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继英  何林  胡远  孙世明  吴正中 《中国药房》2006,17(20):1576-1579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病毒口服液中的金银花、鱼腥草、赤芍和射干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金银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抗病毒口服液的金银花、鱼腥草、赤芍、射干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绿原酸检测浓度在3.66~73.2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52%)。结论:所建质量标准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的大青叶、金银花、栀子、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中能明显地检出大青叶、金银花、栀子、牡丹皮.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金翘感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对金翘感冒口服液中主要药物金银花、连翘、甘草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RP-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检出绿原酸、连翘药材、甘草次酸特征斑点,绿原酸进样量在0.224~1.12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99.81%,RSD为0.89%。结论方法简便易行,灵敏,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金翘感冒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利咽清嗓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利咽清嗓口服液中的薄荷、牛蒡子、甘草、桔梗、麦冬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利咽清嗓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斑点可清晰分离,专属性强;绿原酸含量测定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7%,RSD为0.7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利咽清嗓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小儿止咳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瑛  王嗣岑  董亚琳 《中国药房》2004,15(10):607-609
目的 :建立小儿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 (TLC)法对处方中的麻黄、陈皮、甘草等进行定性鉴别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 ,流动相为甲醇 -水 (10∶90) ,流速为1 0ml/min ,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鉴别出麻黄、陈皮、甘草 ;绿原酸进样量在0 2μg~1 2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6) ,平均回收率为96 67 %,RSD=1 04 %。结论 :本方法可准确、快速地对小儿止咳口服液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咽喉爽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制剂中的金银花、甘草、玄参,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样品的绿原酸含量。结果TLC鉴别中,金银花、甘草、玄参的薄层色谱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中,绿原酸进样量在0.2068~2.06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72%,RSD为1.01%(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专属、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控制咽喉爽口服液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咽炎丸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艳  袁慧星  岳莉  马英  钟文雨 《中国药房》2009,(33):2610-2611
目的:建立咽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的金银花、甘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金银花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绿原酸进样量在0.036~0.1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0.67%(n=6)。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咽喷剂的组方、剂型、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确定组方和剂型,制定制备工艺,制剂应用薄层色谱法对组方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金银花提取物绿原酸的含量,制定质量标准。结果鉴定方法先进简单,重现性好。利咽喷剂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计应不低于4mg/ml。结论利咽喷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剂型新颖,质量标准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藏药水母雪莲花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水母雪莲花的定性鉴别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水母雪莲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按中国药典2020年版方法测定水母雪莲花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优化的薄层色谱条件,可以特征性实现9批水母雪莲花药材的定性鉴别;9批样品均显示有绿原酸、芦丁的斑点.绿原酸在0.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订复方黄芪口服液定性、定量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黄芪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当归定性鉴别能从样品中检出相应的斑点;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3.49-9.97μg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7.91%,黄芪甲苷含量以不低于0.012%为宜。结论 建立了复方黄芪口服液制剂质量标准的定性鉴别、定量检查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便,专属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小儿金宁口服液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为小儿金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为HederaTMODS-2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00nm,柱温为30℃。不同批次样品之间的相似度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结果:建立了小儿金宁口服液HPLC对照指纹图谱,以隐绿原酸峰为参照峰,标示了17个共有峰,10批被测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的整体相似度在0.972以上。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小儿金宁口服液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高辉  林永强  徐丽华 《齐鲁药事》2011,30(11):650-652
目的提高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槟榔、连翘、枳实和桔梗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辛弗林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制剂中上述几味药材的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所测辛弗林的回收率为103.1%,RSD为1.29%。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周浓  王胤  谢静  夏从龙 《中国药房》2010,(27):2559-2560
目的:改进2005年版《中国药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5:55:0.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黄芩苷进样浓度在0.5~10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3%,RSD=0.99%(n=9)。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新版《中国药典》中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含量测定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邵秀芬  蔡盛 《黑龙江医药》2010,23(6):887-88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小儿咽扁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依利特Hypersil ODS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结果:绿原酸在1.016~101.6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γ=1),回收率为98.57%(RSD为0.5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可作为小儿咽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儿童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即馥感啉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双清颗粒.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PubMed、Web of Science...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肠胃康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临科  吴永江 《中国药业》2012,21(13):24-26
目的 建立小儿肠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小儿肠胃康颗粒中鸡眼草、赤芍、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同时测定芍药苷和甘草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和250nm.结果 TLC法能鉴别出鸡眼草、赤芍、甘草.芍药苷与甘草酸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2.9~174μg/mL(r2=1.0000)和1.3~79μg/mL(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5%和98.38%,RSD分别为1.55%和1.27%(n=6).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肠胃康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郑国平  李彬 《海峡药学》2011,23(6):62-64
目的建立小儿早熟抗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柏、栀子、当归、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栀子苷在3.625~580.0μg.mL-1(r=1.0000;n=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97%(RSD=1.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小儿早熟抗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雷志英  龚建平  彭静 《中南药学》2010,8(5):359-36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退热口服液中黄芩苷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2mol.L-1磷酸(64:16: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黄芩苷在浓度7.21~144.2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3%,RSD=1.5%(n=6);连翘苷在浓度2.98~59.6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9%,RSD=2.1%(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快速,适用于小儿退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市售健儿清解液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方法依据现行法定标准对11个生产单位的50批健儿清解液进行检验,并建立2种HPLC法对样品中苦杏仁苷、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进行检测(该3种成分在样品中不应存在)。结果50批健儿清解液中有6批鉴别(1)化学反应不符合标准规定,6批检出含有苦杏仁苷,12批检出含有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结论市售健儿清解液的质量参差不齐,主要与制剂工艺控制不严有关,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并修订完善标准。  相似文献   

20.
陈佩  翟宇  王曼泽 《中国药房》2011,(44):4212-421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latisil ODS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含0.1%三乙胺)=5∶9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30℃。结果:盐酸麻黄碱进样量在0.146~4.8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RSD=1.0%;盐酸伪麻黄碱进样量在0.157~5.2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1.7%;苦杏仁苷进样量在0.297~9.9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0.7%。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