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发展趋势,为儿童体格发育的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7个城市随访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完成基线和4次随访的3 494例数据纳入分析。  结果  基线时儿童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12%、79.14%、10.88%和7.87%。4次随访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均呈现增长的趋势,平均半年增长率分别为12.91%、3.76%和10.34%;男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其差值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基线消瘦的儿童,在4次随访仍有30%左右的儿童维持在消瘦状态;基线体型正常、超重的儿童,4次随访发展为超重/肥胖、肥胖的检出率均逐渐增加;基线肥胖的儿童,4次随访仍为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70%。  结论  调查地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消瘦现象仍然存在;随着其年龄的增长,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逐渐增加、男女童超重肥胖检出率的差值逐渐增大,家长和妇幼卫生工作者应加强对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探究2011-2016年基诺族7~12岁男、女童身体形态变化的发展趋势,为人口较少民族儿童体质健康资料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儿童体质与健康调查"2011-2016年基诺族7~12岁儿童的身高、体重数据为样本(2011-2016年分别为438,482,411,399,472,531名),对基诺族男、女童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和BMI增长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结果 2011-2016年基诺族7~12岁男、女童身高均值呈现整体上升,不同年份仍有小部分年龄略有下降;体重均值整体表现为增长趋势,但8~10岁男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BMI均值随年龄增长整体保持上升的发展态势,男、女童的趋势基本一致;BMI均值增长率大部分呈现正增长趋势.结论 2011-2016年基诺族7~12岁男、女童身体形态整体偏瘦,各项指标随着年龄增长整体呈现提高趋势,符合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发生情况,探讨BMI不同参照标准在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应用.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调查64 038名儿童的身高、体重,按WHO 2006年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值,体重达身高标准体重≥10%为超重、≥20%为肥胖,剔除伴肥胖的遗传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并分别采用WHO与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推荐的超重、肥胖BMI参照值对同一人群计算超重、肥胖检出率.结果 按WHO身高标准体重值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和单纯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25%和2.88%,其中男童分别为4.45%和3.01%,女童分别为3.86%和2.56%,男童与女童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6岁时男童分别达到11.84%和9.68%、女童分别达到10.14%和9.46%.不同年龄组和性别超重/肥胖比在1.15~1.94:1之间.调查人群BMI的P85、P95均低于WHO与IOTF标准中"超重"、"肥胖"的BMI判断界值,使用WHO与IOTF推荐的BMI参照值宁波市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72%、2.83%和6.11%、0.55%.结论 儿童早期是预防日后肥胖的关键时期,男童是预防和控制肥胖发生、发展的重点人群,应将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工作列入儿童保健服务之中,建议尽快建立适合中国7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筛查的BMI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徐州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与体质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盛志华  李莉萍  楮英  张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8):2514-2516
目的:对比世界通用的一些标准,建立徐州市0~7岁儿童年龄别身高(HFA)、年龄别体重(WFA)及年龄别体质指数(BM I)百分位标准及体质指数超重和肥胖界值点。方法: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徐州市0~7岁儿童11 747例的性别、出生年月及2002~2004年身高和体重测量资料。②应用LMS方法建立徐州市0~7岁儿童HFA、WFA和BM I百分位曲线。结果:①运用LMS软件,分别获得0~7岁男女童HFA、WFA和BM I百分位曲线各9条,为P3、P5、P10、P25、P50、P75、P90、P95和P97。②徐州市男女童的身高随年龄不断增加,男童到6岁以后逐渐减缓,女童5岁后逐渐减缓。徐州市男女童的身高在7岁之前均大于WHO标准。③徐州市男女童的体重随年龄不断增加,到6岁以后均逐渐减缓。徐州市男女童体重7岁之前均高于WHO标准。④根据国际肥胖工作小组制定的7岁男女儿童肥胖和超重界值点,徐州市男女童7岁时通过该界值点的BM I百分位分别为:男童第72.6和第92.6,女童第82.1和第96.5。7岁男女童的超重流行率分别为27.4%和17.9%,肥胖流行率分别为7.4%和3.5%,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结论:应用LMS软件,获得了徐州市0~7岁儿童身高、体重和BM I百分位参考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0—2019年宁夏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00—2019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宁夏地区数据,选取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体重、身高等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  2019年宁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4%(1 181/8 855),9.19%(814/8 855),男生2000—2019年超重增长率为11.68%,肥胖增长率为10.07%(χ2=27.60,P<0.01)。女生2000—2019年超重增长率为6.95%,肥胖增长率为5.77%(χ2=33.82,P<0.01)。城市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总体增长率均最高,为11.38%和10.45%。农村男生的超重和肥胖增长率在2010年之后均高于城市男生(χ2值分别为13.90,17.09,P值均<0.05),女生肥胖增长率在2014年之后农村均高于城市(χ2值分别为9.94,33.39,P值均<0.05)。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片区由好到差时,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由高到低(χ2值分别为35.19,35.35,P值均<0.01)。  结论  2000—2019年宁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及体质量指数趋于持续性增长趋势,且农村超重和肥胖增长率逐渐超过城市。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具体措施应尽快制定,降低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卫华小学7~12岁儿童肥胖发生情况,分析儿童期肥胖与血压及肺活量的关系。 方法 于2012年9月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张家口市卫华小学1 530名儿童进行体重、身高、血压、肺活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依据BMI值筛查超重、肥胖儿童,统计分析肥胖与血压水平及肺活量的关系。结果 受检人群总体超重检出率为13.01%,肥胖检出率为14.25%,其中男童、女童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2%和8.31%,男童、女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3%和8.59%,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1);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儿童(P<0.01),且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0.55%、39.95%和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儿童BMI<30时,BMI与肺活量呈正相关,当BMI≥30时,BMI与肺活量呈负相关。 结论张家口市卫华小学儿童超重、肥胖流行趋势显著,男童更为突出;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检出率增加;当儿童BMI≥30时,肥胖已影响肺功能。提示儿童超重、肥胖使心、肺功能降低,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身高、体重、血压的变化趋势及性别差异,探索超重肥胖与儿童高血压的关系,为降低儿童高血压发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来自2013—2018年深圳市10所小学学生连续体检监测数据,经个人信息匹配形成纵向数据,计算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变化。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联。  结果  男女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均随年龄增长升高且有性别差异(t/Z=3.89~31.52,P值均 < 0.05)。女生身高增速在8~11岁高于男生,10岁达到身高增速高峰,男生则比女生晚2年,男、女生分别为7.68,7.42 cm。男、女生体重和血压增速相似。身高增速与血压增速有同步趋势,身高增速高峰阶段血压增速也为高峰。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总体肥胖OR值(95%CI)为1.62(1.48~1.81),超重OR值(95%CI)为2.01(1.75~2.30)(P值均 < 0.01)。  结论  儿童身高、体重、血压变化有性别差异,身高和血压的增速呈同步趋势,儿童超重和肥胖可增加血压偏高/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状况小学一年级学生生命早期脂肪高峰和脂肪重积聚特征,为寻求干预工作的重点时机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9年9—12月选取接受学校常规体检的上海市闵行区2 33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超重、肥胖3类体重状态。回顾性获取研究对象1~80个月的身高和体重检查记录,使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分性别拟合该3类人群BMI生长曲线,计算脂肪高峰和脂肪重积聚时间及对应的BMI值。  结果  一年级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16.31%(380名),肥胖检出率为16.09%(375名)。小学一年级时体重状态为肥胖的儿童,生命最初80个月内BMI拟合值持续高于小学一年级时体重状态为超重或正常的儿童。不同体重状态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脂肪高峰发生时间均为9月龄,但超重与肥胖的小学生在脂肪高峰时的BMI值高于同性别的正常体重小学生。小学一年级正常体重儿童的脂肪重积聚发生时的月龄为72个月,超重男童为52个月,女童为55个月;肥胖男童为22个月,女童为23个月。小学一年级时正常体重的儿童,其脂肪重积聚时的BMI拟合值也小于小学一年级时超重或肥胖的儿童。  结论  不同体重状态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脂肪高峰月龄趋于一致,但脂肪重积聚月龄却存在差异。肥胖小学生的脂肪重积聚时间明显提前,脂肪重积聚时的BMI值也高于其他体重状态小学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骨龄与年龄的差值(BAD)在不同年龄儿童的分布特点,探讨超重和肥胖儿童骨龄发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1月-2020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门诊体检的21 699名6~18岁儿童进行体格评价和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骨龄评估。以WHO推荐的界值点将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比较BAD在不同年龄不同营养状况儿童的分布特点,探讨超重肥胖儿童骨龄提前的关键时点。结果 就诊儿童以6~12岁学龄期儿童为主。男童占48.6%,女童占51.4%。正常、超重和肥胖儿童BAD>1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 703.70,P<0.05),超重及肥胖组儿童BAD均值在多个年龄均大于正常组,6~11岁肥胖男童及6~10岁肥胖女童BAD均值>1。肥胖男童在6~12岁与13~15岁组之间B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7,P<0.05),且6~12岁肥胖组男童BAD均值>1。超重及肥胖女童在6~12岁与13~15岁组间B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95、13.118,P<0.05),且6~12岁超重及肥胖组BAD均值>1。结论 6~12岁儿童的BAD明显大于13~15岁儿童,且超重和肥胖儿童的BAD明显大于正常儿童,说明超重和肥胖儿童骨龄加速在6~12岁就已开始,骨龄提前对儿童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终身高的影响较大,应引起重视并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 抽取青岛市城阳区5 450名儿童测查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果 青岛市城阳区3~18岁儿童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2.8%、9.0%,其中男童分别为13.9%、9.9%,女童分别11.6%、8.4%.4~7岁肥胖检出率女童大于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岁男童和女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8岁肥胖检出率男童大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 必须加强对儿童肥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为明确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8年6~18岁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体检资料,经匹配个人信息后共纳入94 122名学生,计算年龄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增长速度,以及以身高增速高峰年龄(PHA)为基点的体重和BMI增长速度,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  结果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和BMI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除10~11岁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女生外,其他年龄段男生平均身高均高于女生,各年龄段男生的平均体重和BMI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1);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年龄交互作用(t值分别为-67.56,-47.46,3.22,P值均 < 0.01),即每个年龄段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具有性别差异;男生PHA为12岁,女生PHA为10岁,男生出现身高增速高峰较女生晚2年,但峰高高于女生。男生体重增长速度高峰年龄为12岁,女生为11岁。男生BMI增长速度曲线呈“双峰”状且最大增长速度年龄为10岁,女生为11岁,男生较女生早1年;调整PHA后的体重增长速度曲线均显示,男生和女生青春期体重增长与身高增长相一致,即体重增长速度在PHA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PHA达到高峰,之后又下降;7~9岁男生可能出现青春期启动前脂肪堆积。  结论  青春期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差异,且体重的变化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s   To show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the Jordanian urban and semi-urban children; to compare their body mass index (BMI)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BMI.
Methods   We measured 1695 healthy children (842 boys and 853 girls) between 3 and 6 years for height, weight and mid upper arm circumference. BMI was calculated and transformed into percentiles. Children were divided into boys and girls.
Results   The mean and SD values of BMI observed in our study were 16.69 ± 4.9 kg/m2 for boys and 16.82 ± 4.77 kg/m2 for girls aged 3–6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overweight among boys was 20.8% and 3.8% respectively and among girls was 19.1% and 7.2% respectively. In total, 48.0% of boys and 38.1% of girls were of healthy weight.
Conclusions   The mean BMI observed in our study's children aged 3–6 years was higher than the expected 50th percentile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reference values for a similar age range but, it was equivalent to the 75th percentile values. Obesity was more frequent than overweight among boys and girls aged 3–6 years.  相似文献   

13.
郭镇  何江川  何璐  兰岚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7):1073-1076
  目的  了解毛南族中小学学生体质现状,为毛南族中小学生整体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7~18岁毛南族2014年(男生1 107名,女生1 236名)和2019年(男生1 130名,女生1 308名)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  与2014年相比较,2019年7~18岁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1.5,1.1 cm,男生7,8,9,10,12,18岁年龄段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8,15,16,17,18岁年龄段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活量增长平均为126 mL,除7与17岁外,男生各年龄段肺活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7岁外,女生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0 m跑成绩平均提高0.2,0.4 s,男生7,8,10,11,12,13,17,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有8,10,11,12,13,14,15,16,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1 000 m跑成绩平均提高3.7 s;13,14,15,17,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800 m跑成绩平均提高12.8 s;13,14,15,17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毛南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龄段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身高增长幅度与超重肥胖联合作用对儿童新发血压偏高的影响,为探索防控儿童血压偏高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厦门市青春期发育队列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基线和2019年随访时身高、体重和血压数据完整的1 313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身高增长幅度与超重肥胖的联合作用对儿童血压偏高的影响。  结果  1 313名小学生基线时(2017年)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5.2%;随访2年后,未发生血压偏高的人群中有19.7%的儿童新发了血压偏高,男生血压偏高新发率为23.4%,女生为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睡眠时间、水果、蔬菜、含糖饮料及肉制品摄入情况后,总体及男生身高增长高水平超重肥胖组血压偏高新发的风险高于身高增长低水平非超重肥胖组(总体:RR=2.41,95%CI=1.44~4.04;男生:RR=2.69,95%CI=1.45~5.02);女生身高增长低水平联合超重肥胖组血压偏高检出率也显著增加(RR=4.47,95%CI=1.45~13.75)。  结论  身高增长幅度较高和超重肥胖是儿童血压偏高发病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男生中。在青春期身高突增前对儿童进行肥胖的预防和干预可能有益于降低儿童期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群体层面(健康教育讲座、公众号推送)和个人层面(个性化膳食指导意见)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对广州市中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效果,为中学生超重肥胖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3所初中和3所高中,经体检筛查出1 457名超重肥胖的12~18岁学生。对超重肥胖学生通过公众号推送健康推文、举办健康教育讲座、下发《学生个性化膳食指导意见》手册等措施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使用χ2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超重肥胖构成比,计算需治疗人数(NNT)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超重构成比为66.71%(972/1 457),干预后下降至59.92%(873/1 457);干预前肥胖构成比为33.29%(485/1 457),干预后下降至26.63%(388/1 457)。肥胖学生中NNT最小的是12~13岁女生组(NNT=2.6,95%CI=1.9~4.1),NNT最大的是14~18岁男生组(NNT=5.9,95%CI=4.7~8.1);超重学生中12~13岁女生组NNT最小(NNT=2.7,95%CI=2.2~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15岁青少年纵跳能力的年龄与性别特征,分析纵跳能力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区域分层方法选取中国9省(市)15所中学的12~15岁青少年1 280名,采用Smartjump纵跳测试系统测量半蹲跳高度(SJ-H)、下蹲跳高度(CMJ-H)、左腿下蹲跳高度(LCMJ-H)、右腿下蹲跳高度(RCMJ-H),通过CMJ-H和SJ-H的比值计算出离心利用率(EUR)。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和足长5项身体形态指标。分析12~15岁青少年纵跳能力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以及与身体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男生纵跳高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2~15岁SJ-H(29.3~37.0 cm)、CMJ-H(30.8~39.9 cm)、LCMJ-H(15.1~19.2 cm)、RCMJ-H(14.8~18.9 cm)呈上升趋势。而女生纵跳高度仅有14与13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岁SJ-H(25.3 cm)、CMJ-H(27.0 cm)高于13岁(24.5,26.1 cm)(t值分别为2.01,2.19,P值均 < 0.05);男生SJ-H、CMJ-H、LCMJ-H、RCMJ-H均优于女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逐渐加大;EUR在各年龄男、女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6~1.09)(t值分别为-0.11~0.94,P值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全体12~15岁青少年SJ-H、CMJ-H、LCMJ-H、RCMJ-H与身高(r=0.38~0.43)、足长(r=0.22~0.29)存在中、低度相关,与体重(r=-0.17~-0.14)存在低度负相关(P值均 < 0.01)。  结论  12~15岁男生纵跳高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而女生14岁之后纵跳高度无增长趋势,12~15岁青少年纵跳能力与身高、体重、足长存在显著相关性;较大的体重对纵跳能力会产生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九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青春期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16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中7 840名九年级学生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学生身高、体重在城乡、性别上分布存在差异。在14~16岁男生均高于女生(身高cm:171.69±6.95 vs 161.54±5.58,体重kg:60.43±13.19 vs 53.21±11.69),城市均高于农村(身高cm:167.93±8.16 vs 165.80±7.94;体重kg:58.18±13.16 vs 55.94±12.78)。男生体能水平达标率低于女生(51.8%vs 87.8%),城市男生低于农村男生(45.7%vs 58.9%),城市女生高于农村女生(92.0%vs 84.6%)。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13.62±1.23岁,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2.87±1.07岁,城市男女生性发育均比农村早。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身高和体重均与独生子女、睡眠时间相关;身高与父母身高、民族、家庭经济、锻炼时间等相关,体重还与父母体重相关(均有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体能水平与性别、民族、营养、体重、高热量饮食、锻炼时间相关(均有P < 0.05)。男生首次遗精与民族、城乡、是否独生、睡眠时间、体能水平相关;女生月经初潮与锻炼时间、午饭方式、营养相关(均有P < 0.05)。  结论  中国九年级学生身体发育状况整体良好,但男生体能水平亟待提升,因身体发育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多部门合作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学生健康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开展小学生营养卫生干预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日喀则市南木林县随机抽取5所小学,每个年级随机整群抽取1个班级,共调查1 097名7~12岁学生,并进行身高、体重测量。  结果  调查对象超重率为0.46%。营养不良率为32.27%,男生(36.61%)高于女生(2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7,P=0.002);8岁年龄组营养不良率最低(25.00%),12岁年龄组营养不良率最高(5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08,P < 0.001)。生长迟缓率15.86%,男生(17.14%)和女生(14.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8,P=0.235);12岁组最高(31.76%),7岁组最低(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06,P < 0.001)。消瘦率20.78%,男生(24.46%)高于女生(1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1,P=0.002);各年龄组的消瘦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93,P < 0.001)。  结论  南木林县小学生营养状况以营养不良最为突出,男生高于女生,并以生长迟缓和消瘦为主要特征。应积极开展营养知识宣教,改善学生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