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在产时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进入产程需要静脉穿刺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5例、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BD20gY型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对照组采用7号普通金属头皮针静脉穿刺,比较两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中皮下血肿的发生、针头脱出、液体通畅情况.结果:两组穿刺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输液中皮下血肿的发生、针头脱出、液体通畅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产时输液中使用Y型BD20gY静脉留置针效果优于普通金属头皮针.  相似文献   

2.
急诊是一个多流程、多环节的综合体系.急诊输液室由于患者高度集中,病种复杂,用药种类繁多,存在着许多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护士作为药物使用的终点,必须把用药安全放在首位.现对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中常用的药物配伍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止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患者术后肠痿功能恢复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84例,将所有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临床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经卡方t检验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腹部手术患者在实施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缩减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中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的100例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数据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早期活动与腹部热按摩及穴位贴敷的护理能够较好地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肛门排便时间和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整个操作简单,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苏清华 《中国校医》2013,27(4):314-314,316
为了减少或杜绝输液反应的发生,需要医护人员和药剂人员共同努力。输液反应的发生是可以通过干预得到控制的[1],本文作者就此问题谈几点思考。1换液吸氧、快速抢救对出现输液反应的患者应立即换掉原输液瓶(袋),停止原液的滴入,护士应马上换上没有加药质的液体,并让患者即刻吸氧。然后遵医嘱用地塞米松按0.3~0.5 mg/kg的剂量  相似文献   

6.
吕磊  赵瑾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89-1691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不同类型输卵管不孕症对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月至12月本院93例不同类型输卵管不孕症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术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输卵管不孕组术后宫内妊娠率高于子宫良性病变合并输卵管不孕组(P<0.05),两组术后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术后妊娠相关因素分析表明,不孕患者年龄< 34岁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年龄≥34岁者(P<0.05);不孕年限越长,宫内妊娠率越低(P<0.01),患者LF评分及妊娠率下降(P<0.01);输卵管阻塞不孕合并一种子宫良性病变者妊娠率稍高于合并两种宫腔病变者,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单纯输卵管不孕症效果优于子宫良性病变合并输卵管不孕者.不孕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LF评分是影响术后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老年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相关手术类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VC、FEV1、FVC、MVV、SpO2和PaO2。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VC、FEV1、FVC、MVV、SpO2、PaO2对照组分别为(2.48±0.71)、(51.40±10.10)、(1.79±0.17)L、(62.40±13.00)L/min、(95.4±1.9)%、(67.7±3.6)mm Hg(1 mm Hg=0.133 kPa);观察组分别为(2.89±0.72)、(63.20±9.60)、(2.21±0.16)L、(73.30±12.70)L/min、(96.8±1.8)%、(71.4±3.4)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SpO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姚桂仙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706-1708
目的 对比卵巢内膜样囊肿不同保守型手术对于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2年于本院接受保守型手术的138例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电凝止血组(41例),腹腔镜缝合止血组(37例),开腹缝合止血组(26例),对比3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结果 腹腔镜缝合止血组和开腹缝合止血组患者术后FSH、LH以及E2均出现明显变化,并于术后6个月恢复接近正常水平,两组与腹腔镜电凝止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以上,腹腔镜缝合止血组及开腹缝合止血组术后1、3及6个月的月经量均高于腹腔镜电凝止血组(t=7.06~8.49,P<0.01);腹腔镜缝合止血组及开腹缝合止血组术后1、3及6个月的月经周期天数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电凝止血组(t =4.16~6.02,P<0.01).结论 卵巢内膜样囊肿保守性手术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好,术中采用缝合止血处理创面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康承斌  曾宾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1):1542-1543
目的分析小儿术中不同类型输液对K^+、Na^+、HCO3^-和Glu的影响。方法100例行非插管全麻的手术患儿,分为4组,每组25例,盐水组(A组)、平衡盐液组(B组)、糖盐组(C组)、糖组(D组)。4组均为择期手术,手术时间均在20~50min之内。结果B组K^+稳定,HCO3^-显著上升,C组和D组Glu显著上升,D组K^+显著下降,盐水组(A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儿术中尽量避免输注含糖的液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以便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再手术的发生率.方法 对199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收治的48例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因腹腔内出血再手术15例;因胆汁性腹膜炎再手术15例;因腹腔感染再手术8例;因梗阻性黄疸再手术3例;因病灶残留再手术3例;因肠梗阻再手术2例;不必要的再手术2例.结果 48例再手术患者并发肝肾功能不全3例,切口感染4例,应激性溃疡3例,失血性休克5例,感染性休克3例,全身衰竭3例.治愈43例(89.6%),死亡5例(10.4%).结论 只有进一步提高手术操作技术,重视手术细节,术前全面检查,术中认真探查,才能有效降低腹部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发生率,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摘要 男,56岁.因咳嗽,咳痰20 a,加重伴气紧、烦躁2 d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发,肺性脑病.入院以来,患者阵发性烦躁不安,多次将输液针拔出,不得已行留置针置管术.一天早上例行查房时,发现该患者的留置针不见了,仔细寻找仅仅发现了留置针的末端.处理措施:(1)马上向管床医生汇报;(2)向医院护理部报告,请求处理指导;(3)进行肢体浅静脉的包扎,防止异物进入大的静脉血管;(4)紧急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心率,以及其他如心功能的情况,肢体有没有不正常的反应等;(5)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和处理;(6)派出护理人员跟随医生进行B超、透视以及DSA检查,防止检查当中出现意外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研究。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14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74例;A组采用全身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 B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快于A组(P<0.05);拔管后,A组SpO2较麻醉前降低,而MAP和HR较麻醉前增加(P<0.05);拔管后,B组SpO2高于A组,而MAP和HR低于A组(P<0.05);A组术后1d和术后3d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B组MMSE评分术后1d和3d高于A组(P<0.05);B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2.70%低于A组的13.51%(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效果优于全身麻醉,且术后肺部感染少于全身麻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用于老年全麻腹部恶性肿瘤手术对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抽取200例老年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施行3h以上的全麻恶性肿瘤切除术,分为2组(每组100例):Ⅰ组为来冲洗组,Ⅱ组为生理盐水冲洗组。于拔管前分别采集气囊上积液和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送细菌培养+药敏,记录2组病人发生咳嗽咳痰及肺部听诊出现湿啰音的时间和例数,及术后7d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出现症状和体征的给予胸片检查并记录每组有新的浸润性改变例数。结果Ⅰ组肺炎发生率为21%,Ⅱ组肺炎发生率为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病人在全麻下腹部恶性肿瘤切除术,术中应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能大大减少气囊上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数,从而降低其术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董振国  孙辉  苏霞 《现代保健》2014,(10):154-156
目的:探讨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寻找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干预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普外科住院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饮食、手术时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进行胃肠功能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小于40岁、缩短术前全流饮食以及手术时间、实验室指标正常有利于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结论:胃肠功能恢复是腹部术后快速康复的基础,患者年龄等4项观察指标是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不同病变程度的胸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方法的选择。方法体外循环下行胸主动脉瘤手术52例。升主动脉瘤49例(其中包括马凡氏综合征35例),降主动脉瘤3例。全身中低温体外循环43例,左心转流合并全身中低温体外循环2例,深低温停循环腋动脉顺行脑灌注7例(其中1例上、下半身分别灌注)。结果体外循环时间79~304(199.8±42.5)min,全组患者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5.7%。1例术前合并左心衰、肾衰,术后1h死于急性左心衰竭。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1例术后出血死亡。其他患者均于术后3~6h清醒,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根据主动脉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体外循环方法,避免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等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麦显峰 《现代医院》2013,(11):48-50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腹部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探讨是否能合理对有营养风险者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6月~2012年6月问在我院普通外科住院具有完善临床资料的患者262例,按NRS-2002≥3分和〈3分进行分层和每层按是否有营养支持分2组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评分NRS-2002≥3有113例,NRS-2002〈3有149例;NRS-2002≥3层有营养支持36例、无营养支持77例,NRS-2002〈3层有营养支持41例、无营养支持的有108例,2层营养支持应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S-2002≥3层有营养支持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与无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RS-2002〈3层有营养支持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与无营养支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手术的患者中存在不合理应用营养支持现象;对有营养风险者合理使用营养支持者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不增加总住院时间,对无营养风险者应用营养支持者,无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不减少并发症发生,但增加了总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常见差错的类型及特点.方法:对2003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PIVAs差错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IVAs常见差错主要表现为溶媒选择、使用不当(35.25%)、药物配伍不当(20.87%)、药物剂量、浓度不合理(11.72%);电脑录入错误(13.14%)等.结论:加强合理用药等培训可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160例在本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6.01±0.58)分,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18±0.21)分,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5.2147,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5.02±0.42)分,观察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8.15±0.85)分,两组患者在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t=11.025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部手术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颈内静脉输液港置入术后导管异位的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1年4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105例经颈内静脉输液港置入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经左、右颈内静脉置管后导管异位发生的差异及异位情况,总结导管异位可能的原因并探讨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105例患者中术后导管异位患者7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不同浓度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应用于上腹部大手术患者的优缺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拟行上腹部大手术患者,分为A、B、C组,每组20位患者,术中A组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0.5%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10ml,B组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0.25%的罗哌卡因+0.5μg/m1舒芬太尼10ml,C组每60分钟硬膜外给予10ml生理盐水。分别监测人手术室基础值、全麻诱导前、麻醉诱导插管后、切皮后、手术结束后、气管拔管后各时刻患者的MAP、HR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各组全麻药用量情况,记录3组手术结束后到气管拔管的时间。结果A、B组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在气管插管后、切皮后、腹腔探查、气管拔管时段较C组循环波动小(P〈0.05),血流动力学较稳定,而A、B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维持期间,A、B组BP和HR较C组相比在低位运行,但均在正常范围。A、B组较C组全麻用药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苏醒质量高,无烦躁、切口疼痛等不适。结论全麻复合0.5%、0.25%浓度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能有效减轻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麻醉过程平稳,术毕苏醒快,并发症发生率少,术中全麻药用量少,在上腹部大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较理想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