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及囊实性占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并和病理分型进行对照。结果20例中囊腺瘤7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混合性囊腺瘤1例,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物,形态规则,囊液呈均匀的液体密度,无壁结节。交界性囊腺瘤4例,以囊性为主,伴有分隔。囊腺癌7例,其中2例为双侧,共9个病灶,其中浆液性囊腺癌8个,粘液性囊腺癌1个,以囊实性为主,多不规则形,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呈结节状。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其中有1例并发对侧粘液性囊腺瘤),分型不明的腺癌1例,均以囊实性为主。结论CT能显示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特征,并能与一些常见的较典型的卵巢囊实性病变相鉴别,可为临床提供手术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的准确率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病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14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的CT图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CT征象,并做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癌的判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准确率为75.0%,粘液性囊腺瘤/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8.9%。3例浆液性囊腺瘤误诊为粘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癌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位于胰头颈部者占75.0%,粘液性囊腺瘤/癌位于胰体尾部者占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肿瘤钙化灶,尤其是中心钙化与浆液性囊腺瘤有相关性(P〈0.05)。最大囊直径大于2cm与粘液性囊腺瘤/癌有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瘤/癌的CT表现明显不同。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3.
目的卵巢颗粒细胞瘤(GCT)的CT诊断.方法搜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颗粒细胞瘤,分析其CT平扫和增强表现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2例子宫附件区囊实性肿瘤术前诊断为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2例合并子宫体积增大者第一诊断为颗粒细胞瘤,1例囊性肿块诊断为浆液性囊腺瘤.结论卵巢颗粒细胞瘤与卵巢囊腺肿瘤易混淆,须结合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子宫合并症仔细分析其CT表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金克斯  努尔古丽  马军 《吉林医学》2011,32(25):5298-5299
目的:探讨卵巢良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卵巢良性囊腺瘤和25例卵巢囊腺癌的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囊腺瘤18例,其中14例为单房薄壁性囊肿,3例为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1例为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囊腺癌20例为多房囊实为主肿块,黏液性囊腺癌5例为单房囊实为主肿块。结论: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CT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螺旋CT表现表现。结果粘液性囊腺瘤16例,其中6例为单房薄壁性囊肿,10例为多房不均匀薄壁性囊肿;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4例为多房囊壁厚薄不均囊性肿块;粘液性囊腺癌18例为多房囊实为主肿块。结论螺旋CT对粘液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CT诊断卵巢囊腺瘤或囊腺癌的正确性。方法搜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7例卵巢囊腺瘤和31例卵巢囊腺癌,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共75个病灶中,30个为完全囊性,35个有囊壁结节或实性部分,29个囊壁或分隔的厚度超过3mm。21个肿物的边缘不清晰,术前CT诊断正确率79.4%。结论CT在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卵巢囊腺瘤的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囊腺癌CT表现。结果 34例表现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中桨液性囊腺瘤13例,密度均匀,单房9例,多房4例;粘液性囊腺癌17例为多房,部分密度不均,其中钙化2例,出血1例;恶变4例,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呈结节状突起,边缘模糊。肿瘤位于附件区26例,子宫前后上方8例。结论 CT是卵巢囊腺瘤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囊腺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囊腺癌与囊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8例卵巢囊腺癌及30例卵巢囊腺瘤患者MR图像,记录两者囊壁或间隔DWI信号高低并测量其ADC值(b=800s/mm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8例卵巢囊腺癌表现为囊实性肿物,囊壁及间隔不规则增厚,壁结节或实性成分DWI均表现为高信号(100%),平均ADC值(0.95±0.18)×10-3mm2/s。30例囊腺瘤为单房或多房肿物,边缘光滑,囊壁及间隔厚度均匀或不均匀,28例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信号不高(93.3%),平均ADC值(1.72±0.28)×10-3mm2/s。DWI诊断囊腺癌敏感性高(100%),特异性高(93.3%)。囊腺癌与囊腺瘤DWI信号高低、ADC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在囊腺癌与囊腺瘤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病变ADC值进行定量分析,能为卵巢囊腺癌及囊腺瘤定性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64排S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临床相关病史及病理表现,回顾性分析本院48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25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真性囊肿伴发于von Hipple—Lindau综合征(VHL),并发双肾多发囊性病灶及占位,4例浆液性囊腺瘤,1例为大囊型,粘液性囊腺瘤5例,1例合并感染,2例囊腺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9例,均为囊实性成分相仿,胰岛细胞瘤2例,均为囊实性成分。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囊腺瘤及实性假乳头状瘤是胰腺较常见囊性病变,胰腺囊性病变在CT表现上有各自特征也有共性,结合临床及相关病史可作出CT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张殿文  孙鲲 《武警医学院学报》2012,21(9):691-693,F0004
【目的】分析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妇科腔内超声表现,探讨妇科腔内超声对卵巢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1年42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的妇科腔内超声表现,并对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2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患者中,7例为卵巢单房样囊肿,妇科腔内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5例,诊断准确率71.4%(5/7),其余2例误诊为畸胎瘤;35例为卵巢多房样囊肿,超声做出提示性诊断27例,诊断准确率为77.1%(27/35),另有5例误诊为多房性浆液性囊腺瘤,3例误诊为畸胎瘤。【结论】妇科腔内超声对于多房性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符合率要高于单房性粘液性囊腺瘤,仔细分析囊液点状回声的分布特点及房隔的声学特征可能对提高诊断符合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鉴别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观察它们的CT征象,并与病理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卵巢囊性占位48例,其中卵巢囊腺瘤30例,囊腺癌18例,利用CT图像分析其特征,并和病理分型进行对照.[结果]总计发现病灶53个,主要CT表现为囊腺瘤密度均匀,囊壁菲薄,可见分隔;囊腺癌密度不均,多见囊实性改变,实性成份增强后明显强化,常伴有腹腔积液.[讨论]CT能够较准确地显示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特征,可为临床提供手术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钟永海 《当代医学》2009,15(7):128-130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16例胰腺囊性病变中先天性囊肿2例,CT清晰显示囊壁薄而光整,囊内无分隔及实性组织成分。潴留性囊肿2例.CT表现为其与胰管相连,囊壁稍厚,囊肿近端均为胰腺癌。假性囊肿7例(急慢性胰腺炎所致4例、外伤所致2例、手术所致1例),CT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外伤性假囊肿密度复杂多变。感染性囊肿2例,CT表现无特异性,肿瘤性囊肿5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或囊腺癌1例),肿瘤性囊肿多有软组织成分,囊壁多不规则,囊内多可见分隔。结论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卵巢囊腺瘤与卵巢囊腺癌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恶性上皮肿瘤[1‐2],B超及CT 对两者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但良、恶性肿瘤之间影像学表现常有重叠,常规MR序列虽然对壁薄、均匀、无壁结节或实性成分的囊腺瘤容易鉴别,但对一些厚壁或囊实性肿物不易鉴别良恶性[3]。本研究应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对厚壁或有壁结节、囊实性卵巢囊腺癌及囊腺瘤进行研究,旨在探讨DWI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MRI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临床资料及MRI检查资料,观察的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分房数目、囊液信号、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壁及分隔厚度等情况,将其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经病理对照,MRI发现了全部肿瘤,共37个,对肿瘤检出率为100%;肿瘤以完全囊性及囊性为主。35例患者中,左侧16例,右侧17例,双侧2例;肿瘤呈类椭圆形30个,分叶状7个。MRI对肿瘤大小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较好地诊断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显示其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及病理特征,蜂窝状子房、T2WI含低信号囊液、T1WI含高信号囊液、结节或乳头状突起(≥5mm)及囊壁或分隔不规则增厚(≥5mm)5个MRI征象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周令飞 《当代医学》2014,(28):94-95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腺瘤(癌)多排螺旋CT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腺瘤(癌)28例多排螺旋CT影像特点。结果 28例患者,囊腺瘤1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7例。囊腺癌9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癌6例,粘液性囊腺癌3例。术前囊腺瘤定位诊断正确11例,正确率57%,定性诊断正确15例,正确率78%。2例误诊为囊腺癌,2例误诊为巧克力囊肿。术前囊腺癌定位正确5例,定位诊断正确率55%,定性诊断正确7例,定性诊断正确率77%,误诊2例,1例误诊为腹膜后肿瘤,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依据盆腔囊腺瘤(癌)多排螺旋CT表现,大部分病例能做出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部分病例定位、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6.
1 资料与方法卵巢肿瘤患者 193例 ,年龄 19~ 6 9岁 ,平均 37.7岁。使用 L OGIQ4 0 0 B/ W、Aloka6 5 0型 B超诊断仪 ,经腹进行盆腔常规扫查 ,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2 结 果2 .1 本组卵巢囊性畸胎瘤 6 6例 ,巧克力囊肿 36例 ,粘液性囊腺瘤 2 2例 ,浆液性囊腺瘤 15例 ,卵巢黄体囊肿 16例 ,滤泡囊肿 14例 ,浆液性囊腺癌 5例 ,卵泡膜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勃伦纳瘤各 2例 ,粘液性囊腺癌、颗粒细胞瘤各 1例。2 .2 本组囊性肿瘤 177例 ,交界性 8例 ,实性肿瘤 8例。对卵巢肿瘤物理特性明确诊断 182例 ,诊断正确率为 94 .3%。2 .3 实性交界性肿瘤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7.5 % ,75 %。2 .4 囊性肿瘤 177例 ,与手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 95 .4 %。超声判断错误 11例 ,巧克力囊肿、囊性畸胎瘤各 3例、粘液性囊腺癌 1例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粘液性囊肿 2例、浆液性囊肿 1例误认为巧克力囊肿 ;浆液性囊腺癌误认为粘液性囊肿 1例。3 讨 论3.1 非赘生性囊肿内径较小 ,一般在 5 cm...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未成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8月至2004年3月诊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和青少年女性卵巢恶性肿瘤的病理及CT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年龄3~17岁,平均9岁。42例中卵巢恶性畸胎瘤20例.CT明确诊断17例(17/20,85%)。CT平扫见下腹盆腔混杂密度囊实性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可见脂肪钙化和实质性多种组织成分,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中度不均匀强化。另3例恶性畸胎瘤固钙化和脂肪成分不明显,术前CT误诊为囊腺瘤。CT诊断囊腺癌2例。CT平扫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物,周边见乳头状、结节状突出,增强扫描囊性部分无明显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另20例为卵巢胚胎瘤7例,卵巢内胚窦瘤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1例,卵巢内膜样癌1例,CT均诊断为卵巢恶性肿瘤。CT表现盆腔内巨大囊实性肿块,囊壁不规则,内部有囊变坏死。结论 CT对卵巢恶性畸胎瘤多可明确诊断,对其它性质的卵巢肿瘤可了解周围组织器官受侵犯的情况及与重要血管的关系,有无腹腔种植转移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0年10月到2005年10月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60例。其中胰腺假性囊肿47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粘液性囊腺瘤4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结果:60例均行手术治疗,假性囊肿行Roux—en—y式吻合。效果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浆液囊腺瘤、粘液囊腺瘤和粘液囊腺癌均行肿瘤切除,除1例2年前误诊为假性囊肿的粘液囊腺癌行探查术后。8个月死亡外。其余病例无瘤存活。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确定为假性囊肿。可行囊肿胃肠内引流。浆液性囊腺瘤、粘液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癌应行病变组织切除,切除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意义及其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26例卵巢囊腺瘤共28个肿瘤,浆液性12例13个肿瘤,粘液性14例15个肿瘤,其中良性23个,交界性或恶性变5个。9个为单囊病灶,信号均匀,19个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囊内有分隔,呈多房、破鱼网状、囊套囊状等,病灶信号多不均匀。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注射Gd-DTPA后T1WI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强化较明显,其余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3.0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3.0T高场强MRI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曹修淮  赵华 《广东医学》1996,17(1):8-10
采用胶银染色技术显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s)的染色方法与常规HE染色法,对本院11例卵巢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8例粘液性囊腺癌和30例粘液性囊腺瘤三组的细胞核仁变化进行了观察、分析。经统计学处理,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两组之间,囊腺癌与囊腺瘤组之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AgNORs计数和核仁体积的变化,对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