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沈巨福 《江西医药》2011,46(6):564-566
目的 探讨低场MR在颈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0例颈部创伤患者MRI影像表现,着重分析椎体骨折与临近组织创伤的关系.结果 40例MRI显示颈椎椎体骨折的患者,伴发椎旁软组织创伤12例,伴发椎体附件骨折及脱位9例,伴发外伤性椎间盘突出6例,伴发单侧椎动脉损伤3例.40例中颈髓信号异常34例,颈髓信号无异常6例.结论 颈部创伤比较复杂,往往同时累及椎体、间盘、脊髓与血管及韧带,形成复合性创伤,在检查时最重要的是及时发现脊髓受损,这一点目前只有MRI能做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柱外伤的CT与MRI影像诊断价值,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某院收治的脊柱外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展开探究,抽取时间2015年7月~2017年4月,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比较,比较CT和MRI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在椎体骨折线的检出率上比较,CT检出率比MRI检出率明显更高(P0.05);在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神经根损伤等部位的损伤检出率上,MR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出率(P0.05)。结论:CT在椎弓骨折、骨折线上显示清晰,而MRI能更为准确地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且能够使外伤导致的脊髓病变和损伤较好地显示,两种诊断方式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能互补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脊柱脊髓疾病诊断方面应用全脊柱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效果。方法80例经初步诊断的脊髓疾病或脊柱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全脊柱MRI进行检查,分析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患者经过全脊柱MRI扫描、图像处理后,所得图像清晰,可清晰看到患者脊柱、脊髓结构。80例患者中,74例患者应用全脊柱MRI检查后,检查结果显示存在脊柱、脊髓病变,其中椎间盘突出患者52例,包括多发椎间盘突出患者19例,单发椎间盘突出患者33例;另检查出椎体血管瘤患者7例,脊柱外伤患者9例,腰椎骶化移行锥患者6例。74例患者经影像学综合诊断或手术最终得到证实,全脊柱MRI检查的准确率为100%。结论将全脊柱MRI检查应用在脊柱脊髓疾病诊断中,能够得到清晰、全面的扫描图像,进而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率,可广泛应用在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恶性脊柱压缩骨折的诊断中MRI和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MRI和CT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诊断准确率。结果良性骨折中69例患者中82个椎节中椎体形态主要以楔形为主,椎体后缘多见成角畸形。而39例恶性骨折中,47个椎节中椎体形态以倒楔形最为多见;椎体后缘成角畸形少见、多见为后缘膨隆;椎弓根正常形态改变;椎管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良性骨折69例中,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占67例,CT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是椎体及小梁密度增高、附件骨出现骨折线、骨折碎片侵入椎管、椎体前后缘出现双边征或骨皮质断裂、椎体内出现明显的骨折线。恶性压缩性骨折39例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椎体软组织病变侵入椎管、椎体边缘发现软组织肿块影、椎体的高度下移、骨质破坏区可见软组织密度影。CT诊断良性脊柱压缩骨折准确率高于恶性骨折准确率(P<0.05)。结论 MRI和CT对于良恶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病因的诊断都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采用磁共振(MRI)诊断影像学特征。方法本次选取500例脊柱损伤的患者,均为我院骨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分别采用MRI和CT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病理检查脊髓损伤50例,占10%;椎骨骨折148例,占29.6%;韧带损伤75例,占15%;椎间盘损伤125例,占25%;椎体脱位102例,占20.4%。以上述病理检查为金标准,MRI诊断符合率均优于CT,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脊柱损伤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采用MRI检查,可使诊断准确性提高,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转移瘤与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影像学表现,探讨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5例确诊恶性肿瘤患者全脊柱MRI及CT表现,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7例椎体MRI及CT表现,重点观察压缩椎体部位、范围,附件,形态,信号,椎旁软组织,椎间隙。结果转移瘤较特异征象:多发椎体及附件受累;椎体后缘膨隆;膨胀性骨质破坏,椎体及椎旁不规则软组织;椎间盘受累罕见;DWI呈高信号。结论 MRI联合CT检查对压缩性骨折病因诊断有较高准确率,且MRI与CT对比发现MRI更敏感,更能提高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冷冰 《中国医药指南》2022,(23):103-106
目的 评价脊柱损伤康复期间行CT、磁共振(MRI)检查的价值,为脊柱损伤患者康复恢复检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脊柱损伤患者,总计120例,在术后半年行影像学检查评估康复情况,结合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分组,即CT组、MRI组。对比CT组与MRI组脊柱损伤患者影像学表现以及脊髓损伤、软组织损伤、神经根损伤、前后纵韧带康复情况。结果 CT组患者骨折线愈合显像清晰、椎体、椎弓骨折线愈合显像以及特殊部位骨折、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显示椎弓骨折线、椎体、骨折片移位情况均明显优于MRI组患者。另外,在韧带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软组织损伤、前后纵韧带恢复检出方面,MRI组明显优于CT组,P <0.05。结论 针对脊柱损伤治疗后康复效果的评价行CT以及MRI检查均有相应的优势,需联合应用可提高康复效果评价的准确性,为脊柱损伤的后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脊柱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脊柱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及该病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15例脊柱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及X线、CT与MRI检查资料.结果 X线平片无阳性发现者5例,骨质疏松不伴骨质破坏者4例,骨质疏松伴骨质破坏者6例.11例CT检查4例表现为骨质疏松不伴骨质破坏,7例表现为骨质疏松伴溶骨性或穿凿样骨质破坏.14例MRI检查1例表现为骨质疏松,13例显示椎体单发或多发骨质破坏所致异常信号,分别呈局灶型、弥漫型和不均匀型.结论 X线平片对脊柱骨髓瘤的诊断敏感性较低,CT和MRI易于显示椎体骨质破坏,尤以MRI显示效果最佳,是目前诊断该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法.诊断时需与脊柱转移瘤、脊柱结核及单纯脊柱骨质疏松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杨兴春 《江苏医药》1994,20(8):427-429
65例脊柱损伤病人,用X线摄片和CT扫描检查发现,X片对脊柱屈曲性损伤,椎节脱位、半脱位容易确诊,对某些类型骨折较易误诊和漏诊,诊断符合率为81.35%。CT扫描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骨折片的移位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椎管狭窄、急性外伤椎间盘脱出、血肿所致的脊髓损害,还能显示多发性椎体骨折和附件骨折。椎体后缘骨折片不同程度突入椎管占55.4%,与椎体骨折类型有关。CT扫描对脊柱损伤的诊断符合率为97.5%。  相似文献   

10.
王黎明  许民生 《江苏医药》2002,28(2):121-12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临床与影像资料完整的脊柱损伤病例,分析其MRI表现,并与X线、CT检查比较。结果 106例中发现椎体损伤105例,115个,其中89个显示骨折线;合并椎体半脱位12例;韧带损伤11例,12个;椎管内硬膜外血肿9例;伴脊髓损伤47例中,信号改变42例,脊髓受压13例(其中8例伴信号改变),脊髓横断2例;未发现附件骨折37个。结论 MRI对脊髓及髓外软组织损伤敏感,并能判定脊髓损伤的原因;结合CT检查进一步完善了脊柱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判断是否需手术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孙建华 《中国医药科学》2013,(23):135-136,169
目的探讨采用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采用MRI及cT影像学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7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检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压缩椎骨节数、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结果MRI检查脊柱转移瘤的诊断敏感性与采用CT检查的结果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判断脊柱转移瘤患者中各种病变例数、受累椎骨节数及椎管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与CT检查的结果比较都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中的压缩椎骨节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诊断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该种诊断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MRI可以作为一种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MRI检查在脊柱损伤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脊柱损伤临床患者58例。对其分别展开CT检查和MRI检查,而后将检查结果同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58例患者中,损伤类型包括有椎骨骨折、椎体脱位、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以及脊髓损伤等,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较CT检查高(P〈0.05)。结论对脊柱损伤者展开MRI检查能够对脊柱形态、位置以及骨折碎片同脊髓的关系等病理改变进行清晰的显示.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脊柱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脊柱创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建处理。对患者病变部位、范围以及解剖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均发生椎体骨折,椎管狭窄14例,寰枢关节脱位7例,小关节脱位13例。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能有效弥补X线以及普通CT在脊柱创伤患者诊断中的不足。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重建技术显像更加直观、立体、清晰,降低了漏诊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提高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X线怀疑或已诊断脊柱结核的50例患者进行CT扫描,并分析CT影像表现.结果 49例显示椎体破坏,42例椎旁脓肿,2例病变侵及椎管,41例椎间盘破坏,7例椎体附件破坏.结论 脊柱结核在CT上有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特别是对于估价骨质破坏程度和侵及椎管及椎旁软组织块影的范围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与MRI在颈椎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颈椎损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颈椎CT及MRI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 CT与MRI在颈椎损伤中各有优势,CT在椎弓骨折的显示方面有明显优势(P<0.05);MRI在脊髓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椎间盘损伤显示中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CT与MRI的应用,对颈椎损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治疗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6.
王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89-90
目的:比较CT与MRI在脊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5例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CT与MRI进行检查,并与最终手术等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I在韧带、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软组织、椎体挫伤方面的诊断均优于CT,而CT在椎弓骨折及骨折线方面优于MRI,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者在脊柱曲度变化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I在韧带、脊髓、神经根损伤及脊髓、椎体挫伤中的诊断价值要高于CT,但在无移位的骨折线方面次于CT,两者可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MR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例,对其CT和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腰椎结核28例,胸椎结核16例,颈椎结核4例,骶尾椎结核3例.表现为椎体破坏,单个或多个椎体受累,多伴椎旁冷脓肿,可致椎管狭窄;部分椎间盘受累,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少数可累及附件.结论:CT的高密度分辨率和MRI的多轴位成像对脊柱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T、MRI能清楚显示椎体破坏及椎旁冷脓肿,了解病变范围及椎管有无狭窄,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比较MRI与CT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敏感性及病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27例CT及MRI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脊柱转移瘤临床诊断敏感性、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压缩骨折节数等。结果 MRI检查患者脊柱转移瘤临床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患者受累椎骨节数、椎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数、各种病变例数均明显高于CT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压缩骨折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较CT检查临床检出敏感性高,对于病变情况有较好诊断阳性率,可作为临床首选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县级医疗机构CT扫描检查对严重胸部创伤的价值.方法 使用机型为GE Hispeed dual的双层螺旋CT,对我院严重胸部创伤患者16例用胸部螺旋CT以10 mm层厚及间隔进行扫描,部分病灶采用后重建(拆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影像.结果 16例严重胸部创伤病例,其中肺挫伤10例,肺撕裂伤2例,支气管断裂伤1例,肺不张2例,肺萎陷10例,血气胸8例,单纯气胸3例,血胸5例;发生肋骨骨折16例,双侧锁骨骨折2例,单侧锁骨骨折3例,第3、4胸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体侧方脱位及2~4多发肋粉碎性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3例.皮下气肿16例,纵隔气肿4例,胸壁血肿1例,肝破裂2例,脾破裂3例,肾破裂1例,颈椎脱位及骨折2例,颅脑损伤4例.结论 CT检查较普通X线检查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目前县级医疗机构均有螺旋CT,CT扫描费用也在大幅下调,所以对严重胸部外伤的患者应及时采用CT扫描,以及时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程度,迅速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手术,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影像学中的X线、CT及MRI在诊断膝关节滑膜软骨瘤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的2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病例中行X线平片检查的为25例,行CT检查的有20例,行MRI检查的有15例。结果行X线平片检查的25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19例,行CT检查的20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为19例,行MRI检查的15例患者中诊断阳性者为12例,检出率分别为76%、95%和80%,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检查显示阳性者关节内以及关节周围可见卵圆或圆形的结节状的骨化或钙化影,CT和MRI检查显示阳性者可见骨化或钙化影,但是在清晰度和数量上要优于X线平片检查。结论 X线、CT及MRI均可诊断膝关节滑膜软骨瘤,CT的检出率较高,诊断效果也较好;临床诊断时可将更廉价X线平片检查作为膝关节滑膜软骨瘤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