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164例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胡毅文  崔建军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77-1078
应用不同的药物组合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64例,并将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病例均系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确诊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164例,男114例,女50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3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应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奥曲肽治疗。比较2组止血效果及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24h、48h有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8.5±3.5)h短于对照组的(27.8±4.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原则及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护理过程,并记录分析预后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者均有呕血、黑便等典型症状,经上述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后治愈36例,好转21例,死亡3例。结论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灶性质。方法 对8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入院后12h~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病灶性质。结果 发现病灶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49例,占55.17%,消化性溃疡出血21例,占23.86%,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15例,占16.87%,其他病灶4例,占4.1%。结论 肝硬化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灶性质不尽相同,应针对不同病灶性质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容县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3年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奥曲肽联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3例(6.1%),病死1例(2.0%),对照组再出血10例(20.4%),病死3例(6.1%);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时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积极临床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痊愈出院26例,未愈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查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对本次研究数据采取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对常规止血、抑酸、补充血容量治疗(对照组n=49)与加用治疗(观察组n=49)效果差异加以分析。结果: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纤维胃镜检查,导致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胃出血54例,占比55.1%;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6例,占比16.3%;重症胃粘膜疾病12例,占比12.2%;消化道溃疡11例,占比11.3%;消化道肿瘤5例,占比5.1%。两组不同方法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治中纤维胃镜为常用手段,应对出血程度、部位及原因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并对此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手段及细致的监护。  相似文献   

8.
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本院近年来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52例上消化道出血停止,4例出血减少,2例经过治疗症状未减轻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明确出血原因,给予胃部检查,判断出血原因,做出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9.
刘洪云 《北方药学》2013,(8):195-195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实施治疗及护理。结果:本组77例患者59例治愈出院、15例好转、3例转上级医院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和护理,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分析我病区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整体化护理及人文关怀,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护理。结果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调查,总结出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是主要诱因,占61.5%,还有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腹压升高,不合理用药等诱因。结论通过对52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整体护理及人文关怀措施,避免诱因,可大大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复发,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关键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8例实施常规护理,B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A组(P〈0.05);B组出血次数少于A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出血次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66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治疗组采取护肝、止血等常规药物治疗,奥曲肽治疗组则采取护肝、止血等常规药物加上奥曲肽治疗。比较常规治疗组、奥曲肽治疗组疗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时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量;治疗前后患者平均Hb监测值;不良反应。结果奥曲肽治疗组疗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时间、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量、平均Hb监测值相比较常规治疗组更好,P <0.05。奥曲肽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护肝、止血等常规药物加上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中有28例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3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患者出血停止,1例死亡。结论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高,病情危急,采取有效止血,及时输注新鲜血,纠正休克,严格控制血糖等保守治疗,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有效控制出血,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出血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与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方法7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出血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出血的病例数最多,经过积极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45例,占64.29%,出血减少16例,占22.86%,治疗无效后出院7例,占10.00%,死亡2例,占2.86%。结论肝硬化患者若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应及时给予胃部检查,针对出血原因采取积极有效治疗措施,以取得预期临床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及出血次数。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减少出血次数和并发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另将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2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及出血次数。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用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减少出血次数和并发症,并提高抢救成功率、用药依从性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及护理方法,增加痊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本研究120例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来自大庆油田总医院2008—07~2009—06住院治疗确诊病例,分析临床诊断及护理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及预见性的护理120例患者痊愈出院98例,占81.7%;缓解后行手术治疗13例,占10.8%;死亡9例,占7.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和预见性护理是本病痊愈出院的主要途径,减少大量失血及肝性脑病发生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和出血原因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首要病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其次为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最常见的危急症,具有反复发作性,应尽早给予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来源,及早判断出血原因,以便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剂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提高治愈率,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治疗上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和胃黏膜的治疗,还要兼顾肝功能的治疗,并重点在于预防其反复发作,对防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停止37例,出血减少或虽经治疗出血量没有减少自动出院者6例,2例因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而死亡。结论及早判断出血原因并做出正确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对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给予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来源,以便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以提高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108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本组108例患者中,80例患者出血于l周内停止,占74.08%,13例出血于2周停止,占12.04%;3例中途自动出院,占2.78%;4例患者因出血并发休克后死于多器官衰竭,占3.7%。结论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是控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关键,可有效提高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后,65例患者中显效16例(24.6%),有效45例(69.2%),无效4例(6.2%),其中5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结论 EGVB(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PHG(门脉高压胃病)、消化性溃疡是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第一时间的胃镜检查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最佳途径和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