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和一些模式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序列数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对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逐步转向了功能基因组学.由于基因芯片技术操作简便,获得的信息高度特异、稳定,在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寄生虫分子遗传学研究的进展和寄生虫基因芯片检测工具的开发应用,这一技术用于筛选寄生虫功能基因,探索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研究寄生虫发病机制及筛选寄生虫诊断抗原、药物靶标和疫苗分子等,大大推动了寄生虫学领域的研究进程.该文主要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分类,并就近几年来基因芯片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基因组学的研究已从结构基因组学转向功能基因组学,对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也由单一基因转向大规模、批量分析。为促进我国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本文介绍几种重要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方法,并对近几年来一些重要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基因组学已从结构基因组学向功能基因组学领域拓展。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是一种快捷、高效地揭示基因组功能信息的方法。本文就EST在寄生虫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时代的到来,应用计算机方法进行基因识别分析愈来愈受到重视。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因识别中常用的一些计算机方法和原理,并就应用其中的一些方法进行寄生虫 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时代的到来,应用计算机方法进行基因识别分析愈来愈受到重视。本简要介绍了基因识别中常用的一些计算机方法和原理,并就应用其中的一些方法进行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华支睾吸虫是危害人类和许多动物健康的一种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寄生在宿主的胆管内,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肿瘤的发生。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寄生虫基因组计划也被纳入到了其中,主要有恶性疟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丝虫和血吸虫等。近年来分子寄生虫学迅速发展起来,为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寄生虫学研究的热点。首尔国立大学医学院以及我国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开展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功能基因组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对华支睾吸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重点从基因表达谱、特殊的功能基因、遗传发育和进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基因表达的改变参与了人类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了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研究正常肾脏和肾脏疾病的重要工具。DNA微阵列是人类基因组学发展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的诞生及其在RNA表达分析和基因型检测中的应用 ,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由于其设计的集成化、微型化和操作的并行性 ,使得对数千个基因表达情况的同时分析或基因型的检测成为可能。使用DNA微阵列能够阐明在生理和不同病理状态下 ,基因表达网络变化的复杂机制 ,最终为新基因的发现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在…  相似文献   

8.
吸虫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不仅影响水产业和家畜业的生产,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吸虫的排泄分泌产物(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ESP)在虫体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组成成分和相应的功能对探讨虫体和宿主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开展通过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相关技术对ESP的成分进行分离、提纯、重组表达,并在体内、外探讨各生物活性分子的生物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该文就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及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吸虫是一类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不仅影响水产业和家畜业的生产,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吸虫的排泄分泌产物(excretory-secretory products,ESP)在虫体致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其组成成分和相应的功能对探讨虫体和宿主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开展通过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相关技术对ESP的成分进行分离、提纯、重组表达,并在体内、外探讨各生物活性分子的生物活性和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该文就吸虫排泄分泌产物及功能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寄生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的重要疾病.目前防治寄生虫病的方法主要是健康教育、化疗、环境改造等综合防治措施相结合,其中抗寄生虫药一直是主要的防治手段.然而,随着耐药性和人类健康等问题的出现,寄生虫疫苗的研制已成为控制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补充手段.用不同的方法接种寄生虫疫苗,其保护效果不尽相同.该文就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疫苗免疫途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Malaria remains uncontrolled to-date due to lack of effective parasite and vector control strategies. 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host, parasite and vector genome projects mor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disease control measures can be achieved. Here we have reviewed the Plasmodium falciparum genome project and its impact on malaria research in future. The parasite genome project has revealed certain metabolic pathways which can be targeted to develop antimalarial drugs. It has also identified large number of potential antigens for the future potential vaccines. Now the researchers in the malaria field can plan to take up the studies, which can yield more fruitful results within the limited financial resources using bioinformatics, proteomics, structural, functional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etc.  相似文献   

12.
生物信息学是建立在牛物学和信息科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的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是牛物信息学的三个组成部分.随着基冈绀学的发展,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半,彤成r分子寄生虫学这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寄生虫的基因和蛋白质数据的激增,生物信息学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  相似文献   

13.
绦虫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寄生虫,每年给人类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绦虫种类众多,生物学特性各异,目前绦虫病的防控和治疗措施尚不完善,对动物和人类的危害严重。随着生物信息学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绦虫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解析,通过对绦虫的生物学特征和调控基因进行深度研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绦虫病,特别是人和动物的棘球蚴病和囊虫病等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利用绦虫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筛选绦虫感染关键的基因和蛋白质,提供绦虫病的诊断参考依据和绦虫病治疗的潜在药物靶标。本文就绦虫基因组测序完成情况和近年来绦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microarray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edical sciences and parasitology.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technical aspects (microarray preparation, different microarray platforms, probes preparation, hybridization and signal detection). The article also describes possible ways of proceeding during laboratory work on organism of which the genome sequence is not known or has been only partially sequence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review describes how microarray technique have been, or possibly will be, us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parasite life cycles and development, host-parasite relationship, comparative genomics of virulent organisms, develpoment vaccines against the most virulent parasites and host responses to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寄生虫病和寄生虫学研究的深入,该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的进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整个寄牛虫领域的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如对一些传统寄生虫病的防治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改观,新的动物源性寄生虫和机会性致病寄生虫又不断地出现,寄生虫的分类地位、致病机制、寄生虫病的诊断,尤其在药物和疫苗防治等方面也面临一系列的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依靠人们在更基础的分子水平上寻找答案,所以开展寄生虫基因组的研究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The human genome has been completely seq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methodologies and tools to understand the functions of human gen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will allow the data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to be utilized. This paper reviews methods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and isolate genes that are specifically expressed in certain diseases or that are specific to cell types. First, classical methods, such as differential screening of complementary deoxyribonucleic acid libraries and subtractive techniques, are described.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such as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or 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will then be discussed. Finall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e chip technology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functional genomics will be illustrated. Future developments will link the results of genomic approaches to data obtained by other systematic methods, such as proteomics (i.e. the systematic, large scale analysis of proteins), and will allow the production of a detaile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diseases, disease stages, tissues, or cell types. Methods to detect disease or cell typ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of bas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diagnostic procedur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rapeutic targets.  相似文献   

17.
结核杆菌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以后,结核杆菌转录组学的研究就变得异常活跃,特别是随着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结核菌转录组学的研究,结核杆菌转录组学的进展更加迅猛.结核杆菌转录组学研究经历了由体外分离株到巨噬细胞吞噬体内结核杆菌,从结核杆菌在体外的表达到在宿主体内表达,而宿主由以小鼠为模型到以人体为模型的研究过程.由于以动物为模型的便利性,当前结核杆菌转录组学研究以基因突变小鼠为模型或药物作用后的小鼠结核感染模型为主.这些研究为抗结核药物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本文对结核杆菌的转录组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人体寄生虫学数字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本实验室对人体寄生虫形态进行了分类,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了相应的图片数据库,包括大量的人体寄生虫虫卵、成虫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等内容,克服了传统寄生虫标本静态、检索效率低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