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2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患者疼痛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临床疗效显著,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8.02±15.35)m L,手术时间为(43.17±11.65)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1.75±1.87)h,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30.38±4.95)h,术后住院时间为(3.61±1.56)d,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与经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为患者选择手术方法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100例患者分组,5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腹腔镜组,42例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性小,安全可靠,患者恢复速度快,建议患者首选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全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对照组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出现6例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9%( 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9月早期宫颈癌患者100例,将因早期宫颈癌行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50例作为腹腔镜组,行开腹手术的早期宫颈癌患者50例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别不大(26%vs 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早期宫颈癌可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痛苦、术后恢复快,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熊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23-1325
目的:对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引起巨大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行巨大子宫全切术组(观察组)30例与开腹筋膜内行巨大子宫全切除术组(对照组)30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及进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愈后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停留时间、离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不但术后护理简单,还节省了护理时间、减轻护理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32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腹腔镜手术治疗(n=166),对照组组为开腹治疗(n=166),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试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患者40例作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开腹子穿孔修补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较开腹手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妇科进行子宫次全切的患者122例,依患者意愿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开腹组,手术时间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量的优点,可有效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在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的同意下,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每组各40例。开腹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情况,对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开腹组患者的术后病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数据呈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的时间、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目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中,腹腔镜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安全性高、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子宫前壁或宫底单发腺肌瘤患者22例,根据患者要求分组:观察组(腹腔镜组)10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组)1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痛经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开腹组的患者短,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痛经均明显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冷刀应用在腹腔镜子宫腺肌瘤手术中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并行子宫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腹腔镜下手术)和B组(开腹手术)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和疼痛情况、术前1 d、术后1 d、3 d中性粒细胞数量、CRP、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B组,但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出现疼痛的比例(约16.67%)低于B组(56.66%)(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3.34%)也低于B组(58.3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少,有益于术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曲宗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23-2324
目的: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慢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2例),开腹手术组(8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2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腔黏连和疼痛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 t=3.307、2.682、2.703、2.830,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06,P>0.05);术后腹腔脓肿、肠梗阻、切口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32、1.305、1.287,均P>0.05),但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出现慢性疼痛人数为6例(10.2%),与对照组19例(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56,P <0.05)。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中可以广泛探查切除腹腔黏连,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术前确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的60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进行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在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并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67例,根据临床资料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28例)。实验组采用的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的是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除手术时间较长之外,在下床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短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为17.86%。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较之开腹切除术更为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对手术指标及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卵巢囊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E2(40.20±1.41)pmol/L高于对照组的(31.46±1.68)pmol/L,FSH(6.48±0.14)U/L、LH(11.07±0.68)U/L低于对照组的(9.73±0.24)、(14.89±0.23)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可有效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并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差异及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1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71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且无膀胱或直肠损害,同时实验组中无中转开腹患者。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较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经腹腔镜切除子宫组(腹腔镜组)56例,一组为开腹子宫切除术组(开腹组)2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开腹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范文峰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98-199,214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全麻,采用头低足高位。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两组均于术后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5d。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引流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残端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6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00%。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治疗总费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术后相关指标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