裂患者母亲孕3个月经历危险因素者共267例,占唇腭裂总数的20.23%,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224例,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总数的18.79%,单纯腭裂患者43例,占单纯腭裂患者总数的33.59%;所有患者中出生于7~9月者均少于其它其它季度.结论:唇腭裂发病以唇裂合并腭裂居多,且以单侧发病多于双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多基因遗传和胚胎所处的环境因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2447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及特点 ,寻找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 ,为唇腭裂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89~ 1998,10年间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 2 4 4 7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 ,唇裂 6 4 8(2 6 5 % )、唇腭裂 996 (40 7% )、单纯腭裂 80 3(32 8% )。唇裂伴或不伴腭裂中 ,男多于女 (2 .14∶1) ,单纯腭裂女多于男 (0 77∶1)。单侧唇腭裂明显多于双侧 ,两者之比为 4 84∶1,其中左侧者多于右侧者 ,两者之比为 2 14∶1。有遗传史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7 4 % ,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的 8 2 % ,单纯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单纯腭裂患者的 6 5 %。母亲怀孕前 3月经历危险因素有 95 4例 ,占 39 0 % ,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者 70 0例 ,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数的 4 2 6 % ,单纯腭裂2 5 4例 ,占单纯腭裂的 31 6 %。A型和O型血患者比例高于正常人群比例 ,而B型血者比例低于正常人群比例 ,单纯唇裂出生于 4~ 6月者人数小于其他季度 ,而单纯腭裂出生于 7~ 9月者人数少于其他季度 ;19例双生子中 ,均为其中之一发病 ,无同时发病者。唇腭裂伴发畸形者共 4 1例 ,占总病例数的 1 7%。结论 本资料提示唇腭裂的发生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唇腭裂的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143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唇裂390例,唇裂伴腭裂794例,单纯腭裂249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35:1),但在不完全性腭裂中,女性多于男性(1:0.87);在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及完全腭裂中,左侧明显多于右侧(3.58:1);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6.35%;母亲妊娠初期经历危险因素316例,占22.05%;85.97%的患者来自农村;唇腭裂伴发其他畸型者42例,占2.93%。结论:多基因遗传与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是唇腭裂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对于遗传因素在唇裂(±腭裂)发病方面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已做了大量调查及实验研究。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唇(±腭)裂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为了进一步探讨唇腭裂发病与遗传的关系,作者在排除伴有其它畸形的情况下,对唇裂(±腭裂)的发病情况进行了以下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年来甘肃省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探讨与其发病有关的影响因素,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并统计分析2005-03—2013-03间,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进行唇腭裂手术的9 7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唇裂3 546例、唇裂伴腭裂3 888例、腭裂2 286例;男女比为1.62∶1;单侧与双侧唇腭裂比为4.44∶1;左侧与右侧比为2.07∶1;农村与城市的患儿比为5.04:1;陇南市患者占总人数的40.78%;母亲文化水平为初中以下的占总人数的85.05%。结论:陇南地区唇腭裂患者占多数;唇裂合并腭裂居多;左侧多于右侧;男性多于女性;农村多于城市。遗传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可能是甘肃省内先天性唇腭裂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唇腭裂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近7年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发病因素。方法:对1994年1月-2001年1月884例先天性唇腭裂住院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唇裂合并腭裂、唇裂或伴牙槽裂、单纯腭裂分别占56.79%、22.06%和21.15%。男女比例为2.25:1。结论:多基因遗传和胚胎的环境因素包括感染、药物、精神因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7.
1524例先天性唇腭裂的临床分类和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统计1524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中,唇裂合并腭裂。唇裂或伴牙槽裂,单纯腭裂,分别占60.83%,26.51%,12.66%。男女比为1.89:1。本资料显示,多基因遗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之一。胚胎早期的外环境包括感染,药物,毒物,放射线,妊娠呕吐,精神因素,全身疾病和多胎生育与唇腭裂发生有关。以综合征出现的唇腭裂应考虑单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唇腭裂发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先天性唇腭裂(cleft lip and palate,CL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89例 CLP患儿的母亲及60例非CLP患儿的母亲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内容包括可能引起CLP发生的危险因素,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 ± P)发病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共8种,最终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有家族史、O型血、出生季节(5月~7月)和母亲职业:与腭裂(CP)发病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共4种,进入多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胎次、出生季节(11月~次年1月)和母亲职业。结论 环境和遗传因素是CL±P的主要发病因素,而CP则主要与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唇腭裂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1995~2008年1209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先天性唇腭裂患病状况与特点。结果唇腭裂患者中,主要以单侧唇裂、单侧唇裂伴腭裂、双侧唇裂伴腭裂为主,分别占27.55%、27.05%和19.69%。除单纯腭裂外,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唇腭裂患病左侧比右侧多见。唇腭裂畸形与患者的胎次关系中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第四胎、第四胎以上的构成比分别为24.73%、25.14%、21.34%、14.56%、14.23%。母亲中共有193例(15.96%)妊娠前3个月有接触风险因素。不同遗传亲属级别间发生唇腭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3,P〈0.01)。结论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作者统计本院 1 974~ 1 998年收治的唇裂患者共 330例 ,其中 2 73例深Ⅱ°以上的单侧唇裂 ,我们均采用旋转推进三角瓣法修复 ,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330例病人 ,男性 2 1 8例 ,女性 1 1 2例。就诊年龄以小儿为多 ,其中 40天~ 6月 61例 ,占1 8.5% ;7月~ 1岁 84例 ,占 2 5.5% ;1~ 6岁 1 0 7例 ,占 32 .5% ;7~ 1 8岁 66例 ,占 2 0 .0 0 % ;1 8~ 47岁 1 2例 ,占 3.5%。330例中 ,单侧唇裂为 2 97例。双侧唇裂为 33例 ,单侧与双侧之比为 9∶1。在单侧唇裂中 ,左侧为 1 63例 ,右侧为1 34例。唇裂伴腭裂…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Clefts of the lip and/or palate (CL/P) are the most common congenital disorders of the head and neck. In Norway, the incidence is 1.9/1000 live birth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clefts and dental anomalies in patients treated by the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 team in Bergen, Norway.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material comprised the records of patients 6 years of age, examined by the CLP team in Bergen from spring 1993 to autumn 2012, incomplete records were excluded. The records of 989 patients were analysed, using frequencies and Chi-square test to compare differences in percentages between groups.

Results: The gender distribution was 58.8% male and 41.2% female. Isolated cleft palate (CP) was the most common condition (39.5%). Clefts of the lip, jaw and palate (CLP) constituted (30%) of cases and (30.5%) had isolated cleft lip (CL). The frequencies of agenesis, supernumerary and peg-shaped teeth were (36.5%), (17.8%) and (7.5%), respectively. Over 50%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were diagnosed with one or more malocclusion. Of the CLP patients, 61.4% had Angle Class III occlus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disclos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of agenesis with Class III occlusion (OR =1.8, p≤?0.001).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suppor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dental anomalies and occlusal disorders varied among patients with CL, CP and CLP. In patients with cleft, there is a twofold chance to get Class III malocclusion in the presence of agenesis.  相似文献   

12.
1993~1998年度沈阳地区唇腭裂发病现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青  张桂荣  郭永峰 《口腔医学》2001,21(3):157-158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唇腭裂发病现况及年度和城乡分布的特点。方法 :对沈阳地区 14所医院自 1993年 3月至1998年 6月间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及唇腭裂发病现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沈阳地区 812 0 2名新生儿中发现唇腭裂患儿14 7例 ,发病率为 1 81‰。各种类型唇腭裂发病率依次为 :唇裂合并腭裂 :1 16‰ ,唇裂 :0 4 7‰ ,腭裂 :0 18‰ ,且彼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对各年度、城乡发病率进行研究发现 :年度平均发病率为 1 81‰ ;城乡间发病率有显著差异 (x2 =5 13 5 ,p<0 0 5 )。 14 7例唇腭裂中伴有其它系统畸形 2 1例。结论 :提示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对唇腭裂发病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Seventy-nine cleft lip and/or palate births were isolated from 21,138 live births between January 1, 1983 and December 31, 1988 in one hospital in Tehran. Among these, 21 (26.58 percent) were cleft lip (CL), 45 (56.96 percent) were cleft lip and palate (CLP), and 13(16.45 percent) were cleft palate (CP). Chemical sulfur mustard gas was indicated as a major factor in 30 (37.97 percent) of the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infants.  相似文献   

14.
1996~2000年中国围产儿总唇裂畸形的监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描述1996~2000年期间我国围产儿唇腭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为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28周~产后7d的围产儿。结果 中国人围产儿总唇裂发生率为14.00/万,其中唇裂为5.03/万,唇裂合并腭裂为8.97/万;城镇发生率为13.28/万,乡村为15.57/万;男性为16.06/万,女性为11.40/万。总唇裂产妇年龄组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在≥35岁年龄组最大。年度发生率无长期趋势。总唇裂畸形以单发形式多见,占87.25%。围产期病死率为19.04%,单发畸形为12.69%,多发畸形为62.60%。结论 我国总唇裂发生率无下降趋势,和其他国家同期水平比较,属于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15.
唇腭裂儿童与正常儿童社会心理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国内已修订过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幼儿))》对113例唇裂或/和腭裂患儿及53例正常儿童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发现,唇腭裂(CLP)组、单纯腭裂(CP)组、单纯唇裂(CL)组患儿的个性心理发展均比正常儿童更倾向于内向不稳定,自卑、社交困难、缺乏自信。患者各组间的内倾个性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发现,腭裂组患儿的个性与其他各组相比,表现为不稳定。从而为唇腭裂患者的综合治疗提出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唇腭裂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唇腭裂发病情况并分析致畸因素。方法对1986年10月至1992年12月6年内福建省22所医院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唇腭裂发病情况的研究。结果在139882名新生儿中发现唇腭裂204例,福建省唇腭裂发病率为1.46‰(1∶684),尚不属国内高发区。6年的年度发病率未见有明显的变化。204例唇腭裂中有28例伴有其他系统畸形。结论本研究母亲年龄、孕次、产次对唇腭裂发生的影响作用不肯定;吸烟、接触有害物质及孕期用药等因素与唇腭裂发病率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7.
阜新市阜蒙县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阜蒙县近8年先天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因素,为唇腭裂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4配对的方法,对32例唇腭裂患儿的母亲与128例非唇腭裂小儿的母亲进行了对照研究,调查范围包括母亲自身及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和遗传因素两大方面。资料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对照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唇腭裂发病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共13种,最终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有7种。结论:本研究发现家庭人均收入,母亲孕早期食用水果、呕吐反应、患风疹、接触农药、精神刺激以及家族史这7种因素是唇腭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马敬斋  张景霞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9):959-960,963
目的:了解唇裂、腭裂一期手术后继发畸形的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有效的解决方法。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河南省部分地区人群进行随访,对唇腭裂患者进行术区照相,根据照片记录手术类型、术后继发畸形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随访唇腭裂术后患者2046例。单侧唇裂患者1514例,术后继发畸形1268例,,双侧唇裂患者488例,术后继发畸形466例,腭裂患者446例,术后继发硬腭穿孔及软腭复裂26例。结论:适当选择唇腭裂手术类型,对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定期随诊及普查,及时发现、治疗术后继发畸形,对提高唇腭裂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