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一种静脉性血管疾病,治疗手段的选择应着重对动静脉瘘的静脉端进行处理。但由于DAVF的血管构筑表现复杂多样,使得有些治疗无法直接针对瘘口静脉端实施。因此,临床上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均有其局限性。现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选择不同方法治疗DAVF患者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分型与治疗方法的关系。方法:对28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采集速度4~8帧/s,依据Cognard分型分别采用压迫颈动脉(2例)、动脉入路栓塞(8例)、栓塞 手术(10例)及手术(8例)的治疗方法。结果:有10例治愈,12例症状明显改善。4例症状缓解,1例无改善,1例加重。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比较困难,术前仔细研究病变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正确采取不同的方法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瘘口的位置、供血动脉数量以及静脉引流方式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因耳鸣伴头痛1年于2014年6月15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2013年1月15日从高处坠落伤及头部,当时颅内无明显脑挫裂伤及出血。伤后5个月,患者出现耳鸣伴头痛症状,在当地医院以耳部疾病治疗,无明显效果。2014年4月15日患者于当地医院行头部CT,示左侧横窦及上矢状窦均增粗,呈 相似文献
4.
颅前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多由眼动脉发出的筛前、筛后动脉供血,因而血管内栓塞危险性相对较大,多采用开颅手术治疗。DAVF好发于横窦-乙状窦区和海绵窦区,而颅前窝底DAVF相对少见,约占颅内DAVF的10%。62%~91%的患者以颅内出血起病,而颅内DAVF总出血率仅为15%。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自2000年2月至2006年5月共治疗8例颅前窝底DAVF,现将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指脑膜动脉与硬脑膜静脉窦和(或)蛛网膜下腔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长期以来DAVF依靠DSA来诊断.近年来,多项研究探索采用新的无创影像学手段以提高DAVF诊断的准确性.该文对DAVF影像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硬脑膜动静脉瘘是较常见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其临床表现多样,治疗复杂。为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本文对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病例1 女,51岁。因左侧耳鸣6个月于2004年8月20日以“左侧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患者6个月前出现左耳间断性耳鸣,呈渐进性加重,明显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8.
硬脑膜动静脉瘘的血管构筑及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血管构筑特点及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DAVF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模式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所有DAVF的血管构筑均按照部位与引流静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结果海绵窦区DAVF 69例,Ⅰ型58例,Ⅱ型11例;侧窦区41例,Ⅰ型26例,Ⅱ型14例,Ⅲ型1例;上矢状窦区13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10例;天幕区20例,颅底区7例,均为Ⅲ型.多发性DAVF 9例.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血管内治疗,术后影像学治愈79例,好转71例,无效9例.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8例痊愈或好转,1例死亡.结论DAVF的临床表现、预后、治疗方式取决于其血管构筑模式,特别是病灶部位和静脉引流方式,血管内治疗是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硬脑膜动静脉瘘是颅内少见而复杂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经动血管内治疗、X线放射外科治疗,但音标匀不理想,近年来,经眼静脉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文章对近年有关经静脉途径治疗的常用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术后评价的最新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伽玛刀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16例,其中单纯伽玛刀治疗7例,经动脉途径栓塞或手术治疗后再行伽玛刀治疗9例。根据Congard分型,硬脑膜动静脉瘘Ⅰ型4例,Ⅱa型5例,Ⅱa b型3例,Ⅲ型3例,Ⅳ型1例。靶点边缘剂量16~20Gy,平均18Gy,靶点边缘被50%~70%等剂量曲线所包含。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108个月。结果14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2例部分改善。12例MRI或造影证实瘘口完全或近全闭塞,4例部分闭塞。无放射治疗导致的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一种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侵袭型硬脑膜动静脉瘘且伴有广泛皮质静脉引流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合放射外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例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后,5例患者解剖性治愈(造瘘口消失),另1例患者症状好转。1例患者乙状窦栓塞后吞咽困难,1例患者海绵窦栓塞后外展不佳,经对症治疗均好转。结论静脉途径栓塞是治疗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经动脉入路以Onyx栓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疗效观察。方法同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5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10例,其中女8例,粥2例,Borden分型I型2例,Ⅱ型8例?均在全身麻醉下以Onyx-18栓塞治疗。结果①10例患者共进行11次介入治疗,8次术中即刻被完全栓塞,3次被部分栓塞,其中1例第2次治疗时被完全栓塞,2例被部分栓塞的患者随访造影显示完全栓寒:共经14支供血动脉栓塞,其中咽升动脉5次,脑膜中动脉3j欠,脑膜副动脉5次,眼动脉脑膜返动脉1次。平均注胶时间为32.9min(10~63min),注胶量为1.8ml(0.8~3.1ml):②平均随访27个月(4~51个月)。患者症状均有好转:被完全栓塞的患者术后即刻颐内杂昔消失,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在术后1周内消失,复视和视力下降症状在术后1~3个月内好转;被部分栓塞的3例患者术后即刻杂音减轻,3个月后完全消失,眼部症状在3个月后完全消失。⑧1例BordenⅡ型患哲在被部分柃塞后3.5年发生颅内出血,第2次术后随访7个月,未见再出血和眼部症状;2例术中Onyx弥散至颈内动脉系统,1例出现永久性脑神经麻痹。结论采用Onyx经动咏入路栓塞可以有效地治疗CSDAVF,但应注意避免危险吻合栓塞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约占脊髓血管畸形的80%,常发生于中胸至腰段,也可见于骶段,极少见于颈段和颅颈交界区.SDAVF被认为是一种位于硬脊膜内、覆盖神经根和临近硬脊膜的异常动静脉分流.缓慢进行性发展的脊髓病变使其临床表现为痉挛性或松弛性瘫痪、疼痛、感觉异常和泌尿生殖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比例为13:6.自1984年Symon等首次报道了发生在颅颈交界区的SDAVF,国外文献报道的颈段包括颅颈交界区SDAVF仅27例.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86岁。因腰骶及大腿部束带感伴双下肢无力及大小便功能障碍6年,于2008年2月22日收入贵州遵义医院。3年前,患者行脊髓MRI检查显示:胸腰段脊髓周围迂曲增粗的血管呈流空信号影及脊髓髓内T2像高信号影(图1)。行脊髓血管造影显示:左T12肋间动脉的硬脊膜支向硬脊膜动静脉瘘(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24例(26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为静脉高压性脊髓损伤症状,1例为延髓受压症状。术中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即暂时夹闭动脉化引流静脉的起始部,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动脉期后开放引流静脉,从而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术后复查DSA,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24例患者26侧的硬膜动静脉瘘均经术中瘘口离断,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及术后DSA随访证实瘘口均离断。术后随访时间4~30个月,21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Hunt-Hess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mRs评分2分,1例术前脑干受压症状患者mRs评分3分。结论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是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寻找瘘口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Yoshihito Sakai Yukihiro Matsuyama Shiro Imagama Zenya Ito Norimitsu Wakao Naoki Ishiguro 《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2010,10(3):255-263
Two elderly patients with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AVF), the abnormal vessels of which were not present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are reported. Although spinal AVF was suspected from hyperintensity in the spinal cord, dilated vessels were not detected on MRI.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with a 64‐detector row multidetector row CT (MDCT) system in both cases. The draining dilated vein was observed in both cases and they were interpreted as perimedullary AVF. In case 1, axial scan and the dorsal section of the coronal view demonstrated continuity of the radiculomedullary artery and intercostal artery through the spinal branch at the left Th12 level. After intravascular embolization in case 1 and surgical treatment in case 2, 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was obtained in both cases. MRI findings suggestive of dural AVF have described that intradural perimedullary tortuous low signal intensities posterior to the spinal cord, known as flow void, on T2‐weighted images is the most consistent. Recently, MDCT angiography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a fistula previously suspected after MRI. There are no previous reports that describe cases of dural AVF diagnosed by MDCT angiography of which abnormal vessels were undetected by MRI images. MDCT can detect abnormal vessels which were not depicted on MRI. When dural AVF are suspected on MRI, MDCT angiography should be performed before selective angiography to diagnose. Geriatr Gerontol Int 2010; 10: 255–26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