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名老中医张国伦精通医理,博学诸家思想,精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善于治疗眩晕,本文举张老治疗眩晕临证经验,分析辩证之要,学习张老辩证之法。 相似文献
2.
张国伦教授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国伦教授是全国第3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致力于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理论功底深厚,尤其对心血管疾病有深入研究,造诣颇深.现将张国伦教授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皮肤病有其独特的优势,王玉玺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诸多的中医治疗经验,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尤其是在顽固性、慢性皮肤病的治疗中常收显效。本文旨在介绍王玉玺教授从脾胃治疗皮肤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5.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国伦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四十余载。他对内科杂病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诊治心血管疾病。我有幸侍诊其左右两载,亲聆教诲,今将其辨治梅尼埃病的经验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丹参饮是清代陈修园的经典名方,其方药简而性平、行气活血疗效确切。国家级名老中医张国伦教授按辨证论治原则,紧紧抓住血瘀气滞是其治疗病机,将丹参饮运用于各种胸痹心痛等病证,同时还灵活的把它用于治疗各种血淤气滞、络脉淤阻而致的难治性病证,如脑血管疾病、带状疱疹后遗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余江毅教授辨治糖尿病的经验。方法:跟师临床,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余师用药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余江毅教授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均与脾胃功能失常相关,针对不同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以化痰利湿、益气健脾,清利湿热、润燥养阴,清热通络、凉血化瘀为主要治法,可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结论:余江毅教授从脾胃论治糖尿病的经验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是指具有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 相似文献
10.
失眠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韩祖成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并将失眠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病性又有不同,早期以实证为主,中期虚实夹杂,晚期转变为虚证,并分别对应痰湿蕴脾、肝郁脾虚、心脾两虚的病因病机,善用经方、古方,灵活辨证加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12.
介绍张磊教授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经验。四逆加人参汤治疗小儿阳虚久泻;乌鱼则骨茹丸合胶姜汤加减治疗冲任不固之崩漏;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枳橘姜汤治疗痰阻气滞之哮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总结张琪教授治疗神志病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归纳老师临床经验。结论:张老认为心主神明,神志为病,首责于心,痰、热、瘀为主要致病之邪。他以养心柔肝法、清心安神法、活血开郁法、涤痰宁心法治疗多种神志病,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5.
介绍张之文教授运用"开上运中奠下法"治疗COPD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此咳喘之机在于"上焦肺气失开,中焦脾气失运,下焦肾气失奠",治法上提出以"上开肺气,中运脾气,下奠肾气"为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用白疕、嗳气和口疮三份病案,通过分析其病因病机.详细阐明沈英森教授临证中运用中医药治疗杂病的特色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张镜人教授善于运用膏方调治诸多疾病,以用药轻灵为其特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以通补兼施为原则,采用宣痹通阳、健脾化痰、行气活血、益气养心等方法,保持机体气血通畅与阴阳平衡。并举膏方医案2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张振中主任医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方法:将张老运用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为六型:肝胃不和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湿热型治以柴平饮加减;脾胃虚弱型治以香砂六君子加减;胃阴亏虚型治以一贯煎合益胃汤加减;瘀血阻络型治以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寒热错杂型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结论:以中医辨证施治为先,西药辅助,尤其对难治性、复发性、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更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大黄治疗胃肠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味苦性寒 ,既可清肠通便 ,又能泻火解毒 ,还有逐瘀通经之作用。其力猛善走 ,直达下焦 ,荡涤胃肠积滞 ,清泻血分实热 ,多用于胃肠宿食燥粪 ,腹胀便难 ;湿热下痢里急后重 ;实热不退神昏谵语 ;火盛迫血而致吐血 ;或痈肿疮毒、牙龈肿痛及湿热黄疸等证。还可与热药同用以下寒食积滞。利用其入血降泄之功、活血行瘀之能 ,可治疗妇女瘀血经闭、瘕积聚、产后瘀阻及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证。现代药理研究 ,大黄含大黄泻素和大黄鞣酸 ,能刺激肠壁 ,改善肠蠕动 ,使分泌增加 ,肠内容物易于排出。笔者多年来治疗胃肠病以大黄为主 ,增强胃动力 ,促进… 相似文献
20.
总结张之文教授治疗咳喘的经验,辨证应注意"两定",通过察咽喉、闻咳声、问胸部、查痰质等,首定病变部位,有咽喉(含西医鼻、咽、喉)和肺(含西医的气管及支气管)以及咽喉与肺同病之不同;其次确定病变的寒热性质.治疗以宣肺为先,灵活运用解表利咽、宣肺利咽、宣肺清金、化痰宣肺、清肝泻肺、泻肺滋润、运脾化痰、温阳化饮、补肾滋阴九法.同时,应病证结合.不同病证治疗各有特色.文中列举典型病案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