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了解女大学生隐性肥胖现状及相关因素,为指导女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和锻炼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8年10-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华北地区3所高校的2 975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成分测试,并采用问卷对其基本信息和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女大学生隐性肥胖的检出率为33.18%,其中2.53%来自于低体重人群.女大学生中,吃外卖频率不同的隐性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8,P<0.01),每天都吃的相对于从来不吃的,发生隐性肥胖的风险增加(OR=1.49,95%CI=0.76~2.91);吃夜宵频率不同的隐性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80,P<0.01),每天都吃的发生隐性肥胖的风险增加(OR=1.78,95%CI=0.55~2.54);运动时间不同的隐性肥胖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49,P<0.01),不运动的发生隐性肥胖的风险增加(OR=3.20,95%CI=1.63~6.30).对体重满意度不同的隐性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54,P<0.01),不满意的发生隐性肥胖的风险增加(OR=3.47,95%CI=1.91~6.31);体重下步计划不同的隐性肥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40,P<0.01),想减肥的发生隐性肥胖的风险增加(OR=18.11,95%CI=5.54~50.13).结论 经常吃外卖、经常吃宵夜、不运动、对自身体重不满意和有控制体重计划的女大学生发生隐性肥胖的可能性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余万斌 《中国校医》2008,22(1):31-32
隐性肥胖是指其体质量指数(BMI)在标准体重范围内(BMI=体质量(kg)/身高(m)^2,(20≤BMI≤24),肩胛骨下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之和超过某一数值(男子为34mm,女子为45mm)^2。“隐性肥胖者”表现为肌肉量减少、脂肪增多,标准体重仍在正常范围内,不易发现潜在的肥胖。主要是健康体力机能下降。隐性肥胖是最近国际上刚开始进行研究的新课题,目前在我国关于隐性肥胖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关于大学生隐性肥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当前女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为指导学生合理膳食与运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日本产DF 830体成分计,对整群抽取的石家庄市3所大学822名女生进行测试.结果 女大学生体重平均水平不存在超重情况,84.31%的女大学生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女大学生体重虽然不高,但身体成分中脂肪含量的比例却比较高,65.57%的女大学生体脂肪率≥25%,32.12%的女大学生体脂肪率≥30%;女大学生中“隐性肥胖”的比例为24.09%.结论 女大学生体脂肪量比例较高,存在较严重的“隐性肥胖”现象,应通过运动和节食增加体成分中去脂体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研究肥胖与骨密度的因果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体脂百分比和全身骨密度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数据库进行单变量两样本MR分析,探究肥胖与骨密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应用多变量MR方法校正瘦体质和体重等变量,探究肥胖与骨密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 单变量MR结果显示,BMI对全身骨密度呈现显著的保护作用(β=0.06,95%CI:0.03~0.09)且不存在性别特异性,而体脂百分比与全身骨密度之间没有显著因果效应(β=-0.01,P=0.13)。经多变量MR校正瘦体质(β=0.04,P=0.06)和体重(β=0.03,P=0.48)后,BMI对全身骨密度的保护作用消失。而体脂百分比在校正瘦体质(β=-0.02,95%CI:-0.03~0.00)和体重(β=-0.05,95%CI:-0.07~-0.02)后,均观察到了显著的负向因果效应。结论 肥胖主要通过体重和瘦体质等机械负荷相关指标发挥保护...  相似文献   

5.
高校肥胖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校肥胖大学生的抑郁状况,探讨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选取171名肥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正常体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抑郁量表(CES-D)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大学生抑郁指数存在差异(P0.01),男性与女性肥胖大学生抑郁指数存在差异(P0.01),女性高于男性;高抑郁和低抑郁肥胖大学生社会支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肥胖大学生抑郁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存在负相关(P0.01)。结论肥胖大学生的抑郁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应该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特别是肥胖女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分析银川市城区中学生体重正常而体脂肪含量超标的隐性肥胖学生与体重正常且体脂肪含量正常学生心血管(cardiovascular,CV)危险因素间的差异,为早期识别中学生隐性肥胖及控制心血管代谢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以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2018年共抽取银川市城区中学生l 043名,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体成分测定和血脂4项检测,并将体质量指数(BMI)正常的745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银川市城区中学生隐性肥胖检出率为31.1%.女生隐性肥胖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7,106.49,P值均<0.01).男生隐性肥胖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d,TC)高于正常组,而女生隐性肥胖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三酰甘油(trigly geride,TG)、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7,-3.82,-3.48,-4.46,-4.68,P值均<0.01).女生隐性肥胖组血压偏高、高TC血症和高LDL-C血症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7,8.77,5.91,P值均<0.05).隐性肥胖组学生≥2项CV危险因素的检出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5,P<0.01).结论 银川市城区中学生隐性肥胖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女生,隐性肥胖学生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代谢异常的比例高于正常学生.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隐性肥胖女大学生体成分的影响,为女大学生有效减少体脂、增加瘦体重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知情、自愿的原则从韶关学院二年级非体育专业196名女大学生中利用I0I353人体成分分析仪筛选出35名隐性肥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有氧运动组、抗阻训练组、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组进行12周运动干预.在运动干预前、第4周末、第8周末和第12周末用生物阻抗法检测体成分.结果 196名女大学生中,隐性肥胖者35名,占总人数的20.91%,占体脂肪比率(BF%)≥30%人数的87.23%.经过12周运动干预,组内比较,有氧运动组的体质量指数(BMI)、BF%和腰臀比(WHR)较干预前减少(P值均<0.05),抗阻训练组和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组的BF%和WHR均较干预前减少(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的BMI下降(P值均<0.01),3个运动干预组的BF%和WHR均减少(P<0.01).结论 在肥胖判断上BF%较BMI更具科学性,当今女大学生隐性肥胖问题不容忽视;12周运动干预可减少隐性肥胖女大学生的体脂率,改善身体形态,且不能单纯依赖体重来评价减脂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体重和肥胖儿童身体成分特点及其脂肪肌肉含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眉山市妇幼保健院儿保门诊体检的5~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低体重组、肥胖组和对照组,测量身体成分各项指标,包括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局部和全身骨密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同性别儿童低体重组的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局部和全身骨密度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076~3.326,均P<0.05);同性别儿童对照组的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及局部和全身骨密度均分别明显低于肥胖组,二者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98~3.427,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低体重组儿童的肌肉含量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79~0.889,均P<0.05);肥胖组男性儿童的肌肉含量与下肢骨密度、体脂比和全身脂肪含量与躯干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79~0.882,均P<0.05),肥胖组女性儿童肌肉含量与上肢骨密度,以及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与下肢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81~0.901,均P<0.05);对照组儿童的肌肉含量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779~0.912,均P<0.05),对照组女性儿童的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和肌肉含量均与下肢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均呈正相关性(r=0.805~0.912,均P<0.05).结论 与正常儿童相比,低体重和肥胖儿童身体成分构成,各指标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明显不同于正常儿童.在对儿保门诊儿童管理中,体重、体脂比、全身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的变化均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从而促进其骨骼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9.
了解体重正常而体脂肪含量超标的“隐性肥胖”青少年与正常组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差异,为评估青少年肥胖及心血管代谢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哈尔滨市体质监测点校某中学的623名初中生进行体格检查、体成分测定及相关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将BMI正常的369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将体脂率男生>20%,女生>25%定义为隐性肥胖,其中隐性肥胖组134名,正常组235名.结果 学生隐性肥胖检出率为36.3%,其中男生为18.9%,女生为48.6%(x2=34.06,P<0.05).隐性肥胖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男生隐性肥胖组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正常组,女生隐性肥胖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正常组(P值均<0.05);隐性肥胖组血压、血糖水平与正常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隐性肥胖组高TG血症检出率高于正常组,女生隐性肥胖组高TC、高LDL-C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P值均<0.05),但男女生隐性肥胖组与正常组的血压偏高和高血糖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哈尔滨市某中学隐性肥胖检出率较高,隐性肥胖的青少年存在一定比例血脂代谢异常.及早识别青少年隐性肥胖,对控制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崔凯  徐玉明 《健康研究》2012,(4):273-277
目的了解大学生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特征,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74名,其中男18名,女56名为测试对象,采用韩国OsteoSys生产的EXA-3000数字DR 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大学生的骨密度各项指标,采用韩国Biospace生产的Inbody 720身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其身体成分,运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数理统计。结果 1)不同性别大学生各部位骨密度和T值均具有显著差异,男生各部位骨密度和T值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女生(P<0.01);2)大学生跟骨的骨密度好于前臂骨(P<0.01);3)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脂肪、肌肉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4)男大学生跟骨的骨密度与体重、肌肉量和身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P<0.01);女大学生跟骨的骨密度与体重、肌肉量、身体质量指数和体脂肪显著相关(P<0.01);不论男女,前臂骨的骨密度与肌肉量相关性最高(P<0.05)。结论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均存在性别差异;体重是影响大学生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肥胖女大学生肥胖指标与最大脂肪氧化强度(Fatmax)的关系, 为制定运动处方时提供多面考量指标。  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3月在西南大学通过招募的方式选取54例无运动背景的肥胖女大学生作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通过运动跑台的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定Fatmax, 比较肥胖女大学生不同体脂百分比(BFP)、腰臀比(WHR)及不同部位皮褶厚度(腹部、肩胛骨下部、上臂肱三头肌)对应的Fatmax差异, 不同体脂百分比(BFP)、腰臀比(WHR)及不同部位皮褶厚度(腹部、肩胛骨下部、上臂肱三头肌)与Fatmax关系。  结果  由BFP、WHR、腹部、上臂肱三头肌及肩胛骨下部指标判定为肥胖的女大学生Fatmax(MET, %VO2max)均低于标准值。其中腹部肥胖女大学生Fatmax低于标准值,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8, 2.61, P值均 < 0.05);肩胛骨下部肥胖女大学生Fatmax低于标准值(t=2.50, P < 0.05), 且两者呈负相关(r=-0.27, P < 0.01)。  结论  肥胖女大学生的肥胖指标均与Fatmax关系密切, 其中腹部、背部皮褶厚度对肥胖女大学生Fatmax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生酮饮食(KD)和生酮饮食结合抗阻训练(KD+RT)对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糖脂代谢的影响,为KD+RT应用于肥胖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1年9月在武夷学院招募45名肥胖女大学生分为KD组(23名)及KD+RT组(22名),在接受训练方案4周后,比较干预前后肥胖女大学生身体成分及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 4周KD与KD+RT均降低了肥胖女大学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及内脏脂肪面积(t值分别为16.19,16.21,12.42,7.99,2.10,6.37;18.82,18.02,17.80,10.72,3.41,7.59,P值均<0.01);KD组肌肉质量下降(t=4.12,P<0.01),KD+RT组肌肉质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KD与KD+RT均降低了肥胖女大学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t值分别为10.15,8.94,6.94,7.63;9.23,12.75,9.85,9.09,P值均<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t值分别为-7.36,-5.22,P值均<0...  相似文献   

13.
焦晓霞  纪红  陈静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23-1327
  目的  探析传统五禽戏对女大学生体智能与心理健康改善效果,为女大学生寻找有效的促进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3月随机选取蚌埠学院2018级80名在校女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0名,实验组进行为期16周的传统五禽戏干预习练,对照组保持同步非固定其他运动项目习练。  结果  实验后,实验组体重由(52.45±7.35)kg下降至(50.05±6.89)kg,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体质量指数、腰围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实验组台阶实验指数由(45.28±4.27)上升至(50.38±4.26),与实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活量体重指数、握力体重指数、仰卧起坐体重指数与实验前相比也显著提高(P值均 < 0.01)。实验组闭眼单足立由实验前(28.84±9.42)s提高到(30.61±10.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立定跳远和800 m跑与实验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实验组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且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6项指标与实验前相比呈现显著降低(P值均 < 0.01)。对照组除800 m跑在实验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 < 0.01),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传统五禽戏对女大学生体能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有积极提升作用,是一种切实有效的健身手段。  相似文献   

14.
鲁鑫  谢波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4):569-573
  目的  研究观察功能性高强度间歇训练结合呼吸、饮食干预对肥胖大学生身体形态、血脂和肝功能的影响,以期为完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以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公开招募的58名肥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的不同进行功能性高强度间歇训练、呼吸训练和饮食控制干预,研究持续6周。比较干预前后的BMI、体脂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  干预前后,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男女生的BMI、体脂率均下降(t值分别为7.57,4.40;4.17,5.61,P值均 < 0.01);男女生TC、TG、LDL-C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HDL-C上升(t值分别为7.56,5.80;2.58,4.76;12.26,11.07;3.72,3.37,P值均 < 0.05);肝功能(男女合并人数):NAFLD、ALT异常、AST异常、GGT异常均明显减少(P值均 < 0.05)。  结论  该综合干预方法而言,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学生体重,能调节改善血脂代谢和肝功能,且干预过程体验较好,可作为肥胖大学生的一个有效减肥途径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身体成分的干预效果,以期为超重肥胖大学生选择HIIT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CBM、VIP、Wan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HIIT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身体成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期年限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年限至2020年12月14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Meta分析及发表偏倚检验。  结果  共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中等质量研究1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HIIT能显著减轻超重肥胖女大学生体重(MD=-4.22,95%CI=-7.20~-1.25,P<0.01);改善体脂率(MD=-5.31,95%CI=-6.88~-3.73,P<0.01)、体质量指数(BMI)(MD=-2.11,95%CI=-2.65~-1.56,P<0.01)、全身脂肪量(MD=-3.66,95%CI=-4.89~-2.43,P<0.01)、腹部脂肪量(MD=-0.31,95%CI=-0.47~-0.15,P<0.01)、躯干脂肪量(MD=-2.15,95%CI=-2.86~-1.44,P<0.01),对瘦体重(MD=0.42,95%CI=-0.94~1.78,P=0.55)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HIIT能显著减轻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的体重,改善其身体成分,可为超重和肥胖女大学生进行长期的HIIT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青春期学生体脂率与血压偏高的关联,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16个区的16所学校中选取5 148名11~18岁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全身体脂率。按照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判定血压偏高与否,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体脂率与血压偏高的关联。  结果  2019年上海市5 148名初中学生血压偏高检出率为10.98%,其中男生为8.99%,女生为13.13%,女生高于男生(χ2=22.48,P < 0.01);男生全身体脂率平均为(20.90±10.73)%,随年龄增加而下降(F=10.04,P < 0.01);女生全身体脂率平均为(25.14±8.03)%,随年龄增加而增加(F=69.23,P < 0.01)。控制年龄、饮食、运动、是否月经/遗精等影响因素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随着体脂率百分位的上升,血压偏高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体脂率≥P90的男生血压偏高的风险是体脂率<P25男生的12.43倍(95%CI=6.98~22.14),体脂率≥P90的女生血压偏高的风险是体脂率 < P25女生的6.12倍(95%CI=3.89~9.63)。  结论  青春期学生体脂率与血压偏高呈正相关,血压偏高检出率随体脂率百分位的上升而上升,且在男生中关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青少年体脂肪分布与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 BMC)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为青少年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银川市选取1 575名12~18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体成分及骨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校正混杂因素后体脂肪分布与BMC水平的关系。结果 除四肢-全身脂肪比(LTFR)外,男生全身脂肪含量(fat mass, FM)、四肢脂肪含量(appendicular fat mass, AFM)、躯干脂肪含量(trunk fat mass, TFM)、躯干-全身脂肪比(TrTFR)、躯干-四肢脂肪比(TrLFR)均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13.52,-15.18,-12.47,-12.25,-7.96,P值均<0.05);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后,FM、AFM、TFM、LTFR、TrTFR均与BMC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其中TFM每增加1个标准差,BMC水平下降0.53个标准差(95%CI=-0.57~-0.49,P<0.01)。在男生中,L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北省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骨骼健康状况、预防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于2017年7 — 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河北省抽取3707名20~80岁汉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跟骨骨密度测量。  结果  河北省3707名20~80岁汉族居民中,男性1518人(40.95 %),女性2189人(59.05 %)。河北省不同性别20~80岁汉族居民比较,男性居民跟骨宽波段超声衰减(BUA)值[(74.42 ± 20.30)dB/MHz]高于女性居民[(71.91 ± 22.28)dB/MHz](t = 3.56,P < 0.001),在校正了年龄、体质指数(BMI)和居住地后,男性居民BUA值[(74.32 ± 0.53)dB/MHz]仍高于女性居民[(72.00 ± 0.44)dB/MHz](t = 11.23,P < 0.00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0~80岁和目前吸烟是河北省男性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的危险因素;年龄50~80岁、戒酒和已绝经是河北省女性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的危险因素,超重、肥胖、中学文化程度和目前饮酒是河北省女性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的保护因素。  结论  河北省20~80岁汉族居民跟骨骨密度受年龄、月经等生理因素和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学生体成分和进食行为相关性,为提高医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济宁医学院校大一至大四445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成分测量。  结果  女生中低骨骼肌量152名(53.3%),男生低骨骼肌量45名(28.1%);肌肉量低于标准的有167名(37.5%),其中女生115名(40.4%),男生49名(30.6%);体脂百分比高于标准的259名(58.2%),女生179名(62.8%),男生80名(50.0%);腰臀比异常192名(43.1%),女生139名(48.8%),男生53名(33.1%)。女生情绪性进食得分高于男生(6.85±2.24,6.1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 < 0.05)。认知限制性进食和骨骼肌量、肌肉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3,0.13,P值均 < 0.05);情绪性进食与体脂百分比、体脂肪和腰臀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20,0.16,P值均 < 0.05);非限制性进食与体脂百分比、体脂肪和腰臀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5,0.18,0.15,P值均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庭所在地、体力活动以及认知限制性进食是影响医学生骨骼肌量、肌肉量的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医学生中存在骨骼肌量低、肌肉量低、体脂百分比和腰臀比高的现象,应当采用合理进食习惯结合抗阻运动的方式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