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国权  廉浩屹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4):2171-2172
目的观察后路单侧入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7例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后路单侧入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估治疗的评分规则,评估患者术前、术后下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17例患者下肢神经症状均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的(3.41±1.54)分提高到术后的(25.41±1.72)分,术后改善率为86.02%。结论后路单侧入路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加椎间植骨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治疗26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随访1年至3年,平均2年采用JOA29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评分及统计植骨融合率。结果: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均采用手术部位有不同程度粘连,有72%为原间盘脱出,JOA评分由术前13.3分至术后24.5分,平均改善率为71.3%,植骨融合率为95%。结论:充分彻底减压和坚强椎弓根钉固定是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关键,椎间植骨是骨性融合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总结。方法:对112例腰椎滑脱病人行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复位良好、椎间植骨融合。根据ODI指数评定法评定,优89例,良18例,可5例,优良率95.54%。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其实现充分减压、良好复位、椎间植骨融合最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同时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非内固定术疗效比较。方法对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摘除术同时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术与非内固定术术后疗效比较。结果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未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融合术者易发生相应椎间隙椎间盘突出症原有症状改善不佳、复发或腰椎节段不稳定加重。结论不稳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同时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Cage植入、植骨融合术将有效提高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后路双侧开窗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果对4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经28~3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全组融合率为97.9%,3例并发症术后也全部消失。结论采用自体颗粒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治疗。方法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侧隐窝狭窄,其中椎间孔内型3例,椎间孔外型5例。采用单侧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TILF)术治疗。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本组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的患者采用单侧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椎问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方法 对21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7例,行腰椎动力位摄片、CT、MRI检查,证实全组病例均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腰椎失稳症.均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失稳节段椎间植骨融合、GSS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16例、良5例;植骨融合率达100%,未发现螺钉断裂、松动和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采用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后路GSS内固定加椎间植骨术融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38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病人,26~72岁,平均51.3岁。行腰椎后路病变节段脊柱附件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椎间植骨融合术。平均随访4.7年。随访观察指标有JOA评分、植骨融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临床恢复率术后半年、术后1年及最终随访时分别为78.9%、92.1%和68.4%。最后1次随访的融合率达97.4%。2例未观察到可靠的融合,并在术后2年出现内固定的断裂而再次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2%。病人满意率达94.7%。结论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后路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经6-15个月的随访,参照nakal分级,优1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溢欣  许真 《江西医药》2011,46(8):723-725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椎管减压、后路椎体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24例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2年,椎体间植骨均骨性愈合,无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无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12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结论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融合率高等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对本院44例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不同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术后及随访时疗效。摘除椎间隙44个,融合节段44个。滑脱主要部位为L4、5和(或)L5S1,滑脱度为Ⅰ~Ⅱ度。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复查X线片,无断钉、断棒及松动现象,优良40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腰椎滑脱并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选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不稳节段,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和(或)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患者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问卷评价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所有患者脊柱节段均获得融合,融合率为100%,平均融合时间(7.82±1.12)个月,优良率为88.46%,改善率达到了98.08%。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患者,给予扩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疗效确切,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微粒骨嵌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58例,采用后路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根据植骨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行椎间嵌压植骨,对照组30例采用椎旁横突间植骨。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8%,对照组优良率70.0%。58例术后随访4~19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优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微粒骨嵌压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较椎旁后外侧横突间植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其中GSS固定24例,RF固定6例。结果经6—84个月的随访,参照NAKAL分级: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3%。结论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Cage置入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神经根彻底松解,Cage置入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18例。结果本组随访6-24个月,腰痛症状消失,植骨融合率达100%。结论本组手术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彻底减压,利用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取三面带皮质骨的髂骨行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36例。结果复位满意率为91.7%,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术后平均改善率(JOA评分)为85.3%,临床疗效优良率(Asher疗效评定)为94.4%,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及断钉等。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腰椎手术中,很多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骨折等都需要行植骨融合术.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从20世纪早期的Hibbs脊柱融合术,到后路横突间植骨、后路椎体间植骨、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以及360°环形植骨融合,融合术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已经发展为包括单纯后路植骨融合术、椎弓峡部植骨融合术、后路减压复位及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后路椎体间融合植骨内固定术、经关节突入路行后路椎间融合术、前路椎间融合术及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腰椎融合术的主要优点是[1]:①在生物力学上可获得运动节段最稳定的内固定效果;②重建前柱分载负荷的性能,保护后方器械内固定效果,使得畸形的矫正在愈合期间得以维持,并使后方器械的疲劳性断裂减至最低.近年来主要应用的几种后路腰椎融合技术,包括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后路腰椎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360°环形融合和极外侧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等.  相似文献   

19.
于承海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02-2203
目的 比较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指征、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其中65例采用椎板减压术,27例采用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术,28例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三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对120例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其中82例典型型病例三种不同手术方式的优良率分别为94.8%、94.1%、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8例复杂型病例三种不同手术方式优良率分别为57.1%、80.0%、85.7%,复杂型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疗效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掌握手术指征,并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能够赢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复杂型腰椎管狭窄症采取椎间植骨融合+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疗效更加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9月对3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7.8个月。临床疗效:优2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前ODI为(42.2±7.3)%,术后终末随访ODI为(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合适的术式,进行良好减压的同时可重建腰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