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由于药物理化性质和宿主因素相互作用所诱发的肝损伤[1]。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部分可慢性化,还可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现象,甚至导致肝衰竭,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报道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的药物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成功救治的患者,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6岁,退休,病程9个月,反复乏力、纳差、尿黄,先后入住本院3次。患者首次住院于2017年2月8日主诉"乏力、纳差、尿黄10余天",无畏寒、发热,无鼻衄及牙龈出血,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既往史、个人史无特殊。查体:皮肤、巩膜黄染,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肝功能:TBil 218. 9μmol/L,DBil 187. 6μmol/L,ALT 496 U/L,AST 723 U/L,GGT 268 U/L;  相似文献   

3.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IgG球蛋白增高、自身抗体阳性,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immunoglobulin G4 -associated autoimmune hepatitis, IgG4-AIH)除了符合经典AIH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病例:患者女,54岁,本次因“疲劳、纳差1年,加重伴黄疸、皮肤瘙痒半个月”入院。患者于2008年2月底无明显诱因出现严重疲劳、纳差、尿黄,伴腹胀、关节肿痛、眼于、口干。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约25%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起病,是急性肝衰竭的重要病因,其中小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自身免疫性急性肝衰竭(autoimmune acute liverfaiilure,AI-ALF).美国急性肝衰竭学会报告显示,约10%的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是由AIH引起的,30%左右的ALF患者虽表现为"自身抗体阴性",但部分可能为AIH,而高达47%~71%的老年AIH患者呈急性起病[1].我院的病人资料显示,初诊将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85.5 μmol/L和(或)血清AST(或ALT)>1000 U/L定义为急性起病AIH时,12%(20/167例)的AIH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起病,而17例自身抗体阴性的AIH患者中有4例为急性起病.  相似文献   

6.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在我国较为常见,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治疗困难、预后极差,目前已是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从定义、病因、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四个方面,阐述了ACLF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从而降低病死率,最终改善ACLF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7.
<正>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肝病,其特点是血清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Ig G升高、血清自身抗体阳性以及特征性组织学异常[1]。AIH也是一种相对罕见,并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组织病理学表现方面存在很大异质性的疾病[2-3]。AIH的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目前已经建立其临床诊断标准,但部分AIH发作时的表现不典型,10%~15%的患者在AIH急性发作时已知的自身抗体检测为阴性,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自身抗体的阳性,自身抗体的存在并不是诊断AIH的先决条件[4]。部分AIH发作时不典型,早期难以诊断,易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右胁部隐痛不适伴乏力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胁部隐痛,伴乏力、腹胀、呃逆,呈进行性加重,自行服用中草药"鱼腥草",症状未见好转,后出现身目黄染,小便洗肉水样,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期间查"ALT900 U/L",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葡醛内酯、复合维生素B",病情控制欠佳。1年内反复5次转氨酶升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腹胀、乏力、厌油10 d"于2015年7月10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厌油,伴有尿黄,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HBsA g阳性、TBil 240.1μmol/L、DBil 170.9μmol/L、IBil 69.2μmol/L、ALT 1364 U/L、AST 860 U/L,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腺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51例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病例,按有无应用抗病毒药物分为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查阅住院期间的病例并记录随访5年内的资料,比较两者之间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差别。结果近期疗效比较:抗病毒组和未抗病毒组出院时好转率分别为70.00%和36.3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比较:抗病毒组12、36和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40%、72.10%和72.10%;未抗病毒组12、36和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6.36%、27.30%和27.3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慢加急性肝衰竭表现为肝功能急性恶化且伴随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的临床症候群,其短期病死率高。近年来,一些反映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新标志物不断涌现,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简述了反映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临床常用的以及新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旨在完善现有的预后评估系统,为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热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山东医药》2011,51(16):3-5
肝衰竭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4种临床类型。其中,慢性肝衰竭指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缓慢进展的肝功能减退,除肝移植以外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其他类型的肝衰竭起病急骤,并且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常具有康复的机会,大约相当于既往的"重型肝炎",因此被划作为一类单独的疾病进行研究(本文中"肝衰竭"不包括慢性肝衰竭这一类型)。大量研究表明,国内75%~90%的肝衰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因此本文就该类型肝衰竭的临床研究热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14.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71岁,因"瘙痒5个月余,尿色加深4个月"于2017年7月4日入本院。患者入院5个月前出现全身瘙痒,伴食欲减退、乏力。入院4个月前尿色加深为浓茶色并出现巩膜黄染,于外院查:ALT 1395 U/L、AST 1198 U/L、GGT 104 U/L、Alb36. 2 g/L,TBil 189. 2μmol/L、DBil 124. 68μmol/L、PT 15. 8 s、PTA 50. 4%,Ig G 27. 8 g/L,ANA 1∶320,肝炎病毒(甲、乙、丙、  相似文献   

15.
张倩  韩涛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3,(10):2301-2306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短期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准确评估ACLF患者预后,对临床决策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近年来ACLF预后评价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完善现有的预后评价体系,帮助临床医生及时给予适当的临床干预措施,进而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由异常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实质炎症性病变,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和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1].在环境因素、免疫耐受失衡和遗传易感状态的共同作用下,机体出现T淋巴细胞介导的针对肝抗原的异常免疫攻击,进而导致肝内进行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卞兆连  邱德凯  马雄 《胃肠病学》2011,16(8):449-453
近年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由于AIH的发病机制迄今不明且缺乏特异的诊断标准,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不典型AIH,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惑。本文就AIH的诊治难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是威胁全球的健康问题,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各种疾病,如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等.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是我国肝衰竭主要类型,在治疗上除综合治疗外,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