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中小学校卫生人员的队伍结构现况,为加强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于2015—2016年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覆盖中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个调研点,10 027所中小学校,共对9 536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9 536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中,岗位类型多样,小学兼职保健教师最多,占77.6%,专职校医只占10.0%;高中专职校医最多,占70.7%,兼职保健教师只占15.1%。上岗途径中学校内调剂上岗者最多,占65.0%。职称系列中教师系列最多,占67.4%。职称级别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各占42.6%。工资档次主要为中档、中低档和低档,分别占39.3%, 27.9%和21.1%。  结论  学校卫生人员的学历和年龄结构较合理,但医学背景和专职校医比例较低,职称系列多样,职称和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职业发展空间受限。需要从政策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定位改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结构,满足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9—2020年湖北省宜昌市中小学校校医的配备状况, 为加强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1月及2020年11月, 两年分别从湖北省宜昌市6个市辖区中随机抽取149和102所中小学校调查学校的校医配备情况。  结果  校医配备率由2019年的39.6%上升到2020年的65.7%。两年中, 中心城区及边缘城区的校医配备率均有所增长, 边缘城区的增长幅度较高, 由29.9%增长到75.0%。中心城区及边缘城区的校医配备人数均有所增长, 中心城区的人数增长更为明显, 由38人增长到96人。分别于2019和2020年抽查了93, 141名校医, 调查显示中小学校医接受知识的培训率多在90%以上, 2020年有74.5%的校医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 但在职称、医学背景等方面有待提高。  结论  宜昌市中小学校医的配备状况总体发展良好, 校医配备比例明显提高。但是校医配备的数量与质量还有进步的空间, 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未来的重心应向边缘城区偏移, 使数量与质量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控制工作人员及设备配备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校传染病控制工作人员及设配配备现状.为学校卫生资源的合珲配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9个区县108所中小学校传染病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抽取9名校医进行小组访谈.结果 被调查学校的专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达标率较低,公立学校及打工子弟学校的问题更为严重.公立小学及打工子弟学校在一些卫生设配配备上达标率较低;中学卫生设备配备总体达标率较好,但宿舍卫生条件有待提高.小组访淡结果显示,学校对校医培训的重视程度不足,校医期望得到更多的传染病控制知识的培训.结论 政府部门应为学校提供更多的人力及经费,提高学校的传染病控制人员及卫生设备的达标率,以保障学校的传染病控制工作的有力开展.  相似文献   

4.
探讨我国中小学校专职校医配备现状及分布差异,为制定国家卫生决策和优化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配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对全国8省市7 753所中小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及学校专职校医配备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我国中小学校专职校医总体配备率及配备合格率分别为9.65%,1.95%;专职校医配备率在不同地区(东部24.95%,中部4.22%,西部3.83%)、城乡(城市46.54%,农村3.90%)、学校类型(普通小学3.32%,普通初中21.29%,普通高中75.76%,其他类型学校40.32%)、学校规模(≤600人学校2.36%,601~1 200人学校16.40%,>1 200人学校46.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小学校专职校医配备合格率在不同地区、城乡、学校类型、学校规模间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我国中小学校专职校医配备尚不能达到国家要求,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城乡、学校类型及规模差异.需采取措施保证中小学校专职校医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珠海市中小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配置现状,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队伍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2018年6—9月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珠海市211所中小学校的192名校医和20名保健教师进行普查。结果 珠海市中小学校的卫生保健人员配置率为75.83%,配置比为1 276:1,达标率为14.69%;其中校医的配置率为68.25%,配置比为1 408:1,达标率为7.6%。从校医配置情况来看,周边城乡学校配置率为38.54%,低于中心城区学校的93.04%,存在一定差距,公办学校为68.45%,与民办学校的67.44%接近,中等职业学校、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与完全中学、高中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600名学生的寄宿制学校、≥600名学生的学校与<600名学生的非寄宿制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结论 珠海市中小学校的校医和保健教师的配置存在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需加大投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配套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分析湖南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能力配置现状,改善中小学卫生保健能力提供依据。 方法 开展学校卫生保健能力建设问卷调查,利用学校卫生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调查工作数据采集平台直报数据,对湖南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立以及卫生保健人员配备现状进行分析。 结果 湖南省12 614所中小学校中,3 599所寄宿制学校和1 704所600人以上非寄宿制学校,至少需配备专职校医9 967名,实际仅898名,7 311所不足600人非寄宿制学校,专职保健老师仅197名;调查学校中7.3%设置了卫生室,29.6%设置了保健室;7.5%配备了校医,5.3%配备了专职校医,专职校医配备合格率为1.3%;45.6%配备了保健老师,6.6%配备了专职保健老师;90.0%开展了卫生健康相关课程;5.7%的校医和26.5%的保健老师参加过卫生专业技术培训;设置卫生室或保健室、配备(专职)保健老师、配备(专职)校医、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保健老师或校医参加过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的学校比例,随学龄阶段的上升、经济水平的提高、学校规模的变大,呈逐渐增加趋势(均P<0.001)。 结论 湖南省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以及卫生保健人员缺口较大,小于600人的小学卫生保健力量需重视;保健老师和校医学校卫生专业知识培训不足;经济水平仍是影响学校卫生保健机构以及人员配置的关键因素之一。建议通过增加学校卫生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建立,合理增配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并通过卫生保健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来提升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卫生工作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完善学校卫生工作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市幼儿园、小、中、大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关键人物进行访谈。结果 共调查378所学校卫生的工作人员,学校校医配备率为86.2%,校医配备合格率为8.4%。按学段比较,幼儿园校医配备率为96.4%,高于小学的79.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6.034,P<0.001);按城乡比较,城市学校配备率为96.1%,高于乡村的 66.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1.216,P<0.001);按学校规模比较,学生人数≥600的大规模学校校医配备率可达91.6%,高于小规模学校的81.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8.500,P<0.001)。校医医学专业背景者占42.1%,校医新冠知识知晓率为55.0%。校医务室配备率为63.0%,中学配备率为79.3%,要高于小学的54.5%(χ2=14.671,P<0.001);城市学校配备率为69.4%,高于乡村学校的49.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3.975,P<0.001)。定性访谈结果显示校医非专业人员多,职称评定体系需改善;社会、高校对学校医疗建设不够重视。结论 疫情期间西安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量大,但校医及医务室资源配备不足,且存在显著的学段、城乡及规模差异,校医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应解决短板问题保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长期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绍兴市中小学校校医现状调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了解绍兴市中小学校医现状。方法 对绍兴市所有中小学校采取问卷调查。共调查学校728所,校医532名。结果 绍兴市中小学校医配备率(7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0%),但在配备达标率,校医人员专业结构及开展工作情况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且在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有较大差别。结论 绍兴市学校卫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了解卫生保健人员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4—8月对上海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普查。问卷内容涵盖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和卫生保健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不同城郊地区学校在卫生保健室设置和人员配备符合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2020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含分部和分校等)共有1 847所,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配备率达100%。全市仅有51.4%的中小学校按在校学生数不低于600∶1的比例配备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市区学校的人员配备符合率(59.3%)高于郊区学校(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7,P < 0.01)。所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都认为目前能接受到的能力提升机会较少,需要卫生机构提供能力提升的指导服务。  结论  上海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配备情况好,但人员空缺较大,且现有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10.
韩迪  沈蕙  胡佳  丁子尧 《中国校医》2019,33(12):932-934
目的 了解苏州市中小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卫生设施基本情况,为改进当前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苏州市10个区县及市直属辖区内中小学校共626所,校医及保健教师743名进行调查及数据分析。结果 苏州市中小学生与校医/保健教师人数配备比例是1171:1,配备比例达标(600:1)的学校占比为13.7%。校医/保健教师以女性为主(84.1%),年龄多在 30~50 岁之间(67.2%),其专业为医学类的占比为63.5%;医学专业职称,初级(40.3%)和中级(35.2%)占多数。98.6%的学校均配备有独立的卫生室或保健室,开展学生营养指导与干预(68.9%),心理咨询(34.0%)的相对较少。结论 苏州市中小学校校医/保健教师配置不足,职称结构不合理,应加强对校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厘清中小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困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方法  2021年1—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北京、重庆、云南三地的2 988所学校疫情相关工作负责人及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开展关于学校一般情况、学校卫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培训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职务、职称、学历不同,各相关知识正确率不同:学历越高,相关知识正确率越高(χ2=50.73~203.36,P值均 < 0.05);高中学校定期开展健康相关课程情况最差(50.0%);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保健人员情况,城区学校(42.0%)高于农村学校(18.2%),民办学校(48.5%)高于公办学校(24.7%);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相关检测设备(84.91%,74.03%)。  结论  三地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虽与时俱进,但仍存在诸多不足,知识掌握情况仍有疏漏,建议增加学校卫生工作岗前与专项培训, 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管理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  相似文献   

12.
张圣捷  周蒙  龚曦  胡丹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899-1902
  目的  分析《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学校校医队伍建设现状,为引发对中小学校医管理制度的思考提供依据。  方法  在中国东、中、西部选择有代表性的省份(江苏、山东、江西、河北、青海、陕西),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访谈进行混合方法研究。  结果  具有医学背景的校医占比为33.64%,部分校医(31.6%)尚未落实编制。校医在学校中地位较低,在收入、奖金分配、评优等方面较一线教师差距大,校医工资水平远低于教育行业和社会卫生保障福利业工资水平,有些地区甚至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薪酬水平呈现地域间不平衡,东部地区薪酬水平较高,中西部除个别地区,整体薪酬水平低。医学背景校医与非医学背景校医在最高学历、年收入水平、工作性质、是否在编、职业发展机会、收入满意度、福利待遇满意度和培训满意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3,26.64,313.44,14.13,29.14,13.22,12.97,19.44,P值均 < 0.05)。  结论  需充分重视中小学校医队伍建设,将学校卫生纳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划分校医管理主体,规范校医务室工作办法,畅通校医人事薪酬及职称晋升通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全国中小学校教室课桌椅配备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8—2021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中的153 568所中小学校,并选取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相关数据,计算课桌椅配备的合格率,分析与中小学校两种型号课桌椅配备合格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2018—2021年全国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合格学校数113 986所,课桌椅配备总体合格率为74.23%,其中城区的合格率(78.10%)高于镇区(75.93%)和乡村(70.39%);初中合格率(76.15%)高于高中(75.12%)和小学(73.56%);东部合格率(84.07%)高于中部(77.24%)和西部(6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5.81,95.29,6 757.58,P值均<0.01)。随着年份的增长,学校的课桌椅配备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全国中小学校课桌椅配备总体合格率不够理想,虽近年来各项指标合格率均有上升趋势,但仍应继续加强卫生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学校自身及社会各部门对学校课桌椅配备的重视程度,制定差异化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北京市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策略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获取2010—2020年北京市报告的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信息。  结果  2010—2020年,北京市学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146起,其中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138起,发病人数4 291例,波及或暴露人数185 179人,罹患率为2.32%,年平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46,P < 0.01)。学校突发传染病事件主要为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分别为71和66起,分别占学校传染病事件总数的51.45%和47.83%。时间分布上,每年的3—6月和10—12月为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人群和病种分布上,托幼机构和小学阶段报告的传染病类突发事件最多,分别为51和46起,共占学校报告事件总数的70.29%,且以手足口病和水痘为主;水痘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中学和大学阶段传染病类突发事件的首位。  结论  传染病事件在北京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主导,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是学校防控的关键。学校应加强症状监测,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规范疫情处置工作,在疫情高峰期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和预案演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