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俊玲  高捷  张树华  窦静 《河北医药》2012,34(2):180-181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应用抗凝药物后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及D-二聚体变化.方法 选择2007至2010年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检测2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单体聚合功能变化及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单体聚合功能变化及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单体聚合功能变化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儿童哮喘存在高凝状态,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单体聚合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改善其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组胺H4R和人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的表达水平及玉屏风颗粒对哮喘患儿组胺H4R和IL-12(P70)的表达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6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IL-12(P70)的水平.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服用孟鲁司特8周;玉屏风组30例,除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检测玉屏风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血清IL-12(P70)水平的变化.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单个核细胞中H4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IL-12(P70)低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但三者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后H4R的mRNA水平、血清IL-12(P70)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变化有差异,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胺H4R和IL-12(P70)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玉屏风颗粒可减少哮喘患儿H4R的表达,提升IL-12(P70)的水平,可能是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邓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4):511-513
目的:探讨哮喘气道炎症时pH值变化以及监测pH值与气道炎症和临床过程间的意义.方法:选择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哮喘患者诊断及病情分期、分级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推荐标准,,结果:呼HJ气冷凝液(EBC)的pH值:哮喘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非急性发作期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均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较非急性发作期低(P<0.01);非急性发作期中轻度持续期及中承度持续期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均P<0.01);轻度间歇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间期、轻度持续期及中、重度持续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00);中、重度哮喘较轻度持续期低,轻度持续较轻度间期低(均氏0.01);轻度持续哮喘患者激素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且仍较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治疗3个月高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EBC的pH值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EBC中pH值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气道炎症状态.其方法简便、无创安全,可望成为监测哮喘气道炎症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分析在本院确诊为儿童ALL的51例患儿及45例正常健康体检患儿的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R)对这两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T双相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APTT、TT延长,D-D/R增高,Fib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LL患儿凝血功能明显异常,作为判断病情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血常规和凝血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评分,将≤4分50例设为对照组,>4分50例设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转归期血常规、凝血指标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抗凝血酶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外,两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数值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联合血常规、凝血指标水平检测有助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转归期患者的诊断,为后续治疗方案的确立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癌联合化疗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80例乳腺癌联合化疗患者,并将80例乳腺癌联合化疗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选取80例身体健康志愿者,两组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含量(FIB)和凝血酶时间(TT)比较。结果根据本研究实验数据说明,对照组志愿者与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前的凝血功能各项数据: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含量(FIB)和凝血酶时间(TT),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实验组患者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与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APTT)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化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纤维蛋白含量显著变化与化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化疗前后凝血酶时间明显缩短与化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液多呈高凝状态,临床上应及时针对患者的血液状态进行提早治疗与预防,防止患者出现血栓等疾病,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指导不典型膜性肾病(AMN)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60例AMN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应用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试验的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常规凝血试验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异常,且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TEG结果,60例患者中28例提示高凝状态,其中凝血因子活性增高2例,血小板活性增高9例,纤维蛋白原活性增高12例,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活性均增高5例;(3)治疗后TEG指标中K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凝血指数(CI)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Angle(°)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值与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呈正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呈负相关;K值与PT、INR、凝血酶时间(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Angle(°)、MA与FIB呈正相关;MA与TT呈负相关;CI值与INR呈负相关,与FIB呈正相关。结论 TEG是反映AMN患者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与常规凝血试验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能全面检测和评估AMN患者体内凝血的发生、发展,有助于指导临床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A组,64例慢性缓解期患儿作为B组,40例健康儿童作为C组。测定血清IL-17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B组和C组血清IL-17和CRP无明显差异(t=0.7128、0.4426,P>0.05),A组血清IL-17和CRP均高于B组和C组(t=9.3648、7.0614、10.7716、9.6242,P<0.01)。A组患儿血清IL-17与CRP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7026,P<0.05)。治疗4周后随访40例,血清IL-17为(152.3±21.6)ng/L;治疗后血清IL-17明显降低(t=8.7728,P<0.01)。结论血清IL-17可以用于监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炎症状态,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结果 37例ALL患儿中,初诊组和难治复发组PT高于对照组,难治复发组PT高于初诊组(P<0.05),难治复发组Fbg低于初诊组(P<0.05)。初诊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初诊组与完全缓解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难治复发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初诊组和完全缓解组(P<0.01)。结论 ALL患儿凝血指标异常发生率高,异常凝血指标越多,病情及出血程度越重,其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更敏感,与儿童ALL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显着相关性,可作为儿童ALL病情进展、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早期实验室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血浆中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00例健康育龄非孕妇女(对照组)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PT、INR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APTT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可了解妊娠产妇体内凝血状况,预防和治疗产中、产后异常出血及防治DIC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及凝血4项检测在孕妇产前安全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02例妊娠孕妇作为妊娠组,另将274例非妊娠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2组D-D及凝血4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结果妊娠组D-D、Fb水平高于对照组,PT、TT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前进行D-D与凝血4项的动态检测,对治疗和预防出血、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确保妊娠期及分娩期安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1F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周血中MIF的含量: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等病理生理过程,并与其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3.
谭丽兰  杜哲明  白羽 《江西医药》2010,45(11):1081-1082,1134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尿白三烯E4、血白介素-4水平变化,探讨尿白三烯E4用于研究哮喘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年龄3~14岁儿童,23例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及21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尿LTE4、血IL-4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高于临床缓解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较健康体检儿童高(P〈0.05);哮喘患儿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正相关(r=0.819,P〈0.01)。结论 CysLTs参与哮喘急性期和临床缓解期的炎症反应过程,是哮喘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尿LTE4与哮喘的病情变化相关,有助于哮喘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检验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2月随机选取200份血液样本进行凝血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溶血状态下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四项检验结果的差异性。对200例患者样本进行复查,统计凝血检验正确率、失误率,观察上述指标与检验失误之间的关系。结果样本放置2、4h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离心5min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明显低于离心10min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的四项指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凝血检验的正确率为90.0%,失误原因包括仪器因素、样品处理情况、内源性因素及其他。结论凝血检验指标的质量控制需缩短标本的放置时间,严格控制离心时间,防止发生溶血,以免造成假性检验结论误导医师作出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5.
郑丽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375-1376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四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218例临产孕妇(观察组)及10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凝血酶时间(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检测临产孕妇凝血指标对预防、诊断临产孕妇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任志红  赵璇  曾玲  董琳 《安徽医药》2018,22(1):85-87
目的 探讨哮喘及肺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IL)-18、IL-16、IL-4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哮喘患儿(哮喘组)33例,肺炎患儿(肺炎组)38例,健康小儿4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研究对象血浆IL-18、IL-16、IL-4及IFN-γ水平,并比较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非发作期血浆IL-16、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87、18.359,P<0.05),血浆IL-18和IFN-γ水平,在急性发作期、非发作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025、4.367,P>0.05).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IL-18、IL-1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86、31.256,P<0.05),血浆IL-4和IFN-γ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328、5.587,P>0.05).哮喘患儿血浆中IL-18与IL-4、IFN-γ之间,IL-16与IL-18、IL-4、IFN-γ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IL-4与IFN-γ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肺炎患儿血浆中IL-18与IL-16、IL-4、IFN-γ之间,IL-16与IFN-γ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IL-16、IL-4、IFN-γ参与了小儿哮喘和肺炎的免疫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126例临产孕妇(观察组)和105例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Fib)指标检测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T、APTT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ib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临产前进行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产后可能出现的产科并发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止凝血功能变化原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孕妇、正常非孕妇各40例分别测定其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水平,分析其水平变化及原因。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其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凝血指标随病情加重差异越明显;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组、正常妊娠组、非妊娠组的血小板、D二聚体、血浆黏度等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妊高征患者尚有血栓形成倾向。产前进行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监测和治疗产前妊高征患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及其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动态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82例乙肝患者(其中急性乙肝56例,慢性乙肝78例,肝硬化48例)和100例同期体检正常的对照者血浆进行检测。采用日本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检测: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和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结果急性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PT、APTT、TT、FIB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慢性乙肝、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FIB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5),其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血浆PT、APTT、TT测定值有不同程度的延长(P<0.05),其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患者凝血功能指标随其病情变化而发生异常改变,动态检测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指导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AIDS患者的治疗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IDS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自愿参与实验研究的健康受试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对比较其血液中血小板、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相关指标,分析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对AI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凝血各项相关检查指标的比较显示,观察组AIDS患者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以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等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受试者,而血小板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凝血检查指标之间的比较均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艾滋病会导致患者血液处于严重高凝状态,因而在临床要考虑联合抗凝血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