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晖  刘鹏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36-1338
目的:比较Graves病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0、IL-18的变化,考察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血清IL-10、IL-18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Graves病初诊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PTU)治疗。病情缓解后开始药物减量,3~5个月后改维持量。每次均采集病人治疗前、缓解后、维持治疗期、停药1年后及复发后的静脉血,以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测定淋巴细胞亚群及IL-10、IL-18浓度的改变。比较血清IL-10、IL-18浓度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健康人群及不同治疗阶段的变化,并研究不同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中IL-10、IL-18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外周血中CD3+CD4+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明显减少(P〈0.05),而CD3+CD8+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血清中的IL-10和IL-18浓度显著升高(P〈0.01)。在给与药物治疗1~3个月后病情均出现缓解,其NK细胞明显增加,CD3+CD8+细胞数开始减少(P〈0.05)。血清中免疫因子IL-10、IL-18则显著降低。改为维持治疗后,患者IL-10、IL-18的浓度继续回落,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1),此时外周血CD3+CD4+、CD3+CD8+淋巴细胞及NK细胞均比治疗前升高,已接近正常。有21例患者在停药半年到1年后复发,复发者体内CD3+CD4+、CD3+CD8+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均出现异常(P〈0.05),血清IL-10、IL-18又明显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3+CD8+、CD4+/CD8+、NK与IL-10之间均有相关性。结论:Graves病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失调。抗甲亢药物治疗能有效地逆转这种免疫失调,但这种逆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失调的纠正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肝细胞Fas的表达与肝脏炎症程度的关系.方法:EUSA法检查76例CHB患者(其中轻度29例、中度26例及重度21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IL-18水平.同时对46例愿意肝脏穿刺病理检查的CHB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细胞Fas表达强度.结果: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JP<0.01),并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IL-18的水平显著增高.CHB患者肝组织中Fas表达阳性强度也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强.结论:CHB患者外周血IL-18和肝细胞上表达的Fas均参与了肝脏的炎症过程,与CHB患者肝脏炎症发生的机理、炎症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L-4、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测定52例HBV感染者和20例健康者血清IL-4、IL-18水平,荧光PCR法测定肝炎患者血清中HBV-NA的含量。结果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IL-4、IL-18水平升高,低病毒量组血清IL-18浓度高于高病毒量组。结论IL-4、IL-18可能参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应答,在清除感染的HBV的同时也造成肝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等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分别检测11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后第13、26、39、52周时的血清IFN-γ和IL-4水平。结果拉米夫定治疗后完全应答组IFN-γ/IL-4水平接近或高于对照组;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IFN-γ/IL-4水平则低于对照组。结论拉来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乙型肝炎患者Th1类细胞因子IFN-γ水平逐渐增高;Th2类细胞因子IL-4水平逐渐降低,提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但抑制病毒繁殖,而且长时间治疗可增强Th1类细胞优势应答,抑制Th2类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IFN-γ和IL-4在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5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在PMA、ionomycin和BFA存在的奈件下在体外短期培养,进行细胞膜表面抗原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再用流式细胞仪对CD3 、CD3 CD8 、CD3 CD8-细胞内的IFN-γ和IL-4进行测定。并对分析方法中的一些测定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正常人9.89%-33.39%的CD3 CD8-细胞为Th1细胞,0.64%-6.87%为Th2细胞,14.00%-63.76%的CD3 CD8 细胞为Tcl细胞,0.92%—5.44%为Tc2细胞;Th1、Tcl细胞百分比明显多于Th2、Tc2细胞,并且Tcl细胞百分比比Th1细胞多,而同时分泌两种细胞因子的Th0、Tc0细胞均较少。结论:T淋巴细胞各个亚群产生IFN-γ和IL-4的能力明显不同且正常人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变化的规律,探讨乙肝病毒复制水平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12月收治的CHB患者63例(CHB组),选取同期ASC患者112例(ASC组),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项分组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HBV DNA水平。结果 CHB组患者和ASC组患者外周血CD3+、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州地区慢性HB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不同程度免疫调节异常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43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健康对照组26例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急性肝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HBV DNA阳性组、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T/CD8+T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HBV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T细胞亚群、TNF—α、IL-6、IL-8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肝硬化组及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CD3+、CD4+、NK(CD16+CD56)显著下降(P〈0.01),CD8+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肝硬化组显著下降(P〈0.01),但携带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及携带者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升高,但升高程度有差异,其中以肝硬化升高最为明显,携带者与肝硬化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TNF—α、IL-6和IL-8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同时也说明了T细胞亚群、TNF—α、IL-6和IL-8参与了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外周血IFN-γ、IL-10的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时血清IFN-γ、IL-10的水平,探讨此类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变化及意义。方法:临床中选取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损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0例为药物性肝炎组和抗结核治疗2个月未出现肝损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IFN-γ、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药物性肝炎组[(36.41±5.01)ng/l]外周血IFN-γ水平与对照组[(19.78±4.97)ng/L]相比,明显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药物性肝炎组[(7.29±2.41)ng/L]外周血IL-10水平与对照组[(15.36±2.67)ng/L]相比,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用药时间与IL-10、IFN-γ的相关性分析,出现肝功能损害时服用抗结核药的时间长短与IFN-γ、IL-10水平无相关性(P>0.05)。(4)ALT水平与IFN-γ、IL-10的关系比较,随着ALT的升高,IFN-γ有上升的趁势,ALT<200U/L组与ALT200~400U/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400U/L组与ALT<200U/L组、ALT200~400U/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0有下降的倾向,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出现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有关。(2)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时使用抗结核药的时间长短与IFN-γ、IL-10水平无相关性;随着ALT的升高IFN-γ水平有上升的趁势,提示IFN-γ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体内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HBV感染慢性化与Th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通过细胞内染色技术,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BV感染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和Th2细胞的水平。结果 慢性HBV感染者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感染组和HBV-DNA复制组Th1数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9.46±2.06,9.52±2.41与11.18±3.12相比,P〈0.05);HBeAg阳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组、HBV-DNA复制组Th2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05±1.12,3.12±1.12,2.97±1.12与2.38±0.96相比,P〈0.05);HBeAg阳性感染组、ALT升高组和HBV-DNA复制组Th1/Th2比值都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Th1/Th2比例失衡,表现为Th1/Th2比值下降,Th2细胞数量优势,Th1/Th2比例失衡可能与肝脏损伤程度和病毒复制水平有关,Th1/Th2比值可以作为监测HBV慢性感染者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12、γ-干扰素(IFN-γ)、IL-4因子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及CD3^+、CD4^+、CD8^+、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IL-2、IL-12、IFN-γ、Th1/Th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IL-2、IL-12、IFN-γ、IL-4因子水平存在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2.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效应的细胞。研究表明,CD4^+CD25^+Treg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与肝炎病理、生理及病情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对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故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如:CD、CD2^-和CD8^-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恢复期SARS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细胞免疫功能,但这种损伤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4.
刘燕玲  刘芳  张力  王素玲 《临床荟萃》2008,23(8):581-582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CHB)大多数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并且儿童时期多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其T淋巴细胞亚群、生化指标和血清学表现与成人CHB有所不同,为此本研究总结了近8年来我科收治的78例儿童CHB,对其T细胞亚群、生化指标和血清学表现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探讨儿童CH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特点、临床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Th1/Th2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予以口服苦参素300mg,3次/d,疗程6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亚群及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选择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而IFN-γ水平明显下降,经过苦参素治疗6个月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上升。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紊乱和Th1/Th2平衡失调,苦参素既能抑制调节T细胞亚群紊乱,又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平衡,从而提高细胞免疫反应,使免疫反应由Th2型向Th1型逆转,清除细胞内病毒。  相似文献   

16.
检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发现,IDDM患者SIL-2R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0.01;P〈0.05)。CD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P均〈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NIDDM组比较有显著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累及气道、肺实质以及肺血管,伴随疾病进展,肺功能会进一步损害,严重时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COPD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近年研究发现,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炎症细胞释放的多种炎症介质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白细胞介素(IL)-2、IL-8、IL-10与COPD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患者外周血、痰液等标本检查中IL-2、IL-8、IL-10发生了量的变化.此外作为体内的重要免疫系统,T淋巴细胞亚群也在疾病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8.
跖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跖疣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健康体检者和跖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跖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总数、TH细胞数及TH/TS比例、IL-2水平下降(P〈0.01),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跖疣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细胞免疫状态及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BeAg阴、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 DNA水平与CD8 T淋巴细胞比例之间存在正相关,而与CD4/CD8比值之间存在负相关,γ值分别为0.567,-0.601,均P<0.01;与总T、CD4 T淋巴细胞比例无相关关系.HBeAg阳性组患者的HBV DNA水平与总T、CD4 T、CD8 T淋巴细胞水平相关关系.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与机体细胞免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IL -6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探讨其免疫功能与临床意义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IL -6水平。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Ⅰ、Ⅱ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CD8)无明显差异 ,IL -6水平增高 ;Ⅲ、Ⅳ期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CD4水平下降 ,而CD8与IL -6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肺癌患者IL -6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临床分析肿瘤发展状况 ,判断其预后及疗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