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诊断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VR)是梗死后心肌组织结构和心室功能变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影响梗死后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并且是决定梗死后心脏事件发生率和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岳常伴随有严重的心室重构,已证明AMI后的心室重构与AMI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因此从AMI病人中区别出高危病人并给予积极的治疗措施以改善AMI的预睛显得尤为重要。脑钠肽(BNP)是一种由心室细胞分泌的利钠肽类激素,BNP与AMI后的心室重构关系尚未阐明引。本研究通过观察.GMI病人血浆BNP水平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左室重构与心室舒张功能及室性心律失常(VR)的关系。方法 对EH肥厚组(A组)、非肥厚组(B组)及对照组(C组)作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测量左室重量指数(VLMI)、二尖瓣及肺静脉血流频谱、VR的发生率。结果 LVMI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相关,三组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有显差异。A组、B组的VR发生率有显差异。结论 EH伴有左室肥厚(LVH),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并有较高的VR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大约有1.5%~10.0%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心脏破裂,但心脏破裂却占AMI死因的5%~20%,是重要死因之一。而以心源性休克为主要表现的亚急性心脏破裂较少见,且临床易误诊、漏诊而错过抢救时机,导致患者死亡。本文通过对AMI致心室游离壁破裂一例的报道与讨论,旨在揭示AMI致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FA)对急性心肌梗死(Am)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L—ICa)及钠电流(INa)的作用。方法设正常对照组、AMI组及TFA实验组。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开胸前5min实验组大鼠舌静脉注射剂量为20mg/kg的TFA溶液50ul。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AMI模型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L—ICa及INa的作用。结果①应用TFA(20mg/kg)后,L—ICa从(0.313±0.14)nA增加到(0.402±0.2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②应用TFA(20mg/kg)后与对照组比较,峰值从(-8.43±2,03)nA下降到(-6.37±1.58)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TFA可以增加AMI大鼠心室肌细胞L—ICa的幅值,TFA可显著降低AMI大鼠心室肌细胞INa的幅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干细胞因子(rhSCF)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室功能、梗死面积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采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制为AMI模型,3h后按皮下注射药物类别随机分为4组,A组为rhG—CSF与rhSCF合用组,B组为rhG-CSF组,C组为rhSCF组,D组为对照组。每组8只,各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于14d和28d观察心室功能后处死,取出心脏,称重比较心室重塑差异,HE染色,体视学方法观察梗死面积大小及药物治疗作用。结果:(1)给药14d及28d后,A组心功能优于B、C、D组(P〈0.05);左心室质量/体质量(g/G)小于C、D组(P〈0.05);梗死面积/左心室总面积(s/S)小于B、C、D组(P〈0.05)。(2)A组28d亚组较14d亚组心功能提高,梗死面积减小(P〈0.05);心室重塑改善不明显(P〉0.05)。B、C、D组的亚组间各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rhGCSF和rhSCF合用对AMI大鼠缺血损伤心肌的保护和再生作用优于单用,可明显改善AMI大鼠的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是指心室大小、形状和组织结构及心肌细胞形态与结构甚至间质结构改变的变化过程,可导致左心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使心肌梗死患者心室功能严重受损,并发症增多,死亡率亦明显增加。心室重构已成为当前心血管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现就AMI后心室重构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A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对33例AMI并发Af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AMI并发Af的发生率为14.4%,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多见。结论 AMI并发Af多见于梗死后左心功能不全或窦房结功能低下所致,当心室率>120次/min时应给予紧急措施控制心室率,若Af持续不能转复则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刘翠翠  薛艳  张雪  徐涵 《心脏杂志》2020,32(3):277-28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室壁应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8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6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PCI术后将对所有患者进行舒张末期心室壁应力、收缩末期心室壁应力、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半乳糖凝集素-3、肌钙蛋白峰值测定。根据患者接受治疗后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脏病死亡、复发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将患者分为非事件组(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和事件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并使用ROC曲线探求分析各指标预测AMI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 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37例(因心脏病死亡13例,复发心肌梗死14例,血运重建10例)。事件组手术后LVEF显著低于非事件组(P<0.01);事件组手术治疗后舒张末期心室壁应力、收缩末期心室壁应力、半乳糖凝集素-3、峰值肌钙蛋白水平分别(16±3)MPa、(67±7)MPa、(18±6)μg/L和(94±11)μg/L,均高于非事件组(均P<0.01)。舒张末期心室壁应力、收缩末期心室壁应力、LVEF、半乳糖凝集素-3和峰值肌钙蛋白预测AMI患者预后情况均有较高效能。其中,舒张末期心室壁应力AUC最大,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其截断点(cut-off)为15.17,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85%。 结论 舒张末期心室壁应力对AMI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结局的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i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miR-150、miR-21-5p水平表达变化及与心室重构、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治疗的12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另选取同期80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miR-150、miR-21-5p水平及心室重构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LVESV)、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析miR-150、miR-21-5p与心室重构指标相关性;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随访1年,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  相似文献   

11.
交感风暴是由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所导致的最危重的恶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9岁,因间断胸痛、胸闷1年,胸闷加重3天就诊。入院当日查B型钠尿肽(BNP)为3252pg/ml: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左室壁运动幅度整体明显减低,以左室下壁明显,左室下壁室壁变薄,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13.
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MCS)是一种治疗严重终末期心脏病的有效方法。长期置入应用MCS存在的大部分问题已经被解决,而且包括REMATCH在内的很多临床调查均证实,MCS在提高此类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很明显的效果。因此,MCS不应再被仅仅作为等待其他治疗过程中的过渡治疗手段,而应该扩大其应用范围。要达到上述目的,则应该研制和应用更为新式的设备。  相似文献   

14.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VT)是常见的心脏病急症,需快捷、准确的诊断并进行及时的干预,否则延误抢救时机,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急性左心衰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临床症状重,病情凶险,常因严重的致命性缺氧导致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的关键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根据临床情况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近3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高频喷射通气[KR—Ⅲ(B)型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3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动过速又称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 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CPVT),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离子通道病,也是导致年轻人心脏性晕厥及猝死的常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20岁,以“反复发作性心悸、晕厥10年,加重1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0年前开始睡眠中被闹钟惊醒时突发心悸、晕厥,呼之不应,随之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持续5min左右自行缓解。此后每年发作1-2次。  相似文献   

1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临床极为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VT),常使病情急转直下,预后不良,病死率明显增加。因此,在纠正心力衰竭的同时,能否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很重要。我院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32例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患者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许多心血管医生已经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和戒烟干预的重要性,但尚缺乏相应的戒烟知识和戒烟技巧。本共识通过全面总结吸烟的危害和戒烟的益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在中国的发病率成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心衰诊断一经确定,5年内的死亡率超过60%,终末期心衰患者预后更差,即使经过药物治疗,1年内的死亡率仍达75%。随着疾病进展,心脏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断减弱,因此疾病后期,供临床医生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