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的疗效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5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椎体次全节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彻底解除颈椎管前路致压物,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将术前及术后统计之JOA评分和颈椎X线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半年到两年回访,所有53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JOA评分由术前8.8分提高到11分。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高度无丧失,颈椎前曲生理曲度维持正常。结论经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ORION颈前路钛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价值。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术,术后平均随访16月。结果:根据Frankel分级的评价,本组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序的好转和恢复,植骨块术后在6个月内获得骨性融合,无钛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ON钛板固定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固,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不需行石膏固定和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7例,均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调查分析,47例患者经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4个月左右,患者椎间植骨得到有效融合。进行10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发生椎间高度丢失,植骨块未出现移动、断板及脱落等情况,颈椎生理曲度得到良好恢复。其中20例恢复优,21例恢复良,5例可,1例差,总有效率98%。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靠,有着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诊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8例,进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和前路钛网植骨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2个月,18例患者在6个月时植骨均全部融合,无钛网移位脱落或螺钉松动,神经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恢复。根据JOA分级方法对脊髓功能评分,术后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恢复。其中优14例(77.78%),良3例(16.67%),中1例(5.55%)。术前平均(9.89±1.62)分,术后平均(16.0±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于术后3.4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植骨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断板、断钉和滑脱现象发生。43例患者中,优18例(41.86%),良20例(46.51%),可3例(6.98%),差2例(4.65%),总有效率为95.3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以同期主要采用传统环锯法减压植骨术手术治疗的21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后进行JOA法神经功能评定,测量椎间高度,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工作,观察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患者,X线片显示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也要高于对照组,椎间高度维持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中的钛网植骨能有效保证患者的颈椎稳定,并提高植骨融合率,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接受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后3个月椎间植骨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随访1~5年,100例患者植骨没有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的生理曲度也有良好的恢复,无植骨块滑脱、移位及钛板断裂现象发生。100例患者的疗效判定,优48例(48%),良22例(22%),可26例(26%),差4例(4%),有效率为96%。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安全方便,并发症发生少,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 2例脊髓型颈椎病施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临床疗效评定及钛网植骨融合影像学分析。结果 3 2例病人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为84.3 8% (2 7/3 2 ) ,椎间融合率为10 0 %。结论 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是有效的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9.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2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内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25例患者随访4~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植骨块无脱落松动,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前路减压加植骨内固定术,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利于骨折块的稳定,并使其达到骨性融合,以保持颈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9年至今,共有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后路钛网椎板成形侧块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及X线评定。结果 通过平均2年5个月的随访,所有病例都得到了改善,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2mm,钛网无位置变化,并已被再生骨固定。结论 在进行后路减压的同时,钛网椎板成形及侧块内固定,尤其适用于有节段性不稳的脊髓型颈椎病并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新型前路颈椎桥型锁定融合器(ROI-C)置入术和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76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固定方式不同分为ROI-C组(35例,ROI-C置入固定)和对照组(41例,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以日本整形外科及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OI-C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失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感染、血肿、神经损伤、食管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I-C组吞咽不适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JOA评分随着时间改变依次升高,VAS评分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JOA评分、VAS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I-C置入术、椎间融合器联合前路钛板术治疗MCSM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恢复颈椎生理弧度与椎间隙高度,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少、术后吞咽不适发生率低等优点,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同定术用于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我院骨科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38例,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术前术后颈椎(JOA)评分,分析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颈椎正侧位X线片+动力侧位X线片,钛网、锁定钢板位置及颈椎前凸角等变化.结果 38例均被随访,术后12~16个月36例植骨融合,2例在术后18个月植骨融合.术后颈椎前凸角改善明显,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维持满意,钛网及锁定钢板位置稳定,JOA评分经手术治疗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存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中近期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但此术式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价值. 方法 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或钛笼植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 结果 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13±1.21)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平均(12.82±1.11)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后并症产生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该院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32例病例,观察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及其治疗结果.结果应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3例,脊髓损伤2例,瘫痪加重1例,死亡1例,螺钉脱落1例,8例并发症的产生与手术指征的掌握以及手术操作有关.各例并发症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及时治疗,均治愈.结论严格掌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指征和正确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预防其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其临床结果进行JOA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32例前路植骨于11-18周骨性愈合,术后无椎间高度丢失,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到14.2分。手术有效率为93.8%,优良率为78.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是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路钢板具有促进植骨融合,防止术后高度丢失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ere treated by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There were 66 men and 54 women ranges in age from 37 to 72 Years(mean age, 58.3 years). The mean Japanese orthopedic surgery association(JOA) scale was 9.6 points before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Results:Having stood surgery well, the operation time ranged between 60~100 min and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ranged between 20~200 ml. There were no cas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lsy, or esophageal or tracheal laceration or rupture.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14.3 months(range, 12 to 24 months) in 96 who were followed up. At the last follow-up visit the mean JOA scale had improved to 14.4 points, reflecting an improve-ment of 4.8 points. The results were considered to be excellent in 87 patients, good in 25, fair in 6, and poor in 2. No hardware-related complications o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changes wer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s. Stable bone union was observed in all cases and the average time required for fusion was 5.7 months. Conclusion:Titanium mesh filled with autologous bone graft can avoid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harvesting bone from the iliac crest donor site. When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nterior locking plate, it can obtain satisfatory clinical resul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自体髂骨植入结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手术后恢复满意,患者生活基本自理。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12例,良3例;JOA评分由术前(9.52±1.22)分上升至术后的(14.83±1.25)分。结论:应用自体髂骨植入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支撑稳定手术椎体节段和诱导成骨的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