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分成治疗、对照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方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疗效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改善,嗳气泛酸、胃脘痛、胀满纳呆、大便黑色均有下降;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存在明确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80.00%),卡方检验证明:两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综合针刺与艾灸的功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住院部消化内科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接受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部位与大小,并对治疗后的疗效及Hp根除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0.00%(P0.05);且对照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Hp根除率(80.00%),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适当延长治疗的时间,以提高临床疗效,更好的达到幽门螺杆菌根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两组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的程度相同,其中对照组实施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比两组患者止血率和48h内出血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止血率均为100%,其中观察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2.86%(1例),对照组48h内出血复发率为30.30%(10例)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内径止血夹进行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止血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月所收治的97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在该院消化内科选取97例同时期单纯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反酸、上腹疼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及频率、溃疡部位、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反酸、上腹疼痛、腹胀情况、溃疡面积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较单纯消化性溃疡面积更大,出血风险及H.pylori感染发生率更高,治疗难道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8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HP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HP与发生消化性溃疡存在紧密的联系,做好抗HP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36例经胃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9例)、对照组(117例),分别给予自拟中药胃肠康加雷尼替丁、单用雷尼替丁治疗30 d,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78例,好转3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分别为47、39、31例,73.5%,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P<0.01.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稳定,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微米大黄炭胃镜下喷洒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微米大黄炭组(治疗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对照组),各45例,胃镜下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和止血成功率以及术后患者黑便、呕血的次数、血红蛋白量.结果: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止血成功率明显升高(P<0.01),达到96%;治疗组治疗后平均黑便、呕血的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止血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胃镜下喷洒微米大黄炭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与药物治疗黏附血凝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黏附血凝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44例实施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Blatchford评分、Rockall评分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Blatchford评分、Rockall评分、治疗后再出血率、转外科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内镜治疗黏附血凝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粘膜活检均确认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共 15 5例 ,用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与改良的经典三联 (果胶铋、四环素、痢特灵 )作随机对照治疗。治疗组进入临床试验病例 79例 ,疗效评价 6 8例。对照组进入试验病例 76例 ,疗效评价 6 6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 88 2 % ( 6 0 /6 8)与 84 8% ( 5 6 /6 6 )。消化性溃疡临床愈合率分别为 81 7%与 6 5 6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7 2 %与81 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4%与 14 9% ,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比较Hp根除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消化性溃疡愈合率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为一效好、价廉、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泻心汤合十灰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9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观察组(泻心汤合十灰散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的方式)及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各46例.对比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空腹胃液pH、血清PCT及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结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黄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96例,分为大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为口服奥美拉唑和清除幽门螺杆菌;大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黄粉口服.观察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大黄治疗组痊愈19例(39.6%),好转26例(52.4%),无效3例(6.2%),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16例(33.3%),好转22例(45.8%),无效10例(20.8%),总有效率79.2%;经x2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与西药结合治疗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治疗花费及不良反应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6年8月-2018年4月的70例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黄芪建中汤加减辅助治疗组开展奥美拉唑胶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治疗总有效率;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痊愈时间、胃脘痛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嗳气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率.结果 黄芪建中汤加减辅助治疗组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治疗总有效率、症状积分、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痊愈时间、胃脘痛消失时间、反酸消失时间、嗳气消失时间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不严重.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可获得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清幽消痈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方法 :对 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7例 ,采用清幽消痈汤治疗 ;对照组 32例 ,采用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2 .5 % ,对照组 78.1%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治疗组副作用少 ,HP清除率高。结论 :清幽消痈汤治疗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治疗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时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的疗效。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疗效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康复新液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82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法莫替丁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 :16 1例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均予 1 3C尿素呼气试验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2例 ,予康复新液与法莫替丁联用 ;对照组 79例 ,予法莫替丁与丽珠得乐联用 ,疗程均为 4周。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者加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1周。结果 :治疗组溃疡痊愈率为 87.80 % (72 / 82 ) ,1年内复发率 11.11% (8/ 72 ) ;对照组分别为 73.4 2 % (5 8/ 79)及 2 5 .86 % (15 / 5 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对 Hp根除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在治疗过程中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康复新液联用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39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19例,针对患者症状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土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期护理、系统护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2)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患者给予分期护理和系统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对两组的临床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92%(P0.05);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交功能、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机体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规律用药(96.15%)、规律饮食(88.46%)、规律生活(80.77%)高于对照组的81.25%、70.83%、60.42%(P均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复发率为1.92%,少于对照组的25.00%、16.67%(P均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分期护理、系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的规律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镜止血联合PPI抑制剂静脉泵入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泵入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先在内镜下行止血治疗,随后联合静脉泵入埃索美拉唑。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效果、临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输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48 h内出血停止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88.09%vs 80.95%,P0.05);治疗组转开腹手术治疗和发生止血后再出血各1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23%vs 85.71%,P0.05)。结论:内镜下止血联合PPI抑制剂静脉泵入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出血,止血有效率高,平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是临床上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