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患者父母人格特征、认知调节情绪策略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泰安市精神病医院就诊的青少年NSSI患者为病例组(60人),在学校、社区及医院选取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60人),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对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评价青少年NSSI的影响因素。  结果  对照组父母开放性、严谨性人格得分[(40.90±6.19)(48.18±6.12)]高于病例组父母[(36.88±5.02)(44.12±6.58)](t值分别为3.90,3.50,P值均<0.05)。对照组父母面对负性事件时在接受、积极再评价、再关注计划、积极再关注、合理分析的策略得分高于病例组父母(t值分别为3.43,3.58,2.36,5.44,3.53,P值均<0.05)。病例组父母的神经质与合理分析(r=0.31)、灾难性(r=0.37)呈正相关;开放性与积极再关注(r=0.30)、积极再评价(r=0.27)呈正相关;接受与外向性、开放性、严谨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40,-0.26);责备他人与外向性(r=-0.35)、宜人性呈负相关(r=-0.36);外向性与积极再关注呈负相关(r=-0.32)(P值均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父母的经济水平、受教育年限、接受、积极再评价、合理分析、神经质、开放性、严谨性与NSSI行为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49,0.60,0.59,0.45,0.53,0.81,0.76,0.74),自我责难、再关注计划与青少年NSSI行为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55,2.09)(P值均<0.05)。  结论  青少年NSSI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面对负性事件时的情绪调节策略影响青少年NSSI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家庭影响因素, 为制定青少年自伤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黑龙江、安徽、湖北、云南、广东5省抽取15 623名11~20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评估青少年NSSI行为的频率, 以及家庭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近1年内至少发生1次以上自伤行为者占28.8%, 其中1~4次(偶有自伤行为)者占17.6%, 5次及以上(反复自伤行为)者占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类型、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家庭教养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与青少年偶有自伤行为及反复自伤行为均有相关性(χ2=6.30~12.16, P值均 < 0.05)。控制性别、年龄、年级、民族, 情绪管理、心理韧性、孤独感、社会支持等因素后, 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仍与偶有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1, 1.34, P值均 < 0.05);是否独生子女、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和家庭教养方式与反复自伤行为仍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1.19, 0.69, 1.57, P值均 < 0.05);以地区进行分层分析后显示, 各地区的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全相同。  结论  独生子女、主要照料人文化程度等家庭因素可能与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有关, 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家庭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家庭背景及父母支持情况与青少年体力活动及动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促进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方法  2019年11—12月选取山西省某初中12~14岁14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ActiGraph GT3X+型号加速度计记录研究对象连续7 d的体力活动,采用儿童青少年家庭支持量表(ACTS-CN)评估家长对孩子活动行为的支持与态度,采用加拿大敏捷和动作能力评估测试(CAMSA)评价青少年的动作能力发展状况。  结果  男女生每天参与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的时间分别为(40.57±13.54)和(31.65±9.9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 < 0.05);动作能力测试中,男女生的平均技能得分分别为(10.8±1.9)和(10.1±1.9),完成时间分别为(17.7±2.8)和(19.1±2.5)s;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学历、家庭月收入、母亲关注孩子锻炼情况和父亲支持参加俱乐部均与青少年MVPA相关(B值分别为-0.28,-0.16,-0.16,0.18,P值均 < 0.05)。父、母提供锻炼场所与动作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17,P值均 < 0.05)。  结论  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对孩子体力活动参与度有着更积极的影响。父母的陪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父母提供的支持性环境,能够对青少年的动作能力水平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青少年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预测作用,为青春后期情绪行为问题的及早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重庆市中小学的911名男女童组成青春发育队列,于青春早中期测量心理应激水平,并在1年后随访情绪行为问题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对后续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  结果  所有对象青春早中期的心理应激平均得分为(27.96±24.95)分,1年后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平均得分分别为(8.21±8.46)(6.21±5.87)和(37.90±24.68)分。女生在焦虑抑郁、退缩、身体不适、思想问题、内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和情绪行为检出率均高于男生(t/Z值分别为-6.38,-5.63,-6.06,-3.74,-6.80,-5.47,χ2值分别为15.88,12.01,3.92,6.64,24.67,15.88,P值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量表得分与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问题检出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早中期心理应激水平对随后1年的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少年不同类型欺凌行为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预防青少年同伴欺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9年9月(T1)和2020年9月(T2)对安徽省淮北市1 687名青少年队列随访数据, 采用交叉滞后回归方法探讨不同类型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的相互关系。  结果  T2时遭受欺凌行为(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和抑郁症状得分均低于T1时,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60, 8.61, 7.24, 3.76, 8.29, P值均 < 0.01)。两个时期青少年的欺凌行为与抑郁症状之间均呈正相关(P值均 < 0.01);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显示, T1时期的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均能正向预测T2时期的抑郁症状(β值分别为0.06, 0.04, 0.12, 0.05), T1时期的抑郁症状也能正向预测T2时期遭受躯体、言语、关系和网络欺凌(β值分别为0.07, 0.10, 0.13, 0.10)(P值均 < 0.05)。  结论  青少年同伴欺凌与抑郁症状之间相互影响, 存在一定的双向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徽省大学生自伤行为与抑郁、焦虑症状现况及其相关性,为减少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安徽省5所高校的9 6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伤行为问卷等。  结果  9 638名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为22.94%(2 211名),男生(24.51%)高于女生(2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6,P < 0.05);抑郁检出率为28.57%(2 754名),焦虑检出率为11.11%(1 071名)。抑郁组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33.48%,高于非抑郁组(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22,P < 0.01);焦虑组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48.74%,高于非焦虑组(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66,P < 0.01)。抑郁、焦虑均与自伤行为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27,P值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相关的影响因素后,抑郁(OR=1.48)及焦虑(OR=2.84)与大学生自伤行为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  结论  安徽省大学生自伤行为、抑郁和焦虑检出率不容乐观,且自伤行为与抑郁、焦虑之间呈正相关。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暴力暴露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关系, 探究情绪平衡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暴露的现状及特点提供实证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赣南地区3所中学共2 506名初一至初三年级学生, 使用暴力暴露问卷(VE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及情绪平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暴力暴露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3.85, 21.14, 2.90, 7.62, 8.13, 8.1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和家庭类型的中学生抑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5, 18.61, 7.42, P值均 < 0.01), 不同性别、年级、父亲受教育程度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中学生情绪平衡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7.93, 9.22, 7.71, 6.86, P值均 < 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初中生的暴力暴露水平与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与情绪平衡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4, -0.20, P值均 < 0.01)。分层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情绪平衡在初中生暴力暴露和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t=-3.35, β=-0.02, P < 0.01)。  结论  暴力暴露与初中生抑郁情绪相关, 提高其情绪平衡能力, 可以有效减缓暴力暴露对于青少年早期抑郁的负面影响, 降低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重庆市某城区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与独生子女的情绪行为特征。  方法  数据来源于一项有关角色转换期大孩的队列研究,分别从重庆市主城某区的两家医院和19所幼儿园招募882名大孩[(3.58±1.25)岁]和329名独生子女[(3.98±1.02)岁]作为研究对象,并由其母亲填写1.5~5岁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CBCL)和自编问卷。  结果  大孩和独生子女的整体情绪行为问题得分分别为(25.17±18.82)和(31.75±18.64)分。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大孩在各维度、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得分均低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χ2检验结果显示,在内、外化行为问题和整体情绪行为问题的检出率方面,独生子女(12.77%,13.07%,14.59%)均高于大孩(8.28%,8.28%,8.16%)(χ2值分别为5.62,6.36,11.09,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儿童年龄、性别、家庭经济压力、气质类型、家庭氛围以及家庭类型等变量后,独生子女在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得分均仍然高于大孩(B值分别为1.54,2.32,6.81,P值均<0.05)。  结论  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整体情绪行为问题较独生子女少,且大孩各类情绪行为问题得分和检出率均低于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性别角色态度(gender role attitudes, GRA)与青少年抑郁的关联, 为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上海市静安区3所公立初中的全部六至八年级学生1 549名, 于2017和2018年11—12月开展两次匿名电子问卷调查。采用GRA量表和抑郁量表收集研究对象对于家庭和两性关系中男女传统角色分配和权力不平等态度与抑郁情况, 利用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s, GEE)模型分析GRA与抑郁的关联。  结果  两次调查时GRA量表得分分别为(2.52±0.83)和(2.29±0.86)分, 抑郁量表得分为(15.92±5.08)和(16.48±5.29)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调整了年龄、被欺凌经历、身体满意度、社区凝聚力等协变量之后, 多因素GEE模型结果显示, 传统GRA与男女生的抑郁发生风险均显著相关(β=0.38, β=0.41, P值均<0.05)。  结论  传统GRA可能会增加青少年抑郁风险, 培养积极、平等的GRA有助于预防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现留守中学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发生与留守特征(父母外出情况)的关联,为制定留守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症状干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4—6月对江西上饶市鄱阳、广丰等6个县2 160名儿童进行调查,最终筛选出13~18岁留守中学生776名。运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对抑郁、焦虑症状进行评价,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掌握留守中学生家庭特征及其行为生活方式。  结果  在性别方面,无论抑郁症状还是焦虑症状,女生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在年龄方面,高中学段(16~18岁)留守儿童抑郁症状(43.2%)和焦虑症状(39.9%)的检出率均高于初中学段(13~15岁)(27.3%,33.0%)。在抑郁症状检出率方面,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48,21.08,P值均 < 0.05);在焦虑症状检出率方面,不同性别、母亲职业类型、父亲学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66,5.30,8.35,P值均 < 0.05)。  结论  亲子分离时期会影响留守儿童抑郁症状的发生。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预防控制留守儿童抑郁、焦虑症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使用切割工具自伤时的真实体验和感受,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1月—2022年5月对四川省成都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收治的19例使用切割工具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以诠释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转录资料。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体验和感受可归纳为5个主题:外界干扰下滋生的自伤意念;思绪万千中的自伤行为;痛并快乐着的自伤体验;万里挑一的自伤工具;有爱、有责任,自伤行为有所减少。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应根据此类患者特点提供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指导患者签署NSSI承诺书、教会患者掌握NSSI行为替代技巧、联合患者家属构建多维度社会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校蒙古族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状况及其与抑郁焦虑的关联,为高校蒙古族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呼和浩特市5所高校选取8422名蒙古族大学生进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抑郁和焦虑状况的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蒙古族大学生NSSI...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青少年饮酒行为与自伤行为的关系, 为相关部门预防青少年饮酒与自伤行为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使用饮酒行为问卷及自伤行为问卷收集饮酒与自伤信息, 对四川省凉山州整群抽取的4所中学9 247名中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饮酒行为和自伤行为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在9 247名初高中学生中, 尝试饮酒者占52.8%(4 885/9 247), 现在饮酒者占24.9%(2 304/9 247), 近1年有醉酒行为者占14.6%(1 350/9 247)。初次饮酒平均年龄为(12.47±3.05)岁。有自伤行为者占47.2%(4 400/9 247)。男生开始饮酒年龄越小(OR=1.52)、有醉酒行为(OR=1.35)及近期饮酒更频繁(OR=1.54)增加自伤发生率。女生开始饮酒年龄越小(OR=1.69)、有醉酒行为(OR=1.82)及家居城镇者(OR=1.20), 自伤风险更高。  结论  开始饮酒年龄越小、醉酒行为及频繁饮酒会增加青少年自伤风险, 且风险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群体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杀的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合肥市初中生和高中生共10 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特征中学生NSSI行为检出率差异,以及探索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不同年级、居住地、家庭经济情况、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睡眠质量、兴趣以及有无自杀意念、自杀企图、自杀行为、抑郁情绪的中学生存在NSSI行为检出率差异(均有P < 0.05);社会支持、依恋质量好的个体有更少的NSSI行为(均有P < 0.05);居住于城镇、对他人丧失兴趣、以及重度抑郁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均有P < 0.05),高质量的睡眠质量、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及社会支持是NSSI行为的保护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NSSI行为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家庭和社会应从青少年人际关系的角度出发,为中学生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以减少其NSSI行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校园欺凌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4所初中1~3年级1 497名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初中生NSSI的检出率为9.9%。父母心理控制、受欺凌和欺凌得分越高,初中生发生NSSI的可能性就越大(均有P < 0.001)。受欺凌在父母心理控制与NSSI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4%;欺凌在父母心理控制与NSSI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6.4%。  结论  校园欺凌(受欺凌和欺凌)在父母心理控制和NSSI关系中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负强化在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负性情绪激发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 ASLEC)、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问卷(adolescen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ANSAQ)对4 634名青少年进行匿名调查,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结果  青少年NSSI检出率为29.80%。应激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和NSSI两两间均呈正相关(均有P < 0.01), 负强化与NSSI正相关(P=0.002)。负性情绪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NSSI间起中介作用(IE=0.116, 95% CI: 0.090~0.143)。负强化不仅正向调节负性情绪与NSSI的关系(β=0.165, 95% CI: 0.101~0.227), 还可正向调节负性情绪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NSSI间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差异比较的3个95%CI分别为(0.090~0.241)、(0.049~0.217)、(0.090~0.241)]。  结论  在应激性生活事件与NSSI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负性情绪发挥中介作用, 负强化不仅恶化负性情绪对NSSI的影响、还加剧应激性生活事件通过负性情绪对NSS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青少年体像烦恼的注意偏向, 为制定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策略提供实证帮助。  方法  随机选取琼海市某初级中学61名青少年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体像烦恼组30名和无体像烦恼组31名,采用2(体像烦恼者、无体像烦恼者)×2(高吸引力体像图片、低吸引力体像图片)的混合设计进行点探测实验,测量被试对探测点的反应时,考察反应时偏向指数和注意脱离指数2个行为数据。  结果  青少年反应时偏向分数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75.64,P<0.05),体像烦恼者的反应时偏向分数[图片呈现高—中(39.39±15.13)ms: 图片呈现低—中(28.40±26.07)ms]大于无体像烦恼者[(-18.31±16.57)(-17.83±9.19)ms],被试对体像图片存在注意维持;注意脱离指数组别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38.21,P<0.05),体像烦恼者的注意脱离指数[高体质图注意脱离指数(18.42±13.92)ms;低体质图注意脱离指数(15.84±19.62)ms]大于无体像烦恼者[(-4.05±13.49)(-1.83±9.72)ms],被试对体像图片存在注意脱离困难。  结论  青少年体像烦恼者对体像图片存在注意偏向,且存在注意警觉—维持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郅利聪  张函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64-1368
  目的  研究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FBT)对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干预效果,为青少年PTSD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通过老师推荐、招募选取青少年家庭PTSD共4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另选取21名健康青少年为健康组。3组青少年入组后均测定埃森创伤问卷-儿童青少年版(ETI-CA)、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自我和谐量表(SCCS)、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评分,观察组采取SFBT干预6次后复测,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并于同时间点复测,比较3组各量表评分的差异。  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RSES评分为(26.68±3.12)(27.58±3.72)分,低于健康组的(31.25±6.73)分(F=13.63,P < 0.05);SCCS评分为(109.89±21.85)(108.60±20.46)分,高于健康组的(78.21±15.71)分(F=12.69,P < 0.05);ETI-CA评分分别为(28.10±8.12)(27.98±7.89)分,高于健康组的(12.02±2.13)分(F=13.62,P < 0.05);MHT评分分别为(25.20±6.81)(25.03±6.64)分,高于健康组的(17.55±4.69)分(F=11.90,P < 0.05)。干预后,观察组RSES评分为(31.31±4.65)分,高于对照组的(28.04±4.11)分(P < 0.05);观察组ETI-CA、SCCS、MHT评分分别为(14.95±2.03)(96.66±17.02)(18.55±5.17)分,低于对照组的(26.57±7.34)(111.29±21.71)(25.81±7.12)分(P值均 < 0.05)。  结论  SFBT干预可减轻家庭PTSD青少年的PTSD水平,改善自尊心、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