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胰腺囊性病变(PCL)是一大类胰腺上皮和间质组织发生囊腔病变的疾病,以胰腺内囊性包块为主要特征,具有不同的病因、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PCL种类繁多,根据其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外伤与炎症相关囊性病变、肿瘤性囊性病变、先天性囊性病变及其他囊性病变。充分认识其影像特征和相关临床特点是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基础。影像检查对PCL的诊断和治疗后复查及随访具有重要价值。就胰腺炎症相关囊性病变、胰腺真性囊肿、胰腺囊性肿瘤等囊性病变的影像表现与临床特点予以阐述,以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鉴于文章篇幅较长,分为3部分报道。本文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胰腺炎症相关囊性病变(包括胰腺假性囊肿与胰腺包裹性坏死)与胰腺真性囊肿(包括孤立性胰腺上皮囊肿、von Hippel-Lindau病、多囊肾和囊性纤维化)。  相似文献   

2.
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pseudo—cysts,PPC)在临床上最常见,约占全部胰腺囊肿的80%,而75%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引起。10%-20%为胰腺外伤所致。我院曾诊治胰腺假性囊肿46例,术前均经过螺旋CT扫描,进行影像学诊断,能够很好地辅助指导临床治疗,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明确诊断的56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例;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渗液、肾筋膜增厚。胰腺内低密度灶20例,假性囊肿形成6例,胆道结石28例。53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1例坏死型胰腺炎保守治疗痊愈,2例坏死型胰腺炎手术治疗痊愈。25例合并胆道结石者行腹腔镜手术。结论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分级与临床分型、预后的关系以及CT对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手术病理或临床检查证实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胰腺肿胀49例,胰腺渗液38例,胰腺坏死18例,假性囊肿形成11例,合并感染或脓肿形成8例。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正确率为95.5%明显高于B超的55.2%,同时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临床定量、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应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穆小松  邓明明 《西南军医》2010,12(1):122-124
胰腺假性囊肿可以由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创伤、胰管阻塞等引起,对于胰腺假性囊肿的最佳治疗方案尚无确切的一致意见,目前内镜引流假性囊肿已被广泛接受,本文就胰腺假性囊肿的内镜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与预防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3.0T MRI对胰腺假性囊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PPC) 的MRI 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2007 年-2011 年40 例连续的胰腺假性囊肿病人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2 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比较分析急性胰腺炎与慢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在不同MR 脉冲序列的影像学表现.观察项目包括病灶部位、大小、边界、形态、壁结节、囊内分隔、囊液信号、囊内碎屑及假性囊肿与主胰管关系.结果 急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囊内碎屑发生率高于慢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χ2=12.931,P=0.000),慢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与主胰管交通显示率高于急性胰腺炎后假性囊肿(χ2=8.913,P=0.003),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WI、T2WI 及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PPC 与主胰管交通的显示率分别为12.24%、34.69%、40.8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0.716,P=0.005).结论 综合应用各种MR 脉冲序列能够对PPC 做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胰腺假性囊肿(PPs)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损害,占胰腺囊肿的40%~50%。约75%的PPs患者由急性胰腺炎所致,约10%~20%患者发生在胰腺外伤后,其他可由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引起,或原因不明[1]。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血尿淀粉酶水平测定、超声、X线钡剂检查及CT、MRI、ERCP等检查,PPs诊断  相似文献   

8.
胰腺病变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以外分泌腺肿瘤、内分泌腺肿瘤、间质来源肿瘤为代表的肿瘤性疾病和以胰腺真、假性囊肿等为代表的非肿瘤性病变。鉴于不同疾病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笔者选取了临床工作中易误诊的两个病种进行分析讨论,即IgG4相关硬化性胰腺炎和胰腺假性囊肿,并分别从临床特点、常规影像学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诊断辨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胰腺炎并发脾脏假性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胰腺假性囊肿为胰腺炎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发生于急性胰腺炎者仅占 2%~3%;发生于慢性胰腺炎者在20%~35%之间;假性囊肿发生于胰内或胰周,重症者还可由腹膜后蔓延至盆腔,肠系膜根部或结肠系统,在肝脾、胃壁、纵隔等部位亦可见到。约有1%~2%的胰腺炎患者并发脾脏假性囊肿[1]。本文重点论述发病机制、胰尾及脾门区的特殊解剖关系,CT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1正常解剖1.1胰尾部解剖胰尾是指胰腺左端钝圆缩细的部分,其上方为脾动静脉,下方为结肠脾曲,前近胃后邻左肾(Heumann指出, CT受检者中的胰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临床诊断水肿型胰腺炎5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8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46例,密度改变8例,胰周积液35例,并发假性囊肿5例,并发蜂窝织炎16例,并发脓肿2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8例,两下肺炎症22例等影像学改变。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