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73例心电图资料,了解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的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分析封堵器类型、缺损大小及有无膜部瘤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33.0%(90/273),其中传导阻滞占68.9%(62/90)。国产和进口封堵器组的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小于5mm组和不小于5mm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5.8%、49.4%(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以传导阻滞为主。室间隔缺损大小和有无膜部瘤是影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早期的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膜周部室间隔缺损273例心电图资料,了解介入封堵术后早期发生的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分析封堵器类型、缺损大小及有无膜部瘤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33.0%(90/273),其中传导阻滞占68.9%(62/90)。国产和进口封堵器组的心律失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缺损小于5mm组和不小于5mm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5.8%、49.4%(P〈0.05)。结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以传导阻滞为主。室间隔缺损大小和有无膜部瘤是影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技术难点。方法:选取年龄小于3岁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患儿18例(婴幼儿组),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X线影像指导下完成介入治疗。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另选20例年龄在3~7岁之间的患有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但不伴假性膜部瘤且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患儿为对照组。结果:婴幼儿组15例患儿成功封堵,2例术后造影示少量分流(<3mm),其中1例24h后、1例1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无残余分流。术中并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为1例和2例,均1周内恢复。术后发生股动脉血栓2例、股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婴幼儿组的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成功例数较对照组少,心脏并发症,血管并发症,其他并发症较对照组多,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是可行的,应加强对其介入治疗适应证的选择及心脏、血管等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疗效。方法在经胸超声、X线监测、左心室造影指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9±3.7)岁;膜部室间隔缺损平均大小(5.9±2.1)mm。结果62例VSD患者中,60例封堵获成功(成功率96.8%),术后无封堵器移位、脱落、溶血等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96.8%),与进口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效果相似(93.1%),且费用低,符合国情,易于普及。  相似文献   

5.
经导管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处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围术期出现的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82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儿进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经心电监测、常规心电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围术期出现心律失常的31例患儿根据病情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本组患儿无死亡,3例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安装了临时起搏器,2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转外科手术,外科术后恢复窦性心律.1例术中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儿转心外科手术.左束支传导阻滞及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例均行内科治疗并恢复,其他非严重心律失常病例给予内科对症治疗.结论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围术期的心电监测十分重要,术后要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TCVSD)与外科修补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及优缺点 ,为临床提供优选依据。方法 外科组包括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 4 5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患者 ,采用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VSD ;TCVSD组包括同期接受TCVSD术的 4 5例膜周部VSD患者 ,采用新型偏心状Amp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VSD。比较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费用等情况。结果 TCVSD组 4 4例封堵成功 (技术成功率 98% ) ,术后出现少量残余分流3例 (均小于 2mm) ,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例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外科手术组全部手术成功 ,无死亡 ,术后出现残余分流 1例 (3~ 4mm) ,心包积液 1例 (后行切开引流术 ) ,切口内出血 1例(后行二次缝合术 ) ,左前分支阻滞 2例。两组间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径 (LVEDD)的减小程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总住院天数及特护天数TCVSD组要明显少于外科组 ,治疗总费用及器材费TCVSD组要明显高于外科组。结论 TCVSD术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具有并发症较少 ,术后恢复快 ,不留疤痕等优点 ,但治疗费用较高 ;对于部分选择性病例 ,TCVSD术可以逐步替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膜周部VSD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封堵治疗的115例VSD患者,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封堵术中及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相关因素及转归。结果:术中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2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术后并发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共37例,其中Ⅲ°AVB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1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4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B)6例。分析其发病原因,均与封堵器直径≥10mm有密切相关性,而与合并膜部瘤及操作时间无关。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治疗术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避免采用直径过大的封堵器是减少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的心律失常的类型,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封堵治疗的115例VSD患者,结合临床资料、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血管造影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封堵术中及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类型、相关因素及转归. 结果:术中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2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术后并发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共37例,其中Ⅲ°AVB 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14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5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4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LABBB)6例.分析其发病原因,均与封堵器直径≥10 mm有密切相关性,而与合并膜部瘤及操作时间无关. 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治疗术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避免采用直径过大的封堵器是减少VSD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经皮导管封堵器植入术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因PMVSD与交界区传导系统相毗邻,经皮导管封堵器植入对PMVSD患者传导系统可产生影响。PMVSD经皮导管封堵器植入后即时延长HV,大样本病例的临床研究表明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1.9%~30.4%,国内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起搏器只有0.4%。PMVSD外科修补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率少于1%。因此,PMVSD经皮导管封堵器植入并不增加心脏传导系统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TC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拟行室问隔缺损(VSD)封堵术100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筛选病例,多部位多切面探查,精确测量VSD大小及周边残端长度,封堵术中以经胸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例)实时全程监测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引导封堵术的操作过程,术后24小时、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随访评价疗效。结果:4例术中放弃封堵,5例封堵失败,共91例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94.8%(91/96)。83例即时完全封堵(室水平分流完全消失),即时完全封堵率91.2%,8例(8.8%)术后少量残余分流,随访1年后仅1例仍存在少量残余分流。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及容积指数术后明显减小,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瓣膜穿孔关闭不全、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严格地选择病例和封堵VSD近、中期疗效良好。超声心动图在TCVSD术前筛选病例、术中指导操作和及时评价疗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TCVSD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五年临床随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分析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后的随访结果,重点分析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有445例膜周部VSD患者接受了介入封堵术,其中男性203例,女性242例,年龄2.5~58(14.2±6.8)岁.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途径放置封堵器,采用的VSD封堵器包括进口偏心伞及国产对称伞.所有患者术后1、3、6、12个月(其后相隔1年)进行门诊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结果 共有417例患者封堵成功,总技术成功率93.7%(417/445),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死亡.至2008年2月,平均随访25.6个月(3个月~5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2%(10/445),其中包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2例、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左心室增大2例、中-大量主动脉瓣反流2例、中量三尖瓣反流2例、中量二尖瓣反流1例、溶血1例.术后5年有7例患者仍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总完全封堵率为98.3%(410/417).结论 VSD介入治疗总体上安全有效.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和术后严格随访,以减少严重并发症及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膜周部VSD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VSD的70%左右~([1])。膜周部VSD的治疗方法包括经典的外科修补手术和介入封堵术。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VSD最早由Lock等在1988年报道~([2]),但是在这项技术开展的早期,由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其推广应用受到较大限制。2002年以来,随着Amplatzer VSD封堵器的问世,尤其是国产封堵器的应用,VSD介入封堵治疗病例数迅速增加,成功率明显提高,但是严重迟发并发症也时有报道~([3~6])。为进一步探讨VSD封堵治疗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现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膜周部VSD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变化.方法:入选2007-01-2009-12期间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15例患者(合并膜部瘤69例,单纯膜部缺损41例,嵴下型3例,隔瓣下型2例),根据术前三尖瓣反流的程度及其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进行术前和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三尖瓣反流的比较.结果:术前三尖瓣反流轻度[<20%,(7.91±5.88)%]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反流面积分别为(6.06±5.42)、(5.39±5.15)、(5.24±3.84)、( 5.33±3.37)%;术前三尖瓣反流中度[>20%,(34.10±13.25)%]者,术后3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平均反流面积分别为(17.52±8.94)、(16.56±8.68)、(13.12±6.44)、(12.37±5.12)%;术后平均三尖瓣反流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患者是否伴有肺动脉高压对三尖瓣反流无影响.结论: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三尖瓣反流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more defects in the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um close spontaneously than do defects abutting on the membranous septum (perimembranous defects), a good proportion of the latter show a tendency to diminish in size and to close. Th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is closure is usually described as an aneurysm of the membranous septum, although some doubt has been cast as to whether this is the precise mechanism. In this study, 69 unoperated hearts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were examined; 26 (38%) showed some evidence of partial closure and none extended exclusively into the outlet part of the septum. Two thirds of the trabecular perimembranous defects, almost half of the inlet defects, and one third of the confluent defects showed signs of partial occlusion. The anatomic structures most frequently responsible were reduplication of tricuspid valve tissue (16 cases), adhesion of tricuspid valve leaflets (6 cases), and prolapse of an aortic valve leaflet (3 cases). Only in 2 cases were subaortic tissue tags observed which might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remnant of the membranous septum.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although anatomic evidence of partial closure was present in two fifths of the hearts studied, only rarely was it due to so-called aneurysm of the membranous septu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介入治疗及中远期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TTE诊断pmVSD患者302例(男,129),年龄(19 ± 16)岁。术前TTE多切面观查缺损的大小、形态、周边结构、心腔的大小等。术中根据TTE及造影结果,选择合适的国产封堵器封堵。术后2 d、6个月、≥12月行TTE检查随访观察封堵效果。所有患者完成≥12月的随访,其中178(58.9%)例完成≥3年随访。 结果 ①术前TTE,pmVSD左室面大小(10.7 ± 4.6, 2.5~26)mm,右室面主孔大小(3.3 ± 1.5, 1.5~11)mm;检出漏斗型121(40.1%)例、囊袋多孔型134(44.3%)例、囊袋单孔型39(12.9%)例、窗型8(2.6%)例;检出右冠瓣、无冠瓣脱垂分别为17(5.6%)例、12(3.9%)例,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34(11.3%)例,其中前瓣附着点距缺损边缘无距离11例(3.6%);左房、左室明显增大116(38.4%)例;②所有患者均成功封堵,所用封堵器腰部直径(7.3 ± 3.4) mm。③随访结果:术后2 d残余分流31(10.3%)例,术后6个月减少至9(3.0%)例,术后(1~3)年有7(2.3%)例残余分流,术后≥3年有4(2.2%,n = 178)例。所有患者术后新发主动脉瓣返流11例,均为少量,中远期随访无变化;2例患者TR术后由术前少量增加为中量返流,随访1年以上无明显增加,心腔大小正常。术后第二天,93(30.7%)例患者心腔大小回缩正常,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心腔大小均回缩至正常。 结论 TTE在pmVSD的介入治疗及中远期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经导管pmVSD封堵术安全有效,中远期随访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膜部瘤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患者进行小腰大边封堵器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术中左心室造影,根据瘤体形态分为4种类型,选择4~14mm封堵器进行封堵。术后24h、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予以胸片、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本组68例采用小腰大边封堵器进行封堵室间隔缺损的患儿,成功率94%(62/68)。术后24h复查超声心动图,8例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年复查残余分流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时右心室流出道(RVOT)血流速度降低,心/胸比例(C/T)、肺动脉平均压(MPAP)、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均有下降,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升高(P0.01)。9例传导阻滞患者心电图术后3个月均恢复正常。结论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室间隔膜部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称型封堵器(SVSO)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SVSO介入治疗63例PMVSD患者。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93.0%(58/63)。PMVSD直径5.1±1.9mm,PMVSD距主动脉瓣2.7±1.0mm,SVSO直径7.2±2.1mm。即刻封闭率94.8%。心律失常发生率23.8%(15/63例),心肌损伤2例,封堵器脱落1例,术后新发生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1例。平均随访7.4±2.7个月,无残余分流、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应用SVSO介入治疗PMVSD疗效好、安全性高,但要高度重视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尤其是要做好心律失常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