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双  滕清良 《山东医药》2009,49(11):44-45
目的 探讨骨髓微环境-骨髓基质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AA(AA组)治疗前后(缓解后)及10例正常人(对照组)骨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AA组治疗前骨髓组织中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缓解后VEGF、bFGF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01)。结论骨髓基质损伤是AA的发病机制之一,此为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它们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关系.方法 垂体腺瘤组织标本55例,其中侵袭性者30例,非侵袭性者25例.运用HE染色方法在光镜下观察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形态、结构及排列方式,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VEGE和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的病理特点在HE染色光镜下不易区分;VEGF和bFGF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两者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508,P<0.05).结论 VEGF和bFGF的过度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反映垂体腺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胃癌组织与血清中VEGF和bFGF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二者的相关性及组织和血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VEGF,bFGF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ABC-ELISA方法)检测73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VEGF,bFGF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YEGF:101.8±53.3 ng/L vs 16.1±22.5ng/L,P<0.05;bFGF:152.9±42.7ng/L vs 25.0±11.4ng/L,P<0.05).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bFGF的表达水平均随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而增高(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1.2%,癌旁组织中VEGF均未见阳性表达,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X~2=32.1,P<0.05);胃癌组织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为63.0%、癌旁组织中bFGF阳性表达率为(10%),二者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X~2=17.7,P<0.05).胃癌患者组织VEGF,bFGF的表达水平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胃癌患者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血清bF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39,P<0.01),胃癌患者组织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bFGF的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91,P<0.01);胃癌患者术前血清VE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6,P<0.01),术前血清bFGF的表达水平与组织bF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4,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EGF,bFGF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胃癌术前诊断、术后随访、复发转移监测、评价抗血管生成药物疗效和化疗效果判定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safflower solution,S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其对大鼠结肠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al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红花组,每组10只.用TNBS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红花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SS2mL/(kg·d)干预治疗,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10d后,收集标本.对大鼠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大体形态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VEGF、bF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红花组、模型组DAI评分,结肠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和组织学损伤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红花组能显著改善UC症状(P<0.05).模型组大鼠VEGF、bFGF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红花组VEGF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SS能够显著改善UC大鼠结肠损伤及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其有效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病理性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病组织中PTTG、bFGF和VEGF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霞  李楠 《山东医药》2008,48(3):97-97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子宫腺肌病及30例正常子宫平滑肌组织中的垂体转化基因蛋白(PTTG)、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结果显示,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PTTG、bFGF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73%及57.7%,正常子宫组织三个指标的阳性表达率均为20%,两者三指标相比,P均<0.01;三指标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1、0.518、0.576,P均<0.01).认为PTTG、bFGF和VEGF共同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否过度表达,探讨将其作为AML转归及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AML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VEGF、bFGF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ML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bFGF值均低于治疗前,但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或〈0.05)。AML完全缓解者血清VEGF低于未完全缓解者(P〈0.05)。将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以其均值(248.73pg/ml)、bFGF以其均值(15.89pg/ml)为界分为较低组和较高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VEGF较低组的生存时间大于VEGF较高组(P〈0.01),bFGF较低组的生存时间略高于bFGF较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AML患者血清VEGF与bFGF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AML患者血清VEGF、bFGF均升高;VEGF可作为判断AML疗效及预后的指标;bFGF可作为判断AML疗效的指标,其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芎归六君子汤对心肌梗死大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含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消心痛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和芎归六君子汤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结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对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28 d。下腔静脉取血,检测外周血G-CSF含量;取梗死边缘心肌,测定VEGF和bFGF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各给药组血清G-CSF含量升高,心肌梗死边缘VEGF、bFGF蛋白和基因表达增强,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且芎归六君子汤组上述指标优于复方丹参滴丸和消心痛组(P0.01)。结论芎归六君子汤能够通过提高G-CSF含量、改善VEGF和bFGF表达,促进梗死心肌微血管再生,提示从脾胃论治心肌梗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Ⅲ级静脉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选用20%甘露醇建立实验兔的Ⅲ级静脉炎模型,皮下注射bFGF并与硫酸镁对比,观察炎症反应及VEGF的表达,探讨其对Ⅲ级静脉炎的修复作用。结果bFGF组中VEGF表达24 h达高峰,维持72120 h,168 h后下降,用药后120 hⅢ级静脉炎消退;硫酸镁组VEGF表达24 h达峰值,但分泌量明显低于bFGF组,随即下降至较低水平,168 h静脉炎症明显消退;生理盐水组VEGF表达低下,168 h炎症略消退。结论 bFGF和硫酸镁对Ⅲ级静脉炎均有修复作用,bFGF优于硫酸镁,生理盐水对Ⅲ级静脉炎无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宁  李馥光  宋素英  吴玉芳 《山东医药》2012,52(24):28-29,104
目的观察参芪止血胶囊(SQZC)对大鼠增生型子宫内膜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已烯雌酚1mg/kg,每天1次,连续10 d,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增生模型。模型大鼠随机分为SQZC 90、180、360 mg/kg的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连续给药14 d。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中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中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QZC中、高剂量组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SQZC可以调理和保护子宫内膜,治疗功血的作用与抑制子宫内膜中VEGF和bFGF因子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氧化应激反应和VEGF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GF组和NGF+抗VEGF组。利用高脂高糖饮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在大鼠饲养至16 W出现视网膜病变后,给予NGF组和NGF+抗VEGF组大鼠肌肉注射NGF,NGF+抗VEGF组同时给予眼球内注射抗VEGF药物。比较各组房水中VEGF含量和空腹血糖水平;生理记录仪检测各组视网膜暗反应(ERG)变化;比色法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视网膜组织中VEGF蛋白水平。结果 各组注射3 w后,与模型组相比,NGF组和NGF+抗VEGF组血糖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NGF组和NGF+抗VEGF组视网膜组织中MDA水平显著减少(P<0.05),CAT和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VEGF在NGF组和NGF+抗VEGF...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细胞生长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VPA处理Kasumi-1细胞不同时间,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asumi-1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VPA作用后VEGF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bFGF mRNA表达下调,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VPA可通过下调VEGF及bFGF表达,抑制血管新生,进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2.
bFGF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促进VEGF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促进VEGF的表达。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转染bFGF重组腺病毒的MSCs实验用小型猪急性心梗模型血清中VE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细胞移植后即刻组Ⅰ与组ⅡVEGF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第1w两者比较就有显著差异(P<0.01),而且组ⅠVEGF含量达高峰,第2w、第4w组ⅠVEGF含量与组Ⅱ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促进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 F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在老年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老年骨肉瘤患者57例,利用免疫组化法(S-P法)测定肿瘤组织中VEGF、b FGF和BMP-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评价。结果VEGF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71.93%;b FGF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78.95%;BMP-2在正常骨组织和骨肉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77.19%。三项指标的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骨肉瘤发生部位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骨肉瘤的病理分期和肿瘤直径有关,Ⅱb~Ⅲ期骨肉瘤中VEGF、b FGF和BMP-2的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Ⅰ~Ⅱa期(P0.05)。VEGF、b FGF和BMP-2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 VEGF、b FGF和BMP-2在骨肉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扼制肿瘤的新靶点,而三者在骨肉瘤的发展过程中又具有相关性,可以通过联合检测判断肿瘤的状态,并为肿瘤的转移和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中VEGF、bFGF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龙  张晶 《山东医药》2007,47(30):4-5
目的探讨食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68例食管癌组织为观察组,39例正常食管黏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VEGF、bFGF和MVD的表达。结果观察组VEGF、bFGF的表达及MV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癌组织中VEGF、bFGF、MVD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有关,肿瘤浸润在肌层以下和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bFGF、MVD均增高,且随VEGF、bFGF升高,MVD也升高(P均〈0.05)。结论食管癌VEGF、bF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VEGF、bFGF可作为食管癌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梁华晟  钟宇华 《山东医药》2007,47(33):61-62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瘤38例,腺癌40例)标本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的表达。结果 为bFGF在腺瘤及腺癌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PTTG在腺癌表达显著高于腺瘤(P〈0.01);bFGF、PTTG均表达与癌转移、预后指数相关(P均〈0.05)。bFGF与PITG表达存在相关性(r=0.45,P〈0.01)。认为bFGF及PTTG在原发性甲状腺癌病变中高度表达,联合检测两者水平对于判断甲状腺癌良恶性及其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清环氧合酶-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9月CML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分为慢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浓度变化。方法:随机选择64例经病理确诊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药物相同,实验组患者行TACE术,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患者TACE术前3天和术后两周血清TGFβ1、VEGF、bFGF浓度。结果:治疗后两周患者血清TGFβ1、VEGF、bFGF浓度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ACE的远期疗效欠佳,可能是其引起HCC患者血清TGFβ1、VEGF、bFGF过表达,导致肿瘤血管增生、侧枝循环形成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抑制。  相似文献   

18.
龙仕居  陈忠仁 《山东医药》2011,51(49):43-44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重塑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生长因子(N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气道重塑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A组加用万托林吸人治疗,B组加用普米克都保吸入治疗,C组加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吸入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NGF及b-FGF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与对照组比较,A、B、C组VEGF、NGF、b—FGF均明显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万托林、普米克都保、舒利迭均可改善COPD患者的气道重塑作用,调节其VEGF、NGF及b-FGF;以舒利迭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情况.方法 采用STZ诱导产生慢性糖尿病大鼠模型,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大鼠进行脑梗死体积计算并且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6,12,24,48 h)VEGF、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梗死体积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h,缺血侧脑组织梗死灶周边VEGF、bFGF免疫阳性反应已出现,12 h明显增多,24 h达高峰;糖尿病组在各时间点VEGF、bFGF表达比正常血糖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bFGF表达增强,提示VEGF、bFGF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神经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自身保护作用有关.糖尿病加重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造成VEGF、bFGF的表达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VEGFsiRNA和bFGFsiRNA对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VEGFsiRNA和bFGFsiRNA处理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用RT-PCR法检测bFGF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05、0.81 ±0.09、0.46±0.06,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0.08±0.01、0.10±0.04、0.15±0.08,对照组分别为0.42±0.02、0.62±0.03、0.22±0.03.VEGFsiRNA处理后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表达强于对照组(P均<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细胞bFGF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细胞bFGF 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P均<0.05),bFGFsiRNA处理后sw1990细胞bFGF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蛋白浓度为(490.57±125.23) pg/mL、(77.49±10.07) pg/mL、(13.35±1.63) pg/mL,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142.78±13.95) pg/mL、(11.41±8.14) pg/mL、( 2.26±0.65) pg/mL,对照组分别为(316.29±57.39) pg/mL、(36.44±12.29) pg/mL、(3.87±0.42) pg/mL.VEGFsiRNA处理后sw1990、Panc-1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PCT-3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bFGFsiRNA抑制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VEGFsiRNA上调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