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乔松素(P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发肝损伤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PIN(50 mg/kg)组、APAP(300 mg/kg)模型组、PIN(30 mg/kg)+APAP(300 mg/kg)组和PIN(50 mg/kg)+APAP(300 mg/kg)实验组,每组各10只。各组采取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PIN组及PIN+APAP组每日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PIN+APAP组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 1次,空白组和PIN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收集血清,检测ALT、AST水平,肝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校,APAP(300 mg/kg)模型组的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模型构建成功;PIN(30 mg/kg)+APAP(300 mg/kg)及PIN(50 mg/kg)+APAP(300 mg/kg)组的ALT、AST与APAP(300 mg/kg)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值均<0.01)。与空白组比校,APAP(300 mg/kg)模型组小鼠肝脏中MDA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SOD活性及G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APAP(300 mg/kg)模型组比较,PIN(30 mg/kg)+APAP(300 mg/kg)及PIN(50 mg/kg)+APAP(300 mg/kg)组的小鼠肝脏中MDA的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且SOD活性及GSH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组织病理观察显示PIN可明显改善APAP对肝组织的损伤,使肝组织形态相对正常。结论PIN对APAP诱发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肝脏氧化应激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复方灵丹胶囊对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125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CCl4模型组(n=15),CCl4造模低、中、高剂量给药组(0.8、1.6、3.2 mg·g-1·d-1)(每组各15只);DDC模型组(n=15),DDC造模低、中、高剂量给药组(0.8、1.6、3.2 mg·g-1·d-1)(每组各15只)。造模成功后,给药组予以相应剂量复方灵丹胶囊混悬液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周,眼球取血,留取血清,检测AST、ALT、白蛋白、胆红素,留取肝右叶同一部位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天狼星红、α1-Ⅰ型胶原蛋白抗体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染色。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结果 与模型组对比,复方灵丹胶囊给药后,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LT明显下降、白蛋白升高(P值均<0.05),中、高剂量给药组血清...  相似文献   

3.
背景:改变葡聚糖硫酸钠(DSS)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可建立适当的结肠炎模型,对于进一步研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建立急性结肠炎慢性化的小鼠模型,并探讨其病理学特征。方法:48只C57BL/6小鼠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自由饮用3%DSS溶液,5d后改饮用蒸馏水3周,建立急性结肠炎慢性化模型。正常对照组饮用蒸馏水26d。每日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于实验第5、12、19、26d分别处死两组各6只小鼠,行结肠大体形态观察、组织病理学评分和炎症评分。结果:造模第5d,模型组小鼠均出现腹泻、血便、体质量减轻等症状,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结肠多灶性浅溃疡,上皮缺失或少许残留,隐窝破坏,杯状细胞减少,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和黏膜下层。改饮用蒸馏水3周后,小鼠体质量恢复,腹泻减轻,血便等症状消失,但仍见灶性小溃疡,伴上皮不规则再生和数量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急、慢性期肠道病变均以远段结肠为重。结论:单个循环饮用3%DSS可诱导C57BI怕小鼠发生与人类临床和病理表现相似的急、慢性结肠炎,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旨在探究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FLAP)的选择性抑制剂MK886对小鼠酒精性肝病(ALD)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ALD组、ALD/MK886组给予Tipoe-Nanji酒精液体饲料,6周后酒精灌胃1次形成慢加急性ALD模型,对照组给予不含酒精的对照饲料,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小鼠开始摄入酒精2 d后,ALD/MK886组小鼠腹腔开始注射MK886(0. 01 mg/10 g,1次/d)。ALD组及ALD/MK886组酒精灌胃后9 h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AST、ALT、乳酸脱氢酶(LDH)、TG及肝组织中TG和丙二醛(MDA)水平,肝组织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评分,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Thp-1细胞中FLAP和5-脂氧合酶(5-LO)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法检测Thp-1细胞的凋亡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T2进行检验。结果 ALD组、ALD/MK886组在造模第1周体质量减轻,随后逐渐增加,至造模结束时ALD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值均0. 05),ALD/MK886组小鼠体质量和肝指数明显高于ALD组(P值均0. 05)。ALD组小鼠血清AST、ALT、LDH、TG及肝组织TG、MDA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均0. 05);与ALD组比较,ALD/MK886组小鼠相关血清及肝组织生化指标明显降低(P值均0. 05)。ALD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值均0. 05),与ALD组比较,ALD/MK886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评分明显降低(P 0. 05)。ALD组肝脏5-LO、FLAP表达较正常组和对照组显著增加(P值均0. 05),ALD/MK886组较ALD组明显降低(P 0. 05)。脂多糖(LPS)上调Thp-1细胞FLAP和5-LO的表达,MK886减轻了LPS的作用(P值均0. 05)。MK886促进Thp-1细胞凋亡,LPS减轻MK886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P值均0. 01)。结论 MK886可通过抑制5-LO的表达从而诱发Kupffer细胞凋亡,发挥对小鼠AL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血府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药效,解析血府逐瘀汤发挥效应的物质基础。方法 实验一探究血府逐瘀汤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的作用,将50只C57BL/6J 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奥贝胆酸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组小鼠予对照饮食,其余各组高脂饮食,造模第13周开始灌胃给药,16周末取材。记录进食量、体质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检测空腹血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E染色和NAFLD 活动评分(NAS)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检测肝组织TG和血清ALT水平。实验二分析血府逐瘀汤各提取部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的作用,利用水煎、水提醇沉、石油醚萃取技术,获得血府逐瘀汤提取部位1、2、3。将54只C57BL/6J 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血府逐瘀汤提取部位1、2、3和血府逐瘀汤对照组,每组9只。正常组予对照饮食,其余各组高脂饮食,造模第13周开始灌胃给药,16周末取材。记录进食量、体质量,酶联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检测空腹血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E染色和NA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Mc)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向肝祖细胞(HPCs)分化的影响。方法C57BL/6N小鼠24只,采取腹腔冲洗法获得巨噬细胞,收集上清获得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c-CDM)。通过激活素A、骨形态发生蛋白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诱导小鼠iPSCs向HPCs分化。将HPCs的诱导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正常培养基,为对照组(Ctrl组);另一组在诱导D5使用Mc-CDM培养基,为实验组(Mc组)。通过形态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比较正常Ctrl组与Mc组HPCs的形态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在体外建立了iPSCs来源的HPCs;HPCs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第12天的Ctrl组相比,第12天的Mc组的肝祖细胞特异性蛋白CK19的表达显著增高(0.901±0.072 vs 0.686±0.097,t=-3.093,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第12天Ctrl组相比,第12天Mc组肝祖细胞相关蛋白CK19的表达显著增高(1.922±0.103 vs 1.448±0.012,t=-7.881,P<0.05);同时,第12天Mc组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亦显著增高(1.392±0.042 vs 1.101±0.048,t=-5.978,P<0.05)。结论巨噬细胞可促进小鼠iPSCs向HPCs分化,其机制可能与HPCs细胞自噬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铁调素(hepcidin)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中的动态变化。方法 C57BL/6小鼠给予CCl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通过HE和Masson染色验证小鼠肝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普鲁士蓝染色检测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肝脏铁沉积情况;通过两步法胶原酶原位灌注与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肝脏原代肝细胞、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hepcid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发现,肝纤维化程度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停止造模后肝纤维化出现自发性逆转;普鲁士蓝染色提示,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脏铁沉积逐渐增加,造模4周时肝脏铁沉积面积较前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2,P0.05),但在造模6周时无明显增加,仍高于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P0.05);停止造模的自发逆转过程中铁沉积又出现下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肝脏中TNFα、IL-1β、IL-6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持续增高,造模6周时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22、9.707、5.678,P值均0.05);肝脏hepcidin在此纤维化模型中表达早期升高,造模4周时已达峰值,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0,P0.05),但在自发逆转过程中表达降低,峰值早于炎症因子的表达。结论肝脏中铁沉积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逐渐增加;hepcidin的表达在肝纤维化进展过程中逐渐升高,与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于布加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C57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6只,假手术+二甲双胍组(SHAM+M组)5只,布加综合征模型组(BCS组)10只,布加综合征模型+二甲双胍组(BCS+M组)9只。模型组行下腔静脉部分结扎术,SHAM组不结扎,二甲双胍组造模同时饮水中给予0.1%二甲双胍。6周后处死小鼠取材,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和胶原沉积变化,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Ⅰ型胶原(Collagen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Fibrinogen、α-SMA、Collagen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SHAM组相比,病理染色结果显示BCS组肝脏明显纤维化,中央静脉旁肝细胞排列紊乱,肝窦扩张并伴有红细胞淤积和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沉积。BCS组HIF-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旋覆花汤对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旋覆花汤组和奥贝胆酸组,每组8只。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饮食造模第24周开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旋覆花汤组给药剂量为14.19 g/kg灌胃,奥贝胆酸组给药剂量为10 mg/kg灌胃,灌胃体积均为20 mL/kg,每天给药1次,连续6周。HE染色、油红O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脂质沉积及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TC、TG、LDL-C和葡萄糖水平,肝组织TG及羟脯氨酸(Hy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肝组织脂质代谢相关、炎症相关以及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F4/80和α-SMA阳性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肝湿重、血清AST、ALT、TC、TG、LDL-C和葡萄糖水平均显著增高(P值均<0.01);HE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肝细胞脂肪变,大量脂肪空泡,肝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种途径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迁移情况及肝损伤的修复情况。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A、B、C、D、E、F 6组,每组10只,A、B、C、D为移植组,E组为骨髓干细胞供体组,F组为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用CCL4/2-乙酰氨基芴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小鼠骨髓干细胞,用红色荧光染料PKH26标记后经门静脉(A组,n=10)、尾静脉(B组,n=10)、腹腔(C组,n=10)及脾内(D组,n=10)输入到急性肝损伤小鼠体内,2周后处死小鼠,血清检测肝功能(ALT、AST、Alb),肝组织病理观察骨髓干细胞向肝脏迁移的情况及肝损伤小鼠的肝脏修复情况。F组小鼠于第8天处死检测ALT、AST及Alb值。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微镜下4个移植组移植的细胞均迁移到肝脏且通过病理图片均可见新生的肝细胞; ALT、AST、Alb值A、B、C、D 4组分别与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t值分别为2. 372、2. 473、2. 354、2. 383,P值均0. 05; AST:t值分别为2. 534、2. 423、2. 437、2. 643,P值均0. 05; Alb:t值分别为2. 336、2. 243、2. 373、2. 352,P值均0. 05)。结论骨髓干细胞促进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修复,其修复程度与移植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模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芯片筛查,并观察柴胡皂苷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IH的发病机制及SS-d对该病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PF级C57BL/6小鼠40只[体质量(20±2)g],分为基因芯片组(n=8)和SS-d治疗组(n=32)。基因芯片组小鼠又分为正常对照组(n=4)和模型组(n=4),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鼠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 A),12 h后处死并提取肝组织,按Agilent芯片说明书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SS-d治疗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分别按2.5 mg/kg和5.0 mg/kg剂量给予腹腔注射SS-d预处理,8 h后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每组8只)。12 h后收集各组小鼠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ALT、AST。无菌条件下提取小鼠肝组织,部分多聚甲醛固定后切片,并进行HE染色;部分肝组织用于提取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部分差异表达基因(IFNγ、IL-4、IL-5、IL-13和IL-17)的mRNA水平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基因芯片组小鼠共筛查差异表达基因11512个,其中上调5189个,下调6323个,显著富集于138条信号通路;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IFNγ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升高(P值均<0.01),而IL-4 mRNA、IL-5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下调(P值均<0.01),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在SS-d治疗组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升高(P值均<0.01);肝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IFNγ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05),而IL-4 mRNA、IL-5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模型组比较,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肝组织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IFNγmRNA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值均<0.05),IL-4 mRNA、IL-5 mRNA和IL-13 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值均<0.05),上述基因的含量变化差异在SS-d高剂量组与SS-d低剂量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H的发生发展系大量基因异常表达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IFNγ、IL-4、IL-5、IL-13、IL-17与AIH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也是SS-d发挥免疫调节及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生物学靶点。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复制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胺联合内毒素(D-Gal N/LPS)、D-氨基半乳糖胺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D-Gal N/TNF-α)及刀豆蛋白A(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针对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SS)水煎液有效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方法采用152只雄性6~8周龄C57BL/6小鼠,其中80只小鼠随机分为CCl4+H2O组、CCl4+SS组、D-Gal N/LPS+H2O组、D-Gal N/LPS+SS组、D-Gal N/TNF-α+H2O组、D-Gal N/TNF-α+SS组、Con A+H2O组及Con A+SS组共8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生存率。其余72只小鼠随机分为Normal组、CCl4+H2O肝功能组、CCl4+SS肝功能组、D-Gal N/LPS+H2O肝功能组、D-Gal N/LPS+SS肝功能组、D-Gal N/TNF-α+H2O肝功能组、D-Gal N/TNF-α+SS肝功能组、Con A+H2O肝功能组及Con A+SS肝功能组共9组,每组8只,检测血浆ALT、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垂盆草水煎液将CCl4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生存率由55%提高到90%(P=0.0128)。造模24小时后,CCl4+SS组ALT为(5500.00±426.20)U/L,AST为(4383.00±358.00)U/L,LDH为(6764.00±691.30)U/L,分别低于CCl4+H2O组ALT[(10521.00±1374.00)U/L]、AST[(7328.00±947.80)U/L]、LDH[(13589.00±1542.00)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垂盆草水煎液对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NF-κB/IL-6信号通路研究雷公藤甲素对雨蛙素诱导的慢性胰腺炎(CP)小鼠模型胰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n=5)、雨蛙素组(雨蛙素诱导CP模型,n=5)和雷公藤甲素组(雨蛙素诱导+雷公藤甲素治疗,n=5)。6周后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对小鼠胰腺称重;苏木素-伊红染色、天狼猩红及马松染色观察胰腺组织形态及胶原沉积;ELISA检测血清中IL-6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NF-κB/p65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NF-κB/p65、IL-6及α-SMA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3组间胰腺组织重量,IL-6水平,病理评分,天狼猩红染色、马松染色、α-SMA阳性信号、NF-κB/p65阳性信号的平均光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4.87、15.85、145.33、141.80、121.77、250.22、69.22,P值均<0.001)。与雨蛙素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胰腺重量明显增加,IL-6的表达明显降低,胰腺组织纤维化及胶原沉积明显减弱,α-SMA与NF-κB/p65表达量降低(P值均<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3组间NF-κB/p65、IL-6、α-SM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86、6.74、16.23,P值均<0.05),雷公藤甲素组胰腺组织NF-κB/p65、IL-6及α-SMA表达量明显低于雨蛙素组(P值均<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抑制NF-κB/p65及IL-6蛋白的表达,缓解雨蛙素诱导的CP小鼠模型的胰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对肝纤维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18只SPF级6周龄C57BL/6小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Cl4模型组(CCl4组)和h UC-MSC治疗组(MSC组),每组6只。CCl4组和MSC组腹腔注射CCl4溶液构建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同时注射相同剂量玉米油,MSC组在注射CCl4的过程经尾静脉注射hUC-MSC。于第8周末采取小鼠血清,处死小鼠,取小鼠肝脏固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及α-SMA免疫荧光用于评估肝纤维化情况;TGF-β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分别在有无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添加的培养基中与hUC-MSC共培养,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 Masson染色、天狼星红染色提示CC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10)、高脂组(n=10)、非诺贝特治疗组(n=10),高脂组与非诺贝特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干预14周,正常组给予普通饮食14周。在满10周开始对非诺贝特治疗组给予非诺贝特灌胃治疗并继续给予高脂饮食4周,全程监测小鼠体质量变化; 14周后收集3组粪便用于高通量测序16S rRNA分析菌群的多样性及差异;并收集肝组织进行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变性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干预10周后,非诺贝特治疗组较高脂组体质量明显减轻(P 0. 05)。HE染色及油红O染色显示非诺贝特治疗组脂肪沉积较高脂组明显减少。非诺贝特治疗组与高脂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而与正常组肠道菌群具有相似性,非诺贝特治疗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Faecalibaculum、Muribaculaceae_norank、阿克曼菌属丰度明显升高,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梭菌属、Turicibacter、双歧杆菌属丰度降低。结论拟杆菌门、疣微菌门丰度明显升高,厚壁菌门、放线菌门丰度降低在非诺贝特治疗NAFLD中可能存在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379-1385
目的研究粪菌移植(FMT)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CON组)、模型组(MOD组)、粪菌移植组(FMT组,选取CON组小鼠粪便作为粪菌供体)、模型小鼠粪菌移植组(ANFMT组,选取模型组小鼠粪便作为粪菌供体),每组均10只。观察每组小鼠体质量、死亡情况、肝组织病理、AST、ALT和肠道菌群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与CON组小鼠相比,MOD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AST、ALT明显升高(P值均0.05);肝细胞大片状坏死;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Erysipelatoclostridium显著上升,Dubosiella、Duncaniella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CON组小鼠相比,ANFMT组小鼠AST显著升高(P 0.05);肝细胞肿胀,轻微气球样变;未分类(unclassified)、Faecalibaculum显著上升,Patescibacteria、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Muribaculum、Candidatus_Saccharimonas、理研菌属(Rikenella)、Odoribacter、Mucispirillum、Lachnospiraceae_unclassified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MOD组小鼠相比,FMT组小鼠AST、ALT显著下降(P值均0.05);肝细胞明显气球样变,坏死较轻; Paramuribaculum、嗜胆菌属(Bilophila)显著上升,厚壁菌门、Rikenella、Absiella显著下降(P值均0.05)。结论ACLF小鼠肠道菌群紊乱;菌群失调导致肝损伤; FMT能减轻ACLF小鼠肝脏炎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JNK1基因沉默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脂肪组织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PN)及相关通路分子的影响。方法 20只C57BL/6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shRNA-JNK1慢病毒处理NAFLD组(JNK1+NAF组)、无关序列shRNA慢病毒处理NAFLD组(无关序列+NAF组),每组5只。正常饮食与高脂饮食分别喂养3个月,成功复制NAFLD小鼠模型,利用最佳干扰效果的shRNA-JNK1慢病毒和无关序列shRNA慢病毒通过尾静脉注射NAFLD小鼠。根据各组饮食及慢病毒注射情况喂养5 d后,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ELISA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HMW-APN的水平。取附睾脂肪垫行Western Blot检测分析AMPK、P-AMPK、HMW-APN、DsbA-L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经HE染色,JNK1+NAF组较模型对照组脂滴空泡减少,水肿、炎症减轻。JNK1+NAF组的肝组织脂肪变评分(2. 267±0. 704)较模型对照组(3. 800±0. 414)和无关序列+NAF组(3. 667±0. 617)评分明显降低(P值均0. 05)。经ELISA分析,JNK1+NAF组的血清HMW-APN水平[(294. 71±102. 30) ng/ml]较模型对照组[(124. 06±70. 58)ng/ml]明显升高(P 0. 001)。经Western Blot分析,与模型对照组和无关序列+NAF组比较,JNK1+NAF组AMPK、P-AMPK、Dsb A-L和HMW-AP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值均0. 05)。结论 JNK1基因沉默促进NAFLD小鼠Dsb A-L和HMW-APN表达,且JNK1基因沉默可能活化AMPK通路实现对脂联素多聚化调控,从而改善NAFLD脂肪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