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疆喀什地区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复明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和分析新疆喀什地区假性剥脱综合征(pseudoexfoliation syndrom,PES)白内障手术。方法本资料来自2004年6~8月在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健康快车”完成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诊断PES组有74例(74眼)。间隔随机抽样设置非PES组作对照组(448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手术复杂性(合并小瞳孔、晶状体悬韧带离断、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等)。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复杂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S白内障手术后仍可获得良好的复明效果。新疆喀什地区(3个月)比较集中发现PES白内障,推测该地区是我国PES高发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预劈核联合乳化劈核与拦截劈核两种劈核方式,探讨预劈核联合乳化劈核的技术优点。

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31例156眼随机分为预劈核联合乳化劈核组(A组)68例82眼和拦截劈核组(B组)63例74眼。分别使用预劈核联合乳化劈核和拦截劈核技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AP)、实际超声乳化时间(U/S time)、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平均内皮细胞丢失率、术中并发症、术后1d; 1wk裸眼视力和术后1d角膜水肿等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将两组中同级核硬度的亚组进行比较,A组的AP,U/S time,AECP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 且前者术后第1d角膜水肿轻于后者。术后1d裸眼视力A组优于B组,术后1wk两组裸眼视力无差异。两组术后3mo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3mo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5)。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A组有2眼(2.4%),B组有4眼(5.4%)。

结论:与拦截劈核相比,预劈核联合乳化劈核术中超声时间更短、能量更低、术后3mo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更少、术后早期裸眼视力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时使用适当的手术技巧及相应设备对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53例67眼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平均年龄71.68±9.96(53~89)岁,其中男性24例(45%),女性29例(55%),包括核性、皮质性及后囊下和成熟期的白内障。结果:核性白内障较其他类型更为常见(P=0.00)。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99±0.30(0.40~1.50) LogMAR,术后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32±0.31(0.00~1.00) LogMAR ( P=0.00)。运用虹膜牵拉器12眼(18%)。囊袋张力环植入15眼(22%),其中按计划植入8眼(12%),未计划7眼(10%)。后囊破裂4眼(6%),其中玻璃体脱出2眼(3%),并接受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且由于后囊破裂较大,此2眼(3%)转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持续性角膜水肿4眼(6%),前房反应5眼(7%)。人工晶体脱位4眼(6%),仅1眼(1.5%)需复位。后囊混浊并接受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13眼(20%)。结论: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良好,但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转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持续性角膜水肿,前房反应及人工晶状体脱位。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适当的手术技巧和相应设备的使用在手术时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核硬度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不同核硬度剥脱综合征性白内障(exfoliation syndrome combined cataract,XFSC)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12我院连续性XFSC手术患者52例53眼,其中Ⅱ级核11眼,Ⅲ级核27眼,Ⅳ级核15眼。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裸眼及矫正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前囊撕囊口、人工晶状体位置。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随访3~8mo,术眼裸眼视力≥0.5者XFSCⅡ级核7眼,Ⅲ级核7眼,Ⅳ级核3眼,三组裸眼视力≥0.5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矫正视力≥0.8的XFSCⅡ级核8眼,Ⅲ级核9眼,Ⅳ级核4眼,三组矫正视力≥0.8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XFSCⅡ级核1眼,Ⅲ级核9眼,Ⅳ级核11眼,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FSC早期手术视力恢复好、并发症少。术前仔细散瞳检查、术中小心操作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志亮 《眼科新进展》2015,(11):1056-105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就诊的白内障合并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患者4例(5眼),其中3眼悬韧带正常,我们在撕囊和正常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未发现任何异常;另外2眼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我们使用4个虹膜拉勾固定囊袋,囊袋内预劈技术将晶状体核劈成8块,扭动超声乳化核及吸除皮质后,囊袋内植入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比较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超声乳化总时间、灌注液消耗量、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观察囊袋及人工晶状体有无偏心移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8者2眼,0.6者1眼,0.5者2眼,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增加。晶状体超声乳化时间为30.2~52.6(45.4±9.1)s。灌注液消耗量为63.18~80.26(71.97±6.94)mL。术前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2163~2892(2505.2±317.4)mm-2,术后3个月为2075~3023(2415.4±308.1)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59%。术后5眼测得人工晶状体偏中心量为0.12~0.46(0.30±0.15)mm。5眼人工晶状体均成功植入囊袋内,术中未出现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损伤或加重,术后第1天角膜均透明,远期未出现囊袋收缩、后囊膜混浊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囊袋内预劈核联合虹膜拉勾囊袋固定和囊袋内植入张力环,可以增加合并真性囊膜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囊袋上劈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囊袋上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囊袋上劈核结合高负压低超声能量手术 10 85例 (12 80眼 ) ,观察有关手术并发症与平均超声乳化时间 ,并将同一手术者前期采用囊袋内雕刻、碎核与劈核技术 962例 (10 75眼 )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 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和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两组间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率在Ⅱ级硬度核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Ⅲ、Ⅳ级硬度核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2 5 )。结论 囊袋上劈核较之囊袋内劈核对囊袋和角膜内皮的损伤更小 ,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预劈核与非预劈核两种劈核方式,探讨撕囊镊预劈核的技术优点.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9例149眼随机分为预劈核组(A组)77眼和非预劈核组(B组)72眼.分别使用撕囊镊预劈核和非预劈核技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记录术中超声能量、平均超声乳化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1d,1wk裸眼视力和术后1、3d,1wk角膜水肿等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中同级核硬度的亚组进行比较,A组的平均超声乳化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术后第1、3d角膜水肿轻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裸眼视力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wk两组裸眼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A组2眼(2.6%),B组有3眼(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P>0.05).结论:与非预劈核相比,撕囊镊预劈核操作更简便,术中超声时间更短,角膜水肿程度更轻,术后早期裸眼视力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针刺预劈核技术,并与传统核处理方式进行比较,探讨该项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优缺点。

方法: 选取2015-04/2016-08 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核硬度Ⅲ~Ⅳ级)126 例 158 眼,随机分为预劈核组(A组)58 例 76 眼和传统乳化组(B组)68 例 82 眼。A组在进行超声乳化核处理前先进行针刺预劈核。分别记录术中平均超声能量(AP)、实际超声乳化时间(U/S time)、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术中并发症,以及术前和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裸眼视力和角膜水肿等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A组的 AP,U/Stime,AECP 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1d,Ⅳ级核A组角膜水肿轻于B组,裸眼视力Ⅳ级核预劈核组也优于传统超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 1wk裸眼视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wk, B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A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 A 组 2 眼,B 组有4 眼。

结论: 与传统乳化劈核相比,针刺预劈核联合乳化劈核术中超声时间更短、能量更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更少、术后早期裸眼视力更好。  相似文献   


9.
姚涛  何伟 《眼科》2014,23(2):86-90
目的 探讨双钩法预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3-5月在沈阳何氏眼科医院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双钩法预劈核及常规拦截劈核法(对照组)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中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术后1、3、7、30天的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水肿程度(评分)及手术并发症情况。主要指标 有效超声时间,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19.32 s ±6.12 s)相比,双钩法预劈核组(13.56 s ±5.21 s)的有效超声时间更短(P=0.000)。术后3天,预劈核组视力(<0.5者1眼、0.5~0.8者19眼、>0.8者18眼)也较对照组(<0.5者9眼、0.5~0.8者21眼、>0.8者12眼)好(P=0.023);术后1个月,预劈核组视力(<0.5者0眼、0.5~0.8者9眼、>0.8者29眼)与对照组(<0.5者1眼、0.5~0.8者10眼、>0.8者31眼)无差异(P=0.879)。术后3天预劈核组角膜水肿程度评分(0分18眼、1分11眼、2分8眼、3分1眼)较对照组(0分12眼、1分10眼、2分11眼、3分9眼)低(P=0.047);术后1个月预劈核组角膜水肿程度评分(0分37眼、1分1眼、2分0眼、3分0眼)较对照组(0分38眼、1分4眼、2分0眼、3分0眼)无差异(P=0.653)。双钩法预劈核组术中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发生1例后囊膜破裂。结论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与常规拦截劈核法相比,双钩法预劈核技术有效超声时间短,术后早期即获得较好的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眼科,2014, 23: 86-90)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普通器械劈核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普通晶状体圈匙和虹膜恢复器劈核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上方角膜缘后2mm处作直线形巩膜隧道切口,长约5.5mm,剖至透明角膜内约1mm,不作侧切口。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使晶状体核浮至前房,以晶状体圈匙进入核下方并向上托住核,虹膜恢复器进入前房至核的上方向下用力切割,双手配合将核劈为两半,分别托出。结果97例97眼术后第1天视力≥0.5者62眼(63.9%),术后1周82眼(84.5%),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25眼(25.7%),3~5天内水肿完全消失。随访6~12月无并发症。结论此法不需特殊器械,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常并发白内障,多伴有进展性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术中及术后易出现悬韧带相关并发症,白内障手术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很少. 目的 分析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PEX性白内障(PEXC)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疗效,探讨其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EXC手术的21例23眼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根据悬韧带异常的程度分为晶状体震颤和不全脱位2种类型,其中晶状体震颤18眼,晶状体不全脱位5眼.按照Emery核硬度分级法分为Ⅱ级核4眼,Ⅲ级核9眼,Ⅳ级核7眼,Ⅴ级核3眼;晶状体震颤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标准囊袋张力环(CTR)或改良CTR(MCTR)及IOL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CTR及IOL植入术;Ⅱ级或Ⅲ级核伴晶状体不全脱位者行超声乳化联合MCTR及IOL植入术;Ⅳ级或Ⅴ级核伴晶状体不全脱位者行白内障囊内圈套摘出、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对患者共随访3个月,分析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及术眼术后视力、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前囊口、IOL位置变化. 结果 晶状体震颤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其中植入CTR者10眼,MCTR者3眼,囊外摘出联合CTR及IOL植入术4眼,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1眼.晶状体不全脱位行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1眼,白内障囊内圈套摘出、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4眼.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5者4眼,>0.3 ~≤0.5者6眼,>0.1~≤0.3者8眼,≤0.1者5眼,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9,P<0.01);术眼术前平均眼压为(16.82-±2.2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为(16.12±2.6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8,P>0.05);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瞳孔不易扩大、角膜水肿、晶状体皮质残留和后囊膜混浊. 结论 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PEXC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均应依据悬韧带异常程度、核硬度和晶状体是否脱位,术前应认真行自然瞳孔下及扩瞳后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6例9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凡房角开放1/4象限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52只眼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0个月.结果 术后两组早期视力差异无显著性,6个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观察组5只眼,对照组8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者<20mmHg(1kPa=7.5mmHg),观察组38只眼,对照组46只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粘连个象限以下者,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和联合小梁切除术手术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中采用一种新型劈核方法-分核器机械劈核代替常规超声劈核,以此降低术中超声能量使用、缩短超声时间和减少灌注液的使用,从而达到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目的。方法采用分核器机械劈核(实验组)与常规超声劈核(对照组)进行对比。各组选择病例100例(Ⅱ级核50例,Ⅲ级核50例),记录手术中使用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进行比较,观察术后第2天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形态改变。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1)实验组超声时间平均每例降低9.04 s,有显著差异( P =0.009);(2)实验组超声能量平均每例降低1.74,有显著差异( P =0.001);(3)实验组术后第2天角膜内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形态改变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分核器机械劈核代替目前的超声劈核技术,操作更简单,可以明显减少超声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降低手术并发症,达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微创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记录术后三个月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采用配对t检验,与术前眼压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三个月视力0.1-0.3共8只眼,0.4~0.5共22只眼,0.6~1.0共10只眼;眼压在8.7~20.3mmHg范围,平均15.5 mmHg,同术前比较,眼压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严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联合手术是有效的安全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True exfoliation and pseudoexfoliation of the anterior lens capsule are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ir coexistence is rare. We report a case with clinical findings of unilateral combined true exfoliation and pseudoexfoliation in a Saudi Bedouin that was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 We suggest that high levels of infrared radiation in the deser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apsular delamin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的体会。方法12例(12眼)Fuchs综合征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采用连续环形撕囊、拦截劈核、后囊抛光等技术,囊袋内植入肝素化人工晶状体、均能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者术后视力除1眼外均有明显提高,术后3月视力(含矫正)≥0.5者11眼,占91.67%;≥1.0者8眼,占66.67%。1眼因眼底病变,视力改善不明显。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Fuchs综合征并发性白内障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是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7例(1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诊观察1年。结果 在术中仅有1只眼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丢失,占9.1%;术后随诊1年。11只眼眼压均控制满意,占100%。视力在0.5者1只眼及以上者8只眼.占72.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欠佳是由于青光眼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研究。对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33例(33只眼),采用内镜下前房角分离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 ~ 10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麻下对25例(30眼)超高度近视合并自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Bi曲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玻璃体的活动度、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和手术并发症。随访1—8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共8眼(26.7%),0.3—0.4者共16眼(53.3%),〈0.3者6眼(20%)。术中无晶状体后囊破裂。常见情况为术后1d角膜不同程度水肿,在3—10d内自行消退。术后无视网膜及脉络膜脱离,无黄斑囊样水肿或后发障等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Bigb职人工晶状体植人术治疗超高度近视自内障能有效改善视力,增加玻璃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撕囊镊预劈核和截囊针预劈核在Ⅲ~Ⅳ级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超声乳化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将Ⅲ~Ⅳ级核白内障患者186 例 (186眼 ) 根据不同预劈核方式随机分为撕囊镊预劈核组(A组)和截囊针预劈核组(B组)。A组94例(94眼),其中3级核48眼、4级核46眼; B组92例(92眼),其中3级核50眼、4级核42眼。分别使用撕囊镊和截囊针进行预劈核,然后再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1 d、1周的裸眼视力和术中后囊膜破裂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 d、1周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级核中2组均无后囊膜破裂;Ⅳ级核中A组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1例 , B组术中出现后囊膜破裂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撕囊镊预劈核和截囊针预劈核技术在Ⅲ~Ⅳ级核ARC患者中使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Ⅳ级核中应慎用截囊针预劈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