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加速肾功能进展,并增加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促红细
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是目前临床一线治疗方案,但仍有患者疗效欠佳。影响肾性贫血治疗可能的因素包括铁缺乏、继
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纯红细
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作为新一类口服药物,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得到证
实,其长期应用的副反应及耐受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增
加。伴随CKD的进展,围透析期的患者死亡风险达到峰值,并与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管理围透析期贫血
是降低CKD病死率的关键环节。文章将围绕评估、预防以及治疗等要素总结围透析期贫血的管理要点,以期为临床
医生更好地管理围透析期贫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红细胞生成素产生不足是导致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传统
改善肾性贫血的治疗手段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补充铁剂等治疗达标率低。主要原因在于肾性贫血病因复杂,受多
因素影响,尤其炎症、铁稳态失衡。因此,明确慢性肾脏病炎症与贫血关系,可以为改善炎症状态下肾性贫血提供新
的治疗思路。文章总结了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状态与肾性贫血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能导致病死率的增加。贫血的管理是CKD患者管理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多种因素参与了肾性贫血的发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相对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肾性贫血的治疗
经历了最早期的输血治疗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到EPO联合铁剂的治疗阶段,但仍然有相当部分患者表现
为EPO低反应性,最常见的原因是铁缺乏,其次是合并炎症和感染。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
的诞生开启了肾性贫血治疗的新纪元。HIF-PHI与传统治疗手段不同,它可以通过稳定低氧诱导因子(HIFs)调控
EPO基因的表达,改善铁的代谢,尤其适用于炎症状态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中国透析患者贫血治疗达标率较低。纠正贫血状 态,对于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肾性贫血中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 应用及治疗目标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及铁调素拮抗剂等新型治疗肾 性贫血药物。建议临床医生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CKD)导致的肾性贫血是CKD患者常见并发症,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增高。目前主要
的治疗方法为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及铁剂联合治疗。但是国内目前临床上肾性贫血治疗达标率仍然较低。积
极寻找ESA低反应原因并给予纠正,避免ESA及铁剂过量带来的相关不良反应须得到重视。新型治疗药物如低氧
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为肾性贫血治疗带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使得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贫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
并发症之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亦非常常见,因此称之为心肾贫血综合征。贫血会显著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死
亡风险,并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及铁
缺乏等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重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低氧诱导因子-脯
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及补铁治疗。目前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需要更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CKD)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贫血又进一步增加CKD患者CVD的风险。“心-
肾-贫血综合征”的概念应运而生,指出了三者共存并相互影响的关系。改善CKD患者贫血有助于减低CVD风险,但
还应注意把控合理的血红蛋白(Hb)靶目标数值、避免过高Hb带来的血栓事件,同时在需要使用大剂量促红细胞生
成素(EPO)或静脉铁剂时应积极寻找影响药物效果的潜在因素并纠正,以避免过度使用上述药物带来的潜在CVD风
险增加。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为新一代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其通过生理性升高EPO、改
善EPO受体及减少铁调素而纠正贫血,同时还通过下游多种低氧反应元件基因改善糖脂代谢,有望在纠正贫血的同
时带来更多的心血管获益。此类药物进入临床时间尚短,还需要更大量的来自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进行评判。  相似文献   

9.
肾性贫血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并发症。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铁缺乏、铁代谢紊乱是肾
性贫血难以纠正的重要原因。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初治时都应该进行铁代谢评估,常用指标包括转铁蛋白饱和度和
铁蛋白,并且在启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纠正铁缺乏。正确有效的补铁能提高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促红细胞生成
素刺激剂使用剂量,且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补铁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评估获益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
氧气对生命至关重要,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通路的发现揭示了机体适应氧气变化的新
机制。缺氧情况下,机体感受到氧气不足,HIF像一个开关,激活体内众多基因转录,使机体适应低氧环境。由于许
多疾病与缺氧相关,对HIF的认识也可能为许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机遇。目前针对HIF通路研发的
HIF稳定剂已应用于临床肾性贫血的治疗。考虑到HIF调节的下游靶基因在包括能量代谢、细胞保护、脂质代谢、血
压调节和血管生成等病理生理过程均具有重要作用,靶向调节HIF通路还可能为炎性贫血、缺氧性肾脏病、慢性肾脏
病相关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启发。文章对HIF通路多重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贫血的程度亦逐渐加重.自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上市以来,ESA已成为透析和非透析CKD患者贫血的常规治疗药物.ESA能通过纠正肾性贫血而延缓患者的CKD进展,减少CK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住院率、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期.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地区之间、医师之间存在着实际操作不统一和认识不一致的问题,为规范肾性贫血治疗,2001年以来美国、欧洲先后颁布了CKD贫血治疗的K/DOQI(美国肾脏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组)指南、EBPGs(欧洲最佳实践指南),并对指南的内容不断进行更新.2003年成立的KDIGO(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颁布了最新的2012年CKD贫血临床实践指南,内容包括CKD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铁剂治疗贫血、ESA和其他制剂治疗贫血以及输注红细胞治疗等,为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CKD贫血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蔗糖铁静脉注射治疗透析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前患者26例,血色素(Hb)均〈11g/dl,静脉予以蔗糖铁200mg/月,共12个月。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每3个月对比观察纠正贫血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Hb、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患者透析前静脉给予蔗糖铁纠正贫血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肾性贫血作为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增 加。伴随CKD的进展,围透析期的患者死亡风险达到峰值,并与贫血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效管理围透析期贫血 是降低CKD病死率的关键环节。文章将围绕评估、预防以及治疗等要素总结围透析期贫血的管理要点,以期为临床 医生更好地管理围透析期贫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肾性贫血及其治疗反应对慢性肾衰患者 (包括未透析、已透析患者及慢性移植肾疾病患者 )的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ofLive ,QOL)有着重要影响[1,2 ] ,其影响程度不亚于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肾性贫血若未治或治而不当 ,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预后恶化及QOL下降 ;反之 ,肾性贫血得到及时诊断及恰当治疗 ,则能阻止并发症发生 ,提高患者的QOL及生存率[2 ] 。自 1986年临床开始应用EPO以来 ,肾性贫血的疗效总体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是 ,由于医师之间认识不一致、各医疗单位临床实际操作不统…  相似文献   

15.
免疫抑制治疗(IST)被推荐为60岁以上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或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的首选方
案,但该人群合并症较多,加之既往疗效欠佳,故应用并不广泛。目前老年SAA的治疗选择差异非常大,且其选择往
往不完全基于客观标准。年龄本身并不是老年SAA使用IST的限制性因素,如果老年患者一般状态良好,且合并症
指数评分较低,则可将此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身体状态不佳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可予环孢素A单独或联合其
他药物治疗。此外,做好支持治疗对该人群的生存亦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不明原因导致T 淋巴细胞免疫亢进进而损伤自身造血细胞引起的正常造血衰竭性疾
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起效慢、效果差,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感染、出血和贫血,甚至危及生命。文
章对2016 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治指南做一解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可加速肾功能进展,并增加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病死率。促红细 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是目前临床一线治疗方案,但仍有患者疗效欠佳。影响肾性贫血治疗可能的因素包括铁缺乏、继 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炎症状态、透析不充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纯红细 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作为新一类口服药物,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得到证 实,其长期应用的副反应及耐受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肾性贫血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需要常规补充铁剂,并且铁缺乏纠正后可以显著提高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静脉铁剂联合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可以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缺铁及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19.
肾性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衰竭(CRF)进展、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重要危险因素.铁缺乏是导致肾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约25% ~ 33%的CRF贫血患者合并铁缺乏.有研究发现,在纠正铁缺乏及改善红细胞的生成方面静脉铁剂优于口服铁剂,因此K/DOQI工作组建议采用静脉补充铁剂的方法治疗肾性贫血[1].本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贫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静脉补铁,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金英顺  陈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1):1563-1564
贫血是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原因是体内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绝对或相对不足,补充外源性EPO可有效治疗肾性贫血,明显改善CRF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公认的方案是NKF-K/DOQI推荐的治疗方法,但对大剂量每周一次用药尚缺乏经验。顾勇等采用大剂量EPO每周一次用药治疗肾性贫血能使患者较高的Hb水平维持于理想范围,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我院用大剂量rHuEPO治疗肾性贫血,以期了解其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