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加氏(Budd-Chiari)综合征是由于肝段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阻塞导致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血液回流障碍而产生的门脉高压症或(和)下腔静脉高压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1].本例患者系隔膜型布加氏综合征伴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大量继发血栓形成,形成的血栓导致肝静脉阻塞引起门静脉高压,属布加氏综合征的严重类型.由于下腔静脉、肝静脉及副肝静脉中存在新鲜血栓,遂行下腔静脉及肝静脉内血栓抽吸,副肝静脉内留置导管进行溶栓,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郑磊 《河南医药信息》2010,(10):114-115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系指主肝静脉(mainhepaticveins,MHVs)出口部和(或)肝后段下腔静脉(retrohepaticinferiorvena—cava,RHIVC)血流受阻所引起的肝后性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  相似文献   

3.
布加氏综合征(BCS)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症之一。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治疗BCS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并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我院自1993年8月至1995年7月对19例BCS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节段性阻塞12例,膜性阻塞7例,术后效果良好,本文拟将介入治疗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临床处理经验总结如下,并就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布加氏综合征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加氏综合征(BCS)指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阻塞,阻塞远端产生高压,回心血流发生障碍而导致门脉高压伴有或不伴有下腔静脉高压等表现的综合征。根据BCS的病理分型不同,手术方式有多种。我院从1994年~1999年8月治疗BCS220余例。其中,行经右心房经股静脉联合破膜扩张放支架手术25例,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布加氏综合征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23例布加氏综合征误诊误治病例,探讨布加综合征误诊误治的原因.方法 分析我院2003~2006年间接诊的被长期误诊误治的23例布加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 男16例,女7例,发病年龄17~65岁.临床主要表现腹胀17例,肝肿大15例,脾肿大8例,腹水14例,食管静脉曲张3例,精索静脉曲张4例,双下肢静脉曲张14例,双下肢色素沉着11例,双下肢溃疡5例.按肝硬化长期治疗者17例,按下肢静脉曲张行外科手术者4例,按小腿湿疹长期治疗者2例.结论 对于布加氏综合征不能仅依靠症状诊断,要正确合理的应用检验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雷利民  杨国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97-3598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支架术,是治疗冠心病(CAD)最主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冠状动脉导管将支架送至冠状动脉病变处,支架打开后就起到支撑血管壁的作用,从而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观察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术前调整病人身心最佳状态,保持病人病情稳定,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术中使病人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穿刺点出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52例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合理的观察和护理术中病人的积极配合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2000年初至2005年间18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该症以肝大,脾轻度肿大与腹水特点,B超检查常规观察肝后段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有助于及时诊断本病。根据下腔静脉造影选择手术,本组肝静脉阻塞5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5例,二者同时病变8例。手术治疗12例,未手术6例。其中常温体外循环下行下腔静脉血栓清除,下腔静脉心包膜补片修补成形术1例,门腔侧侧分流2例,肠腔桥式分流3例,经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A)6例,无手术死亡,总有效率85%。保守治疗6例,其中2例于诊断后6个月和13个月死亡。该症手术方式较多,应根据病变类型及全身情况选择。我们认为,本病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许梅  张湘燕  冯端兴 《贵州医药》2009,33(11):1020-1021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为肝静脉或(和)肝段下腔静脉狭窄或阻塞引起肝脏排血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病,临床发病率低,仅为0.1%~1.0%,尽管目前已有多方相关报道,对本病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而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本文对1例在我科确诊的布加氏综合征进行临床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诊治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接受介入治疗的癌症患者除了面临死亡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和恐惧外,还要忍受癌症的疼痛折磨及治疗中的痛苦,在护理上,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让患者消除心理压力,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治疗,配合治疗,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更好发挥治疗效果,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婧 《安徽医药》2015,(7):1408-1409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手术的配合和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颅内动脉瘤经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配合和护理方法。结果根据 Glasgow 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30例,轻度残疾但能独立生活8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围手术期的密切配合和科学护理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成功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2.
采用脾大部切除脾大网膜肺固定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32例。随访1~9年,无术后死亡、肝性脑病和脾功能亢进发生,食道静脉曲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消失,肝功能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腹水消退,病人生活质量提高,未见心、肺功能不全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本文对术式选择、术式特点、血液动力学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陈建勇  沈学文 《江西医药》2007,42(3):225-226
目的 分析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复杂性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2000年6月~2006年6月15例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布加氏综合征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布加氏综合征临床表现以腹部胀痛、腹水、肝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误诊率较高.结论 应重视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对肝硬化表现重而肝功能损害轻,应高度怀疑本病.彩色多普勒为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应用封堵技术治疗1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其中女10例,男4例,年龄3~72岁,所有病例均经体格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证实为PDA。操作方式:静脉氯胺酮麻醉后穿刺右股静脉,送入端孔导管(根据年龄选择型号)行常规右心导管检查。穿刺右股动脉,送入猪尾导管至主动脉弓降部行侧位造影,观察动脉导管位置、形态、大小,将端孔导管经动脉导管送入降主动脉,置入交换导丝,撤出端孔导管,沿导丝送入鞘管至降主动脉,撤出导丝及内鞘,选择合适的封堵器安装于输送器内芯内端,X线透视下将其送至降主动脉,小心推出封堵器单盘,待其完全张开后,将外内芯一起回撤,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传统外科手术切除和人工血管移植已很难适应患者的要求因其手术风险大,创伤大及伴有重要器官病变而不能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患者一般能在2周内康复出院,属微创手术但其本身也有一定的并发症,故加强术前术中护理,积极有效的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证患者痊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迅速恢复心肌灌注,具有良好的血管开通率,对减少心肌缺血,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但在急诊PCI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窦性心动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速、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或血压下降、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尤其是心室颤动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患者死亡[1],需护士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护,并预见性准备相关的急救护理和对策,才能顺利完成急诊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通过正确、有效的术中护理配合,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资料及预后.结果 给予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发生并发症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护理配合不当,以及一些预想不到的原因,导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护理配合,加强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避免不必要的死亡,达到无有不良后果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术中护理配合。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实行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期间与常规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手术操作的时候给予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配合率、术后康复效果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配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法的时候,实行术中护理配合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增强手术医护之间的配合度,还可以减短患者麻醉苏醒的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disc protrusion)主要症状为腰、腿痛,远期可引起下肢肌肉萎缩、乏力,系椎间盘蜕变、后突甚至破裂而压迫相应的节段脊髓和(或)神经根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职业性脊柱过度负荷、急性外伤损伤、以及脊柱本身的畸形有主要关系,但与外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采用心导管技术对冠状动脉的狭窄进行相应的疏通工作,以此来改变心肌血流灌注的处理方式。此种方法是一种血管再通术,对患者心肌血流重建术的伤害较小[1]。由于创伤较小,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逐渐应用到临床治疗中,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现象,为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乃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胁。而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并发症发生以后采取处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