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血清肌酐(creatinine, Cr)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27例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根据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将患者分为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使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患者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分析患者血清Cr、尿素氮、CCr与甲状腺功能以及血清肌酸激酶间的关系。  结果  14.8%的患者血清Cr水平超过正常上限。本组患者血清Cr和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P < 0.001, r=-0.628)、FT4(P=0.016, r=-0.458)间均呈负相关。临床甲减组血清Cr水平明显高于亚临床甲减组[(99.89±28.93)μmol/l比(74.67±8.03)μmol/l, P < 0.01]。而甲状腺激素治疗后, FT4明显升高(P=0.005), 血清Cr明显降低(P=0.001)。Cr和经对数转换的血清肌酸激酶间呈正相关(P=0.032, r=0.596), CCr和FT4呈正相关(P=0.043, r=0.527)。  结论  临床上发现血清Cr水平增高的患者应常规筛查甲状腺功能。血清Cr水平的增高与CCr的下降以及肌肉的破坏均有关。甲状腺功能纠正后, 甲减引起的血清Cr水平的增高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中晚期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并分析其成因。  方法  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检测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门诊GDM孕妇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 VitD)浓度,根据是否服用含有维生素D制剂分为服用组和未服用组,服用组调查含维生素D的膳食补充剂应用情况,并根据患者膳食记录统计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消费频率。  结果  共纳入98例GDM孕妇,孕周(29.0±3.3)周,血清总25-OH VitD浓度为(72.03±26.18)nmol/L,缺乏率(<50 nmol/L)为20.4%(20/98)。服用含维生素D制剂的孕妇血清25-OH VitD高于未服用组[(74.35±26.13)nmol/L比(60.45±23.63)nmol/L, P=0.031],两组缺乏率分别为17.9%和35.7%。血清25-OH VitD2检出率为19.4% (19/98),检出者平均水平为(11.61±6.71)nmol/L(6.05~24.71 nmol/L),均服用维生素D制剂,未服用组均未检出。分季节比较发现,秋、冬季节孕妇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春、夏两季,缺乏率显著高于春、夏季节。在四季中,仅在秋季服用组的血清25-OH VitD浓度显著高于未服用组[(78.59± 27.54)nmol/L比(46.18±18.77) nmol/L, P=0.045],其他3个季节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夏季两组缺乏率均为0。膳食记录显示,观察对象奶、蛋的消费频率分别为(7.5±3.8)次/周(不饮奶4例)和(5.6±2.2)次/周。  结论  本研究纳入的GDM孕妇孕中晚期维生素D秋冬季节缺乏较为严重,血清维生素D2检出率高,对维持该群体血清维生素D水平有贡献。膳食中较高的奶、蛋制品消费频率或许有助于维持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国经典型多发性硬化(classical multiple sclerosis, CMS)患者β干扰素-1b治疗前后血清尿酸(uric acid, U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复发率、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EDSS)和颅内增强病灶(contrast-enhancing lesions, CELs)数目间的关系。  方法  12例CMS患者(10例女性, 2例男性, 年龄:24~54岁)被纳入至一项为期6个月的疗效观察研究。在疾病缓解期, 给予β干扰素-1b(250 μg, 皮下注射, 隔日1次)治疗。治疗前后评估患者EDSS评分、年复发次数、颅内CELs数目和血清UA水平。  结果  治疗后, 患者年复发次数(0.0比0.9, P=0.011)和颅内CELs数目(0.0比1.5, P=0.007)较治疗前明显减低; EDSS评分有降低趋势(2.0比2.8),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血清UA水平从222.2 μmol/L升高至234.9 μmol/L, 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213)。进一步研究发现, 血清UA水平升高与颅内CELs数目减低显著相关(r=-0.716, P=0.009)。  结论  血清UA水平有可能成为评估CMS患者对β干扰素-1b治疗反应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西藏不同海拔地区藏族人群红细胞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特征,并建立各指标的参考区间。  方法  2016年9月—2018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西藏阿里地区(海拔Ⅰ,海拔4298~4352 m)、拉萨市和日喀则市(海拔Ⅱ,海拔3670~3835 m)、林芝市(海拔Ⅲ,海拔约2900 m)常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测定全血细胞计数、血清铁(serum iron,SI)、未饱和铁结合力(unsaturated iron binding capacity,UIBC)、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铁蛋白(ferritin,FER)、叶酸(folic acid,FA)、维生素B12(vitamin B12,Vit B12),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方差成分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海拔藏族人群各指标差异,采用转换参数法建立各指标的参考区间。  结果  共纳入藏族人群1128例,其中937例用于参考区间建立。男性SI、TSAT、FER水平显著高于女性,TRF、FA、UIBC显著低于女性(P均 < 0.001);TRF和UIBC随人群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FER随人群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Vit B12以30~39岁年龄组最高;SI、TSAT、FER和Vit B12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升高(P均 < 0.001);TRF、UIBC在海拔Ⅱ人群中最高,海拔Ⅲ人群中最低。各指标参考区间如下:SI在女性中为4.5~35.6 μmol/L,男性为10.6~41.1 μmol/L;UIBC在女性中为19.9~79.5 μmol/L,男性为16.4~63.9 μmol/L;TRF为1.90~3.64 g/L;TSAT在女性中为5.3%~58.2%,男性为16.4%~68.8%;FER在海拔Ⅰ、Ⅱ女性中为4.81~953.15 μg/L,海拔Ⅲ女性为4.85~459.53 μg/L,海拔Ⅰ、Ⅱ男性为50.55~1677.28 μg/L,海拔Ⅲ男性为48.68~1239.30 μg/L;FA为1.96~9.76 μg/L;Vit B12为176.3~1162.3 ng/L。  结论  西藏不同海拔地区人群红细胞代谢相关指标存在性别/年龄/海拔差异,与平原地区居民存在不同,应针对西藏地区建立其人群特异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近距离治疗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27例, 年龄63~81岁, 平均75岁。临床分期:T1cN0M016例, T2aN0M011例; Gleason评分:5分14例, 6分13例;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2.8~14.6 μg/L, 平均8.5 μg/L。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 治疗剂量D90为140~155 Gy, 观察治疗疗效及并发症。27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未使用内分泌治疗。  结果  27例患者随访12~74个月, 平均44个月。近距离治疗后27例前列腺癌患者最低血清PSA中位数为0.18 μg/L, 2例患者最低血清PSA在1.0 μg/L以上; 治疗后1年患者血清PSA中位数为0.71 μg/L, 平均为0.92 μg/L, 17例患者血清PSA在1.0 μg/L以下; 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0及48个月出现生化复发, 复发率7%(2/27)。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 予保留导尿1周后好转; 24例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 均在治疗后6~12个月内好转; 无1例出现前列腺直肠瘘。治疗前17例有勃起功能; 治疗后10例仍保留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 7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占41%)。  结论  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对于中低危前列腺癌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 多数患者可以保留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维生素D正常与缺乏状态下的肠道菌群差异及血清总25-羟维生素D[total 25-hydroxyvitamin D,T-25(OH)D]水平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1~12岁AS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ASD患儿的血清T- 25(OH)D水平,并根据血清T- 25(OH)D水平将其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T-25(OH)D>30 μg/L]、不足组[20 μg/L≤T-25(OH)D ≤30 μg/L]和缺乏组[T-25(OH)D<20 μg/L]。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SD患儿的肠道宏基因组测序结果。  结果  共46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ASD患儿纳入本研究,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分别为15例、16例、15例。线性判别分析发现,维生素D缺乏组的沃氏嗜胆菌、Adlercreutzia equolifaciensAsaccharobacter celatus、大肠埃希菌显著升高;而脆弱拟杆菌和Hungatella hathewayi丰度显著降低。沃氏嗜胆菌和Adlercreutzia equolifaciens丰度与血清T- 25(OH)D水平均呈负相关(r=-0.45, fdr=0.055, P=0.002; r=-0.44, fdr=0.055, P=0.003);脆弱拟杆菌丰度与血清T- 25(OH)D水平呈正相关(r=0.42, fdr=0.073, P=0.004)。  结论  ASD患儿的维生素D缺乏状态可能加重肠道菌群紊乱,血清T-25(OH)水平降低可能使潜在有害菌定植增加、益生菌定植减少。本研究为ASD患儿积极补充维生素D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低危孕妇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对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正规产检足月单胎妊娠分娩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排除产后出血高危人群(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所有入选产妇均于分娩前及产后48 h测定血常规, 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的变化值, 分析影响产后出血量的因素。  结果  (1) 择期剖宫产组产后HGB下降中位数是-3 g/L(-10, -3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1%(-3.1%, -1.1%); 阴道分娩组HGB下降中位数是-8 g/L(-17, 0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2.8%(-5.4%, -0.1%)。剖宫产组HGB和HCT差值明显小于阴道分娩组(P=0.000)。(2)阴道分娩组中未行侧切组HGB下降中位数是-2.0 g/L(-12.7, 4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1.0%(-3.98%, 1.4%), 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1, 0.691)。(3)吸引器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刮宫是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  结论  产后出血低危孕妇, 阴道分娩出血量多于剖宫产分娩; 导致阴道分娩出血量增加的高危因素包括吸引器助产、会阴侧切和产后刮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添加药食同源谷物粉与小麦膳食纤维的主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方法  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本研究, 按2: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 分别使用添加药食同源谷物粉和小麦膳食纤维的馒头替换主食, 持续13周。比较不同饮食干预前后人体测量、生化检查、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等指标变化。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舒张压(-0.05 mm Hg比0 mm Hg, P=0.021)、甘油三酯(-0.10 mmol/L比0.27 mmol/L, P=0.040)、空腹及餐后2 h胰岛素水平(-1.30 mU/L比0.62 mU/L, P=0.001;-14.82 mU/L比-3.93 mU/L, P=0.020)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而对照组患者较研究组腰围降低幅度更大(-5.00 cm比-4.00 cm, P=0.001), 两组间体重、臀围、收缩压、糖耐量干预前后变化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添加药食同源谷物粉主食与小麦膳食纤维主食相比, 可更显著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及胰岛素水平, 添加小麦膳食纤维主食在降低腰围方面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一种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isotope dilution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D-UPLC-MS/MS)检测血浆18-羟皮质酮(18-Hydroxycorticosterone,18-OHB)的方法。  方法  取血浆标本或标准溶液200 μL置于离心管中,然后加入同位素氚标记的18-OHB为内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用Prime HLB Elution 96孔SPE板进行萃取,收集洗脱液,在正离子电喷雾离子化的多离子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18-OHB。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定量检测下限、线性和基质效应。2019年11月起招募表观健康志愿者,采用ID-UPLC-MS/MS检测其血浆18-OHB水平,并验证梅奥医学实验中心提供的18-OHB参考区间。  结果  该方法检测血浆18-OHB的分析时间约为3.0 min,检测低、中、高3个水平18-OHB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分别为2.2%~3.5%和3.7%~5.0%,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101.7%,定量检测下限为0.01 μg/L,在0.1~1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0),血浆基质效应为86.83%~119.00%。基于本研究建立的ID-UPLC-MS/MS方法,73名表观健康人群血浆18-OHB第2.5、97.5百分位数分别为0.01、0.60 μg/L,其中66%(48/73)血浆18-OHB水平处于梅奥医学实验中心提供的参考范围外。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ID-UPLC-MS/MS测定血浆18-OHB的方法,该方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性能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胰腺癌术后患者固定野调强放疗(fixed-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FF-IMRT)与容积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的剂量学差异, 为临床选择合适的照射技术提供参考。  方法  2011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放疗的10例胰腺癌术后患者, 分别根据其同一CT模拟定位图像设计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 处方剂量50 Gy/25次。分析剂量体积直方图曲线, 评估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 并比较二者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 MU)和治疗时间的差别。  结果  FF-IMRT计划和VMA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FF-IMRT计划相比, VMAT计划中肝脏、胃、小肠、全身的V5明显升高(P均 < 0.05), 而肝脏的V10和V20, 胃的V10, 小肠的V10、V20、V50, 左肾的V20, 右肾的V20、V30、Dmean、Dmax, 以及全身的V10、V20有不同程度下降(P均 < 0.05), 脊髓的Dmax升高1.85 Gy(P=0.04)。FF-IMRT计划与VMAT计划的MU分别为619.60±117.18和492.70±51.56(t=3.18, P=0.01)。VMAT计划的MU较FF-IMRT计划减少了20.48%。  结论  胰腺癌患者选择VMAT计划, 可以在不降低计划水平上的剂量分布的前提下, 大大减少MU, 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惠庆  朱培华 《疾病监测》2011,26(9):739-742
目的 了解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措施后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个调查点300户家庭及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盐碘、水碘、尿碘检测。 结果 碘盐中位数29.37 mg/kg,碘盐覆盖率为99.67%;水碘中位数为13.73 g/L;一般人群尿碘中位数206.65 g/L;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304.50 g/L;孕妇尿碘中位数164.12 g/L;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178.45 g/L;嘉兴市秀洲区一般人群、8~10岁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四类人群尿碘中位数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100 g/L以上的标准,但孕妇、哺乳期妇女作为碘缺乏的敏感人群分别有40.63%和18.75%尿碘值低于《碘缺乏病考核评估标准》,有3.57%的孕妇、哺乳期妇女尿碘值低于50 g/L。 结论 建议将孕妇、哺乳期妇女及0~2岁婴幼儿的碘营养监测纳入到常规监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乌什县和拜城县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值的分析,了解新疆碘缺乏重病区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现状.方法 用过硫酸胺消化一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检测采集的孕妇和哺乳妇女的1次随意尿,用SPSS 15.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测尿样338份,尿碘中位数为180.96g/L,四分位数间距为229.385g/L,50g,L的63份,占18.6%;100 g,L的121份,占35.8%;150g/L的150份,占44.4%;18.9%的孕妇、哺乳妇女尿碘在150~250g/L范围内.结论 新疆碘缺乏重病区有44.4%的重点人群碘营养不足,应因地制宜适时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补碘措施,以防止因碘缺乏而造成智力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妊娠妇女与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为预防碘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抽取北京西城区妊娠妇女200例,育龄妇女201例,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进行尿碘检测。结果检测妊娠期妇女200例,尿碘中位数194.25μg/L;育龄妇女201例,尿碘中位数249.80μg/L。尿碘水平<100μg/L者,妊娠妇女32例(16.0%),育龄妇女17例(8.5%),两组人群缺碘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7,P=0.021)。结论该地区妊娠妇女及育龄妇女人群总体碘营养充足,妊娠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缺碘状况,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科学合理地补碘。  相似文献   

14.
祝宇铭  张玲  林勤  王琛琛  黄佳  潘凯  蒲丹 《疾病监测》2018,33(11):959-963
目的 调查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不同地区8 ~ 10岁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哈密市、塔城市、阜康市,新源县、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和田县、阿勒泰市、莎车县、新和县和博湖县10个地区开展饮用水水碘含量检测;在每个调查点分别检测200名8 ~ 10岁儿童和100名孕妇的随机尿和食盐碘含量;并采用超声检测全部儿童甲状腺容积。 结果 10个地区水碘分布范围为1.81 ~ 21.43 μg/L,中位数3.40(2.01 ~ 6.36)μg/L。 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1.40%;盐碘中位数为27.89(25.12 ~ 30.54)mg/kg;8 ~ 10岁儿童和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98.21(132.90 ~ 272.03)和153.10(89.00 ~ 240.81)μg/L,尿碘分布存在地区差异。 结论 新疆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碘含量较低;人群碘营养水平受饮用水水碘浓度影响。 8 ~ 10岁儿童和孕妇总体处于碘适宜水平;部分地区孕妇存在碘不足风险,水碘浓度<5 μg/L地区的孕妇碘营养状况应引起重视。 建议继续加强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科学补碘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掌握重庆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和病情变化的趋势。方法选择重庆市4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儿童90名,测定儿童甲状腺肿、盐碘、尿碘及智商;同时采集孕妇和哺乳妇女的尿液进行尿碘测定。甲状腺采用B超法检查,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测定,盐碘采用直接滴定法。结果 4个监测点共调查360名8~10岁儿童,其甲状腺肿大率为5.28%;不同区县间比较,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碘中位数为26.65 g/kg,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72%、91.09%、90.83%。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8.15μg/L、218.15μg/L、252.90μg/L;尿碘<100μg/L比例分别占11.94%、32.93%、13.75%;300μg/L以上比例分别占34.17%、13.41%、43.75%。儿童智商为112.57分。结论重庆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相对较高,人群碘营养水平稳定,仍存在碘不足和碘过量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段尿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不同时段尿白蛋白(urinary albumin)的排泌情况及尿白蛋白在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中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 d内不同时间段的尿液,分析尿白蛋白天内、天间的排泌变化情况;以24 h尿白蛋白为标准判断肾脏早期损伤情况,比较不同时段尿及时间点尿与24 h尿白蛋白的相关性、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评估随机尿的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推导随机尿最佳诊断水平.结果尿白蛋白天间变异较大,以尿Cr和尿量分别校正后可降低变异.糖尿病组中尿白蛋白使用尿Cr校正后变异系数(CV)小于尿量校正(CV分别为49%±23%vs 64%±30%).尿白蛋白天内排泌呈节律性变化.不同尿液留取方式中夜间尿尿白蛋白/尿Cr(ratio of urinary concentrations of albumin and creatinine,ACR)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相关性最好(R~2=0.976),优于晨尿ACR(R~2=0.900)、午间餐后尿ACR(R~2=0.584)和随机尿ACR(R2=0.791).以24 h尿白蛋白总量作为判断标准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随机尿ACR的判断值为27.7 μg/mg尿Cr(存在男女性别差异:男性12.8μg/mg尿Cr vs性27.0μg/mg尿Cr).最小阴性似然比0.011时推导随机尿ACR的排除判断值为13.0 μg/mg尿Cr;最大阳性似然比481.000时推导随机尿ACR的确诊判断值为87.4 μg/mg尿Cr.结论 尿Cr较尿量能更好地降低尿白蛋白天内变异,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变异.夜尿ACR与24 h尿白蛋白定量相关性最好,可替代24 h尿白蛋白定量.随机尿ACR作为最方便留取的尿液标本亦可以较好地替代24 h尿白蛋白定量,但应考虑引入尿Cr后带来的性别间差异.以13.0 μg/mg及87.4 μg/mg作为随机尿ACR的排除判断值及确诊判断值可以便于临床医师基本排除或确定白蛋白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妊娠期碘营养状态,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6-10月接受妊娠期检查的孕妇29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采用碘催化砷铈反应检测尿碘水平。结果 295例孕妇尿碘水平中位数为174.90μg/L。碘缺乏和碘过量孕妇分别占40.00%和7.12%。与碘适量孕妇相比,碘缺乏及碘过量孕妇TPOAb阳性率和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碘适量孕妇相比,碘过量孕妇TSH和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妊娠期碘不足或碘过量较为常见,维持适量的尿碘水平对预防甲状腺功能异常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后东营市怀孕妇女、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和学龄儿童等重点人群的碘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酸消化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结果 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3.78 g/L,不同孕期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哺乳期妇女为151.25 g/L,0~2岁婴幼儿尿碘中位数为187.46 g/L,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6.54 g/L,其尿碘值低于50 g/L的构成比均在10%以下.调查家庭食用盐1250份,碘盐覆盖率为99.28%,中位数为31.46 mg/kg.结论 东营市重点人群的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相对于学生人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水平明显向低值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东莞厚街地区育龄妇女碘营养状况,探讨该地区妊娠中期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该院产科门诊患者以及育龄妇女各240例,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进行随机尿的尿碘含量测定;采集妊娠中期妇女静脉血进行甲状腺激素检测。结果检测出孕妇尿碘水平100.0、≥100.0~300.0μg/L的比例都比育龄妇女高,而碘尿水平≥300.0μg/L的比例比育龄妇女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激素的上限低于阎氏甲状腺激素标准;血清游离甲状腺素上限标准低于阎氏标准;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上限与阎氏甲状腺激素标准基本相同。结论该地区的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应以该地区就诊的妇女为研究对象,为诊断甲状腺激素提供明确标准,有效降低了误诊率,为准确发现和及时治疗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者提供可靠依据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