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人气囊面罩心肺复苏方法与两人气囊面罩心肺复苏方法效果的比较。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的一人行胸外按压一人控制气囊的操作方法,B组采用一人行胸外按压两人控制气囊的操作方法并与C组胸外按压加气管插管通气复苏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成功率为36.0%,B组成功率53.3%,C组成功率53.6%。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人操作心肺复苏方法较两人操作心肺复苏方法成功率高,而与胸外按压加气管插管通气复苏效果进行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时较为简单而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方法 总结该院儿科收治的66例(84次)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的经验体会.根据心肺复苏(cPR)时使用面罩气囊加压呼吸与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方式的不同,按成组设计分组,66例分为A、B两组,两组基本治法相同,A组38例(53次)为面罩气囊加压呼吸组,B组28例(31次)为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组.比较两组的心脏停搏时间(Tca)、心脏复律时间(Tr)、CPR操作时间(Tc)、CPR成功率、24 h生存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Pca、Tr、Te、CPR成功率、24 h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比B组,分别为Tea[(0.99±0.75)min与(0.92±0.69)rain,P=0.69];Tr[(3.58±2.15)min与(3.66±2.01)min,P=0.87];Tc[(23.28±9.26)min与(23.73±9.51)min,P=0.84];CPR成功率[88.68%与83.87%,P>0.05];24 h生存率[84.21%与82.14%,P>0.05].结论 新生儿连续胸外心脏按压心肺复苏时,面罩气囊加压呼吸为-简单、安全、有效的人工呼吸方法.只在少数气道阻力增高的病例,可使用气管插管气囊加压呼吸方法.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心肺复苏2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英  张弛  张杰 《中国医药》2006,1(7):395-397
目的 探讨急诊科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诊科1996年7月至2005年6月间243例心肺复苏病例,分析复苏过程中各因素对复苏结果的影响。结果 心肺复苏243例中成功54例;复苏方法中通气方式、给药途径、肾上腺素剂量、人工循环辅助装置的使用对复苏结果有影响;心脏停搏的发生地点、时间与复苏结果有关;开始复苏时的心电图表现与复苏结果有关。结论 ①心脏停搏时通气方式的选择应首选球囊。面罩通气,一期复苏失败后尽快改为气管插管通气。(函外周静脉穿刺易操作、并发症少。且不需要中断心肺复苏,可以取得满意效果。③本组资料常规剂量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中等剂量及大剂量组,可能与后者心肺复苏时间延长有关。④使用人工循环辅助装置,心肺复苏成功率不满意。⑤发生在院内的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发生于院外的患者;院内日问发生的心脏停搏复苏成功率高于夜间发生的患者;院内目击下的心脏停搏复苏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经验。方法对142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呼吸机械通气及心脏复苏药物应用,对复苏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复苏成功36例,25.35%,有效32例,总有效68例47.89%,死亡74例,占52.11%。结论心肺复苏(CPR)愈早,成功率越高。心室颤动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心室静止,及早电击除颤对挽救患者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过程中,人工呼吸是肺复苏的首要步骤。但要解决复苏的根本问题还需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和心脏起搏。传统的气管插管须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未经训练的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快速插入。另外,食道心脏起搏在复苏过程中也是重要环节。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复合式心肺复苏急救仪。 1 结构与原理 本复合式心肺复苏急救仪是由喇叭面罩式吹气管(另备),先行人工呼吸。继之由外套管、粗管通气管,细管通气管、近端气囊充气管,远端气囊充气管,近端气囊,远端气囊组成一完整的急救插管(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院前心脏停搏患者应用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进行急救的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0年2012年进行院前急救的心脏停搏患者共5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观察组患者接受球囊人工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建立通气时间方面有显著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临床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停搏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时候,应用球囊或者气管插管的急救方法,在临床效果对比方面相似,但是球囊辅助呼吸建立通气的时间要比气管插管短很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停搏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大连市急救中心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66例心脏停搏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喉罩组(33例)与气管插管组(33例),喉罩组给予喉罩置管抢救,气管插管组给予气管插管抢救,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喉罩组置管时间短于气管插管组(P <0.05);喉罩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 <0.05)喉罩组复苏成功率高于气管插管组(P <0.05)。结论院前急救中喉罩与气管插管抢救心脏停搏患者均具有较好效果,其中喉罩置管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志强 《中国医药》2006,1(12):716-717
目的探讨心脏停搏的临床救治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抢救的102例心脏停搏息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102例患者复苏成功11例。结论心脏停搏患者复苏成功与患者原发疾病,心肺复苏及时、方法正确,尽早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合理使用复苏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早产儿心脏停搏急救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早产儿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儿不同复苏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徒手心肺复苏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心肺复苏机持续心肺复苏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5%复苏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95%对我院疗效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17.5%)(P<0.05);实验组收缩压为(76.4±5.5)mm Hg、心率为(89.4±4.6)次/分、血氧饱和度为(87±6.7)%,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早产儿心脏停搏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心肺复苏机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急救人员实施院外心肺复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救治的68例院外心脏停搏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及国际复苏联盟联合发布的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急救工作,观察急救结果。结果本次研究的68例患者中,共35例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51.47%。结论及时给予心脏停搏患者胸外按压、心电除颤、气管插管及给予高级生命支持等,能显著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呼吸机面罩通气与简易球囊面罩通气预氧合在ICU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紧急气管插管的ICU危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呼吸机面罩通气,对照组使用简易球囊面罩通气,分别实施插管前预氧合,快速诱导后完成经口气管插管.观察2组患者插管过程中SPO2最高值、最低值并计算插管安全时限(停止通气至SPO2降至90%时间),记录2组气管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失败例数及牙齿咽喉部软组织损伤、心律失常、心脏骤停、胃胀气、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插管时观察组SPO2最高值(96.5±3.1)%高于对照组(92.2±2.6)%,观察组SPO2最低值(92.8±3.3)%高于对照组(85.2±6.9)%,观察组插管安全时限(74.6±27.4)s明显长于对照组(33.8±14.6)s,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40.2±10.8)s显著短于对照组(54.1±15.9)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6.7%vs 66.7%(P<0.05)].对照组插管过程中心律失常、胃胀气、呕吐等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插管时发生牙齿及咽喉部软组织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且2组均未出现心脏骤停患者.结论 呼吸机面罩通气预氧合能明显提高患者氧储备,延长气管插管安全时限,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并发症,适用于需紧急插管的ICU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2.
朱国锋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30-431
目的分析ICU内影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20例心脏停搏并于我院行心肺复苏抢救的患者,分为自主循环恢复(ROSC)组与自主循环未恢复(Non-ROSC)组,分析患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原发病(P<0.05)、心脏停搏形式(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心脏停搏时间点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病、心脏停搏形式是影响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心脏停搏患者在急诊抢救中行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急诊室进行心肺复苏的60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术的成功与否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对于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比较,将可能影响心肺复苏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确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所需时间相比于参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致死率较高(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为影响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独立因素。结论自主循环恢复越快患者的存活率越高,而影响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独立因素就是脑源性疾病、创伤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5例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心肺复苏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10、20min心脏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24h角膜反射阳性率、疼痛躲避反应阳性率、运动反应阳性率及24h存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罩-气囊通气法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复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廖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663-664
目的 探讨球囊通气和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施院前急救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根据选用球囊面罩或者气管插管辅助通气分组,各25例.记录复苏成功率和建立通气时间.结果 球囊面罩组成功5例,死亡20例;气管插管组成功4例,死亡21例,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面罩组建立通气时间为(9.2±2.4)s,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52.3±14.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大于85%,但是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有效通气,在院前急救中,应综合分析当时情况,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行CPR处理的2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的复苏总有效率与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口对口、面罩给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多发性外伤、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患者的复苏总有效率显著高于VA、无脉电活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院前心肺复苏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通气方式、原发疾病、CPR前ECG(P<0.05)。结论院前心肺复苏患者自发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原发疾病、通气方式、ECG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食道-气管联合导管在院前心肺复苏中建立紧急通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9例院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9例采用简易呼吸器,观察组70例采用食道-气管联合导管.对比操作的难易程度,操作所需时间,复苏成功率.结果 食道 -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操作简单,所需的时间较简易呼吸器长,但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复苏成功率高于简易呼吸器手控呼吸组(P<0.05).结论 食道-气管联合导管行机械通气操作简单、迅速、有效,气道管理方便,便于安全转运患者,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施行紧急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9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患者入院后由急诊医护人员立即行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对照组33例患者入院后则由麻醉科医师行常规气管插管(延时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分别为55.56%、52.78%,对照组分别为30.30%、27.27%,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1.67%,对照组为96.97%,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2.10±0.65)min,对照组为(4.72±1.20)min,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施行紧急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显著,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在心脏停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某院收治100例心脏停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心肺复苏治疗与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4.0%VS92.0%)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自主心跳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少,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规范运用心肺复苏术在心脏停搏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极大的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并缩短了自主心跳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75-17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从2014年1月~12月,共6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采用普通心肺复苏方法进行抢救,观察组从2015年1月~2016年8月结束,共80例心跳骤停患者,采用心肺复苏抢救平台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实施CPR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静脉输液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1)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对比,观察组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间CPR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除颤时间(1.30±1.33)min、气管插管(2.60±2.61)min、静脉输液时间(125.75±28.50)s明显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抢救平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