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唑来膦酸静脉滴注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 观察首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5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副反应,询问患者是否 愿意接受第二次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滴注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24%_患者在输注后 3凿内出现了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头痛等,绝大多数患者同意 继续使用。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安全性较高,依从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新选 择,其疗效有待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5mg/100ml)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住院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6例,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组25例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21例,体格检查计算体质指数(BMI),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L2-L4)及左股骨颈BMD,所有患者均静脉给予唑来膦酸5mg治疗,观察不良反应。1年后再次复查骨密度,观察唑来膦酸治疗后骨密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年龄、体质指数、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后,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头痛、关节痛、恶心等反应,糖尿病组有7例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但3天后均症状消失、血糖回复正常。使用唑来膦酸1年后复查骨密度,原发性骨质疏松组腰椎骨密度升高4.27%,股骨颈升高4.11%,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骨密度分别升高3.42%、3.26%。两组骨密度较用药前均有升高(P0.05),但两组间骨密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减少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急性期反应(APR)发生中的价值。方法把68例老年女性OP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1组在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然后比较两组患者72 h内在发热、流感样症状、肌痛、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等APR发生率上差异。结果两组患者72 h内在发热、流感样症状、肌痛、头痛头晕、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生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不能降低老年女性OP患者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AP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期为2年。175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7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妇女口服元素钙500mg(碳酸钙)和阿法骨化醇1w后给予密固达(唑来膦酸,5mg/100mL)静脉输液,并通过骨密度仪记录治疗前后骨密度及肾功能的变化、骨折事件发生及不良反应。对照组88人,口服骨化醇及钙剂。结果输注唑来膦酸后患者髋关节及腰椎2-4骨密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疼痛较前明显缓解,肾功能无损害,连续输注患者无一例腰椎骨折发生,输注后2d内不良反应以低热、关节痛、肌痛、流感样症状等,1例出现房颤。结论唑来膦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安全有效,能够降低骨折的风险,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研究,不良反应包括心房纤颤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PR)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骨科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7例,均应用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分为发生APR组[APR(+)]及未发生APR组[APR(-)],比较两组之间年龄、BMI、是否曾服用钙片、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双膦酸盐等因素与APR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患者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其中发热78例(72.9%);肌肉痛51例(47.7%);发热和胃肠道反应2例(1.9%);(2)APR(+)组BMI水平、曾使用双膦酸盐比例低于APR(-)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高于APR(-)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使用双膦酸盐为APR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高BMI及曾使用双膦酸盐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静滴唑来膦酸发生急性期发热的情况和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8月-2017年5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根据用药后3 d内是否发生发热(耳温38℃)分为发热(+)组和发热(-)组;比较两组间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血常规、肝肾功能和骨代谢指标的组间差异,对存在组间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发热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 10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中有28例(27.45%)发生发热。唑来膦酸治疗前,发热(+)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骨钙素均高于发热(-)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热(+)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低于发热(-)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双膦酸盐的使用可以降低发热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OR值为0.985,95%CI为(0.972,0.999),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是发热发生的抑制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超氧化物歧化酶-发热曲线下面积为0.64,既往双膦酸盐使用-发热曲线下面积为0.702,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双膦酸盐使用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静滴唑来膦酸急性期发热反应有一定价值。结论 27.45%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在静滴唑来膦酸后发生急性期发热反应(耳温38℃),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既往双膦酸盐使用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热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09年8月PMOP患者31例,予以唑来膦酸5mg,静脉滴注15 min,同时每天补充钙剂800 mg和活性维生素D 0.25μg,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的腰椎2-4、股骨颈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结果治疗1年后,腰椎(L2-4)、股骨颈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增幅分别为3.6%、2.7%和3.5%。6例患者出现发热、恶心、疼痛等轻到中度流感样症状,3天内缓解。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显著改善患者骨量,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疼痛缓解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观察其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缓解(92.0%),治疗后6个月内无新发骨折。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发热为主要表现(46.0%),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给药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09年8月PMOP患者31例,予以唑来膦酸5mg,静脉滴注15 min,同时每天补充钙剂800 mg和活性维生素D0.25μg,疗程1年.测定治疗前后的腰椎2-4、股骨颈与股骨近端骨密度(BMD)值.结果 治疗1年后,腰椎(L2-4)、股骨颈和股骨近端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增幅分别为3.6%、2.7%和3.5%.6例患者出现发热、恶心、疼痛等轻到中度流感样症状,3天内缓解.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显著改善患者骨量,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唑来膦酸5 mg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11月住院期间5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初次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曾行任何抗骨质疏松治疗,同时排除其他骨代谢性疾病或药物影响,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平均年龄60.4岁,给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30 min,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 mg/d及阿尔法D30.25μg/d;对照组25例,平均年龄61.2岁,给予口服钙尔奇D600 mg/d及阿尔法D30.25μg/d,治疗时间为1年。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L1-4、股骨颈、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结果排除对照组中2例患者失访外,研究组骨密度增幅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例患者在注射唑来膦酸后出现发热、头痛及流感样症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症治疗后4例患者均在3 d内缓解,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可明显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