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立冬     
《东方养生》2011,(11):96-96
立冬,十月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前后节气:霜降-立冬-小雪。  相似文献   

2.
立冬时斗指西北,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习惯上,我国民间把这一节当作冬季的开始。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11月7日,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首届膏方节启动。立冬进补、滋补膏、体质辨识这些中医养生术语在普通市民的口中流传,成为首届膏方节的一道风景。当天,医院安排了名中医义诊,并推出当天定制膏方顾客加工费减半、免费提供体质辨识服务等惠民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阳历11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225°。立冬,标志着秋季告终,冬季开始,万物进入收藏季节,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的病候及养生《黄帝内经》说立冬开始,大自然阴气渐长,阳气渐退,人要顺应养阳、藏阳。起居应"早卧晚起,必得日光"。  相似文献   

5.
<正>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动物冬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活动也不会休止,但中医学认为立冬以后天地阳气潜藏,阴气盛极,北方冰天雪地,南方大部分地区也较寒冷,故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食补"方面,首先要少食生冷食物,以免损害阳气。其次是酌情进补。我国有"冬令进补"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正>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明·王稚登《立冬》十一月,北京依然秋意浓浓,秋景融融,如若是阳光灿烂、晴朗无风的日子,穿得轻薄也不觉寒。可古人的"今宵寒较昨宵多"也不是骗人,毕竟二十四节气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就是在十一月。"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此后,正式进入冬天,室外温度骤降,北风凛冽。为了保暖,大家往往是帽子、围巾、口罩、大衣等将上半  相似文献   

7.
立冬养生 立冬是冬季的开始.<月令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阴寒盛极,万物闭藏,乃是冬令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力 《科学养生》2007,(11):39-39
立冬与养生立冬的养生总则":立冬天渐冷,要防寒伤肾。"1.立冬的气候及物候特点立冬是24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是冬季6个节气的第1个,在  相似文献   

9.
立冬篇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24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中医…  相似文献   

10.
<正>立冬节气是进入冬季后的第一个节气,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的季节。天气寒冷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同时也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所以,立冬后适当进补对御寒很有好处,下面给大家介绍立冬节气饮食养生方法。咸味入肾补益阴血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可以适量多吃点鲜味食物,如海带、紫菜以及海蜇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民间节气的说法,"立冬"意味着冬天的来临,从这一天开始,"北风吹、气温低、雪花飘"的景象陆续上演。从立冬到冬至的45天非常关键,是在为对抗"三九天"养精蓄锐。预防四种疾病最易高发心脑血管疾病: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绞痛、中风、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增多,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间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黄帝内经》上说,冬季三个月,宜早睡晚起。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讲究饮食、保健无疑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总编寄语:11月是冬天来临的时候,从24节气来说,包含有"立冬"和"小雪"两个节气。11月是一年中进补和调理的最佳时期。中医认为,"立冬"节气到来时,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此时应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所以,"立冬"之日要进补山珍野味,到了酷寒的隆冬,才不会怕冷。这是民间的习俗,但却体现了增强体质,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立冬,为一年24个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225度时即为立冬。立冬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11月7日前后开始,到11月22日前后结束。古人说"立,建始也",表示建立、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3、春夏秋冬四季在饮食养生方面的概要3.1春季养生天文学上,中国是将"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自立夏到立秋为夏,自立秋到立冬为秋,自立冬到立春为冬。全年可划分为大致相等的  相似文献   

16.
[歌诀]立冬养阴阳气藏,早睡晚起待太阳,沐浴阳光太极拳,力求宁静除忧烦,保暖防寒起居常,烹食牛羊滋阴阳。1原文解释立冬养生宜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起居方面宜做到早睡晚起,每天早晨等太阳出来后再起床,着衣应注意防寒保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可多到户外晒太阳;饮食方面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护阳原则,宜多食牛羊肉;选择太极拳等静态运动进行锻炼;精神调养上要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2节气特点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时值每年公历的11月7~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  相似文献   

17.
立冬,“立”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即古文“终”字。民间习惯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实际上,由于我国南北纬度有差异,东北地区早在9月上旬就进入冬季了,长江流域则要到“小雪”前后才真正体现出来,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  相似文献   

18.
杨锋 《养生月刊》2007,28(12):1060-1063
冬三月,从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时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尤其是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生机闭藏,阴气盛而阳气潜伏,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那么,在冬季如何做到"天人相应",以维护机体阴阳相对平衡和谐呢?  相似文献   

19.
冬季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六个节气。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黄帝内经》上说,冬季三个月,保养有门道。  相似文献   

20.
张洁 《福建中医药》2007,38(4):62-63
"肺主治节"是肺脏象中重要的理论,是指肺对全身的气、血、津液具有治理调节作用,这种协调作用是通过肺有规律的宣发肃降来完成的,从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周期性的节奏和节律。"肺主治节"与生命活动中的某些生理节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笔者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