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调查大学生网约性行为现状及与感觉寻求、危险行为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21年9—10月在重庆市某高校抽取1 923名大学生完成网约性行为、感觉寻求和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  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26.7%,其中,网约性行为发生率为12.3%。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约性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P>0.05);不同年级,不同赌博、饮酒、网络成瘾倾向大学生网约性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0,3.29,19.63,3.66,P值均 < 0.05),大一年级(9.1%)、不赌博(12.0%)、饮酒(8.4%)、无网络成瘾倾向学生(11.8%)低于大二和大三年级(14.4%,13.1%)、赌博(19.7%)、不饮酒(15.1%)、有网络成瘾倾向学生(16.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饮酒(OR=0.45,95%CI=0.33~0.62)与网约性行为发生呈负性相关,感觉寻求(OR=1.08,95%CI=1.03~1.13)、赌博(OR=2.15,95%CI=1.19~3.88)与网约性行为发生呈正性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网约性行为发生率不容忽视。高校应引导学生科学认识网约性行为危害,不寻求其带来的新异刺激感,避免与赌博行为聚集出现。  相似文献   

2.
胡春梅  王蕾  王亚欣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644-1646
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与相关健康危险行为间的关系,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重庆文理学院1 585名大学生对性行为和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6.1%,能量饮料饮用率为39.2%,吸烟率为18.0%,饮酒率为34.8%,赌博率为9.2%.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能量饮料饮用、吸烟、饮酒、赌博学生的性行为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84,31.11,40.12,18.96,53.66,70.17,42.5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能量饮料饮用(OR=0.71,95%CI=0.53~0.96)、吸烟(OR=0.47,95% CI=0.33~0.66)、饮酒(OR=0.50,95%CI=0.37~0.69)、赌博(OR=0.52,95% CI=0.35~0.79)与大学生性行为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性行为会和能量饮料饮用、吸烟、饮酒、赌博聚集出现.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性教育时,要引导大学生远离健康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能量饮料饮用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重庆市某高校抽取大学生2 264名,进行能量饮料饮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51.0%的大学生饮用能量饮料,其中近30天内46.8%饮用≤9次,4.2%饮用≥10次;能量饮料饮用率男生(65.6%)高于女生(38.2%),体育生(74.1%)高于文、理和美术生(45.6%,44.6%,42.0%),大一、大二学生(58.9%,58.2%)高于大三学生(37.4%),体质量指数(BMI)正常、超重肥胖学生(53.5%,54.4%)高于BMI过低学生(40.5%),吸烟学生(68.4%)高于不吸烟学生(45.7%),饮酒学生(63.5%)高于不饮酒学生(43.4%),赌博学生(62.1%)高于不赌博学生(49.8%),减肥学生(53.9%)高于不减肥学生(43.2%)(χ2值分别为168.91,149.08,92.92,25.20,83.42,85.77,11.50,20.50,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专业、年级、吸烟、饮酒和减肥行为是大学生能量饮料饮用的影响因素,男生比女生(OR=3.13),一、二年级学生比大三学生(OR值分别为2.40,2.23),体育生比理科及美术生(OR值分别为0.28,0.48),有吸烟、饮酒和减肥行为学生比无类似行为的学生(OR值分别为0.77,0.80,0.79)更倾向于饮用能量饮料.结论 超过半数大学生会饮用能量饮料.社会、学校、家庭应重视该现象,采取措施,降低学生能量饮料饮用率,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状况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关联,为探索改善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矫正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农村地区50所中学4 311名七至八年级学生的健康素养及不良饮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58分)为18.21%。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三餐时间不固定的报告率最高,为62.33%,其次为经常喝含糖饮料(54.60%)、不经常喝奶制品(50.38%)、不每天吃早餐(36.23%)、不经常食用蔬果(19.53%)。低水平健康素养者三餐时间不固定(OR=1.35,95%CI=1.11~1.65)、不每天吃早餐(OR=1.23,95%CI=1.01~1.49)、不经常喝奶制品(OR=1.29,95%CI=1.07~1.55)、不经常食用蔬果(OR=1.45,95%CI=1.10~1.92)和经常喝含糖饮料(OR=1.39,95%CI=1.15~1.68)的风险均高于高水平健康素养者(P值均<0.05)。  结论  江西省农村地区初中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之间存在关联,学校、家庭、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提升初中生健康素养水平来矫正其不良饮食行为,以改善初中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高中生饮酒知信行与酒精使用障碍之间的关联,为高中生饮酒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长宁区4所高中的811名高中生进行饮酒相关知信行以及酒精使用障碍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高中生轻度酒精使用障碍有279名(34.4%),重度酒精使用障碍有29名(3.6%)。高中生饮酒相关知识平均分为(9.56±3.55)分,态度(4.96±2.36)分,行为(2.81±1.29)分。高中生饮酒知识、态度和行为和酒精使用障碍得分之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0,-0.39,-0.71,P值均 < 0.01)。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饮酒知信行总分(OR=0.86,95%CI=0.83~0.89)和家庭经济水平(高经济水平:OR=2.05,95%CI=1.26~3.32)与轻度酒精使用障碍呈正相关,饮酒知信行总分(OR=0.76,95%CI=0.70~0.83)和学校类别(OR=3.72,95%CI=1.51~9.18)与重度酒精使用障碍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高中生低饮酒知信行与酒精使用障碍存在相关性,应加强高中生饮酒相关健康教育,职业高中以及高家庭经济水平学生为重点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预测作用,为早期识别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风险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8年4月从重庆市4所中小学通过立意抽样招募1 046名五至八年级中小学生,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心理应激水平;于2018年10月收集健康危险行为自我报告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与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结果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率由高到低分别为不合理运动(62.05%)、偏食行为(24.76%)、打架(21.03%)、自杀意念(17.02%)、离家出走意念(9.85%)、情绪不良(8.80%)、吸烟(4.21%)、喝酒(3.73%)、赌博(3.63%)、网络成瘾(3.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心理应激与打架(OR=1.02,95%CI=1.01~1.03)、自杀意念(OR=1.02,95%CI=1.01~1.03)、情绪不良(OR=1.02,95%CI=1.01~1.03)、离家出走意念(OR=1.02,95%CI=1.01~1.03)、不合理运动(OR=1.01,95%CI=1.00~1.02)、吸烟(OR=1.02,95%CI=1.00~1.03)、网络成瘾(OR=1.02,95%CI=1.00~1.03)、偏食(OR=1.01,95%CI=1.01~1.02)和赌博行为(OR=1.02,95%CI=1.01~1.04)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以不合理运动和偏食行为报告率相对较高,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状况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报告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了解大学新生成瘾行为(吸烟、饮酒、赌博)状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实证支持.方法 在某高校整群随机抽取1 281名新生,使用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酒精滥用障碍识别量表(AUDIT)、赌博成瘾筛查量表(SOGS)等进行问卷测量.结果 大学新生吸烟报告率为5.9%,吸烟成瘾率为0.2%;饮酒报告率为19.5%,饮酒成瘾报告率为12.6%;赌博报告率为37.6%,赌博成瘾报告率为7.7%.男生涉及不同成瘾行为的比例及严重程度高于女生(P值均<0.01),民族、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父母是否涉及成瘾行为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男性、父亲吸烟是大学新生吸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0.13,1.81,P值均<0.05),男性、父亲饮酒是新生饮酒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95,2.01,P值均<0.01),男性、父亲赌博、母亲赌博是新生赌博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9,2.23,8.47,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男生是不同成瘾行为的易感群体,父母尤其是父亲的不良习惯是大学新生不同成瘾行为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河北省4所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循证支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部分高校的874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和网络成瘾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网络成瘾状况。  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62.0%,男生成瘾检出率为59.1%,女生为63.9%;轻度占82.5%,中度占17.0%,重度占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学生、文科类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OR值(OR值95%CI)分别为2.58(1.84~3.62),1.47(1.02~2.11)];母亲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网络成瘾率较低(OR=0.49, 95%CI=0.24~0.98);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和本科及以上的学生网络成瘾率高(初中OR=1.52, 95%CI=1.01~2.29;本科及以上OR=2.30, 95%CI=1.16~4.56)(P值均 < 0.05)。  结论  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学校、家庭、社会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干预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内蒙古地区学生肥胖现状及其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关系,为制定该地区学生肥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全部12个盟市、103个旗县区的186 649名学生。按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肥胖有关因素。  结果  学生总体肥胖率为18.54%,男生肥胖率为22.04%,女生为14.9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监测点(OR=0.79)、性别(OR=0.61)、每日吃油炸食品次数(OR=1.08)、每周每日运动超过60 min>2 d(OR=0.89)、是否每天吃早餐(OR=0.86)、每日喝饮料次数(OR=1.12)、吸烟(OR=0.87)、饮酒(OR=1.07)、每日吃水果次数(OR=1.07)、每日看电视≥2 h(OR=1.06)、睡眠时间(OR=0.93)以及学段可能与学生肥胖有关(P值均 < 0.05)。  结论  内蒙古地区学生总体肥胖率较高,学生肥胖的发生与饮食运动行为、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控制学生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三年级学生含糖饮料知识知晓和饮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9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南京市12个行政区随机抽取1个城区和1个远郊地区,每个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以所有在校三年级学生共1 686名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式问卷收集含糖饮料相关知识及摄入情况。  结果  含糖饮料相关知识答对6题及以上的学生有753名(44.7%),城区(50.2%)高于郊区(40.0%);含乳饮料不能替代牛奶知晓率为46.3%(780名),城区(52.0%)高于郊区(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6,18.99,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喝含糖饮料频率 < 1次/周相比,与小学生喝含糖饮料频率≥4次/周呈正相关的因素有城区(OR=1.55)、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OR=2.44)、家中经常有含糖饮料储备(OR=1.62),呈负相关的因素有校外体育活动时长 < 120 min/周(OR=0.68)、视屏时间 < 120 min/d(OR=0.50)、含糖饮料知识正确率≥60%(OR=0.75)、父母限制吃高糖零食行为(OR=0.60)。  结论  南京市三年级学生含糖饮料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学生含糖饮料摄入情况受地区、父母亲文化程度、含糖饮料知识知晓及家庭因素影响。应在学校和家庭层面对学生的含糖饮料摄入行为进行干预,营造学校-家庭一体的少喝含糖饮料支持性氛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云南大一年级学生吃夜宵和不吃早餐交互效应与焦虑症状的关联,为预防和减轻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云南省昆明和大理整群选取3所高校的9 960名一年级大学生,使用膳食频率调查表评估大学生饮食行为,使用中文版21条目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的焦虑分量表评估大学生的焦虑症状,使用广义线性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吃夜宵和不吃早餐的交互效应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结果 最近1个月平均每周大学生吃夜宵和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72.5%(7 217/9 960)和61.6%(6 131/9 960),大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8.9%(2 875/9 960)。吃夜宵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1.40~2.54),不吃早餐与大学生焦虑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1.23~1.60)(P值均<0.05)。吃夜宵和不吃早餐交互效应与大学生的焦虑症状呈正相关(相乘交互效应,β=0.06,95%CI=0.02~0.10,P<0.01;相加交互效应,OR=2.00,95%CI=1.59~2.51,P<0.01)。结论 吃夜宵且不吃早餐的云南大学生焦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沈阳市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情况及饮食习惯和主要食物摄入频率,为探寻饮食相关因素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7年5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区2所小学2 041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同时发放饮食习惯及常见食物摄入频率的调查问卷。  结果  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4%和22.1%,男生超重\肥胖率(21.0%, 27.8%)均高于女生(15.8%,16.2%)(χ2值分别为22.45,53.40,P值均<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经常吃早餐、吃饭速度、食欲、是否挑食,以及水果、海产品及罐头食品摄入频率与小学生超重肥胖有关联(χ2值分别为7.67,97.92,229.70,95.88,6.40,6.58,7.9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吃饭速度慢(OR=0.46,95%CI=0.29~0.69)和吃饭速度正常(OR=0.47,95%CI=0.32~0.69)与小学生超重肥胖呈负相关,食欲好(OR=43.73,95%CI=5.88~325.36)与小学生超重肥胖呈正相关(P值均<0.01)。  结论  沈阳市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肥胖检出率大于超重率;常见食物摄入情况对小学生超重肥胖发生发展的影响较少,但吃饭速度快和食欲好与小学生超重肥胖的发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的关联,为有童年期不良经历者后期危险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市、广东省阳江市、河南省郑州市3座城市,采用多阶段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6 853名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童年期虐待经历及饮酒行为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健康素养及童年期虐待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为(82.11±12.85)分;童年期虐待的总检出率为42.86%,最近饮酒和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分别为10.82%和5.14%,男生、高中生、独生子女、自评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及亲密伙伴≥6个的学生最近饮酒及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均高于对应组学生(χ2值分别为135.75,59.25,16.70,57.48,36.67;109.38,9.75,10.32,65.13,21.50,P值均 < 0.01)。缺乏心理健康素养[OR值(OR值95%CI)分别为1.27(1.14~1.43)、1.85(1.55~2.22)] 和有童年期虐待[OR值(OR值95%CI)分别为1.93(1.75~2.13)、1.64(1.43~1.89)]的中学生最近饮酒和过量饮酒的发生风险均增加(P值均 < 0.01)。有童年期虐待经历且缺乏心理健康素养者最近饮酒与过量饮酒的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15.05%,7.30%;OR值(OR值95%CI)分别为2.47(2.09~2.92)、3.37(2.55~4.44)。  结论  中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素养及有童年期虐待均与饮酒行为有关联。预防童年期虐待?提高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有益于中学生饮酒行为的防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国6省份中学生健康素养与饮酒行为的关联,为预防和减少中学生的饮酒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辽宁省沈阳市、河南省新乡市、安徽省蚌埠市、重庆市和广东省阳江市,抽取初、高中学生共22 62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素养水平和饮酒行为。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饮酒行为报告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与饮酒行为之间的关联。  结果  中学生曾经饮酒、最近饮酒、过量饮酒、出现醉酒症状报告率分别为60.0%(13 580名)、16.8%(3 799名)、5.9%(1 344名)和9.9%(2 250名)。调整性别、学段、家庭所在地、独生子女、学习日住校、父/母亲文化程度和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后,低水平健康素养者曾经饮酒(OR=1.76,95%CI=1.62~1.91)、最近饮酒(OR=1.37,95%CI=1.23~1.52)、过量饮酒(OR=1.39,95%CI=1.18~1.63)和出现醉酒症状(OR=1.68,95%CI=1.47~1.92)的风险均高于高水平健康素养者(P值均 < 0.01)。  结论  中学生健康素养与饮酒行为存在关联,可通过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来预防和减少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某高校首批返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调查的方法对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 701名首批返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结果  首批返校大学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9.33%(522/2 701)。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及以下(OR=2.24,95%CI=1.47~3.41)、从来不吃早餐(OR=3.25,95%CI=1.86~5.68)、疫情期间家庭受损(OR=1.48,95%CI=1.17~1.87)以及消极应对(OR=1.15,95%CI=1.12~1.17)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与父母之间关系非常差相比,父母之间关系一般(OR=0.23,95%CI=0.06~0.89)、比较好(OR=0.23,95%CI=0.06~0.87)、非常好(OR=0.19,95%CI=0.05~0.74)均与睡眠障碍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疫情期间每周锻炼1~2次(OR=0.76,95%CI=0.58~1.00)、积极应对(OR=0.93,95%CI=0.91~0.96)亦与睡眠障碍的发生呈负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使返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且父母之间的关系、体育运动、母亲文化程度、早餐习惯、疫情期间家庭受损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应对返校大学生给予早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Rush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宣传干预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北京市的200名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感染前Rush使用比例为46.00%(92名);感染前发生过同性性行为的比例为92.00%(184名);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前以互联网为主要方式结识性伴(OR=3.84,95%CI=1.65~8.96)、饮酒(OR=3.26,95%CI=1.51~7.02)、参与过多人同性性行为(OR=4.84,95%CI=1.71~13.71)、感染前被诊断过性病(OR=2.23,95%CI=1.02~4.87)均与使用Rush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北京市青年男性学生HIV感染者感染前Rush使用率较高;可加强政府监管并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健康宣教,预防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