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孙爱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767-2768
目的 探讨两种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甲状旁腺素血症(PTH)的疗效.方法 将1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PTH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组(HD+HP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HD+HP组接受树脂吸附联合血液透析治疗,HDF组接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常规测定血清磷和放射免疫法测定中分子毒性物质PTH水平.结果 HDF组及HP+HD组对于血清磷均能有效清除,且清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及HP+HD组均能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PTH,但HDF组清除效果优于HP+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清除PTH,其对血液透析患者高PTH血症的效果优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清除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60例,年龄18~60岁,检测其清晨空腹透析前血清ADMA的水平,测算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总量,对比HD组(20例)、HDF组(20例)、CAPD组(20例)患者与健康对照者(20例)的血清ADMA水平,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脏及透析每周清除ADMA的总量.结果 透析的各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每周尿量及ADMA经尿液的排泄量与透析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尿量及ADMA排泄量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HDF组、CAPD组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CAPD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和HDF,HDF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骨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77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HD组(n=26)、HDF组(n=26)和HFHD组(n=25),分别接受相应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12周,分别对比三组治疗前后PTH、Ca、P、β2-MG和钙磷乘积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a、P、钙磷乘积、PTH和β2-MG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HDF组和HFHD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对比,HDF组和HFHD组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与HD组各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P<0.05);治疗后HDF组和HFHD组比较,HFHD组的PTH低于HD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0.05)。结论 HFHD和HDF透析治疗能有效清除维持性血透患者的β2-MG和PTH,纠正钙磷代谢紊乱,且HFHD不需要置换液,较经济实惠,适合各级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通量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高通量透析组(HFHD),每组4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评估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血HB水平显著升高,并高于HD组(P<0.05),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后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HFHD组和HDF组血Ca水平显著升高(P<0.05),HD组无明显变化(P>0.05);(3)治疗后,HFHD组和HDF组血P、PTH、β2-MG水平显著降低(P<0.05),HD组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4) HFHD组患者血CRP水平显著降低,并低于HD组(P<0.05),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HFHD治疗组患者高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HDF组及HD组(P<0.05).结论 与普通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毒素,减少透析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程小丽 《河北医药》2013,(17):2593-2594
目的探讨普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以及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的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β2-微球蛋白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普通透析( HD)组,血液透析滤过( HDF)组以及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串联( HP/HD)组,每组20例。比较透析前后患者血液尿素氮、肌酐以及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透析前后尿素氮、肌酐均明显下降( P <0 Q.05)。 HDF组和HP/HD组患者循环中β2-微球蛋白较透析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HD组透析前后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透析后HDF组和HP/HD组效果明显优于HD组( P均<0.05)。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均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小分子溶质,但对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是不同的,HD组对β2-微球蛋白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体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ic dimethylarginine,AD-MA)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滤过(HDF)、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60例,年龄18~60岁,检测其清晨空腹透析前血清ADMA的水平,测算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总量,对比HD组(20例)、HDF组(20例)、CAPD组(20例)患者与健康对照者(20例)的血清ADMA水平,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脏及透析每周清除ADMA的总量。结果透析的各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患者血清ADM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每周尿量及ADMA经尿液的排泄量与透析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PD组尿量及ADMA排泄量与HD组、HD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组与HD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HDF组、CAPD组每周透析清除ADMA的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AD-M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CAPD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和HDF,HDF清除ADMA的能力优于HD。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的尿毒症患者血清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维持性血透患者选择最佳血液净化方式。方法:选取某院血透室维持性血透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组(HD+HDF)组及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组。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的血清钙、磷、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指标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HD+HDF组和HD+HP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磷、β2-MG、iPTH和FGF-23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钙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HD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的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HD组比较,HD+HDF组和HD+HP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肌酐、β2-MG、iPTH和FGF-23的水平均较低(P0.05);与HD+HDF组比较,HD+HP组治疗后血磷、β2-MG、iPTH和FGF-23的水平均较低(P0.05);治疗后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钙的水平在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滤过均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大分子毒素,其中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效果最佳,对改善尿毒症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陈晨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24-125
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患者β2微球蛋白(β2M)的清除效果;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HD)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组(HDF)各12例,测定透析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β2M指标;β2M在常规HD中清除率很低,而在HDF的清除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通量血液透析滤过在保持对小分子毒物清除的同时,增加了对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效率,能更有效防治透析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Klotho蛋白及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慢性肾脏病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7例,按照血液透析模式组合的差异,将其分为单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组(30例)、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HDF)组(42例)、HD+HD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组(45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6个月前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FGF-23)、Klotho蛋白、肌酐(Scr)、尿素(BUN)、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等指标。结果 HD+HDF组、HD+HDF+HP组的FGF-23、ALP、PTH、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低于HD组(P<0.05),Klotho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HD组(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HD治疗,HD+HDF及HD+HDF+HP治疗均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HD+HDF+HP净化效果较好,有助于纠正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法用于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组(HD+HP)、血液透析滤过组(HDF)、血液透析组(HD)3组。记录首次透析前后及透析2、4周后血甲状旁腺激素(PTH)、补体(C3、C4)、白蛋白(Alb)、血小板(Plt)等的变化及皮肤瘙痒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各组指标进行比较。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TH水平。结果(1)HD+HP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4周后患者的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86.67%(13/15);(2)HDF组透析前与首次透析后及透析2周、4周后门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皮肤瘙痒缓解率为73.33%(11/15);(3)HD组治疗前后盯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缓解率为13.33%(2/15);(4)3组在不同阶段补体、血红蛋白含量、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地清除PTH,2者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无效者改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普通血液透析(CHD)、血液透析滤过(HDF)、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血液净化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科确诊的12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分别为CHD组、HDF组、HD+HP组,疗程3个月,结束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CHD组治疗后PTH、β2-MG指标虽较治疗前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与HD+HP组治疗后PTH、β2-MG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HD组比较,其他两组PTH、β2-MG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F组与HD+HP组之间PTH、β2-MG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HD+HP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均优于CH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均能改善患者症状;对PTH、β2-MG清除HD+HP疗效最好;HDF与HD+HP比较,对中分子毒素清除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4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的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 28例、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 27例、血液透析滤过(HDF) 27例,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HP) 26例.随访1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变化,分析PTH和β2-MG与SCV的相关性.结果 4组治疗前后的SCr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LFHD组PTH和β2-MG无明显改变,但HFHD组、HDF组和HD+ HP组的PTH和β2-MG明显下降(P<0.05).经12周治疗,HFHD组、HDF组、HD+HP组的SCV增加值明显高于LFHD组(P<0.05).PTH和β2-MG分别与SCV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FHD、HDF、HD+HP等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清除PTH和β2-MG,且对治疗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效;PTH和β2-MG在体内蓄积与尿毒症周围神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24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和血液透析滤过组(HDF组),各12例,进行3个月的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HDF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D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常规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清除效果.方法 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血液透析(HD组)、血液透析滤过(HDF组)、血液灌流+血液透析(HP+HD组)治疗,检测单次治疗前后血清AGEs和β2-MG,分析清除效果.结果 单次HDF、HP+HD治疗后血清AGEs、β2-MG水平较透析前均明显下降(P<0.05).透析后HDF、HP+HD组血清AGEs、β2-MG水平明显低于HD组(P<0.05).结论 透析方式是影响尿毒症患者血清AGEs、β2-MG水平的主要因素.HDF、HP+HD对AGEs、β2-MG清除作用明显优于HD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 对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随机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和血液透析(HD)组2组,观察透析前后患者PTH水平的情况.结果 (HP+HD)组和(HD)组PTH水平较透前均有下降,但(HP+HD)组下降明显,(HP+HD)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PTH水平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尿毒症患者PTH水平,降低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将50例透析患者随即分为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D)组和血液透析(HD)组2组,观察治疗前后P,rH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PTH均有下降,但HP+HD组下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更能有效清除PTH。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三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P组、HDF组、HD组各100例,分别进行血液吸附治疗、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素(i PHT)水平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AP组、HDF组患者治疗后的i PT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组患者治疗后的i PTH水平也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组和HDF组i PTH水平均低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皮肤瘙痒改善率显著高于HD组(P<0.05);AP组皮肤瘙痒改善率高于HD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皮肤瘙痒改善率高于H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合左卡尼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血液吸附能有效清除i PTH水平,并能显著改善皮肤瘙痒的症状,因此,应用血液吸附治疗慢性肾衰竭效果较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两种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清除血清磷(P3+)及β2-微球蛋白(β2-MG)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2组:血液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比较2组单次治疗对清除血清磷及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结果①HD组、HDF组治疗后血清磷、血β2-M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②HDF组与HD组比较血清磷、β2-微球蛋白清除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两种血液净化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清磷及β2-MG,但HDF较HD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和治疗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分子物质β_2-微球蛋白(β_2-MG)、C反应蛋白(CRP)及甲状旁腺素(PTH)的清除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在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行血透治疗的MHD患者60例,分为A组、B组(HFHD组、C组(HD+HDF组),随访6个月,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3组患者CRP指标比较无差异(P> 0.05);B组、C组与A组间iPTH、β_2-MG指标差异显著(P <0.05)。结论 5次/2周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4次/2周+HDF1次/2周的方案能达到透析的充分性,而且均能有效清除血CRP、β_2-MG和PTH,而传统血透6次/2周不能有效地清除CRP、β_2-MG和PTH。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滤过(HDF)与血液灌流(HP)治疗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对重钢总医院血透室皮肤瘙痒患者46例进行常规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治疗,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HDF联合HD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HDF与HP再联合HD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HDF与HP联合HD治疗患者的皮肤瘙痒,可明显改善皮肤瘙痒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