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医药指南》2017,(13)
目的对冠状动脉CT成像技术(CTA)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时的意义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在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1例,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1例患者共计324支主要冠状动脉均显影良好,其中冠状动脉CTA提示存在病变者(+)116支,无病变者(-)208支;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存在病变者(+)122支,无病变者(-)202支;两种检查均提示病变者111支,均未发现病变者213支,可见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为90.1%(111/122),特异度为97.1%(202/208)。结论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同时有费用低、创伤性小等优点,可临床作为冠心病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7,(1)
目的采用临床常规检查,评估冠状动脉风险性。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本院心血管科因胸痛发作疑诊为冠心病患者194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常规检查(ECG和心脏彩超)及冠状动脉CTA,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做参考,对其相关性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结果 CAG检出阳性患者155例,阴性患者39例,将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29%、81.94%、89.03%和69.23%、82.05%、92.31%。入选患者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联合检查结果的敏感性为56.77%,特异性为56.41%。结论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病变有明确的预测价值,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具有简单、有效、无创的特点,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与分析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方法 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分别采用心电图检查(30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30例),观察该组患者不同检查方法下的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后阳性率及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可作为诊断冠心病的诊断方法 ,但仅凭借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无法对冠心病进行准确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与临床综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价值。结果108例受检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74例,阳性检出率68.5%;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43、6.37、163.55,均P<0.05)。单支病变中19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狭窄<50%)或正常,而根据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家族史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临床作出了冠心病的诊断。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最重要的微创手段,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相比,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高,并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位置、范围,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技术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08 ~2019-08接收的冠心病患者63例作为观察对象,在入院时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冠脉CTA成像与CAG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对冠心病患者对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左冠主支病变的... 相似文献
9.
吴庆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102-103
目的 探究对比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检查的52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 在这5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检查为阳性患者有31例,阳性率为59.61%.在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24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灵敏度46.15%.冠脉造影检查阴性者21例,进行心电图的检测为阴性的患者28例,用心电图诊断患者为冠心病的特异性为53.85%.结论 在临床治疗中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等确定冠心病,不能只通过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应对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的辅助检查以免对患者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冠心病的诊断方法和正确诊断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静息心电图(ECG)、12导动态心电图(12-DCG)和超声心动图(CFM)三种常用无创性检查与冠状动脉造影对4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几种方法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于I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效果分析。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5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导联静息心电图及CAG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6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CAG诊断确诊率为95.38%,与心电图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实用而可靠,并发症少,是诊断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治冠心病患者57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且进行有创性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诊断,具有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95.23%符合率。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以用作无创性普查筛选冠心病高危人群及对冠状动脉搭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随访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63例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为同期入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非2型糖尿病患者70例,进行动脉造影后的临床比较。结果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各项指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病变、弥漫性及末梢病变发生率高,预后差。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除对血糖的控制外,应同时纠正其他代谢紊乱,早期应用胰岛素,加强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1例疑有冠心病行CT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CT采用64排多层螺旋cT,MR采用1.5T超导磁共振机,冠状动脉造影设备采用数字血管造影机,观察患者的心肌桥诊断情况。结果17例患者检出为心肌桥,共有18支壁血管可在CT上明显显示。4例提示有可能为心肌桥。单支病变16例,双支病变1例,13例为单纯性心肌桥,3例冠状动脉造影上显示,壁血管50%以上狭窄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0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例于心肌桥近端。CTA显示上,患者心肌桥平均厚度(1.4±0.9)mm,宽度(1.7±0.8)mm。18支壁冠状动脉或壁血管中,15支在进入心肌前为壁血管向室壁侧局部弯曲,3支为壁血管局部无明显弯曲,直接穿行于心肌中。结论冠状动脉CTA作为诊断心肌桥较冠状动脉造影敏感,可为提示心肌缺血提供依据,可用于诊断心肌桥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8月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61岁以上患者60例为老年组,60岁以下患者60例为中青年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部位比较P〉0.05;病变血管支数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老年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弥漫钙化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无痛性心绞痛史35例、高血压52例、高血脂36例;对照组无痛性心绞痛史22例、高血压30例、高血脂21例;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冠脉病变较非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管受累及多支病变比例高,病变较弥漫,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较差。因此积极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生对冠心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30多年前Sones首次成功实施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以来,这一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冠心病(CHD)研究的发展。到目前为止,CAG仍是诊断CHD最可靠指标之一。现将我院292例CAG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和99mTc—MIBI心肌灌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明确冠心病(CHD)的诊断,疗效的随访起到重要作用〔1〕。我们对本院45例做了CAG和SPECT两项检查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无选择的收集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共3年内进行的CAG及心肌SPECT检查临床资料完整者4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40~69岁,平均56-2岁。临床最后诊断冠心病患者35例,其中心肌梗死24例,心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