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涉及多种细胞并由多种因素诱导的慢性疾病,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迁移对As的发生和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包括促进斑块的生成及诱发斑块的不稳定等。VSMC由收缩表型向合成表型转换是其增殖和迁移的基础,维持VSMC的收缩表型,抑制其合成表型的形成有助于抑制其异常增殖和As斑块的形成。心肌素作为VSMC收缩标志基因的关键转录因子,能与血清反应因子结合来激活VSMC收缩标志基因的表达。多种功能因子,如雌激素受体α、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microRNA等,都可以与心肌素联合作用调节血管的功能并抑制VSMC的表型转换;多种作用途径,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等信号通路,可增加心肌素表达,抑制VSMC的增殖和迁移。因此,心肌素在As发展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调控心肌素影响VSMC的表型转换可能成为未来治疗As乃至心血管疾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普遍存在于人体组织细胞内的细胞死亡的形式之一,是不同于坏死的正常生理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参与体内细胞数量的调节,并清除体内无功能的细胞、对机体有害的细胞、突变的细胞以及受到损伤后不能存活的细胞。平滑肌细胞(SMC)是构成血管壁的重要成分,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形成AS,动脉粥样斑块病变是AS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但后期较严重的AS斑块中由于发生了细胞凋亡,而使纤维帽中的细胞大大减少,使斑块更易破裂。凋亡的发生需要外部信号和内部相关基因共同调控,外部信号通过第二信使进行传递。已经有研究…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结构受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AS)等血管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一些危险因素导致内皮功能障碍和损伤启动的内皮细胞(EC)凋亡可能是AS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损伤诱发的VSMC增生是AS新内膜斑块形成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前动脉粥样硬化(AS)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Toll样受体4(TLR4)通过激活天然免疫,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启动,促进炎症的发展,在AS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AS发展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发生增殖、迁移,并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等,促进AS的发生、发展。此外,TLR4与VSMC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对AS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既可参与血管内膜钙化也可参与中膜钙化,以点状或斑片状形式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1])。现认为血管内膜微钙化来源于凋亡的VSMC或这些细胞释放的基质囊泡~([2]),血管中膜钙化主要通过VSMC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转化的VSMC表达骨相关因子、骨相关蛋白等物质而介导的血管钙化。1基因遗传因素MicroRNAs(miRs)是由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RF和Myocardin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共沉淀和凝胶迁滞分析(EMSA)的方法检测不同表型的VSMC中SRF和Myocardin的相互作用以及SRF与其顺式元件相互结合的能力.结果 与传代培养处于去分化状态的VSMC相比,原代培养处于分化状态的 VSMC中SRF和Myocardin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而且SRF与其顺式元件结合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SRF通过与Myocardin相互作用形成多蛋白复合体,即可有效地提高SRF与DNA调控元件即CArG-box的结合能力,启动肌特异性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VSMC的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病程中的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以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 cell,VEC)受损、功能障碍为起始,继而血浆脂质侵入内皮下,引起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迁移至内膜下过度增殖;并吞噬脂质形成以泡沫细胞为基础的脂质核心,同时分泌多种促炎细胞因子,最终演进至晚期不稳定AS斑块。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AS本质为一种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血管炎症病变,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作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通过激活局部T淋巴细胞,来启动由多种细胞参与的免疫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素(ET-1)及CGR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ET-1及ET-1与CGRP联合应用对VSMC增殖的影响,运用3H-TdR法检测其对DNA合成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增殖周期的作用,实时定量观察对VSMC表型变化及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T-1能促进VSMC的增殖;增加VSMC DNA合成;促使VSMC从G0期向S期的转变,使G0/G1期细胞百分比降低,S期细胞百分比增加;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SM22α及骨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加入CGRP后可逆转ET-1的上述作用,使VSMC的增殖及DNA合成均被抑制,且G0/G1期细胞百分比增加,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另外,亦可抑制VSMC向合成型转变,增加SM22α、骨架蛋白表达量。结论 ET-1不仅能促进VSMC的增殖,还可使VSMC向合成型表型转化;而CGRP可逆转ET-1的作用,抑制增殖及表型转化;ET-1与CGRP的上述作用可能与两者调节SM22α、骨架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芪、当归对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黄芪和当归防治血管内皮剥脱后再狭窄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之问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剥脱模型,分别采用形态学和Northern印迹分析技术,观察大鼠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情况及VSMC表型标志基因SM α—肌动蛋白、平滑肌胚胎型肌聋蛋白重链(SMemb)表达活性。结果 术后7d模型组内膜明显增生,14~21d内膜呈进行性弥漫性增厚,与模型组相比,两种中药治疗组的内膜增生程度均明显藏轻1分化标志SM 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增高,去分化标志SMemb表达降低。结论 黄芪和当归通过抑制VSMC表型转化而减缓血管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Dickkopf(DKK)-1对SD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迁移及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主动脉贴块培养VSMC,不同浓度外源DKK-1分别作用于VSMC,然后采用cck8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DKK-1对大鼠VSMC增殖及迁移的影响。RT-PCR和Western印迹分别用于检测VSMC去分化表型标志基因骨桥蛋白(OPN)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外源性DKK-1干预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DKK-1浓度增大,细胞增殖率降低,迁移能力减低;还可使VSMC发生表型转化,而在这个过程中O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外源DKK-1能抑制大鼠VSMC增殖、迁移能力,并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此外,还可使VSMC从合成型向收缩型转化。  相似文献   

11.
林芳  刘越  傅羽  尹新华 《心脏杂志》2015,27(5):617-620
血管钙化是一种由细胞所介导、主动的生物矿化过程,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并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及表型转化(phenotypic switching)在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阐述VSMC的表型转化,向骨/软骨化表型转化不同时期的标志蛋白分子,并探讨其表型转化的调控因素,进而深入认识血管钙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具有高度的可塑性.生理状态下,VSMCs保持静止并表达一系列与收缩舒张相关蛋白,调节血管张力以维持局部和全身血压;在多种病理因素刺激下发生表型转化(phenotypic switching),即由分化型转变为去分化型.去分化型VSM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自噬的影响以及自噬对细胞表型转换的调控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VSMC,用10~(-6)mol/L AngⅡ作用VSMC不同时间,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的表达以观察AngⅡ对VSMC自噬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及AngⅡ组的自噬小体。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抑制剂3-MA和Baf-A1干预后对AngⅡ诱导自噬及细胞表型转换的影响。使用siRNA抑制自噬相关基因Atg7的表达,qRT-PCR检测转染后Atg7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转染siRNA Atg7后对LC3-Ⅱ及细胞表型蛋白标志物的影响。结果 AngⅡ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LC3-Ⅱ表达,自噬抑制剂3-MA抑制AngⅡ促LC3-Ⅱ的表达作用,而Baf-A1则增强AngⅡ促LC3-Ⅱ的表达作用,两种自噬抑制剂均可抑制AngⅡ促VSMC表型转换作用。转染siRNA Atg7后显著抑制AngⅡ促LC3-Ⅱ的表达作用,并可抑制AngⅡ促细胞表型转换作用。结论 AngⅡ促进VSMC从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可能是自噬依赖性的,抑制自噬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表型转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大鼠主动脉分化表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原代培养,为研究VSMC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体外研究模型.方法 无菌条件下分离大鼠胸主动脉中膜,组织贴壁法在Ⅳ型胶原蛋白包被培养瓶内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消化、过滤、离心,收集从组织块分离的单个细胞后,接种于含0.2%小牛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DMEM培养液的层粘连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1天后将培养液更换为不合血清及生长因子的DMEM.结果 根据细胞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兴奋剂刺激引发的收缩反应、分化型VSMC标志基因的检测,证实为分化型VSMC,分化状态可持续1周以上.结论 在组织贴壁法基础上,改变培养环境,可使VSMC较长时间保持于分化状态,是研究VSMC表型转化的分子机制良好的体外研究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方法体外高糖(35μmol/L D-葡萄糖)处理VSMC模拟糖尿病环境,观察高糖是否引起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和凋亡,探索高糖是否引起VSMC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察内质网应激诱导剂和抑制剂对VSMC钙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通过比色法、O-cresolphthalein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应用35μmol/L D-葡萄糖分别处理VSMC不同时间,可以上调VSMC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然而,4-PBA预处理抑制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同时,也能阻断高糖引起的VSMC钙化,表现为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下降。结论高糖可以激活VSMC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进而促VSMC钙化的发生,提示可能内质网应激介导了此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16.
血管钙化是一种多因素介导、主动、可逆的调节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血管钙化的本质是多种血管细胞成分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最终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和血管硬化重塑。目前研究表明,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血管细胞、周细胞以及血管壁内的间充质干细胞都具有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化的潜能。成骨样细胞的来源及其转化和促血管钙化机制已成为这一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脑梗死及外周血管疾病等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结构及功能改变与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促进斑块形成及诱导斑块不稳定。因此,了解VSMCs与AS的关系可能对制定AS的有效防治措施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主要综述了VSMCs起源、VSMCs表型转化、平滑肌源性泡沫细胞、VSMCs凋亡及VSMCs钙化与AS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蛋白激酶Cα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收缩及合成表型 ,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亚型对其转化的影响。方法 用酶消化法及传代培养分别获 2种VSMC表型细胞 ,细胞特性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鉴定。用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竞争RT PCR) ,观察 2种表型细胞的PKCα表达。结果 酶消化法分离的VSMC较传代培养的VSMC显示缬蛋白(desmin)表达呈强阳性。2种表型细胞经超微结构观察分别显示典型的收缩表型及合成表型变化。PKCα表达在酶消化法分离的VSMC中明显高于传代培养的VSMC(t=3 .5 68;P <0 .0 5 )。结论 PKCα亚型在收缩表型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合成表型 ,提示该亚型对维持VSMC的收缩表型起了一定作用。研究中选用竞争RT PCR方法克服了以往使用 β actin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miR-155可以通过干扰血管平滑肌细胞(VMSC)生物活性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但具体机制不十分清楚.本研究主要观察miR-155对VSMC中钙敏感受体(CaSR)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CaSR在miR-155调控VSMC生物活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VSMC,将miR-155 mimic、Ad-CaS...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始动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内皮损伤为基础的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涉及血管重塑及易损斑块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VSMC)增殖与凋亡是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已知细胞内Ca2+参与了细胞增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