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行为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为针对性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座城市选择共8 102名12~17岁青少年,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调查被试者的抑郁症状以及NSSI行为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NSSI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NSSI总体检出率为24.6%,其中男生(23.1%)检出率低于女生(26.2%)(χ2=10.97,P<0.05),初中和高中总体检出率分别为24.7%和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05)。伴NSSI组青少年抑郁症状总体检出率为49.7%,不伴NSSI组的检出率为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8.80,P<0.01)。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中,伴NSSI组(男生:44.0%,女生:54...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家庭影响因素, 为制定青少年自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广东5省抽取15 623名11~20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评估青少年NSSI行为的频率, 以及家庭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近1年内至少发生1次以上自伤行为者占28.8%, 其中1~4次(偶有自伤行为)者占17.6%, 5次及以上(反复自伤行为)者占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类型、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与青少年偶有自伤行为及反复自伤行为均有相关性(χ2=6.30~12.16, P值均 < 0.05)。控制性别、年龄、年级、民族, 情绪管理、心理韧性、孤独感、社会支持等因素后, 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仍与偶有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1, 1.34, P值均 < 0.05);是否独生子女、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和家庭教养方式与反复自伤行为仍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1.19, 0.69, 1.57, P值均 < 0.05);以地区进行分层分析后显示, 各地区的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  结论  独生子女、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等家庭因素可能与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有关, 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杨春  张瑞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6):879-882
目的 探讨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自伤行为影响因素,为开展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第904医院门诊就诊的80例14~18岁抑郁障碍青少年,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量表、自伤行为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抑郁障碍患者(76.74%)自伤行为报告率较女性高(54.05%),...  相似文献   

4.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一种不以自杀为目的地、直接地、故意伤害自己身体,而不被社会和文化所认可的行为,包括割伤、烧伤、打伤、烫伤、咬伤自己等多种形式[1-2].自杀行为是因为社会心理冲突而产生的一种蓄意终止自己生命、有目的、有计划的自我毁灭行为[3].NSSI和自杀行为是青少年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两者紧密关联.国内外诸多研究证实了青少年NSSI和自杀行为的统计学关联[4-5],但对于两者关联的理论解释尚存在争议.本文对近年来青少年NSSI和自杀行为关联研究的主要理论模型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究累积家庭风险指数与青少年自伤的函数关系及认知情绪调节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有效预防青少年自伤提供参考.方法 整群抽取哈尔滨1所初中的42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家庭基本情况问卷、自伤问卷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50.9%的青少年存在1个及以上的家庭风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累积家庭风险能正向预测青少年自伤水平(P<0.01),且预测作用呈“正加速关系”,标准化路径系数r=0.35(P<0.01).自我责难和灾难化2种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累积家庭风险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分别为0.26,0.05.结论 累积家庭风险的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值后,自伤水平将迅速增加,且路径以自我责难和灾难化2种消极认知情绪调节为部分中介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编制适合我国使用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评价,为更好地了解我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杀行为提供工具.方法 自行编制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沈阳、郑州、南昌和深圳部分在校初、高中学生,共15 096人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同质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等评价问卷的信效度.选取合肥市某中学94名学生使用自残功能性评估问卷(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on,FASM)作为校标问卷进行调查,考察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结果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分为行为问卷(12个条目)和功能问卷(19个条目)2部分.行为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1,分半信度为0.851,重测信度为0.843,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914%,与校标问卷FASM行为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r=0.833(P<0.01).功能问卷总分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5,分半信度为0.786,重测信度为0.80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3.871%,与校标问卷FASM功能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r=0.859(P<0.01).结论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功能的评定工具.  相似文献   

7.
唐杰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5):760-762
自伤行为是全球青少年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也是成年期多种健康结局的风险因素。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分为一般人群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但由于相关研究存在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测和干预进展缓慢。应加强高质量的人群队列研究,结合高级统计学分析方法,进一步验证和明确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建立准确性较高的风险预测模型,完善现有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从而降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8.
探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为提升青少年健康,预防不良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国黑龙江、湖北、安徽、广东、云南5个省15 538名初中和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网络成瘾行为、一般人口学特征、家庭情况及心理状况等.结果 调查前1年,被试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网络成瘾、可疑网络成瘾的自我报告率分别为28.7%,3.3%和29.9%.有无自伤行为组间孤独感和情绪管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35,25.62,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网络成瘾有相关性(P<0.05);在控制性别、民族、年级、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管教方式、情绪管理、孤独感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各类型与网络成瘾各类型仍有相关性(OR=1.30~2.79),且网络成瘾者发生各类型NSSI风险均高于可疑网络成瘾者.结论 网络成瘾和可疑网络成瘾行为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独立危险因子.加强对网络成瘾的预防可减少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了解广东省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现状及社会心理因素,为预防和干预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阳江市、阳春市2 907名10~18岁的中学生,调查其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及社会心理因素.结果 调查近1 a内有1次以上自伤行为者占31.2%.其中有5次及以上自伤行为(经常自伤行为)者占14.6%,男女经常自伤行为发生率分别为14.1%和15.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1,P=0.466);自伤方式以拽头发、掐自己、打自己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经常自伤行为者(≥5次以上)及偶有自伤行为者(1~4次)人际关系归因得分(内控性、外控性)高于无自伤行为者(F值分别为14.813,40.456,P值均<0.01),而自尊得分低于无自伤行为者(F=30.364,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偶有自伤行为与内控性、自尊、独生子女、性别有关;而经常自伤行为与外控性、自尊和独生子女有关(P值均<0.05).结论 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发生率较高,受人际关系归因、自尊、性别及独生子女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睡眠问题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关系,为大学生NSSI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3所高校的11 689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的NSSI行为、睡眠问题、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习惯和抑郁症状。结果大学生在过去1年内的NSSI行为报告率为7.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SSI行为与工作日睡眠时间、周末睡眠时间、失眠、噩梦睡眠问题均有相关性(P值均<0.05);在控制年级、性别、父母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吸烟、饮酒和抑郁症状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末较短的睡眠时间(<7 h/d)、失眠症状和频繁噩梦均能增加大学生NSSI行为的发生风险(OR=1.32~3.25,P值均<0.05),而工作日较长的睡眠时间(≥9 h/d)则与NSSI行为呈负相关(OR=0.60,P<0.05)。结论睡眠时间过短、失眠和噩梦是大学生NSSI行为的重要风险因素,加强对睡眠问题的干预和管理可减少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11.
自我伤害行为是应对负性情绪的常用策略,普遍存在于冲动型、情绪管理薄弱的青少年群体中,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发展,是重要的疾病负担之一,应引起广大学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作者对自我伤害行为的概念和界定、流行病学和危害、影响因素进行了文献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以培养青少年情绪管理能力为重点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壮族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心理韧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2019年采用年级分层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2 242名壮族初中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壮族初中生NSSI得分为(4.52±5.31)分,NSSI检出率为40.50%。在是否留守经历、不同教养方式、不同学习压力间NSSI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03、34.362、13.245,P<0.001)。有NSSI者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得分低于无NSSI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14.619、 - 18.118,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对心理韧性有正向影响(β = 0.48, P<0.01),家庭亲密度对NSSI有正向影响(β = 0.650, P<0.01),心理韧性对NSSI的有正向影响(β = 0.320, P<0.01)。心理韧性在家庭亲密度和NSSI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75%。结论 心理韧性在壮族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和NSSI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壮族中学生心理韧性、家庭亲密度的方式或途径降低NSS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近年广州市青少年自伤与自杀行为发生率水平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比较分析2008和2013年两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资料的相关内容。结果 广州市总体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率2008年和2013年分别为8.53%和8.25%,基本保持稳定(χ2=0.61,P=0.434),职中生2013年(6.80%)自伤行为发生率较2008年(8.68%)下降明显(χ2=4.78,P=0.029);总自杀行为发生率2008年为10.88%,2013年为11.71%,年均增长率为1.85%,其中男生和初中生增长明显,分别由2008年的9.15%和10.84%增加至2013年的11.07%和12.80%。结论 广州市青少年自伤与自杀行为形势仍然严峻,需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了解小学生视屏时间与自我伤害行为的关联,为制定小学生自我伤害行为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6—11月选取浙江、广东、江西、四川、贵州5省1 09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视屏时间和自我伤害行为的关联。  结果  5.6%的小学生每天视屏时间>2 h,男生、农村学生、健康素养较低的学生、饮酒的学生每天视屏时间过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35,6.94,6.86,16.86,P值均<0.05),每周零花钱不同的学生视屏时间分布不同(P<0.01)。11.3%的小学生有过自我伤害行为,西部地区、男生、三年级、农村、监护人为其他成年亲属、健康素养较低、吸烟、饮酒、每天视屏时间>2 h的学生自我伤害行为发生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7.31,11.49,23.91,22.12,15.11,55.16,19.03,25.16,19.35,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视屏时间≤2 h的学生相比,视屏时间>2 h的学生自我伤害行为较高(OR=2.62,95%CI=1.31~5.23)。  结论  小学生自我伤害行为与视屏时间有关,应在小学生中开展减少视屏时间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饮酒行为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 【方法】 对广州市2 845名初、高中在校学生的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高中生饮酒率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9,P<0.01)。男生饮酒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6,P<0.01)。以责骂作为教育方式、感觉孤独、缺课、晚回宿舍、父母饮酒是青少年饮酒行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OR>1),与父母交流、学习成绩好、父母反对饮酒、认为酒精成瘾能致病是减少饮酒的保护因素(OR<1)。 【结论】 应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加强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早期干预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