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庆市某城区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问题与家庭关系之间的关联,为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减少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重庆市2所三甲医院产科门诊招募1 359名角色转换期大孩的母亲,采用自编问卷和父母版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知情同意的儿童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家庭关系与不同年龄段大孩情绪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 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大部分大孩的父母关系(56.6%)、母子关系(80.4%)、父子关系(64.9%)为很好,61.7%的家庭氛围比较和谐;1.5~5和6~13岁组大孩CBCL量表得分分别为(18.22±13.63)和(24.20±17.52)分,情绪行为整体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0.7%和1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1.5~5和6~13岁组父母关系很好、母子关系很好、父子关系很好、家庭氛围很和谐的大孩有更少的内化、外化和整体行为问题(P值均<0.05)。  结论  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良好的父母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氛围是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怀二孩前后父母陪伴时间变化对学龄前大孩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为降低大孩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和保障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3—12月对重庆市2所三甲医院招募符合标准的大孩母亲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845名大孩平均年龄为(3.56±1.24)岁,通过χ2检验比较男、女童基本情况及父母陪伴情况,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父母陪伴情况下大孩情绪行为的差异,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比较不同父母陪伴情况下大孩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和整体问题的差异。  结果  怀二孩后父母对大孩的陪伴时间均有减少,其中母亲对大孩陪伴时间的减少及父母对大孩总陪伴时间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76,2.86,P值均 < 0.05)。母亲陪伴时间减少(B=1.18,95%CI=0.01~2.36)和父母总陪伴时间减少(B=1.41,95%CI=0.33~2.48)的大孩内化问题得分更高;父母总陪伴时间减少的大孩外化问题(B=1.25,95%CI=0.10~2.39)与整体问题(B=4.31,95%CI=1.05~7.57)得分更高。  结论  父母陪伴时间对大孩的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怀二孩后父母陪伴时间减少的大孩情绪行为问题得分较高。  相似文献   

3.
盛露露  席璇  刘琴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455-1459
  目的  系统评价影响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的相关因素,为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OVID和EBSCO数据库,搜集相关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3日。由2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再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归纳总结纳入研究的结果。  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5项横断面研究。角色转换期大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涉及3大类,包括大孩自身因素(性别、年龄及气质类型),家庭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关系及家庭氛围、家庭社会经济、母亲行为、大孩获知二孩到来的时间)和社会因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生活变化)。情绪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大孩自身因素(年龄和自身接纳度)。大孩消极气质类型,消极父母教养方式,消极家庭关系及家庭氛围,母亲的禁止行为,大孩在非备孕阶段获知二孩到来,不佳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生活变化可能增加大孩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发生风险,其余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尚不十分确定。  结论  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仍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加以证实,也可适当开展干预研究对其进行验证,从而为针对角色转换期大孩不同的情绪行为问题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为改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立意抽样于2019年3—12月在两所三甲医疗机构招募882名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男童398名,女童484名),平均年龄为(3.58±1.25)岁。采用自编问卷和1.5~5岁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版(CBCL)对调查对象父母教养方式和情绪行为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结果 882名学龄前角色转换期大孩情绪行为综合问题中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和整体问题得分分别为6.0(3.0,10.0)、8.0(3.0,13.0)和22.0(10.0,37.0)。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专制型教养方式、父亲专制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的大孩有较高水平的内化问题(β=0.08、0.12、0.12)、外化问题(β=0.08、0.16、0.14)和整体问题(β=0.08、0.16、0.14);年龄较大的大孩外化问题(β=-0.11)和整体问题(β=-0.11)得分较低,家庭氛围很和谐的大孩内化问题(β=-0.24)、外化问题(β=-0.21)和整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父亲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为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23年2—4月从合肥市分别抽取2县2区2开发区,每县/区/开发区抽取2所幼儿园,共抽取12所幼儿园3 672名3~6岁儿童及其父亲为研究对象,父亲填写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母亲填写儿童心理行为发展问卷(SDQ),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亲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结果 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65%,父亲压力、焦虑、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4.82%,10.05%,6.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父亲有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时,其子代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父亲无负面情绪组(OR=1.77~2.13,P值均<0.01);父亲有压力症状与男童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相关,父亲有焦虑症状、抑郁症状与男童、女童情绪行为问题风险增加均相关(OR=1.45~2.69,P值均<0.05);父亲有压力症状与一孩情绪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相关,父亲有焦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低龄儿童独生子女和大孩社会性发展的现状,为促进低年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2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的一至三年级共734名3~9岁独生子女和大孩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父母的一般情况及儿童社会性评定。  结果  大孩情绪症状异常检出率(27.8%)高于独生子女(17.6%)(χ2=9.45,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和大孩的社会性发展多动注意不能异常率均随着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升高而降低(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独生子女发生多动注意不能异常的风险低,发生同伴交往问题的风险高(P值均<0.05)。独生子女和大孩的社会性发展亲社会行为方面均为女童的亲社会行为好于男童(OR值分别为1.70,2.85,P<0.05)。对于独生子女,主要带养人为父母时发生困难异常的风险较祖辈等为主要带养人低(OR=1.63,P<0.05);对于大孩,核心家庭发生困难异常的风险较三代家庭低(OR=2.14,P<0.05)。独生子女男童出现多动注意不能、亲社会行为异常的风险高于女童(OR值分别为2.24,1.70,P值均<0.05),出现情绪异常的风险低于女童(OR=0.57,P<0.05)。不同年级间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有差异,随着年级的增加,亲社会行为异常风险低(P<0.05)。  结论  较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助于提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但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也应避免过多的物质与精神宠爱。父母应加强自身学习提升社会化教养水平,对待子女一视同仁,提高亲子陪伴质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芜湖地区学龄前儿童睡眠情况及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为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和情绪行为问题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5月对芜湖市12所幼儿园1 158名大班儿童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儿童的一般情况和入睡前情况,采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DQ)父母版》和《2~5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情绪行为及睡眠障碍问题。  结果  调查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总的检出率为44.21%,其中同伴交往问题最为突出;学龄前儿童入睡前情况存在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是否单独睡眠及睡前是否需要安慰物两个方面;41.97%的学龄前儿童检出至少1种睡眠障碍类型,其中睡眠不安的检出率女童为33.83%,高于男童的25.97%;睡眠影响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出现,异态睡眠(OR=2.33,95%CI=1.25~4.34)和睡眠不安(OR=4.92,95%CI=1.28~19.00)增加女童该问题的风险,睡眠充足会降低此风险(OR=0.46,95%CI=0.27~0.77);异态睡眠增加男童情绪行为异常的风险(OR=1.86,95%CI=1.08~3.19),而单独睡眠降低该风险(OR=0.59,95%CI=0.37~0.95)。  结论  睡眠障碍增加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充足的睡眠及儿童单独的睡眠习惯可减少其情绪行为问题的出现,睡眠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生育政策的调整,由独生子女转变为非独生子女的大孩数量逐渐增加,大孩面临的情感变化和心理行为问题风险开始受到学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童年期的情绪行为问题将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可能增加适应失调和同伴排斥的风险。创新研究设计、开展大孩的心理行为问题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视干预性实证研究,让大孩由独生子女健康地过渡到非独生子女状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孩与独生子女小学生的攻击行为现状,分析其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为预防和控制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蚌埠市3所小学,以二至六年级共计922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学生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学生攻击行为评估三部分。  结果  男生中,7岁独生子女的总体攻击得分[26.0(22.0,34.5)]高于大孩20.0[(17.5,26.5)],9岁大孩的总体攻击得分[27.5(23.0,34.3)]高于独生子女[23.0(18.5,28.5)],8岁大孩的躯体攻击维度得分[7.0(4.0,11.0)]高于独生子女[5.0(3.0,8.0)](Z值分别为1.97,2.39,2.11,P值均<0.05)。女生中,8岁独生子女的躯体攻击维度得分[5.0(3.0,7.0)]高于大孩[3.0(3.0,4.0)],12岁大孩的敌意维度得分[7.0(6.0,8.0)]高于独生子女[4.5(3.3,9.0)](Z值分别为2.48,1.98,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大孩中男生除敌意外的其他攻击行为得分均高于女生,父亲文化程度越高者躯体攻击和敌意得分越低(P值均<0.05);独生子女中,年龄越大者言语攻击得分越高,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及较好者躯体攻击得分低于较差者,其他陪伴情况者的愤怒和敌意得分高于父母双方陪伴者,父亲文化程度越高者敌意得分越低(P值均<0.05)。  结论  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较高的父母陪伴质量和合理的教养方式,可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产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母亲情绪症状与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为预防和干预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6月选择安徽省阜阳市3个区12所幼儿园4 100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分别调查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和母亲情绪症状。结果 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困难总分异常的检出率分别为15.7%,17.4%,20.0%,32.3%,15.1%和15.8%,母亲抑郁、焦虑、压力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7.9%,12.7%,4.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母亲无抑郁、焦虑、压力症状的儿童相比,母亲有抑郁、焦虑、压力症状的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问题和困难总分异常检出率均增大(OR=1.76~6.35,P值均<0.01),其中母亲情绪症状对儿童情绪症状的影响作用最大,而母亲有压力症状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40,P>0.05)。母亲情绪症状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关联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R=0.7...  相似文献   

11.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为促进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早期家庭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版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PU-P)对安徽省3个地区2 553名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调查,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结果 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异常检出率最高,为21.6%;其次为多动、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9%,10.8%,10.1%,9.9%和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拒绝和控制/过度保护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分层分析显示,母亲的拒绝和控制/过度保护以及父亲拒绝均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父母的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但是父亲控制/过度保护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无关(P>0.05);其他监护人仅表现为拒绝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异常的风险、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困难总分异常的风险(P值均<0.05).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发生风险,且母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关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扬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探讨家庭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7所幼儿园共2 531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家庭环境情况,运用SDQ量表(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DQ)(家长版)收集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结果  学龄前儿童心理异常检出率为6.4%,同伴交往问题最为突出(17.8%),其次为多动注意不能(13.7%),亲社会行为(9.4%)、品行问题(7.0%)、情绪问题(5.7%)。除情绪问题外,男童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母亲文化程度低(OR=1.85,95%CI:1.04~3.29)及组合家庭(OR=1.81,95%CI:1.19~2.75)为其危险因素,而女童为保护性因素(OR=0.71,95%CI:0.51~0.98)。  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心理异常检出率虽不高,但男孩的多动问题、女孩的情绪问题较为突出,尤其要关注母亲文化程度低的及组合家庭。  相似文献   

13.
了解鄂州市学龄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并分析其与视屏时间的关系,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鄂州市9所幼儿园1 72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儿童主要带养人填写.结果 被调查儿童困难总分异常检出率为9.8%(169/1 720),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比例最高(24.9%).平均每天视屏时间为(1.95±1.88)h,其中2.6%的儿童每天超过2h;休息日平均视屏时间为(2.84±2.58)h,其中19.1%的儿童每天超过2h.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日、休息日及总视屏时间均与儿童总困难得分和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多动4个维度得分有关(P值均<0.05),且随着视屏时间的延长,4个维度出现异常的可能性增加.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与情绪行为问题有关.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屏行为干预,采取措施减少儿童视屏时间,增加亲子和同伴互动交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开展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9-10月采用分层整群方法抽取合肥市8所幼儿园2 062名3~6岁儿童及其家长,采用自编问卷收集儿童过去1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采用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对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