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以鼻窦冠状位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为依据,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进行Krotrse分级,探讨单纯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的差异。方法对3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的124例N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参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并随访观察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组与鼻外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KrouseⅠ级和Ⅱ级的病例,鼻内镜组复发率明显低于鼻外入路组(P〈0.05);对于KrouseⅢ级的病例,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其他两组(P〈0.05),而鼻内镜组与鼻外入路组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内镜手术组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手术时间长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KrouseⅠ级、Ⅱ级NIP安全、经济、有效,对病变范围广泛和多次手术复发的Ⅲ期、Ⅳ期患者,鼻内镜下鼻内外联合入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8例(128侧)儿童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128侧)患儿经6个月-2年鼻内镜复查,按1997年海口标准治愈50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结论儿童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按小范围、精细、微创原则进行,疗效好,功能性鼻内镜微创手术为治疗经规范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体征严重的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文健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46-47
目的讨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36例鼻窭真菌病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治愈,随访6个月~5a未见复发。结论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可减轻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并缩短诊疗时间,避免或减少复发。鼻内镜手术是诊断、治疗鼻窦真菌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等优点,用于节除鼻腔及鼻窦良种肿瘤,可以避免原生手术如鼻侧切开所致的容貌变形;鼻内镜手术也适用于小而且局限的恶性肿瘤;对于复发性肿瘤,尤其是良性肿瘤,可以在鼻内镜下再次行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安伟  王世飞  邓建华 《广东医学》2006,27(8):1217-121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鼻内镜手术34例,鼻内镜+柯陆氏手术8例。结果42例患者经过鼻内镜随访12。54个月,治愈38例(90.1%),4例复发(9.9%),复发者中1例癌变后死亡。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早期及中期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总结672例全麻下行鼻内镜的配合、观察及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在全面实施手术的配合护理下,手术顺利进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鼻内镜手术简单安全,护士必须熟练配合医生,严密观察局麻及手术不良反应,做好各期心理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血管性疾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鼻内镜鼻窦外科手术治疗上颌窦血管性疾病。结果 3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血管性疾病,比其他治疗方法具有视野好、手术简单方便、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李容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4,(33):4587-458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鼻内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同时加强术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全部治愈。结论有效、规范的护理配合是确保鼻内镜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性鼻内镜手术、鼻内镜+柯-陆氏手术、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3种术式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行单纯鼻内镜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者80例作为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者80例作为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收集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资料。 结果 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鼻内镜手术组(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Ⅰ期、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鼻内镜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于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P<0.05),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低于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组、鼻内镜+柯-陆氏手术组、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0例,3组Ⅱ期和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Ⅰ期和Ⅱ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但治疗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高,Ⅲ期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适合采用鼻内镜+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息肉伴鼻窦炎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鼻内镜对407例鼻息肉伴鼻窦炎进行手术。结果 407例患者,术后随访均在12周以上,绝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仅9例复发,其复发率为2.2%。结论 在鼻息肉伴鼻窦炎的手术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较之传统手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其复发率也低。还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本病的术前诊断、麻醉、术中注意点、疗效及术后随访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楚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2006年2月经治的3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3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中,平均年龄42.6岁。32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术后无并发症。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2例复发。结论头痛和涕中带血是真菌性鼻。鼻窦炎常见的临床症状。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三芳  葛程旺 《安徽医学》2008,29(5):600-60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对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不同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11例合并鼻息肉、鼻窦炎同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结果42例患者完全治愈,无1例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采取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矫正鼻中隔可以使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确细致,损伤小,利于恢复偏曲鼻中隔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合并鼻息肉、鼻窦炎行同期手术,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其手术方法是通过小型多角度的纤维内镜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进行手术操作。由于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复杂加之鼻内镜手术技巧以及术后综合治疗等因素的影响,除重视医疗技术外,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对102例鼻息肉,鼻窦炎患者行以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鼻内镜手术患者采用音乐疗法缓解换药疼痛的效果分析,为制定减轻鼻内镜手术患者疼痛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58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音乐疗法,采用疼痛程度问卷进行疼痛程度测验。结果试验组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具有明显缓解鼻内镜换药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手术虽然克服了传统手术的一些弊端,但随着这项技术向颅底和眼眶的拓展、新术式的建立和手术部位的进一步延伸,手术并发症也逐渐增多。我科在289例鼻内镜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3%(21/289)。我们结合此21例的临床资料,探讨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鼻内镜鼻窦手术(ESS)将传统根治性、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微创手术。2001年4月-2006年2月我院应用鼻内镜为117例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瑞芝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31-131,13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总结147例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47例鼻内镜手术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症11例(7.48%)。其中,鼻腔出血3例,眶周淤血及皮下气肿3例,鼻腔粘连4例,呼吸道并发症1例。结论: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可有效减轻或防止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不适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8.
鞠建宝  刘玉欣 《齐鲁医学杂志》2005,20(3):271-272,275
自20世纪80年代末鼻内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给耳鼻咽喉、眼科等相关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同时为鼻腔泪囊造口术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1989年Mcdonogh等。首先报道了经鼻内镜鼻腔泪囊造口术,1990年Metson。也相继开展了此类手术。与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相比,鼻内镜下手术视野直观、清晰,手术部位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在进行真菌性鼻窦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真菌性鼻窦炎治疗的患者65例,对其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患者的康复状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登记。结果:65例患者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在定期的门诊复查中,患者的鼻腔以及各鼻窦口的开放程度均达到正常水平。结论:鼻内镜手术进行真菌性鼻窦炎治疗过程中,具有创伤面积小、治愈率高且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IFR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施行经鼻内镜手术的NIFRS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手术治疗NIFRS创伤小,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