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创新性球囊扩张术对脑干病变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 方法30例脑干病变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10~24次后,15例患者中有12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仅7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2例环咽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7例有所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咽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3 s,治疗后为0.1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球囊扩张术对脑干病变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咽期及食管期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球囊扩张治疗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共选取30例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均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球囊A组、球囊B组及球囊C组(每组10例),分别采用14号普通导尿管、14号改良双腔硅胶导管和22号普通导尿管经鼻或经口插入扩张治疗。于治疗50 d后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吞咽障碍分级、VFSS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球囊A组、球囊C组吞咽障碍分级、VFSS检查结果均显著优于球囊B组(P<0.05);球囊A组及球囊C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在注入相同水量情况下,球囊A组、球囊C组球囊周长、囊内压力及球囊直径均显著大于球囊B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A组与球囊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采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干梗死所致环咽肌失弛缓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环咽肌失弛缓病情,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另外发现扩张疗效与球囊直径、囊内压力等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在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共选取10例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利用14号导尿管球囊,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张环咽肌,同时辅以低频电刺激、口颜面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及进食指导练习等。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结果上述患者经平均19.7次球囊扩张治疗后,其扩张球囊注水量由(2.65±0.91)ml增加至(8.20±0.92)ml,环咽肌开放功能显著提高,吞咽障碍明显改善,共显效7例,有效2例,这9例患者能完全经口自主进食糊状食物,无呛咳,吞咽造影复查显示在进食糊状食物时,其咽部期残留明显减少,环咽肌正常开放,误吸现象消失,仅余下1例患者只能达治疗性进食水平,吞咽造影复查显示其吞咽肌无力,环咽肌开放不全,仍存在误吸现象;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障碍分级,发现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球囊扩张术能显著改善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训练方法对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前食管上段括约肌(UES)压力及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57例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训练组、球囊扩张组、综合训练组,每组19例。3组患者均给予吞咽电刺激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常规训练组和球囊扩张组在此基础上分别增加喉上提训练和球囊扩张术治疗,综合训练组在电刺激和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喉上提训练及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利用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检测仪对患者吞咽前UES压力进行测定,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分级评定患者的吞咽功能。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前UES压力、吞咽障碍评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球囊扩张组治疗后吞咽前UES压力[(266.4±82.7)mmHg]和综合训练组治疗后吞咽前UES压力[(269.5±83.2)mmHg]均显著提高(P<0.05),且综合训练组治疗后吞咽前UES压力高于球囊扩张组(P<0.05)。治疗后,球囊扩张组和综合训练组患者吞咽障碍分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VFSS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P<0.05),且综合训练组患者上述指标较球囊扩张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 结论在吞咽电刺激和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球囊扩张术和喉上提训练,可有效提高环咽肌失弛缓患者吞咽前的UES压力,降低UES张力,对其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 20例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患者,经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吞咽功能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采用16号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及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才藤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吞咽评级)、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进行疗效测评。结果 20例患者临床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疗前后吞咽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SS咽通过时间治疗前(0.27±0.04)s明显高于治疗后(0.15±0.05)s(P〈0.05)。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及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神经源性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冰水、常温水球囊扩张对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并进行疗效对比。 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40例)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冰水球囊扩张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温水球囊扩张及低频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共有36例患者可独立自主进食糊状食物,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显示食团在通过咽喉时,其环咽肌均正常开放,食物能顺利通过环咽肌,误吸消失。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环咽肌开放情况、留置鼻胃管例数、正常进食例数及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评分(FOI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但实验组平均治疗次数[(7.45±2.3)次/例]、平均住院天数[(16.7±4.8)d/例]、平均治疗费用[(6430±874)元/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冰水球囊扩张或常温水球囊扩张联合低频电刺激均能有效改善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并且与常温水球囊扩张联合低频电刺激比较,冰水球囊扩张联合低频电刺激能进一步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 方法将30例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MES组和强化NMES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NMES组和强化NME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NMES组每日1次,强化NMES组每日2次。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和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对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2周后,强化NMES组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各组患者VFS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NMES组[(8.100±1.287)分]和强化NMES组[(9.000±0.943)分]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200±1.814)分](P<0.05),且强化NMES组VFSS评分高于NMES组(P<0.05)。 结论NMES可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反射水平及咽部肌肉的收缩功能,增强吞咽再学习的训练疗效,在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强化NMES的疗效优于NME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3个月后伴吞咽障碍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训练组(常规吞咽训练)、电刺激组(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综合治疗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训练),每组50例。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定其吞咽功能(SSA)、表面肌电信号(sEMG)、吞咽障碍程度(VFSS)和生活质量(SWAL-QOL)。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sEMG最大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EMG的最大波幅值与常规训练组和电刺激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综合治疗组的SSA、VFSS和SWAL-QOL评分分别为(21.34±3.61)分、(6.98±1.62)分和(438±37)分,与常规训练组治疗后的(30.22±3.71)分、(5.34±1.63)分和(627±51)分以及电刺激组的治疗后的(28.14±3.92)分、(5.69±1.58)分和(637±5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EMG最大波幅以及SSA、VFSS、SWAL-QOL评分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各项指标两两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 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有助于脑卒中3个月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电刺激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伴咽期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咽期吞咽困难患者分为针刺组、电刺激组及综合治疗组,针刺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治疗;电刺激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综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吞咽功能训练、针刺及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标准化床边吞咽功能检查表(SSA)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SS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通过组间比较发现,综合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1.9±0.6)分]及SSA评分[(25.9±2.2)分]均显著优于针刺组及电刺激组(P<0.05),针刺组与电刺激组上述指标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联合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针刺及电刺激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伴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咽期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及感染发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平均肌电值(AEMG)与年龄及吞咽模式的关系。 方法选取200名正常成人受试者,按年龄不同将其分为A组(18~30岁)、B组(30~50岁)、C组(50~70岁)、D组(70岁组),4组人数分别为59例、50例、49例、42例。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测量受试者静息状态、空吞咽、吞咽5 ml水、吞咽20 ml水时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AEMG,分析其不同差异。 结果静息状态、空吞咽、吞咽5 ml水及吞咽20 ml水的情况下,4组受试者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AEMG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组内比较发现,A组及B组受试者空吞咽、吞咽5 ml水及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AEMG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C组受试者吞咽5 ml水时颏下肌群的AEMG[(28.0±7.80)μV]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27.9±7.20)μV]与组内空吞咽时的AE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的AEMG[(32.7±9.00)μV]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31.6±8.50)μV]与组内空吞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受试者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高于组内吞咽5 ml水时的AEMG(P<0.05)。D组受试者吞咽5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与组内空吞咽时的AE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均高于组内空吞咽及吞咽5 ml水时的AEMG(P<0.05)。 结论正常成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AEMG与年龄变化无关,与吞咽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吞咽训练,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NMES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和sEMG检测。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障碍评分为(7.65±0.88)分,与组内治疗前的(2.75±0.64)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10±0.8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舌骨上肌群的sEMG最大波幅和吞咽时程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sEMG最大波幅和吞咽时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NMES结合常规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且sEMG可作为评估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球囊扩张方法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和良性狭窄的疗效,分析球囊注水容积与吞咽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诊断为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23例与环咽肌良性狭窄7例,应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分别作主动或被动扩张,辅以吞咽手法治疗、间接训练、直接训练及进食指导,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及摄食-吞咽功能等级评定评价疗效与相关性。 结果2种不同方式的扩张治疗方法具有不同效果。采用SPSS 15.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性分析,球囊内注水容积与吞咽功能恢复相关系数r=0.92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吞咽造影复查显示环咽肌开放有显著改善。 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是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和良性狭窄的有效手段,球囊内注水容积与吞咽功能的恢复密切相关,辅以综合治疗措施将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及吞咽训练,对照组则单纯给予吞咽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60.0%),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具有协同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神经肌肉电刺激对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和3个不同频率电刺激治疗组)。各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仅为上述治疗,其他3组分别加用20Hz、40Hz和80Hz频率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采用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入组患者吞咽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 结果4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VFSS评分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0Hz组VFSS评分(6.99±1.61)优于40Hz组的(5.69±1.62)、20Hz组的(5.54±1.67)和对照组的(5.33±1.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0Hz组总有效率为89.29%,优于40Hz组的77.78%、20Hz组的62.07%和对照组的57.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Hz组显效率为64.29%,优于40Hz组的44.44%、20Hz组的27.59%和对照组的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40Hz组总有效率、显效率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80Hz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对中重度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疗效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鼻腔和经口腔进行球囊扩张术在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应用比较。 方法将60例脑卒中及脑外伤环咽肌失迟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经口腔行球囊扩张术,对照组给予经鼻腔行球囊扩张术。2组患者在行扩张治疗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变化情况,每次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鼻黏膜出血、水肿、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2周后统计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接受率,治疗前、治疗2周后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评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球囊扩张术插管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5.78±2.96)%和(95.24±2.7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插管时和拔管时对照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分别为(90.35±2.87)%和(91.74±2.93)%,与治疗组(95.56±3.15)%和(96.34±3.01)%相比,明显低于治疗组;与组内患者插管前相比,明显低于插管前(P<0.05);拔管后即刻,2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均高于扩张术插管前,治疗组为(99.78±2.56)%,对照组为(98.38±3.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焦虑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2周后(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与治疗后对照组(P<0.01)。插管时,治疗组患者心率的增加次数(11.31±2.21)次,明显低于对照组(25.47±2.34)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对该治疗方法的接受率为98.2%,对照组患者为80.3%,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球囊扩张术后,治疗组患者发生鼻黏膜出血、水肿、疼痛评分为0例、1例、(0.9±0.8)分;对照组则分别为3例、20例、(3.7±0.5)分,可见,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与经鼻腔行球囊扩张术相比,经口腔行球囊扩张术可降低鼻黏膜水肿、喉头水肿、疼痛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痛苦,患者接受率高,操作简便易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不同部位电刺激对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及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咽训练、药物治疗及一般康复治疗,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舌骨上、下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B组则辅以单纯舌骨上区神经肌肉电刺激。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对各组患者进行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并测量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其舌骨及甲状软骨向上、向前移动距离;同时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才藤分级、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对各组患者疗效进行评定。 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其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才藤分级、DOS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A组及治疗B组洼田分级[分别为(2.40±1.26)级和(2.10±0.99)级]、才藤分级[分别为(5.30±1.89)级和(5.20±1.69)级]、DOSS量表评分[分别为(5.20±1.40)分和(5.10±1.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电刺激组患者治疗后上述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B组患者治疗后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其舌骨前移距离[(12.15±7.59)mm]较治疗前及治疗A组、对照组均明显增大(P<0.05)。 结论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将电极片放置在舌骨上区或舌骨上、下区刺激时其疗效间无显著差异,但单纯舌骨上区电刺激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时舌骨前移距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方法观察改良球囊扩张术治疗对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收缩功能的影响,定量评价脑干卒中后吞咽功能变化。 方法选取30例脑干卒中后经吞咽造影诊断为咽期吞咽障碍的患者,按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接受球囊扩张术治疗的15例患者设为球囊扩张组,接受常规吞咽治疗的15例患者设为常规治疗组。球囊扩张组给予球囊扩张术治疗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各1次/日,每次30min;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2次/日,每次30min;2组治疗均为5次/周,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评估和数字化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咽收缩率和咽收缩持续时间。 结果治疗后球囊扩张组在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患者的咽收缩率分别为(0.20±0.03)、(0.14±0.05)和(0.15±0.04),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球囊扩张组患者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咽收缩持续时间分别为(990.34±96.14)、(1010.47±133.64)和(1180.10±121.27)ms,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吞咽稀流质、浓流质及糊状食物时的咽收缩率及咽收缩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能够有效地量化吞咽功能,咽收缩率及咽收缩持续时间可用于分析咽部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与比较分别使用泛影葡胺溶液及硫酸钡混悬液造影剂对视频吞咽造影检查结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49例大脑损伤、脑干病变及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其中22例使用76%的泛影葡胺溶液作为造影剂(泛影葡胺组),27例使用60%的硫酸钡混悬液作为造影剂(硫酸钡组)。2组均给予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时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行测评。 结果泛影葡胺组大脑损伤患者与脑干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咽通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硫酸钡组大脑损伤、脑干病变与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咽通过时间在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泛影葡胺溶液作为造影剂可能会降低吞咽造影检查的敏感性,不能较好地反映治疗效果。推荐硫酸钡混悬液作为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常规使用的造影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合并认知和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合并吞咽障碍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治疗组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摄食训练和电刺激疗法)和认知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吞咽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进行认知功能(MMSE量表)和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定。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和洼田饮水试验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MMSE评分和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分别为(21.95±2.42)分和(1.95±0.88)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17.45±2.46)分和(2.60±0.8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认知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合并吞咽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中的治疗作用及随访情况。方法共选取28例经电视透视下吞咽功能检查(VFSS)诊断为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吞咽障碍患者,应用14号导尿管球囊,采用注水方式使球囊充盈以扩张环咽肌,同时辅以神经肌肉电刺激、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终点时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及吞咽造影检查,1年后随访。结果在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终点,28例患者中有22例恢复经口进食普通饮食,包括固体食物、流质物及水,24例可进食糊状食物,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吞咽造影中,治疗后咽通过时间缩短(P<0.05);VFSS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终点时VFSS疗效评价显示总有效率达89.28%。1年后随访发现,23例(82.14%)患者均能从口进食普通食物;12例患者咽通过时间、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已接近正常。结论导尿管球囊扩张术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且具有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