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返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及时调整疫情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的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量表对某高校2 700名首批返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32.4%,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36.0%)高于女生(31.2%)(x2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某高校首批返校大学生的学校适应情况及行为表现,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高校首批返校的2 702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返校后学校适应情况及相应行为表现等。  结果  男生对宿舍环境卫生满意度评分高于女生(t=10.28,P < 0.01),对学校安保和后勤保障满意度评分低于女生(t=2.26,P=0.02),农村大学生对学校封闭管理制度评分高于城市大学生(t=2.82,P=0.01),非独生子女在安保后勤、防疫工作、学校对防疫的重视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独生子女(P均 < 0.05)。若调查对象自身出现COVID-19疑似症状,选择立即就医的比例(68.1%)低于他人出现症状劝其就诊的比例(81.3%)(χ2=223.88,P < 0.01)。若调查对象自身出现COVID-19疑似症状,选择报告辅导员的比例(79.5%)低于他人出现症状劝其上报的比例(88.7%)(χ2=97.49,P < 0.01)。2 671名(98.9%)大学生能坚持每天戴口罩,2 457名(90.9%)大学生选择改善饮食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结论  首批返校大学生对学校各方面满意度较高,能够采取积极措施适应返校生活、做好自我防护,但仍需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返校大学生抑郁、焦虑情绪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有效的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首批返校的2 697名大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等。  结果  首批返校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31.8%,焦虑检出率为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产生抑郁情绪的风险是男生的1.28倍;因疫情致家庭损失的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风险是无家庭损失的1.30倍;外向性格(OR=0.62)、中性脾气(OR=0.55)及温和脾气(OR=0.46)、每周体育锻炼次数适中(1~2次:OR=0.73;3~4次:OR=0.65)与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呈负相关;早餐次数较少与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独生子女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风险是非独生子女的1.61倍;因疫情致家庭损失的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风险是无家庭损失的1.45倍;中性脾气(OR=0.67)及温和脾气(OR=0.56)、每周体育锻炼1~2次(OR=0.67)与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呈负相关;从来不吃早餐(OR=2.03)与大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结论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首批返校大学生群体抑郁检出率较高。学校应针对有因疫情所致损失经历、独生子女、具有不良早餐习惯、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及时开展有效情绪疏解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4.
陈功  徐济达  卢佳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12):1851-1855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返校大学生的焦虑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疫情防控期间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采用群体横断面调查,2020年5月2-9日调查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3所医药类高校共4 750名学生,采用Zung焦虑自评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学生的心理焦虑情况进行测量,采用自制问卷对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药类高校返校大学生中20.0%有轻度焦虑情绪,6.5%为中度或重度焦虑.不能适应学校封闭管理的大学生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为52.9%;每天线下课程时间≥6 h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为36.0%;从不进行体育锻炼焦虑情绪检出率为43.5%;不参加线上文体活动焦虑情绪检出率为41.6%;因无法与朋友见面而产生孤独感焦虑情绪检出率较高,为4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对学校封闭管理的适应程度、对校园消杀工作的认可程度、是否参加聚集性活动、每天线下课程时间、每天线上学习时间、对考试紧张程度、规律作息、体育锻炼频率、线上文体活动等是返校后产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返校大学生有少部分存在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包括学校管理、学习负担、体育锻炼与健康作息、校园文体活动等方面.学校应采取一定措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缓解返校大学生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2014年开学期,女大学生失踪的消息频繁曝出.8月12日,江苏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在返校路上失踪,随后被证实身亡.8月29日,20岁的重庆女大学生高渝因在返家途中错上一辆黑车而被害身亡.9月2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2011级英语专业23岁的女学生张琳琳上午从郑州市古荥镇家中出门返校,途中与家人失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大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探讨考试应激对血清中4种元素的影响和规律. [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学生期末考试和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Paired-Sample T Test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 [结果]期末考试血清钙、镁、锌、铜含量分别为(μg/ml):130.20±15.6,25.37±5.13,0.787±0.21,0.721±0.20;寒假返校血清钙、镁、锌、铜含量分别为(μg/ml):119.68±7.45,21.33±4.30,0.838±0.27,0.695±0.11,两组相比较,考试应激后学生血清钙、镁含量相对寒假返校升高显著(P<0.05),锌、铜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考试应激对血清中钙和镁含量有明显影响,预测钙作为衡量与考试类似心理应激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大学生及其家长在新冠肺炎爆发期进行新冠肺炎认知、心理和行为调查分析,为高校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收集312对大学生及其家长认知、心理和行为等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和Kappa分析,比较学生和家长相关因素的差异和一致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与家长相比,大学生信息主要来源于微博,肺炎基本知识得分较低,有抑郁症状的比例较高,对疫情更担心和恐慌,以及口罩正确使用得分较低(P<0.05)。(2)大学生正确使用口罩和综合防护行为的影响因素除了自身相关因素(如疫情关注时间,恐慌,消息主要来源,行为得分)外,还受到其家长相关因素(如疫情关注时间,感知疾病严重性和行为得分)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心理和行为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家庭和学校健康宣教,积极为大学生返校提供疫情防范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对需要乘坐公交车返校的学生,我们安排了12个乘车点,调度了86辆公交车往返接送学生返校,确保学生安全有序、错峰平稳返校注册。"广西鹿寨县教育局副局长宋庆刚说。为实现本县高三、初三学生顺利返校复学,鹿寨县教育、交通等多部门联合开通86辆返校直通车,"点对点"将3000多名需要乘车返校的高三、初三学生安全有序送达,助力学生复学复课。4月6日上午,86辆公交车分别前往全县9个乡镇及寨沙镇龙江村、长田村,平山镇大阳村3个生源较多的行政村,承担高三、初三学生安全返校上课的任务。开通返校直通车,让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放心。鹿寨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大中小学陆续开学,学生返校上课,在校园内外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返校前返校前根据学校要求填好健康申报表,申请电子健康码。学生返校前,凡是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不应该回校,要及时就医,并向班主任请假,报告病情等真实信息。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有条件的可乘坐私家车,尽量不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用手接触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0.
1988年1~2月份,以上海市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发生了甲型肝炎暴发流行。此时正值寒假,我校有265名大学生在该地区生活长达2~3周之久。甲肝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多见。这批在疫区生活的学生很可能罹患甲肝。为了预防甲肝在我校流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1.将从疫区返校的学生全部集中居住,实行分餐制,严格禁止他们与非疫区学生接触; 2.通过调查和血清学检查,将其疫区学生分为甲肝密切接触组和疫区普通生活组分别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0年3—4月,方便选取广州市、湛江市和中山市7 755名中小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情绪行为问题,使用自编生活行为方式调查问卷收集中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学段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因素。  结果  广东省6~17岁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8%,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0%,14.4%,7.3%和10.1%。男生心身问题、多动指数检出率(3.4%,4.1%)高于女生(2.3%,2.5%),焦虑检出率(2.8%)低于女生(4.9%)(χ2值分别为8.08,14.40,25.38,P值均 < 0.05)。不同学段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88,228.00,28.28,85.19,15.66,39.33,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存在心身问题(OR=1.37,95%CI=1.04~1.82)、多动指数(OR=1.58,95%CI=1.21~2.06)异常的风险高于女生,发生焦虑(OR=0.50,95%CI=0.39~0.64)风险低于女生; 学段是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异常的影响因素。视屏时间过长、睡眠时长不达标的学生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  结论  广东省中小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性别、学段、视屏时间和睡眠是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应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干预。  相似文献   

12.
陈威宇  林夕  崔宁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9):1351-1354
目的 了解长春市脱发大学生抑郁情绪水平,探讨影响脱发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1月—2021年6月收治的275名脱发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流调用抑郁量表、一般人口学问卷进行调查,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脱发大学生中发生抑郁情绪者121名,检出率为44.0%。女生(OR=2.26,95%CI=1.22~4.20)、26~30岁(OR=2.43,95%CI=1.01~5.85)、自评睡眠质量很差(OR=13.63,95%CI=4.09~45.42)、自评人际关系受较大影响(OR=3.56,95%CI=1.57~8.06)、感知到重度压力(OR=3.73,95%CI=1.35~10.30)与脱发大学生发生抑郁情绪呈正相关,每周锻炼1~2次或3~5次及>5次[OR值(95%CI)分别为0.17(0.05~0.61),0.14(0.04~0.52),0.03(0.01~0.14)],与脱发大学生发生抑郁情绪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脱发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年龄、性别、睡眠质量、人际关系困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OCS)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安徽省3所高校的留守经历大学生,使用中文版强迫量表修订版(obsessive-compulsive inventory-revised,OCI-R)、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以及自编大学生留守经历基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留守经历大学生2 291名,强迫症状检出率26.5%。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在与父母见面频率、看护人教养方式、与看护人之间的矛盾、吸烟和饮酒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看护人采取严厉型教养方式(OR=1.300,95%CI:1.025~1.649,P=0.030)、放纵型教养方式(OR=1.372,95%CI:1.017~1.852,P=0.038)、吸烟(OR=1.982,95%CI:1.305~3.011,P=0.001)、有抑郁症状(OR=2.423,95%CI:1.954~3.005,P < 0.001)、中自尊(OR=0.604,95%CI:0.481~0.759,P < 0.001)以及高自尊(OR=0.488,95%CI:0.362~0.659,P < 0.001)是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论  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检出率较高,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留守经历大学生强迫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状态中个体及家庭因素对中学生焦虑和孤独情绪产生的影响,为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激过程中可能采取的有效干预路径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3—4月抽取上海市初、高中生共11 596名,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孤独感量表简版(ULS-6)进行调查。  结果  中学生焦虑、孤独发生率分别为34.78%,52.44%,女生焦虑和孤独的发生率(36.13%,54.62%)高于男生(33.44%,50.28%)(χ2值分别为17.03,21.82,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毕业班(OR=1.34,95%CI=1.18~1.52)、成绩中等(OR=1.25,95%CI=1.08~1.45)及后25%者(OR=1.76,95%CI=1.50~2.05)、非独生子女(OR=1.25,95%CI=1.09~1.43)、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低(OR=1.42,95%CI=1.23~1.65)与中重度焦虑情绪的发生正性相关,女生(OR=1.20,95%CI=1.12~1.30)、毕业班(OR=1.13,95%CI=1.04~1.24)、外省市户籍(OR=1.20,95%CI=1.09~1.33)、成绩差(OR=1.72,95%CI=1.55~1.91)、不与父母同住(OR=1.32,95%CI=1.18~1.48)与孤独情绪的发生正性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居家隔离期间,需关注青少年焦虑和孤独等负性情绪,尤其是女生、毕业班、成绩较后、独生子女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云南大一年级学生吃夜宵和不吃早餐交互效应与焦虑症状的关联,为预防和减轻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昆明和大理整群选取3所高校的9 960名一年级大学生,使用膳食频率调查表评估大学生饮食行为,使用中文版21条目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的焦虑分量表评估大学生的焦虑症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吃夜宵和不吃早餐的交互效应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结果 最近1个月平均每周大学生吃夜宵和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72.5%(7 217/9 960)和61.6%(6 131/9 960),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8.9%(2 875/9 960)。吃夜宵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1.40~2.54),不吃早餐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1.23~1.60)(P值均<0.05)。吃夜宵和不吃早餐交互效应与大学生的焦虑症状呈正相关(相乘交互效应,β=0.06,95%CI=0.02~0.10,P<0.01;相加交互效应,OR=2.00,95%CI=1.59~2.51,P<0.01)。结论 吃夜宵且不吃早餐的云南大学生焦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校园欺凌现状及其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关系,为防范校园欺凌现象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使用校园欺凌量表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安徽省合肥、芜湖、阜阳等地区初一至高三年级1 826名学生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采用SPSS 2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学生校园欺凌报告率为41.40%,其中欺凌别人报告率为14.46%,被欺凌报告率为39.59%,欺凌他人同时受到他人欺凌报告率为12.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矫正模型显示,与母亲关系一般和中学生校园欺凌存在正相关(OR=1.76,95%CI=1.22~2.53),与父亲关系一般(OR=1.89,95%CI=1.47~2.43)、重组家庭(OR=2.28,95%CI=1.22~4.29)和中学生校园被欺凌存在正相关,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般/差(OR=1.52,95%CI=1.06~2.17;OR=3.15,95%CI=1.79~5.57)与欺凌—被欺凌者存在正相关,惩罚打骂型家庭教育方式与欺凌、被欺凌、欺凌—被欺凌行为均存在正相关(OR=1.45,95%CI=1.10~1.90;OR=1.82,95%CI=1....  相似文献   

17.
焦阳  刘洲  张晓丹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7):1047-1051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日常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睡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3月从北京、天津、武汉各选2所高校(体育类/非体育类各1所)共2 808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以及Bouchard体力活动日记采集受试者睡眠状况及睡眠时间(SD)、久坐行为(SED)、低强度体力活动(LPA)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情况。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大学生各项指标之间参数的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结果  疫情期间男生MVPA时间(0.5 h)高于女生(0 h)(Z=-4.21,P<0.01);≤18岁学生的SED时间(11.1 h)高于19~21岁及以上学生(9.3, 10.3 h)(F=7.90,P<0.05);居住在城市、城乡结合的学生SED(10.5, 9.5 h)高于农村学生(9.0 h)(F值分别为9.56,10.73,P值均<0.01);体育专业学生的LPA、MVPA时间(3.9,1.0 h)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3.0,0 h),SED及睡眠时间(8.3,9.8 h)均低于非体育专业学生(11.1,11.1 h)(Z值分别为-2.99,-4.73,-4.73,-2.42,P值均<0.01)。睡眠质量一般和睡眠障碍学生的LPA时间均低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SED时间均高于睡眠质量好的学生(F值分别为7.67,8.62,P值均<0.05)。控制性别、年龄、居住地、专业等因素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时间不足易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OR=0.84,95%CI=0.71~0.99,P<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大学生普遍存在久坐时间过长、体力活动不足等问题,睡眠质量也不容乐观,低强度体力活动不足可能会增加睡眠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研究生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交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研究生群体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江苏省5所高校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疏离感量表(GAS)、社交焦虑量表(IAS)以及自编基本信息与居家生活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  结果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 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疏离感、社交焦虑得分分别为(2.58±0.50)(30.68±6.22)(47.55±8.77)分, 社交焦虑问题阳性症状检出率为43.9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加重(OR=1.86, 95%CI=1.32~2.61)及较高的疏离感(中水平: OR=2.06, 95%CI=1.45~2.92;高水平: OR=5.19, 95%CI=1.00~27.00)均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 与好友交流增多(OR=0.65, 95%CI=0.47~0.90)、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中水平: OR=0.37, 95%CI=0.21~0.66;高水平: OR=0.15, 95%CI=0.08~0.30)均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  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仍较为严重。获得朋辈支持、缓解个体疏离、提升自我效能感与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有助于改善特殊时期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