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x线摄片方法调查MHD患者胸主动脉及四肢血管发生的钙化情况,初步分析血管钙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69例患者中38例有至少一处血管钙化,占55%(38/69)。23例有四肢血管钙化的患者中,大部分(14/23)为内膜、中膜钙化同时存在。有血管钙化患者与无血管钙化患者相比,年龄更大,既往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更多(P〈0.05)。随访1年,有16例患者在此期间发生心衰。有血管钙化患者发生心衰的人数明显多于无血管钙化患者(P〈0.01)。结论血管钙化可能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X线摄片方法调查MHD患者胸主动脉及四肢血管发生的钙化情况,初步分析血管钙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 69例患者中38例有至少一处血管钙化,占55%(38/69).23例有四肢血管钙化的患者中,大部分(14/23)为内膜、中膜钙化同时存在.有血管钙化患者与无血管钙化患者相比,年龄更大,既往有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更多(P<0.05).随访1年,有16例患者在此期间发生心衰.有血管钙化患者发生心衰的人数明显多于无血管钙化患者(P<0.01).结论血管钙化可能与MHD患者心血管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两组,其中29例为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另外29例为对照组,在血液透析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6.9%)显著低于对照组(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相比,观察组(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后容易发生低血压状况,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发生最多的并发症,老年患者由于各脏器功能较弱,特别是心血管功能稳定性差,透析中极易出现低血压现象,导致透析不充分,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我们透析中心采用多种方法来降低老年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小卿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254-6255
目的:探索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发生血管转移性钙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07---2013.07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即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双手X线片、拍摄骨盆,并计算血管钙化的评分,测量其血压指标,检测其临、钙等血生化的指标及全段甲状旁腺素(即iPTH)的水平,并对血管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予以分析。结果80例MHD患者中,发生血管钙化的患者有53例,发生率是66.25%。其中有33例患者为中重度血管钙化,所占比例是41.25%。大于60岁者、糖尿病、男性以及最长透析间期24小时尿量小于200ml的患者出现中重度血管钙化的危险明显较高。中重度血管钙化的患者每天服用的钙剂剂量、钙磷乘积水平以及校正血钙明显较高,其P<0.05有统计学意义。将血管钙化作为因变量,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的碱性磷酸酶、钙磷乘积和血管钙化的形成存在正相关关系,血管钙化与透析频率为负相关关系。结论 MHD患者普遍具有血管钙化,其中高龄、糖尿病、男性、钙磷乘积、残余肾功能的丧失、透析频率低以及碱性磷酸酶等均是形成血管钙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在普通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20%-30%,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血液透析快要结束时,来势凶猛。初期病人感到心慌、出汗、面色苍白、血压明显下降或是测不到,可引起心跳骤停、死亡。它直接影响到透析的充分性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增加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不同透析方式对主动脉弓钙化和颈动脉钙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0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1医院进行规律透析治疗透析龄>6个月的107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按照透析方法分为血液透析组(HD组)58例,腹膜透析组(PD...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IDH)与炎性反应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分为IDH组和非IDH组,每组20例.在透析前及透析1、2、4h分别采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 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各因素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IDH组随透析的进行,CRP、IL-1β、IL-6、TNF-α呈升高趋势,非IDH组随透析进行升高趋势不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CRP(r=0.3652)、IL-1β(r=0.3261)、IL-6 (r=0.3156)、TNF-α(r=0.3324)与血压呈正相关(P<0.01).结论 CRP、IL-1β、TNF-α、IL-6与IDH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血液透析患者,其发病率为20%~30%[1]。为了控制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各种疾病的增多,由此产生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也逐年递增。2009年美国老年透析患者已占总透析患者的65%~([1])。漫长的治疗过程会影响老年患者日常生活,使一些老年患者消极、绝望,最终选择终止透析,失去生存机会~([2])。患者在众多的并发症面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必须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达到应有的临床价值。本文就我科40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相关指标进行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逐年递增。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并常有多种疾病叠加,身体耐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反映能力差,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容易发生合并症,给治疗和护理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2.
刘丽娜 《工企医刊》2012,25(1):83-84
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最常见的是低血压,其发病率高达50 ~70%[1],尤其容易发生在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均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是提高透析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的主要环节.现将我院近几年对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防、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透析时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设置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时间为4h;观察1组设置透析液流量为800ml/min,透析时间为4h;观察2组设置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时间为4.17h。观察三组患者的Kt/Vcom数值以及每次血液透析A液用量。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Kt/Vcom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每次透析A液用量高于对照组和观察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透析液流量以及延长透析时间均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但是增加透析液流量会导致每次透析过程中A液量的增加,会导致而额外经济负担,因此通过延长透析时间来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发生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35例,分析低血压发生率与原发性疾病类型、患者年龄、超滤量以及PTH值间的相关性。结果原发性疾病为糖尿病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原发性疾病患者(P〈0.05);患者年龄大小与低血压发生率为正相关,36岁以上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35岁以下患者(p〈0.05);透析期间体重的增加和低血压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随着超滤量的升高,低血压发生率上升尤为显著,表面两者为正相关性(P〈0.05);所选患者中共有7名患者PTH值大于500Pg/ml,这些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PTH值〈500Pg/mL的患者(P〈O.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与患者年龄、超滤量及PTH值呈正相关;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较其它原发性疾病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2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测定10次透析的透析前、中、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的平均植,并计算KT/V值。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中、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其透析充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透析较充分的患者(KT/V≥1.2)较透析不充分的患者(KT/V<1.2的血压控制较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充分透析能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低血压的临床防治经验.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100例血透中低血压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00例次透析并发低血压384次,透析性低血压与年龄,超滤量,合并糖尿病,左心室肥厚程度呈显著正相关.透析2h内低血压发生率2.52%,占总发生次数78.65%.与透析3~4h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压降低的发生时间多在透析2h内,其中老年,合并糖尿病,合并心肌损害的患者血压降低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临床体会。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选取所在科室70例透析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5例,A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B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体重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相对于A组,干预前B组患者的体重血压变化情况无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相对于A组,干预后B组患者的体重血压变化情况更好,P0.05。结论:给予透析中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体重控制较好,血压改善情况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春梅 《现代保健》2011,(3):120-12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透析性低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透析性低血压一般指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4 kPa(30 mm Hg)以上,或收缩压下降至12 kPa(90 mm Hg)以下.大约25%-50%的患者可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胸闷不适、冷汗、打哈欠、心率增快,少数为无症状性低血压,重者血压显著下降,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若不及时发现,会导致心跳骤停,有生命危险.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治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动脉弓钙化(AoAC)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接受MHD治疗≥5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并由影像学专业医师复习所有患者的胸部正位X线片,进行AoAC评分.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oAC的危险因素.将AoAC阳性组(29例)与AoAC阴性组(37例)各临床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共有66例患者(男21例,女45例)纳入观察,透析第0~5年的年度AoAC评分分别为(0.01340±0.074 96)、(0.018 90±0.078 55)、(0.118 50±0.170 06)、(0.15700±0.207 55)、(0.16600±0.205 37)、(0.175 50±0.222 29)分,与透析第0年相比,从透析第3年起Ao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984、-4.021、-4.017,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起透年龄是AoAC的危险因素(相对风险1.177,回归系数0.163,P=0.002).AoAC阳性组起透年龄、糖尿病肾病比例、血清钙磷乘积明显高于AoAC阴性组[(59.5±12.6)岁比(52.9±13.2)岁、27.6%(8/29)比2.7%(1/37)、(5.81±1.63) mmol2/L2比(4.13±0.86) mmol2/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AoAC会进行性加重,起透年龄越大AoAC的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各种血管通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根据不同的血管通路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观察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针对不同通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选用自体动静脉瘘血液透析102例,上腔静脉长期置管8例.人造血管内瘘10例。结论血液透析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病员宣教工作,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可最大限度地延长各种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