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中 TNF-α,IL-1及 IL -6的变化及培哚普利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 42例服用培哚普利的 CHF患者、42例常规治疗 CHF患者治疗前后及 3 0例健康人血清中TNF-α,IL-1及 IL-6的水平。结果 :184例 CHF患者较健康人血清中 TNF-α,IL-1及 IL-6显著增高 (P<0 .0 1) ,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 2培哚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中 TNF-α,IL -1及 IL -6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且培哚普利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 TNF-α,IL -1及 IL -6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CHF患者TNF-α,IL-1及 IL-6水平与心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培哚普利比常规治疗具有较明显降低 TNF-α,IL-1及 IL-6的水平的作用 ,可减缓心脏损伤的进程 ,达到保护和改善 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与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的影响。方法:测定健康对照者38例和CHF患者83例治疗前、后TNFα、IL6和AngII浓度。CHF患者83例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n=43)和培哚普利组(n=36),4例不能耐受而退出。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显像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血清TNFα、IL6和血浆AngII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TNFα、IL6水平与CHF的原发病无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r=-0.56,r=-0.60,P<0.01),伊贝沙坦组、培哚普利组治疗8周后TNFα、IL6水平显著下降,伊贝沙坦降低IL6较培哚普利显著(P<0.05),LVEF显著提高(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TNFα、IL6、AngII水平显著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伊贝沙坦及培哚普利具有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及改善LVEF的作用。伊贝沙坦降低IL6较培哚普利显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陈定  刘俊恒 《高血压杂志》2002,10(6):535-536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长期或短期使用培哚普利的缺血性与高血压性CHF患者各 32例、30例 ,正常对照组 30例 ,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白细胞介素 - 6 (IL 6 )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 α、IL 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HF长期使用培哚普利组TNF α、IL 6水平低于短期组 (P <0 0 5 )。结论 培哚普利可能直接或间接降低血清TNF α、IL 6水平 ,有利于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三组入选者血清TNFα、IL1β、IL6的含量,CHF心功能Ⅰ、Ⅱ级组(30例),CHF心功能Ⅲ、Ⅳ级组(30例),对照组(28例)。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心功能Ⅰ、Ⅱ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NFα与IL1β、IL6呈显著正相关(r1=0.763,r2=0.684均P<0.01)。结论TNFα、IL1β、IL6水平与CHF发生发展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作用,测定了28例AM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β)水平,并选择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和1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表明:AMI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UA组及正常组(P<0.01),UA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血清IL-1β水平在严重的AMI患者(心功能KillipⅢ、Ⅳ级)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提示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 6)的变化及福辛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3 1例老年CHF患者及 18例健康者血清IL 6水平 ,并将老年CHF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 ( 14例 )和常规治疗 福辛普利治疗组 ( 17例 )共观察 3周。  结果 ①老年CHF患者血清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呈负相关 (r =-0 5 5 ,P <0 0 5 ) ;②经 3周治疗后福辛普利组患者IL 6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 (P <0 0 5 )和LVEF明显增高 (P <0 0 5 )。  结论  老年CHF患者存在IL 6水平明显增高 ,并与左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 ,福辛普利可降低血清IL 6水平有益于老年CHF患者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 IL- 6)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 s IL-6R)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与 CHF患者的病因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5 3例治疗前的 CHF患者( CHF组 )血清中 IL - 6和 s IL - 6R水平 ,并和 2 0例健康者 (对照组 )比较。结果 :CHF组血清 IL - 6和 s IL - 6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 .0 1) ,且随心功能不全的恶化逐渐升高 ,心功能 ~ 级各亚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IL - 6和 s IL - 6R水平分别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 r =- 0 .81,P <0 .0 1和 r=- 0 .83 ,P <0 .0 1) ,s IL - 6R和 IL - 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 r =0 .91,P <0 .0 1)。不同病因组间的 IL - 6及 s IL - 6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CHF患者血清 IL- 6及 s IL- 6R显著升高 ,且与心力衰竭程度明显相关 ,与心力衰竭病因无关。测定 IL- 6和 s IL- 6R水平可作为 CHF诊断的实验指标 ,提示 IL- 6及 s IL- 6R参与 CHF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炎性细胞因子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时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一氧化氮 (NO)的变化 ,及其与CHF关系。 方法 :CHF患者 4 5例和年龄匹配的对照者 17例 ,根据NY HA分级将CHF患者分成Ⅱ、Ⅲ、Ⅳ级 3组 ;根据体重分成恶病质组及非恶病质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IL 6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 1β、TNF α ,用比色法测定NO。 结果 :CHF组血清IL 6、IL 1β、TNF α和N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IL 6、NO在心功能Ⅱ、Ⅲ、Ⅳ级时均显著升高 ,TNF α在Ⅲ、Ⅳ级时显著升高 ,而IL 1β在Ⅳ级时才显著升高。不同病因的CH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恶病质组及非恶病质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血清TNF α与IL 6呈正相关 (r =0 .5 82 9,P <0 .0 1)。结论 :血清IL 6、IL 1β、TNF α、NO水平与CHF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 ;IL 6、IL 1β、TNF α在CHF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TNF-α及受体、IL-1β及受体、IL-6及受体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并明确其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20名正常人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的水平,同时对1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上述CK水平进行了随访。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组和非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活动性肺结核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组(P<0.01-0.05)。空洞组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6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低于无空洞组(P<0.01-0.05)。抗结核治疗2月末,17例患者中有15例患者血清TNF-α、sTNF-RⅠ、IL-1β、IL-1R、IL-6、IL-6R水平及TNF-α/sTNF-RⅠ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0.05),且上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胸片病灶吸收好转、空洞缩小或闭合。但有2例患者血清上述CK水平较治疗前未明显降低,痰菌未阴转。结论 TNF-α、sTNF-R、IL-1β、IL-1R、IL-6、IL-6R等均参与结核病免疫发病过程。肺结核患者血清前炎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的活动性,判断病情及预后,监测抗结核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14d病情缓解后查血常规、肺功能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用EH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Neu/Leu%)、血清IL-6、IL-8、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缓解后水平(均P〈0.01),而急性加重期FEV1Pre明显低于缓解后水平(P〈0.01)。IL-8、IL-6、TNF—α与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5),Neu/Leu%与FEV1Pre无明显相关性,IL-6、IL-8、TNF—α与Neu/Leu%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TNF—α不仅参与了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爽  吴志宇  屈顺喜 《山东医药》2010,50(46):79-80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胃癌(胃癌组)、25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并与25例健康者(正常组)作对照。结果胃癌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P〈0.05),且TNF—α、IL-6、IL-8水平随着胃癌临床病理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肿瘤根治手术后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良性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与正常组近似(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增高;检测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有助于病情判断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在炎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C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CD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同时测定血沉(ESR)、血小板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活动期CD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成人(TNF—αP<0.05,IL—6:P<0.01),与ESR、血小板计数和CRP的变化一致。结论:TNF—α和IL—6在CD患者的炎症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CD活动期的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慢性心衰患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CHF患者为病例组,包括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心肌病16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肥厚型心肌病6例)。另外选择40例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外周血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和血脂(TC、TG、LDL—C、HDL—C),同时询问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CHF患者评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病因心衰患者间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IL-18、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间IL-1β、IL-6、TNF—α、FG、hs—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它们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共同参与CHF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和IL 6的变化 ,以及胺碘酮对培养的正常人及CHF患者单核细胞 (PBMC)分泌上述细胞因子的影响 ,以明确上述细胞因子在CHF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以及胺碘酮作用于CHF的免疫学机制。取 2 0例正常人和 2 0例Ⅲ~Ⅳ级的CHF患者静脉血 :①测其血清TNF α、IL 1β和IL 6含量 ;②离心取PBMC ,分别加入胺碘酮和脂多糖 (LPS)等 ,使胺碘酮的终浓度为 0 ,0 .1,1和10 μmol/ml进行培养 ,经 2 4h孵化后 ,取培养液上清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培养上清中TNF α、IL 1β和IL 6。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 α、IL 1β和IL 6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0 1) ,并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P <0 .0 0 1)。TNF α与IL 1β和IL 6呈正相关 (r=0 .96 84,0 .9786 ;P均 <0 .0 0 1)。胺碘酮对两组PBMC分泌TNF α、IL 1β和IL 6均具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①细胞因子TNF α、IL 1β和IL 6参与CHF的发生 ;②胺碘酮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产生 ,对心力衰竭患者产生改善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意义. 方法选择长期或短期使用培哚普利的缺血性与高血压性CHF患者各32例、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F长期使用培哚普利组TNF-α、IL-6水平低于短期组(P<0.05).结论 培哚普利可能直接或间接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有利于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6.
氯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力衰竭患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氮沙坦对上述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测定40例正常健康(正常对照组)以及60例心力衰竭患血清TNF—α,IL-6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随后60例心力衰竭患被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 氮沙坦50mg,每日1次(氮沙坦组)。每组30例,治疗14d后复测TNF-α,IL-6和Ang Ⅱ浓度。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心力衰竭患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血清INF—α,IL-6和血浆Ang Ⅱ浓度明显升高(P均<0.01),TNF-α与IL-6与LVEF呈负相关(r=-0.63,r=-0.59,P均<0.01),TNF-α与IL—6呈正相关(r=0.73,P<0.01)。治疗14d后,氮沙坦组血清TNF-α、IL-6和血浆Ang Ⅱ浓度显下降(P均<0.01),LVEF升高(P<0.05),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心力衰竭患血清TNF-α与IL-6浓度明显升高,且与LVEF呈负相关,氮沙坦具有降低血清TNF-α与IL-6浓度并改善LVEF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TNF-α和IL-6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5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TNF α ,IL 6浓度 ,用二维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1 血清IL 6、TNF α、去甲肾上腺素 (NE)在CHF各组均升高 ,但心功能Ⅱ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心功能Ⅲ级 ,Ⅳ级组IL 6 ,TNF α ,NE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和对照组 (P均 <0 0 5)。IL 6、TNF α、NE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 0 6 3,P <0 0 1 ;r=- 0 54,P <0 0 5;r=- 0 58,P <0 0 1 )。 2 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TNF α、IL 6和NE浓度越高。TNF α与NE ,IL 6与NE呈明显正相关 (r =0 57,P <0 0 1 ;r =0 51 ,P <0 0 5)。 3 随心衰程度加重 ,血清IL 6与TNF α浓度越高 ,且二者呈正相关 (r =0 39,P <0 0 5)。结论 :CHF患者血清TNF α和IL 6浓度升高 ,尤其中重度CHF患者更加明显 ,并与LVEF呈负相关 ,提示血清IL 6、TNF α水平可作为CHF严重程度的判断与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将47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n=24)给予氯沙坦25~50mg/d和苯那普利组(n=23)给予苯那普利5~10mg/d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6ml,用ELISA法检测TNF-α、IL-6浓度。同时抽检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心衰患者中TNF-α、IL-6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并与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氯沙坦治疗4周后能使TNF-α、IL-6浓度显著降低(P<0.05)。(2)苯那普利组TNF-α、IL-6浓度亦显著降低,但氯沙坦组降低IL-6较苯那普利组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治疗心衰4周后能显著降低病人血清中TNF-α、IL-6浓度。  相似文献   

19.
心力衰竭患者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平衡失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了解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12 2例CHF患者及 30例健康人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的浓度。结果 :①CHF患者血浆中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 (P <0 .0 5或 <0 .0 1) ,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 ,TNF α水平呈进行性增高 ;CHF患者血浆IL 6及IL 10水平 ,心功能Ⅲ、Ⅳ级者明显高于对照者 (P <0 .0 5或 <0 .0 1) ,而心功能Ⅱ级者与对照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TNF α与IL 6 (r =0 .6 18,P <0 .0 1)、IL 10 (r =0 .5 6 6 ,P <0 .0 1)均呈正相关 ,但TNF α与IL 10的比率 (TNF α/IL 10 )也随着心功能的恶化而升高 ,IL 10的升高与TNF α的升高相比明显不足。结论 :细胞因子的变化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CHF患者血中炎性细胞因子明显升高的同时伴有抗炎性细胞因子升高的相对不足 ,炎性与抗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40例老年(≥60岁)CHF患者血清IL-10水平,以38例老年前期(50-59岁)CHF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人(≥60岁)作比较,分析老年CHF不同心衰程度间血清IL-10水平差异。结果 CHF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老年CHF患者亦低于老年前期CHF患者(P<0.001),老年CHF不同程度心衰间血清IL-10水平差异显著(F=101.41,P<0.01),且随心衰的加重而降低(P<0.05-0.01)。结论 IL-10可能参与CHF的发生和病理发展过程,监测血清IL-10水平可作为判断老年CHF免疫功能和心衰病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