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EA)检查对于听神经瘤的诊断具有极重要的价值。我院1986年9月至1999年5月收治听神经瘤病人100例,其中84例进行了PEA检查。现将它与听神经瘤的关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肌电图的监护下进行听神经瘤显微切除的技术.方法 对12例听神经瘤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肌电图联合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面神经解剖保留1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2例,听神经功能保留1例,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脑干功能改变.结论 在神经电生理监护下的听神经瘤显微切除可提高脑干及颅神经的解剖和功能保留.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瘤的理想手术不仅是全切除肿瘤,无损于脑干和保全面神经,而且要对术前听力完好者使有用的听力得以保存。本文综述国外对小听神经瘤采用乳突后入路,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听力监测、面神经肌电图、显微手术技术行小听神经瘤切除保留听神经的手术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听性脑干反应和纯音听阈对早期诊断听神经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1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纯音听阈、听性脑干反应及增强磁共振结果,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纯音听阈均值与肿瘤体积、病程是否存在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肿瘤体积在听性脑干反应异常发生率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听神经瘤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纯音听阈均值与病程存在显著地相关性(P=0.000);听性脑干反应诊断听神经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和93.6%,肿瘤最大径>3 cm与≤3 cm两组,在患侧和对侧Ⅲ~Ⅳ波间期异常发生率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8和0.045).结论 听性脑干反应联合纯音测听是早期诊断听神经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40例听神经瘤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对听神经瘤患者作常规BAEP检查。结果:40便听神经瘤肿瘤侧BAE异常率100%,非肿瘤侧BAEP异常率90%,以Ⅲ-Ⅴ间期延长尤显著,Ⅲ-Ⅴ/Ⅰ-Ⅲ比值中72%,结论:听力减退患者进行BAEP测试,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桥小脑角肿瘤术中面、听神经监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术中监护下桥小脑角肿瘤显微镜下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41例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手术中,均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面神经肌电图监护。结果肿瘤全切除者33例,次全切除者7例,大部切除者1例。41例患者均达到了面神经解剖保留,27例(65.9%,27/41)患者保留听力,其中14例为听神经瘤,占听神经瘤的56.0%(14/25)。结论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面神经肌电图监护对于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认为,小型听神经瘤如患者尚有足够听力,手术须尽量保存听力。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后颅窝手术(如微血管减压术)中是一种有效的听神经功能监测手段。但由于听神经瘤患者的听力已有明显损害,加上BAEP记录的波幅低,不易识别,故BAEP用于听神经瘤手术的监测很不方便。其它监测方法包括耳蜗电图及直接记录听神经颅内段的电位变化,实践证明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30例Ⅱ—Ⅲ期听神经瘤病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手术前肿瘤同侧仅有Ⅰ峰,对侧所有反应成份振幅缩小,以及Ⅱ—Ⅴ和Ⅲ—Ⅴ峰之间的峰间潜伏期延长。听神经瘤摘除以后,当脑干受压缺血解除时,对侧以及Ⅰ—Ⅴ和Ⅲ—Ⅴ峰之间的峰间潜伏期减小。这证明脑干血循环已经恢复正常。肿瘤对听觉通路影响有两种:①听神经本身的  相似文献   

9.
后颅窝手术中脑压板牵拉力对脑组织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后颅窝手术中,为了避免脑干及听神经的损害,提高手术效果,自1995年1月对14例患者我们在后颅窝手术中用颅内压监测仪(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PM)测定牵拉小脑的拉力,同时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ianstem auditoryevoked porential,BAEP)监测脑干及听神经功能,从而找出一个对脑干及听神经影响最小的最佳牵拉小脑的拉力。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的听觉脑干反应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与正常老人在听觉脑干反应 (ABR)检测中的不同特点。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tSpirit电生理仪和click短声刺激,对39例正常老人 和32例AD患者的ABR作了检查。结果 31.3%AD患者ABR波形带有切迹。AD患者ABR诸指标 在Fz、Cz和Pz三个脑区记录点上无差异(P>0.05)。在中央区,AD患者ABR绝对潜伏期波Ⅵ右侧长 于左侧,绝对波幅波Ⅴ左侧低于右侧(P<0.05)。与正常老人相比,AD患者ABR绝对波幅波Ⅲ和波Ⅵ 降低(P均<0.05)。结论 本组AD患者ABR异常在听神经区域,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52例听神经瘤患者实施均经枕下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术中进行颅神经肌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监测,并在术末行面神经电刺激判断面神经的保留情况。结果52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全切,肿瘤全切除率100%,面神经解剖保留率92.3%(48/52),功能保留率为88.5%(46/52)。术末刺激强度≤4mA即引起肌电反应者提示预后良好。结论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和功能保留率。同时,术末电刺激可为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特征及健侧耳峰间期改变.方法 对59例听神经瘤(AN)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测定Ⅰ、Ⅲ、Ⅴ波潜伏期(PL)、峰间期(IPL),双耳PL、IPL之间差值(ILD)等数值.结合MRI、CT影象学资料进行分析,并与36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AN组与正常对照组BAEP各波PL、IPL测值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AN患侧BAEP异常率98.3%(58/59);主要表现:①Ⅰ、Ⅲ、Ⅴ波缺失;②Ⅲ、Ⅴ波PL延长;③Ⅰ~Ⅲ、Ⅲ~Ⅴ、Ⅰ~Ⅴ波IPL延长.AN患者健侧BAEP的异常率69.5%(41/59),主要表现:①Ⅴ波PL延长;②Ⅲ~Ⅴ及Ⅰ~Ⅴ波IPL延长;③Ⅲ~Ⅴ/Ⅰ~Ⅲ波IPL比值>1.肿瘤直径>2cm,BAEP的异常率有显著提高.不同大小肿瘤组间健侧BAEP测值比较:健侧Ⅴ波PL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Ⅴ及Ⅰ~ⅤIPL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BAEP对AN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病变提供了定位诊断依据,尤其健侧Ⅲ~Ⅴ/Ⅰ~Ⅲ波IPL比值异常,是脑干受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焦虑症(AD)和抑郁症(CD)脑干听觉反应(ABR)检测的特点.方法 应用Nicolet Bravo脑电生理仪及Click短声刺激,测查37例AD、32例CD和36名正常人(NC)的ABR.结果 与NC组和CD组相比,AD组绝对潜伏期波Ⅴ(Oz脑区)延迟(P<0.01),绝对波幅波Ⅲ和波Ⅴ(Oz脑区)较低.结论 ABR对临床辅助诊断AD和CD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Ⅱ型(NF-2)显微手术切除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16例NF2经显微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双侧听神经瘤11例,另5例为Segmental型(不完全型) NF-2。均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瘤,术中采用面神经、三叉神经和听性脑干反应(ABR)监测。根据肿瘤大小、听力损伤程度选择手术切除时机和侧别。结果分期分侧切除双侧听神经瘤9例,单侧听神经瘤切除7例,共切除听神经瘤25侧。肿瘤全切除22侧(22/25,88%),近全切除3侧(为唯一存在听力耳)。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3例,颅内脑膜瘤切除1例,均获得肿瘤全切除。大部分切除的3侧肿瘤和尚未行肿瘤切除的2侧听神经瘤(尚存有效听力),以及颅内1例多发性神经鞘瘤和多发性脑膜瘤1例,术后3个月内行伽玛刀治疗。术前有残余听力的11侧耳,术后5侧耳保留不同程度听力,听力保留率为45. 5%(5/11)。23侧肿瘤术中均解剖保留面神经(23/25,92%),术后半年复查面神经功能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I~Ⅲ23侧,H-BⅣ级2侧。随访11~78个月,平均随访38. 4个月,肿瘤均得到有效控制,未见肿瘤复发或增大。结论 NF-2应根据肿瘤的大小、听力水平、解除脑干压迫的必要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制定恰当的手术方案。对于伴发的脑膜瘤或脊膜瘤、椎管内和颅内其它神经鞘瘤,根据是否引起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瘤手术内听道处理及面听神经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手术内听道内肿瘤的处理方法,并对显微解剖保留面神经的手术经验和技巧进行讨论,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和面神经的保留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内听道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49例,术前行CT内耳道薄层扫描,术中行面神经功能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对听神经瘤内听道处理的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4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7.8%,出院时功能保留35例(H-B分级,Ⅰ~Ⅱ级)。解剖未能保留6例,其中2例行面神经端-端吻合。肿瘤全切45例,全切除率为91.8%;近全切除4例。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熟悉内听道内面听神经与肿瘤的病理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并结合术中监测,对肿瘤全切除和面听神经功能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听神经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听神经瘤术中脑干及相应颅神经功能较敏感的电生理监测手段,以达到减少伤残率及提高颅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率。方法对28例听神经瘤病人,用同一监护仪于手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肌电图连续实时监护,观察手术操作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听神经瘤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改变,BAEP的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Ⅴ、Ⅲ-Ⅴ峰间潜伏期的明显延长(P<0.05),Ⅴ波波幅明显降低(P<0.05),其中BAEP的Ⅴ波潜伏期及波幅改变最为显著。当接近、触及、牵拉、刺激面神经时,肌电图出现突发的、双相或多相的高幅电位改变,而通过直接电刺激可定位面神经解剖,面神经的解剖及功能保留得以明显提高。结论BAEP的Ⅴ波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以及突发的双相或多相的高幅肌电图改变是听神经瘤术中敏感的电生理指标,对其进行监护,可为术中避免神经功能损伤及术后其功能预测提供客观指标,降低手术伤残率。  相似文献   

17.
应用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对39例(78耳)脑性瘫痪患儿进行测试。结果:(1)ABR异常发生率76.92%。(2)峰间期(IPL)异常发生率60.53%。与对照组相比Ⅰ—Ⅴ均值有显著延长(P<0.05)。而Ⅰ-Ⅲ、Ⅲ-Ⅴ均值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脑干损害以全脑干功能障碍为主。(3)脑干损害常为非对称性。作者认为ABR作为一个客观指标,可以有效地对脑性瘫痪的脑干功能进行估价,其中IPL的变化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大型听神经鞘瘤与脑干、小脑关系的分型初探:5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鞘瘤与脑干、小脑的位置关系对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影像资料及手术录像 ,将我科近 6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 5 5例大型听神经鞘瘤分为I型 (脑干腹侧型 )、Ⅱ型 (脑干小脑型 )和Ⅲ型 (嵌入型 ) ,统计临床表现、手术方法和预后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率为 91%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 80 % ;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 2 2 % ;本组无死亡。嵌入型肿瘤手术难度最大。结论 熟悉桥小脑区相关静脉的解剖 ,根据肿瘤与脑桥、小脑的位置关系分型 ,采取相应的手术策略 ,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高刺激率(51次/s)听性脑干反应(ABR)诊断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VBTIV)的测试方法,给33例临床诊断为VBTIV病人分别在发作期和缓解期行高刺激率ABR测试。结果发现:VBTIV发作期之ABR51次/s~11次/s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差值明显延长,其异常率比缓解期明显增高。本研究表明:VBTIV发作期行高刺激率ABR测试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VBTIV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听觉脑干反应(ABR)是一种诱发的生物电反应,短声(click)刺激之后,发生于耳蜗到脑干的径路上。用此法检测听觉径路的功能情况,称脑千诱发反应测听法(BERA)。它不受意识的控制和麻醉的影响,是一种客观的测听法。 用脑电图对听力进行客观的研究始于1930年,由丁听觉诱发电位太弱,仅为脑电波的1%,常被掩盖,难以识别和记录,只有把电极直接放在耳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