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200例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诊断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膜杂交多重检测技术对宫颈可疑标本进行HPV基因分型诊断,并与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580例宫颈可疑标本经HPV基因分型诊断筛查出200例阳性,HPV感染率为34.48%,经组织病理学确诊106例为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病变率达18.28%。106例不同程度病变宫颈中感染HPV 106例,其中47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感染HPV,5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感染HPV,7例宫颈癌感染HPV。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诊断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病变中HPV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宫颈疾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分布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19例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的感染情况。结果总共检测出23种HPV基因型中的19种基因型,其中HPV52和HPV16居感染的前两位,在CIN3及宫颈癌中排在前6位的基因型是HPV16,33,58,31,52,68,宫颈癌中排在第1位的是HPV16。HPV双重或多重感染在宫颈病变各级别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结论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及宫颈癌的仍然是高危型HPV,但存在地理差异。HPV16感染仍然是宫颈癌的最大威胁,多重感染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疾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本所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的2 360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21种亚型HPV检测,其中包括5种低危亚型(LR-HPV)和16种高危亚型(HR-HPV),同时根据宫颈病病理活检结果将宫颈疾病患者分为3组,宫颈炎组21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118例,宫颈癌组36例.比较不同亚型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疾病发病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中的2 360例宫颈疾病患者中检测到HPV阳性患者371例,阳性率为15.7%,其中HPV单一感染203例(54.7%),多重感染168例(45.3%).宫颈炎患者组HPV感染以HPV16(68.7%),HPV52(13.0%),HPV31(5.2%),HPV11(3.5%)亚型为主,CIN组HPV感染以HPV6 (69.2%),HPV33(6.2%),HPV52(6.2%),HPV58(6.2%)亚型为主,宫颈癌组HPV感染以HPV 16(65.2%),HPV53(13.0%),HPV58(8.7%),HPV56(8.7%)亚型为主;HPV16型感染和HPV11型感染为导致宫颈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HPV6型感染和HPV52型感染为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HPV16型感染和HPV58型感染为导致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 结论 高危型HPV是导致宫颈癌,宫颈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低危型HPV是导致CIN发生的危险因素,HPV分型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HPV16/18、HSVⅡ协同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分别检测两种病毒的感染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各宫颈病变组感染以HPV16/18为主,HPV16/18、HSVⅡ在宫颈病变组和正常宫颈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2%、12.0%和22.2%、4.0%(P< 0.05);随着病变程度的增加,HPV16/18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宫颈癌组HPV16/18阳性率高达87.5%.各宫颈病变组中均有HPV16/18、HSVⅡ混合感染情况出现,宫颈癌组混合感染率为37.5%.结论 HPV16/18、HSVⅡ协同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二者协同感染会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尤为常见,农村高于城市。近年来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宫颈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HPV感染会引起宫颈发生程度不一的各种病变,但仅有部分感染这些病毒的患者最终发展为宫颈癌。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以及宿主的免疫学和遗传背景与生殖器 HPV相关疾病的转归密切相关。现将宫颈癌的发病机制、宿主遗传易感性以及血清学方面检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HPV感染1.1 HPV的结构 病毒感染是某些肿瘤的重要诱发因素,经研究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100例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检测。结果 100例患者均有HPV感染,低危型4例,高危型96例,多重感染33例。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HPV阳性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人群需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以阻断HPV的持续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在济南市天桥人民医院妇科就诊患者8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宫颈细胞进行HPV基因检测并实施宫颈病理活检,组织切片取样行病理学检查,比较HPV基因亚型与病理诊断结果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64例患者中,正常或炎症宫颈6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58例,CINⅡ级36例,CINⅢ级88例,宫颈癌62例。HPV阳性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程度不断加重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病情不断发展,HPV 16型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检出率逐渐升高,在宫颈癌患者中同样也是HPV 16型阳性检出优势明显,为77.4%(48/62)。HPV多重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检出情况:正常及炎症11.3%,CINⅠ级17.2%,CINⅡ级27.8%,CINⅢ级29.5%,宫颈癌9.7%;宫颈癌中HPV多重感染占比明显更少,更多的是单一HPV基因型感染,且感染类型全部为高危型。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不断加重,HPV阳性检出率随之逐渐升高;宫颈癌中HPV基因亚型主要包括:HPV 16、33、52型。  相似文献   

8.
<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目前人类最常见的性传播性疾病之一,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浙江温岭地区妇科门诊就诊妇女进行宫颈HPV感染的现状调查,并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技术(TCT)及阴道镜检查,进行宫颈癌病变的筛查,评价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妇女  相似文献   

9.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意义,以及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方法 对278名患者采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的21个分型,除58例宫颈膜式超薄细胞学检查正常者外,其余均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分析HPV检测结果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结果 278例患者HPV阳性率61.2%,以高危型感染最多见,感染率前6位依次为:HPV16,58,52,31,68,11。对照组(正常或炎症组)的HPV感染率明显低于各宫颈病变组;除宫颈癌组外,对照组多重HPV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宫颈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 结论 结合HPV分型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的筛查能力,HPV尤其是高危16型的感染与宫颈恶性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大量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资料已经证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实验采用杂交捕获2代方法(HC-Ⅱ),检测了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探讨其与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多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状况的整体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347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诊断结果的不同分为宫颈炎组(11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68例)、CINⅡ~Ⅲ组(72例)及宫颈癌组(93例)。比较各组患者多重HPV感染情况,比较多重HPV感染患者HPV类型分布情况,分析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构成比。结果 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多重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Ⅰ组、CINⅡ~Ⅲ组高于宫颈癌组(P<0.05)。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患者高危HPV感染率高于宫颈炎组,且CINⅡ~Ⅲ组及宫颈癌组高于CINⅠ组,宫颈癌组高于CINⅡ~Ⅲ组(P<0.05)。宫颈癌患者HPV基因型以高危型为主,且按照构成比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HPV16、HPV18、HPV56及HPV58等。结论 多重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促进了CIN进展,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患者石蜡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癌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宫颈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63例,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统计HPV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基因型分布与肿癌类型的关系。结果 163例宫颈癌组织中HPV的阳性率为94.48%,其中宫颈鳞癌阳性率为97.73%,明显高于宫颈腺癌的79.30%。单一感染127例,占HPV感染的82.50%;双重感染27例,占1 7.50%,主要为HPV16、18感染;其他HPV基因型的双重感染较为少见。163例宫颈癌组织中共检测到16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6、11、16、18、31、33、35、39、45、52、56、58、59、66、68和73,HPV16为主要致病基因型,检出率达60.80%;其次是HPV18,检出率为18.80%。结论宫颈鳞癌中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腺癌,HPV基因型分布与肿癌类型有关;宫颈癌中HPV基因型多样,且均为高危型感染,以HPV16、18型最为常见,且存在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622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306例,感染率49.2%,高危型HPV感染278例,感染率44.7%;各高危亚型在HPV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由高到低排序为:HPV16、58、18、52、31、68、59、39、56型,其他各高危亚型未检出。宫颈病变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及病变细胞分化程度之间,HP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疾病患者中有相当的比例感染HPV,由于高危亚型与宫颈病变关系密切,加强HPV检查对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其亚型的分布情况。选取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374例,对所有患者HPV情况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宫颈病变患者中总HPV阳性率为61.8%,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阳性率具有明显差异,宫颈炎﹤CIN﹤宫颈癌;所检出的HPV亚型分布也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区HPV感染高危亚型主要是16、58、52、18与33型,亚型的检测对不同宫颈病变的筛查与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临床对高危宫颈病变人群进行跟踪检测、尽早诊断,以便及时治疗,加强宫颈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与宫颈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法对1 130例宫颈疾病筛查者(包括宫颈癌组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73例、宫颈炎症组912例、健康对照组90例)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各组疾病HPV感染情况。结果从1 130例妇女中检出HPV阳性502例,检出阳性率44%,其中宫颈癌组52例(94.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52例(71.7%),宫颈炎症组393例(43.1%),健康对照组5例(5.6%)。各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5,P<0.01)。在感染的患者中21种不同亚型均有检出,高危型以16(27.5%)、52(21.1%)、58(13.4%)、33(7.8%)、31(7.2%)为主,低危型以6(33.5%)、11(19.7%)为主,混合感染30.1%。HPV亚型感染患者最小16岁,最大72岁,以21~40岁年龄段最多。结论宫颈疾病与HPV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宫颈炎患者中HPV检出率较高,特别对于宫颈癌患者HPV亚型检出率达94.5%,高危亚型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炎疾病中检出率均高于低危亚型,但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患之一,其中最严重的是宫颈癌,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HPV的亚型,现在发现已超过100种,其中感染生殖道的HPV亚型有近30种,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2,3]。低危型主要是HPV611型,与尖锐湿疣有关;高危型主要是HPV1618型,与宫颈癌发生相关。有文献报道宫颈鳞癌HPV感染率可高达93%~100%[3],因此,检测子宫颈病变是否感染HPV高危型成为防治宫颈癌的重要一环。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4],检测宫颈涂片后剩余的细胞内HPV1618型感…  相似文献   

17.
阴道镜在宫颈湿疣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后分两大类:肉眼可见的宫颈尖锐湿疣为宫颈临床HPV感染,肉眼不可见的尖锐湿疣及扁平湿疣为宫颈亚临床HPV感染(SPI).宫颈SPI肉眼不可见,需借助阴道镜及病理检查确诊[1],因此,宫颈SPI肉眼观察易漏诊,延误治疗.研究表明:宫颈SPI远较宫颈临床HPV感染为多,且与宫颈癌的形成更为密切相关.阴道镜检查结合镜下活检是发现宫颈SPI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1].1974年ZurHausen首次提出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感染与宫颈肿瘤密切相关,1983年Durst和Zur Hausen发现HPV DNA高危亚型病毒与宫颈癌密切相关,为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多项研究已经证明,高危型HPV DNA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2].现已经发现100多种HPV DNA,能够检测的高危型病毒有15种、低危型病毒6种[3-4];特别是16和18型HPV DNA感染主要引起宫颈癌[5],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方便、有效的检测宫颈HPV DNA感染及其分型的最佳检验方法.现就其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宫颈病变者的新鲜或蜡块组织的HPV16,18型检测中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从而了解HPV 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或蜡块组织中HPV16,18型DNA检测。结果:正常组、宫颈炎、宫颈息肉、CIN/、CIN、宫颈癌HPV16,18型阳性率分别为2%、5%、3.8%、7.1%、52.6%、78%。结论:HPV16,18为宫颈癌变的高危因素,但HPV DNA检测的量与宫颈癌的分化,分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宫颈组织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与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SLC1)基因表达,研究他们与宫颈癌发生及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正常宫颈组织2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45例及宫颈癌患者标本33例FHIT基因及TSLC1基因表达,同时检测这些标本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LSIL、HSIL和宫颈癌组织中HPV的感染率、FHIT基因表达率及TSLC1基因表达率分别为0%、30%、71%和100%,100%、80%、36%和18%以及100%、75%、33%和24%。3项指标在不同宫颈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FHIT基因与TSLC1基因表达缺失的患者均存在高危型HPV感染。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检测FHIT与TSLC1基因表达缺失对宫颈癌及HSIL具有诊断价值。结论 FHIT基因与TSLC1基因在HPV感染之后、宫颈癌发生过程的早期阶段就可能发生表达缺失。对高危型HPV感染者进行FHIT与TSLC1基因表达检测,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