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TV)治疗初治和拉米夫定(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和耐药。方法50例CHB患者按ETV治疗时机分2组:A组为ETV初治患者25例,患者口服ETV0.5mg/次,每日1次;B组为LAM耐药患者25例,患者口服ETV1.0mg/次,每日1次。疗程中监测患者肝功能和HBV DNA载量,在48周后HBV DNA仍大于4log10拷贝/ml或病毒学突破时,提取患者血清HBV DNA直接测序进行耐药变异分析。结果A组基线、12周、24周、48周、96周HBV DNA载量分别为(7.85±0.83)log10拷贝/ml、(3.24±0.97)log10拷贝/ml、(2.96±0.59)log10拷贝/ml、(2.86±0.52)log10拷贝/ml、(2.70±0)log10拷贝/ml;而B组基线、12周、24周、48周、96周HBV DNA载量分别为(6.41±1.43)log10拷贝/ml、(3.76±0.89)log10拷贝/ml、(2.72±0.09)log10拷贝/ml、(3.14±1.22)log10拷贝/ml、(3.04±1.06)log10拷贝/ml。A组DNA转阴率12周、24周、48周、96周分别为64.0%、80.0%、84.2%、94.4%,B组DNA转阴率12周、24周、48周、96周时分别为32.0%、68.0%、80.0%、88.2%。A组未发现ETV耐药变异,B组患者共有3例(12.0%)发生耐药,48周和96周ETV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4.0%、12.0%。结论ETV治疗初治和LAM耐药患者均有较好病毒学应答,但LAM耐药患者较初治患者ETV累积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其预测指标。方法采用替比夫定(LdT)600 mg/d治疗78例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从性别、年龄、ALT和HBV DNA基线、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12周时HBV DNA转阴)为预测因素,分析其对治疗48周疗效的影响。结果性别、年龄与治疗8~48周时HBV DNA转阴无相关性(P〉0.05);5 ULN≤ALT≤10 ULN组治疗24、36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高于2 ULN≤ALT≤5 ULN组(P〈0.05,P〈0.01);HBV DNA 106~105拷贝/ml组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高于HBV DNA〉107拷贝/ml组(P〈0.05);早期病毒学应答组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也高于非应答组(治疗12周时HBV DNA≥500拷贝/ml)(P〈0.05)。结论 ALT、HBV DNA基线、早期病毒学应答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替比夫定抗HBV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恩替卡韦(ETV组)治疗初治慢性HBV感染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5年7月周口市中心医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接受TDF或ETV抗病毒治疗且定期随诊的420例初治慢性HBV感染或肝硬化患者,其中接受TDF治疗者184例(TDF组),接受ETV治疗者236例(ETV组)。监测患者的基线值以及治疗后4、8、12、24、48周的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钙、血磷、肌酸激酶、HBV DNA水平、肝炎标志物(HBs Ag、HBeAg、抗-HBe等),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治疗48周时,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阳性患者、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患者、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给予抗病毒治疗后,2组患者HBV DNA水平逐渐下降。治疗48周时,TDF组与ETV组的HBeAg阳性患者中的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分别为75.5%、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7,P=0.016);TDF组与ETV组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患者中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分别为75.7%、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2,P=0.017)。96周时,不管是整体还是在亚组(HBeAg阳性、HBeAg阳性且HBV DNA>6 lg IU/ml)间比较,TDF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下限率均高于ETV组(93.5%vs 86.9%,χ2=4.921,P=0.027;89.1%vs 76.2%,χ2=6.781,P=0.009;88.3%vs 73.7%,χ2=7.456,P=0.006)。结论在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中,TDF抑制HBV DNA的能力明显优于ETV,尤其对HBV DNA>6 lg IU/ml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恩替卡韦单药治疗至少5年对核苷(酸)类药物初治的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BMS463-012和BMS463-023研究项目在瑞金医院感染科入组的20例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核苷初治患者。所有患者在第一阶段(第1~2年)口服恩替卡韦0.5 mg/d,第二阶段(第3~5年)口服恩替卡韦1.0 mg/d。检测并记录基线以及治疗48、96、144、192和240周时患者的ALT、HBV DNA、HBeAg和 HBsAg水平。如治疗240周时HBV DNA ≥300拷贝/mL,则进行基因序列测定以明确是否发生耐药。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第48、96、144、192和240周,HBV DNA <300拷贝/mL的比例分别为60%、40%、50%、85%和85%,HBeAg消失率分别为15%、15%、20%、30%和65%。有3例患者在第192周发生 HBeAg 血清学转换。恩替卡韦治疗48周时血清 HBV DNA<300拷贝/mL 与>300拷贝/mL患者相比,240周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00%和66.7%;240周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3%和0。入组患者中基线ALT>2倍和<2倍患者相比,前者240周病毒学应答率为100%,后者为75%;前者240周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为37.5%,而后者为0。入组患者基线高病毒载量(>10^8拷贝/mL)和低病毒载量(<10^8拷贝/mL)比较,前者240周病毒学应答率为83.3%,后者为100%;前者240周 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11.1%,而后者为50%。以上二者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治疗48、96、144、192和240周血清 HBsAg 水平分别为(4.04±0.40)、(3.64±0.44)、(3.73±0.41)、(3.53±0.55)、(3.55±0.55)和(3.55±0.63)lg IU/mL。相对于基线,在第48周、144周、192周、240周 HBsAg效价有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5、0.005、0.009、0.018)。治疗240周时 HBeAg消失和未消失的患者,其基线 HBsAg效价(3.95±0.54)lg IU/mL比(4.2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产生多重耐药(MDR)的挽救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5月在本院住院及门诊产生MDR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7例,分成替诺福韦(TDF)加恩替卡韦(ETV)组、TDF单用组及阿德福韦(ADV)加ETV组。按4、12和24周时间段观察肝肾生化指标,病毒基因及HBV标志物检测值。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TDF+ETV联合组,4周时血清肝生化检测值正常、HBV DNA检测值低于检测下限9/9例。TDF单用组,4周时血清肝生化指标复常9/9例,HBV DNA检测值低于检测下限6/9例。12周时HBV DNA检测值低于检测下限9/9例。沿用耐药时的ADV+ETV治疗组,24周未见应答。与前两组对照,χ2=5.35~6.40,P〈0.01。结论 TDF可有效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MDR的挽救治疗,效果优于ADV+ETV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比较应用替诺福韦(TDF)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初始治疗的CHB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TDF或ETV治疗,观察96 w,比较两组血清HBV 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和阴转率或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治疗前、治疗第12 w、24 w、48 w、72 w和96 w,TDF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7.5±0.9)lg IU/mL、(1.7±1.4)lg IU/mL、(1.1±1.0)lg IU/mL、(1.0±0.8)lg IU/mL、(0.7±0.6)lg IU/mL和(0.6±0.5)lg IU/mL,ETV治疗组则分别为(6.8±1.5)lg IU/mL、(2.1±1.1)lg IU/mL、(1.8±1.1)lg IU/mL、(1.0±0.7)lg IU/mL、(0.8±0.8)lg IU/mL和(0.9±0.8)lg IU/mL,在治疗24 w前,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ETV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DF治疗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05.8±23.8) U/L、(80.7±8.6) U/L、(49.7±12.5)U/L、(46.2±6.7)U/L、(42.5±6.5)U/L和(41.8±2.4)U/L,ETV治疗组则分别为(199.0±25.9) U/L、(99.8±11.0)U/L、(59.3±9.4)U/L、(53.9±8.8)U/L、(44.62±7.4)U/L和(42.7±4.5)U/L,在治疗24 w前,TDF组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ETV组(P<0.05);在治疗第12 w、24 w、48 w、72 w和96 w,TDF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50.0%、70.0%、73.3%、80.0%和96.7%,而ETV组则分别为23.3%、56.7%、60.0%、70.0%和93.3%,在治疗12 w时,TDF组显著高于ETV组(P<0.05);TDF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63.3%、96.7%、96.7%、100.0%和100.0%,ETV组则分别为50.0%、86.7%、96.7%、96.7%和10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当前情况下,应用TDF或ETV任一药物治疗CHB初治患者,均有很好的近期疗效,TDF显示出更早的病毒学应答率,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替诺福韦酯(TDF)与恩替卡韦(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本院经拉米夫定(LAM)或者替比夫定(LDT)分别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疗效不佳CHB患者73例,其中28例换用TDF300mg/次,1次/d,对照组45例改用ETV0.5mg/次,1次/d,联合ADV 10mg/次,1次/d,观察患者在治疗12、24、36及48周时的HBV DNA水平、HBV标志物、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TDF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7.1%、82.1%、82.1%、8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1%、33.3%、46.6%、5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基线病毒载量1.0×10~4IU/ml,治疗组患者在12周、24周HBV 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36和48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毒载量≧1.0×10~4IU/ml,治疗组与对照组在12、24、36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中,基线高病毒载量与低病毒载量患者比较结果显示12、48周时HBV DNA转阴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24、36周时HBV DNA转阴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高病毒载量与低病毒载量患者在24、36及48周时HBV DNA转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LAM或LDT分别联合ADV治疗病毒学疗效不佳的CHB患者,选择TDF较ETV+ADV疗效更佳,不仅起效较快,且随疗程延长至48周时,疗效不受基线病毒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替诺福韦酯(TDF)和恩替卡韦(ETV)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初治患者抗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有关TDF和ETV治疗CHB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ETV和TDF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周时的RR=1.19,95%CI=1.09~1.30;96周时的RR=1.08,95%CI=1.02~1.14];两种药物的ALT复常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种药物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ETV和TDF对CHB核苷(酸)类药物初治患者抗病毒疗效相似,但仍需进一步观察远期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单药或联合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耐药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耐药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挽救治疗,其中6例患者单用TDF,5例患者采用TDF联合ETV。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采用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法检测与耐药相关的HBV P区169、173、180、181、184、202、204、233、236、250位耐药变异,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苦味酸法检测血清肌酐(Cr)水平。应用Kaplan-Meier分析血清HBV DNA累积不可检出率。结果挽救治疗前,1例患者检测到ADV基因型耐药,7例患者检测到LAM/ETV基因型耐药,3例患者检测到LAM/ETV/ADA基因型耐药;HBV DNA基线水平为(4.82±1.29) lg IU/ml,挽救治疗第4周降至(3.57±0.55) lg IU/ml,第12周降至(2.91±0.37) lg IU/ml,随访至第48周,仅1例患者可检测出HBV DNA。挽救治疗4、12、24和36周,血清HBV DNA累积不可检出率分别为36.4%(4/11)、63.6%(7/11)、81.8%(9/11)和90.9%(10/11);随访结束时,血清ALT水平由(64.36±34.55) U/L降至(37.7±24.49) U/L;治疗期间未发生肾功能异常或其他不良事件。结论TDF单药或联合ETV挽救治疗耐药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仍能较快速地抑制病毒复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病毒治疗过程中(第24周、48周),影响TAF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月在门诊或住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57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CHB患者,分为完全应答组和未完全应答组,运用修正Poissoin回归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在抗病毒第24周时,单因素回归中,基线HBV DNA、基线HBsAg、患者之前是否采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对抗病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中提示基线HB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抗病毒治疗第48周时,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基线HBV DNA、基线HBsA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提示基线HBV 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在口服TAF抗病毒过程中,在第24周、48周时,CHB患者的基线HBV DNA水平可以预测抗病毒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应用替诺福韦(TDF)和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初始治疗的CHB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TDF或ETV治疗,观察96 w,比较两组血清HBV 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和阴转率或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前、治疗第12 w、24 w、48 w、72 w和96 w,TDF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7.5±0.9)lg IU/mL、(1.7±1.4)lg IU/mL、(1.1±1.0)lg IU/mL、(1.0±0.8)lg IU/mL、(0.7±0.6)lg IU/mL和(0.6±0.5)lg IU/mL,ETV治疗组则分别为(6.8±1.5)lg IU/mL、(2.1±1.1)lg IU/mL、(1.8±1.1)lg IU/mL、(1.0±0.7)lg IU/mL、(0.8±0.8)lg IU/mL和(0.9±0.8)lg IU/mL,在治疗24 w前,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显著低于ETV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DF治疗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05.8±23.8) U/L、(80.7±8.6) U/L、(49.7±12.5)U/L、(46.2±6.7)U/L、(42.5±6.5)U/L (41.8±2.4)U/L,ETV治疗组则分别为(199.0±25.9) U/L、(99.8±11.0)U/L、(59.3±9.4)U/L、(53.9±8.8)U/L、(44.62±7.4)U/L和(42.7±4.5)U/L,在治疗24 w前,TDF组血清ALT水平显著低于ETV组(P0.05);在治疗第12 w、24 w、48 w、72 w和96w,TDF组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50.0%、70.0%、73.3%、80.0%和96.7%,而ETV组则分别为23.3%、56.7%、60.0%、70.0%和93.3%,在治疗12 w时,TDF组显著高于ETV组(P0.05);TDF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63.3%、96.7%、96.7%、100.0%和100.0%,ETV组则分别为50.0%、86.7%、96.7%、96.7%和10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当前情况下,应用TDF或ETV任一药物治疗CHB初治患者,均有很好的近期疗效,TDF显示出更早的病毒学应答率,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Xing J  Han T  Liu L  Li Y  Li J  Li Y  Xiao SX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828-832
目的 对拉米夫定(LAM)初治耐药后,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恩替卡韦(ETV)单药或ETV联合ADV进行补救治疗,比较两种补救方案的疗效.方法 对LAM初治耐药后应用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40例患者,分别应用ETV 1.0 mg/d(14例)及ETV 0.5 mg/d联合ADV 10mg/d (26例)两种方案进行补救治疗,至少观察48周,定期监测HBV DNA、肝肾功能、HBV标志物等指标.根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t检验Wilcoxon检验或x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补救治疗前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采用两种补救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有下降,但ETV联合ADV组下降幅度较大.补救治疗24周时,ETV 1,0mg组有28.6%%(4例)达到HBV DNA转阴,ETV联合ADV组则有80.8% (21例)达到HBV DNA转阴,x2=8.469,P=0.0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1.0mg组仍仅有4例患者HBV DNA转阴,而ETV联合ADV组全部26例患者均达到HBV DNA转阴.补救治疗24周时,ETV 1.0mg组有42.9%(6例)患者ALT复常,ETV联合ADV组有92.3% (24例)患者ALT复常,x 2=9.337,P=0.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ETV 1.0mg组有57.1%(8例)患者ALT复常,而ETV联合ADV组所有患者均达到ALT复常.补救治疗48周时,ETV 1.0mg组有1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ETV联合ADV组有4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对于LAM耐药后LAM联合ADV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ETV联合ADV的补救方案较ETV单药1.0mg的方案更为有效,可以实现更好的病毒学及生物化学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LdT)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年的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探讨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58例采用LdT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分析其性别、年龄、基线ALT水平、基线HBV DNA载量、基线HBeAg和HBsAg滴度与治疗3年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BeAg血清转换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3年时ALT复常率为84.48%,HBV DNA阴转率为70.69%,HBeAg阴转率为50.00%,HBeAg血清转换率为43.10%。与ALT≤2倍正常值上限(2×ULN)相比,基线ALT〉5×ULN的患者HBeAg转换率显著增高(P〈0.05);与HBeAg≤100(S/CO)组相比,基线HBeAg〉200 S/CO的患者HBeAg的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均显著下降(P〈0.05);与HBV DNA≤6 log拷贝/ml组相比,HBV DNA〉7 log拷贝/ml的患者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和HBeAg转换率下降显著(P〈0.05);患者性别、年龄及基线HBsAg滴度对以上疗效指标无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基线HBeAg滴度低的患者更易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LdT能有效恢复肝功能,抑制HBV复制和提高HBeAg血清转换;基线HBeAg滴度可预测LdT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ETV)和拉米夫定(LVD)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9例核苷类似物初治CHB患者随机分别接受ETV(0.5mg/d)或LVD(100mg/d)治疗,第一阶段疗程52周。在48周时获得综合应答的患者于52周停止治疗并随访。在48周时获得部分应答的患者将继续双盲治疗至96周。评估患者HBVDNA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血清学标志和安全性方面的情况,并且对基线时HBeAg(+)患者评估HBeAg转阴和血清转换。结果共338例患者进入96周治疗,其中ETV组193例,I。VD组145例。疗程结束时,ETV组有74%患者HBVDNA测不出(〈300拷贝/m1),96%患者ALT复常。I。VD组HBVDNA测不出和ALT复常率分别为41%和82%。ETV组和LVD组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比例分别为11%和19%。总计2年内所有经治患者HBVDNA的累计转阴率ETV组为79%,LVD组为46%(P〈0.0001)。两组的不良事件和安全性特征相当。结论初治患者中,ETV治疗96周的HBVDNA抑制率和AI。T复常率优于I。VD,而两者的安全性相当。【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和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耐药率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0年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HBeAg阳性CHB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服用LAM(100 mg/d)和ADV(10 mg/d),1次/d,疗程为48周;单药组服用ETV(0.5 mg/d),1次/d,疗程48周。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在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8,P〉0.05),但治疗36周时单药组ALT复常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5)。治疗12和48周时,两组间的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67、1.976,P〉0.05),治疗24和36周,单药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0、9.164,P〈0.05)。两组间的HBeA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耐药,安全性良好。结论治疗48周时,LAM与ADV初始联合或ETV单药治疗HBeAg阳性CHB均具有较好的疗效;ETV单药治疗容易较早出现ALT复常和HBV DNA阴转;两组药物安全性好、耐药率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恩替卡韦(ETV)对重庆地区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CHB患者32例,随机分为ETV组(剂量1.0 mg/d)28例和安慰剂组4例,完成12周的双盲治疗后,患者均接受开放的ETV(剂量1.0 mg/d)治疗,持续治疗至240周.分别检测治疗2、4、8、12、24、48、96、144、168、240周时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HBsAg与HBeAg状态和肝功能情况.双盲阶段HBV DNA水平变化情况经Mauchly"球对称"检验后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连续性变量的统计描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 在接受ETV治疗后,12周时ETV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平均下降4.05 log10拷贝/ml,安慰剂组平均下降0.08 log10拷贝/ml(P<0.05).治疗240周时,ETV组患者HBV DNA水平均值下降至2.58 log10拷贝/ml.HBV DNA<3 log10拷贝/ml患者的百分比在治疗前为0,从第8周开始上升(6.25%),24周时为15.6%,尤其在96周明显上升(50%),到240周末为57.14%.240周末有2例出现HBsAg血清学转换,4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服用ETV后ALT水平下降较迅速,12周后均数达正常水平,且5年持续低于40 U/L.5年治疗期间,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有1例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ETV(1.0 mg/d)治疗拉米夫定失效的CHB患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对ETV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患者挽救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对ETV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ETV+ADV组、TDF组和ETV(1mg)组,每组各32例。ETV+ADV组患者口服ETV和ADV治疗,TDF组患者口服TDF治疗,ETV(1mg)组患者口服1mg ETV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周、48周后血清HBV DNA、ALT水平及HBeAg转阴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24、48周后HBV DNA、ALT均显著降低(P0.05),HBeAg阴转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同组治疗24周后相比,3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ALT均明显降低(P0.05),HBeAg转阴率均明显升高(P0.05)。ETV+ADV组、TDF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后HBV DNA、ALT明显低于ETV(1mg)组(P0.05),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ETV(1mg)组(P0.05),而ETV+ADV组、TDF组患者HBV DNA、ALT及HBeAg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ETV应答不佳的乙型肝炎患者,ETV联合ADV以及TDF替换ETV的挽救方案优于ETV(1mg)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机、对照、开放比较恩替卡韦(ETV)或阿德福韦酯(ADV)初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年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7年12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的CHB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ETV 0.5 mg/d或ADV 10 mg/d口服,疗程至少104周。评价患者96周HBV DNA下降幅度、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及应答不佳率。结果 96周时,ETV组HBV DNA水平较基线平均降幅为(6.05±1.99)lg拷贝/ml,高于ADV组的(4.03±3.24)lg拷贝/ml(t=2.192,P=0.005)。ETV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ADV组(80%vs 40%,χ2=10.000,P=0.002)。ALT复常率、HBeAg阳性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V组无病毒学突破,应答不佳率为23.3%。ADV组病毒学突破率为13.3%,应答不佳率为73.3%(χ2=-2.053、15.017,P=0.04、<0.001)。结论 ETV相对于ADV可早期快速抑制病毒。不论是ETV还是ADV,24周评估原发性无应答及48周评估部分病毒学应答是优化治疗中应关注的截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TDF)单药治疗对其他核苷类药物应答不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已经使用其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24个月以上,且HBV DNA水平3lg 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1例,口服TDF(300 mg/d)。观察患者基线和治疗后第4,12,24,36,48周的HBV DNA水平、不可检测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和HBeAg血清转换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41例患者使用TDF单药治疗后, HBV DNA病毒载量出现明显下降,由基线水平5.21(6.48~4.23)lg IU/mL下降到1.30 (2.37~1.30) lg IU/mL;HBV DNA不可检出率在48周时达到97.56%,ALT复常率在48周时达到86.20%。HBV DNA病毒载量、不可检出率和ALT复常率均基线水平和治疗第12、24、36、4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4周水平与36、48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8周治疗中,41例患者中累积6例(14.6%)患者实现HBeAg阴转,其中血清清除4例(9.8%),血清转换2例(4.9%)。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DF单独治疗能早期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ALT复常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中,替诺福韦(TDF)以其强效、低耐药性及对多种 NAs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有效的特点脱颖而出,使其在临床HBV感染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TDF对CHB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了其对肝硬化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对TDF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认为TDF耐药率低、安全性好,为目前CHB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